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7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1篇
耳鼻咽喉   1篇
基础医学   13篇
临床医学   50篇
内科学   7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4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26篇
预防医学   15篇
药学   1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31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多种细胞因子在病毒感染过程中的作用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为探讨IL-12和IL-18在乙型脑炎病毒感染患儿血清中的表达水平及其相互关系, 了解患儿免疫功能状态, 以便为乙型脑炎病毒感染患儿的诊断和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本文对感染乙型脑炎病毒患儿血清中IL-12和IL-18的含量进行了检测, 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
3.
本研究通过观察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ystemic inflammatory response syndrome,SIRS)病人血清高迁移率族蛋白-1(high mobility groupbox-1,HMGB1)在疾病不同程度分组中有无差别和其与感染情况存在与否的相关性,从而为早期干预SIRS的发生与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持续正压通气(CPAP)对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者血小板及血管内皮细胞功能的影响.结果 对39例OSAHS患者治疗前及经CPAP治疗30 d后血小板聚集率(PAG)、血小板α颗粒膜蛋白-140(GMP-140)、内皮素-1(ET-1)及血清血友病因子(vWF)进行了放射免疫或酶免疫测定,并与36名正常对照组结果 进行了比较.结果 OSAHS患者治疗前PAG、GMP-104、ET-1、vWF均高于治疗后及对照组(P<0.01),且经CPAP治疗30 d后,上述患者检测结果 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OSAHS患者多存在明显血小板活性及内皮细胞功能异常.CPAP治疗后可纠正血小板活化状态,有利于内皮细胞功能修复,对于减轻OSAHS的临床症状将起到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测定并分析72例脑梗死及60例多梗死性痴呆(MID)患者、60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血清中抵抗素、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浓度。结果示脑梗死急性期患者血清抵抗素、NSE浓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而恢复期患者血清抵抗素、NSE的浓度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ID患者抵抗素浓度与对照组及脑梗死恢复期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NSE浓度低于对照组及脑梗死恢复期(P〈0.05)。提示检测血清抵抗素和NSE对MID患者病情及预后的判断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为探讨对胸腔积液细胞学检查结果,提高阳性检出率,及时做出正确的诊断。方法:对我院病因不明的439例胸腔积液进行了细胞学检查。结果:共查出恶性肿瘤118例,阳性检出率为:26.88%。  相似文献   
7.
目的检测寻常型银屑病患者血清中金属蛋白酶-2(MMP-2)和抵抗素含量变化,探讨其在治疗前后的关系。方法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技术(ELISA)检测70例寻常型银屑病患者治疗前、中及治疗后血清中MMP-2和抵抗素含量、另检测30例正常人血清中的MMP-2和抵抗素含量作为对照组。结果寻常型银屑病患者血清中MMP-2和抵抗素含量较对照组显著增高(t=9.42,8.76,P值均〈0.01),进行期与静止期MMP-2和抵抗素含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45,4.38,P值均〈0.05)。治疗前后患者血清中MMP-2和抵抗素含量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t=6.47,8.53,P值均〈0.05),且两者之间存在正相关(r=0.68,P〈0.05)。结论MMP-2和抵抗素可能参与银屑病的发病并起着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究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晚期糖基化终产物受体(RAGE)轴在结直肠癌肥大细胞浸润中的作用机制。方法:将雄性BALB/c裸鼠分为正常对照组、结直肠癌模型组、NC shRNA组、HMGB1 shRNA组、PDTC组(NF-κB抑制剂),除正常对照组外,均建立结直肠癌模型。甲苯胺蓝(TB)染色观察结直肠癌组织肥大细胞浸润情况,免疫组化检测结直肠癌组织肥大细胞活性标志物类胰蛋白酶(Tryptase)表达,Western blot检测结直肠癌组织HMGB1、RAGE及其下游NF-κB p65蛋白表达,ELISA检测结直肠癌组织炎症因子TNF-α和IL-1β表达。结果:正常对照组无肿瘤生长,模型组和NC shRNA组裸鼠肿瘤体积增长基本同步,HMGB1 shRNA组与PDTC组裸鼠肿瘤体积较模型组增长缓慢。模型组和NC shRNA组肥大细胞数、Tryptase水平及HMGB1、RAGE、NF-κB p65蛋白表达、TNF-α和IL-1β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显微镜下可观察到大量紫色脱颗粒肥大细胞和Tryptase阳性染色颗粒;HMGB1 shRNA组与PDTC组相较于模型组肥大细胞数、Tryptase水平及HMGB1、RAGE、NF-κB p65蛋白表达、TNF-α和IL-1β水平均显著下降(P<0.05),显微镜下可见少量紫色脱颗粒肥大细胞和Tryptase阳性染色颗粒。结论:HMGB1与RAGE结合可激活NF-κB信号通路,促进结直肠癌肥大细胞浸润。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孕妇外周血胎儿游离DNA产前筛查胎儿染色体非整倍体疾病结果。方法随机选取2015年5月至2017年5月我院收治的接受外周血胎儿游离DNA检测孕妇500例,检测游离胎儿DNA、染色体核型,然后对外周血游离胎儿DNA检测结果、外周血游离胎儿DNA检测结果和核型分析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500例孕妇中,染色体非整倍体异常7例,达到了1.4%的阳性率,在孕妇类型方面,3例为唐筛高风险孕妇,2例为高龄孕妇,1例为超声胎儿异常孕妇,1例为其他异常孕妇;在异常类型方面,4例21-三体异常,1例13-三体异常,1例18-三体异常,1例性染色体异常。均愿意接受介入性产前诊断,确诊6例染色体非整倍体异常,其中21-三体异常3例,13-三体异常1例,18-三体异常1例,性染色体异常1例,达到了85.7%的符合率、100.0%的检出率。在核型方面,45,X(28)/46,XX(22)1例,达到了100.0%的诊断符合率。结论孕妇外周血胎儿游离DNA产前筛查胎儿染色体非整倍体疾病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10.
脂联素及血高敏C-反应蛋白与急性脑损伤的关系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目的检测急性颅脑损伤后患者外周血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和脂联素水平的动态变化,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101例不同病情的急性颅脑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32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采用免疫浊度法检测血清Hs—CRP,ELISA法检测脂联素水平。结果急性颅脑损伤患者血清Hs—CRP水平均显著高于正常人对照组(P〈0.01),且患者Hs—CRP水平与病情呈正相关;急性颅脑损伤患者血清脂联素含量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与病情呈负相关;各组患者在入院当天Hs-CRP水平有所升高,并在入院后继续升高,Hs—CRP在1d达高峰,随即开始下降;脂联素含量在入院当天有所降低,于3d达最低水平,以后逐渐上升;患者脂联素水平与Hs-CRP呈负相关(r=-0.53,P〈0.01)。结论急性颅脑损伤患者外周血脂联素和Hs—CRP水平的变化与病情严重程度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