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50篇
  免费   173篇
  国内免费   36篇
耳鼻咽喉   21篇
儿科学   8篇
妇产科学   8篇
基础医学   78篇
口腔科学   8篇
临床医学   315篇
内科学   94篇
皮肤病学   14篇
神经病学   40篇
特种医学   58篇
外科学   122篇
综合类   482篇
预防医学   280篇
眼科学   14篇
药学   257篇
  6篇
中国医学   321篇
肿瘤学   33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22篇
  2022年   48篇
  2021年   84篇
  2020年   75篇
  2019年   93篇
  2018年   38篇
  2017年   52篇
  2016年   61篇
  2015年   69篇
  2014年   153篇
  2013年   171篇
  2012年   173篇
  2011年   158篇
  2010年   133篇
  2009年   126篇
  2008年   160篇
  2007年   117篇
  2006年   136篇
  2005年   83篇
  2004年   52篇
  2003年   37篇
  2002年   48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旖  李占军  张文龙 《中医学报》2020,35(6):1307-1311
目的:探讨疏血通脉汤联合傍针刺治疗中风后肩手综合征(shoulder-hand syndrome after stroke,SHSAS)的临床疗效,并观察其对患者上肢肢体痉挛程度、血液流变学以及上肢活动能力的影响。方法:110例痰瘀阻络型SHSAS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联合组,每组55例。两组患者均给予神经内科常规药物和肢体功能康复训练治疗。对照组联合傍针刺法治疗,联合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疏血通脉汤。两组患者均以4周为1个疗程,治疗1个疗程。记录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上肢肢体痉挛程度(Ashworth)、上肢活动能力(FMA)、肩手综合征量表(shoulder hand syndrome scale,SHSS)、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simulation scoring,VAS)、中医证候评分,高切全血黏度、低切全血黏度、血浆黏度和血小板聚集率等血液流变学指标,并比较治疗效果。结果:联合组有效率为96.36%,对照组有效率为83.64%,两组患者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联合组高切全血黏度、低切全血黏度、血浆黏度与血小板聚集率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Ashworth评分低于对照组、上肢FMA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SHSS评分和中医证候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疏血通脉汤联合傍针刺治疗SHSAS患者疗效显著,能有效改善患者血液流变学,缓解疼痛程度和上肢痉挛,提高上肢活动能力。  相似文献   
2.
薄层色谱鉴别在历版《中国药典》中的应用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少到多的过程;而薄层扫描含量测定在最近几版《中国药典》中的应用比例逐渐降低。随着对中药质量标准体系要求的进一步提高,薄层色谱法的不足之处陆续显现,如仪器普及率低、设备并不简单、结果重复性和稳定性较差、鉴别速度及准确性不及高效液相色谱法、展开剂毒性大等,逐渐不合时宜。在制定中药质量标准时,研究者不应该墨守成规,薄层色谱鉴别也不应该是雷打不动的定性鉴别必备选项。高效液相色谱法具备完全取代薄层色谱法的可行性,薄层色谱法可作为高效液相色谱法的补充。为充分降低检测成本、缩短检测周期、提高鉴别效率,笔者建议中药质量标准体系应该大幅减少薄层色谱鉴别方法的应用,增加高效液相特征图谱鉴定,尽量做到“一个条件,一张图谱”;除非确有必要,《中国药典》等国家质量标准体系应将薄层色谱鉴别作为推荐方法,而非强制标准。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耳内镜视频应用于中耳检查的优越性及耳内镜视频下进行鼓室成形术的可行性,为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的治疗积累经验。方法:选取本院耳鼻喉科2010年12月至2013年12月接收的79例(103患耳)单纯型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长度11.0mm,直径2.7mm的耳内窥镜(包括0度、30度和70度三种视角,浙江桐庐)及内窥镜电视监视系统(美国Stryker)对比两组患者中耳结构;在耳内镜视频下对观察组患者行鼓室成形术,术后根据患者主诉症状改善情况、耳部常规检查、耳镜检查、纯音测听及声阻抗检查结果观察患者鼓膜生长情况、听力改变、耳漏情况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等。结果:采用耳内镜对中耳进行检查可清晰地观察到鼓室黏膜,听骨链,咽鼓管鼓室口及后、下鼓室等隐蔽部位。术前患者气导平均听阈为(38.6±9.1)d B,术后为(22.5±4.3)d B,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17.1,P=0.000)。术前患者气骨导差为(27.4±6.5)d B,术后为(12.9±3.1)d B,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0.3,P=0.000)。结论:耳内镜视频具有广视野、多视角等优点,能够对咽鼓管鼓室口、后鼓室及听骨链周围等部位进行很好的观察,在其下行鼓室成形术疗效肯定,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5.
邵建平 《中原医刊》2006,33(19):15-16
目的总结梗阻性结直肠癌一期切除吻合的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0年5月~2006年5月收治的36例结、直肠癌并发急性肠梗阻行一期肠切除吻合病例的临床资料。结果36例病人中术后1例出现吻合口瘘,经保守治疗治愈,术后死亡3例,均为心肺疾患所致,其余病例均痊愈出院。结论对结直肠癌并发急性肠梗阻如果适应证掌握得当,采用术中一次完成的肠道准备,行一期肠切除吻合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6.
肺硬化性血管瘤2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肺硬化性血管瘤临床少见,我院近两年收治2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慢性萎缩性胃炎(CAG)系消化系统常见病和多发病,1978年世界卫生组织将CAG列为癌前状态之一,具有病程长,反复发作,癌变倾向等特点。其主要临床特征为胃脘疼痛、腹胀、痞满、食少纳呆、嗳气、口干、恶心呕吐等。属中医“胃脘痛”、“痞满”、“纳呆”、“呃逆”等范畴,我们在中医辨证论治理论基础指导下,以健脾养胃、祛瘀生新为法则。采用自拟益气活血复萎汤治疗CAG42例,取得较好的疗效。现将结果报告如下。我院消化内科从2004年1月~2005年8月,用自拟益气活血复萎汤对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进行治疗观察,取得较为满意的效果,兹将观察结果总…  相似文献   
8.
李阳 《中国临床康复》2002,6(19):2922-2923
科学的康复训练方法,是所有期盼康复患的福音,通过查阅大量的国外相关方面的最新资料,结合实践总结出最佳机能康复训练法(OPRT)模型可概括为3个阶段:即常规阶段,特殊阶段和专门阶段。OPRT每阶段具有敏感的训练变量(重复次数、组数、强度、速度、休息时间、频率等),推荐的最佳机能康复训练模型和一些针对性的训练方法,旨在为不同程度的康复提供较科学、有效的康复训练法。  相似文献   
9.
胆总管切开取石T管引流术后的病人,常出现胆总管内结石残留或再发结石。经T管窦道胆道镜取石是比较简单的方法。但如果结石较大、较硬,取石篮即使套住也难以取出。强行取出会造成窦道断裂而形成胆汁瘘,或难以控制的胆管出血。钬激光经胆道镜碎石后取石,操作简单。笔者总结5例,疗效满意,现总结资料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朱泽卫 《中原医刊》2006,33(19):17-18
目的观察肝内胆管囊腺瘤的临床、影像、病理及外科治疗特点,探讨该病的诊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3年4月~2005年12月收治的6例肝内胆管囊腺瘤病例的临床表现、影像特点及外科手术治疗效果。结果6例病人均为女性,平均年龄57.5岁;临床表现为右上腹肿物,上腹部胀满不适,上腹痛,黄疸,发热等;B超、CT表现为肝内囊性或囊实性占位。镜下囊壁内衬粘液柱状上皮,其中3例上皮下伴有卵巢样间质。肿瘤均全部切除,术后随访至2006年5月,病人全部存活,肝内肿块无复发。结论肝内胆管囊腺瘤多见于女性,上腹部不适是其主要临床表现,术前明确诊断较为困难。手术完整切除肿瘤是最佳治疗方案,可有效防止其复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