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24篇
  免费   490篇
  国内免费   183篇
耳鼻咽喉   31篇
儿科学   24篇
妇产科学   50篇
基础医学   192篇
口腔科学   19篇
临床医学   829篇
内科学   433篇
皮肤病学   43篇
神经病学   216篇
特种医学   177篇
外国民族医学   2篇
外科学   323篇
综合类   1098篇
现状与发展   2篇
预防医学   381篇
眼科学   369篇
药学   1040篇
  5篇
中国医学   377篇
肿瘤学   386篇
  2024年   24篇
  2023年   62篇
  2022年   278篇
  2021年   367篇
  2020年   304篇
  2019年   131篇
  2018年   110篇
  2017年   85篇
  2016年   101篇
  2015年   76篇
  2014年   403篇
  2013年   336篇
  2012年   578篇
  2011年   618篇
  2010年   361篇
  2009年   252篇
  2008年   171篇
  2007年   179篇
  2006年   192篇
  2005年   188篇
  2004年   207篇
  2003年   181篇
  2002年   159篇
  2001年   147篇
  2000年   130篇
  1999年   132篇
  1998年   58篇
  1997年   39篇
  1996年   24篇
  1995年   24篇
  1994年   22篇
  1993年   22篇
  1992年   24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59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91.
复方阿胶浆对H22肝癌荷瘤小鼠5-FU化疗的增效减毒作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复方阿胶浆对5-氟尿嘧啶(5-FU)抗小鼠H22肝癌的增效减毒作用。方法:SPF级昆明种小鼠接种瘤细胞制备H22肝癌小鼠模型,将肝癌小鼠随机分为荷瘤模型组、5-FU对照组(20 mg.kg-1,ip)、5-FU联用复方阿胶浆高、中、低剂量组(3,1.5,0.75 g.kg-1,以阿胶生药量计)。另设正常对照组(n=10)。连续给药7 d后处死动物,检测外周血白细胞计数,计算瘤重、抑瘤率、脾脏指数和胸腺指数。采用淋巴细胞转化实验检测外周血淋巴细胞转化率;采用鸡红细胞吞噬实验检测腹腔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结果:与5-FU对照组相比,高剂量复方阿胶浆联合治疗组小鼠瘤质量明显减轻(P<0.05),脾脏指数、胸腺指数以及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均显著提高(P<0.05)。5-FU化疗使荷瘤小鼠淋巴细胞转化率、腹腔巨噬细胞吞噬率和吞噬指数较荷瘤模型组均显著降低(P<0.01)。复方阿胶浆联合治疗组小鼠淋巴细胞转化率、腹腔巨噬细胞吞噬率和吞噬指数均显著高于5-FU对照组(P<0.05),其中高剂量组分别达(35.9±9.2)%,(41.9±6.3)%,(0.74±0.17)。结论:复方阿胶浆对5-FU抗小鼠H22肝癌具有明显的化疗增效减毒作用。  相似文献   
992.
目的:建立痹通药酒中新乌头碱、次乌头碱、乌头碱的HPLC含量测定方法。方法:Agela Promosil-C18(4.6 mm×250 mm,5μm)色谱柱,柱温35℃,流动相乙腈-四氢呋喃(25∶15)为流动相A,以0.1 moL.L-1醋酸铵溶液(每1 000 mL加冰醋酸0.5 mL)为B,梯度洗脱,流速1.0 mL·min-1,检测波长235 nm。结果:新乌头碱在0.118 9~0.990 9μg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9),平均加样回收率98.07%,RSD1.7%;次乌头碱在0.074 5~0.621 0μg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9),平均加样回收率99.08%,RSD1.5%;乌头碱在0.009 4~0.078 3μg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9),平均加样回收率98.32%,RSD 2.0%。结论:本方法稳定易行、重复性好,可用于痹通药酒质量评价。  相似文献   
993.
苦味抑制剂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查阅近20年中、外文文献,归纳总结了目前苦味抑制剂的分类、原理及应用,并重点综述了几种重要的苦味抑制剂的特点及应用。根据作用原理的不同,苦味抑制剂可分为天然苦味抑制剂、苦味阻滞剂、味蕾麻痹剂、味觉增强剂、降温剂和加温剂等。苦味抑制剂在药物掩味方面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其中天然苦味抑制剂是未来苦味掩味研究的重点。伴随着苦味抑制剂的开发应用,实现"良药不再苦口"将指日可待。  相似文献   
994.
  目的  探讨抗MUCI单克隆抗体C595在体外抑制高表达MUC1的人卵巢癌OVCAR-3细胞增殖并诱导其凋亡的作用。  方法  免疫荧光标记法和流式细胞术检测单克隆抗体C595标记的MUC1在OVCAR-3细胞表面的表达; MTT法、克隆形成试验检测处理后细胞生长抑制情况, TUNEL法检测细胞凋亡, EIISA检测细胞内细胞色素C和Caspase-3活性的变化。  结果  单克隆抗体C595对人卵巢癌OVCAR-3细胞具有明显的增殖抑制作用, 且呈剂量-时间依赖性, TUNEL结果表明C595(IC50)可以诱导细胞凋亡。ELLSA检测显示治疗后的细胞凋亡与释放细胞色素C和Caspase-3浓度的上升相关。  结论  单克隆抗体C595可以在体外抑制人卵巢癌OvCAR-3细胞增殖并诱导其凋亡, 其机制可能与上调Caspase-3蛋白活性有关。   相似文献   
995.
996.
Large-scale profiling approaches have revealed global down-regulation of microRNAs (miRNAs) in several human cancer types including breast cancer. Altered expression of Dicer and Drosha, two key enzymes in the miRNA maturation, is believed to be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mechanisms. By using quantitative real-time RT-PCR (QT-PCR), we examined the expression of Dicer and Drosha in 49 pairs of matched human breast cancer tissues. Decreased expression was observed in 53.1% (Dicer), 51.9% (Drosha) and 75.5% (Dicer plus Drosha) breast cancer tissues. In conclusion, the decreased expression of Dicer and Drosha may play a role in down-regulation of miRNAs in breast cancer.  相似文献   
997.
目的观察国产盐酸帕洛诺司琼预防化疗所致胃肠道反应的临床疗效及其安全性,并与国产盐酸托烷司琼进行比较。方法将68例接受中重度致吐化疗药物治疗的患者随机分成两组,采用自身对照的研究方法。盐酸帕洛诺司琼0.25 mg化疗前静脉推注,盐酸托烷司琼5 mg化疗前静脉点滴,两药均联合应用5 mg地塞米松,观察并记录患者化疗后消化道反应情况。结果盐酸帕洛诺司琼和盐酸托烷司琼均能有效预防化疗所致的急性胃肠道反应,对迟发性胃肠道反应,盐酸帕洛诺司琼的疗效优于盐酸托烷司琼,两者对延迟性呕吐的完全控制率分别为82.4%和66.2%,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国产盐酸帕洛诺司琼能有效且安全地预防化疗所致的急性和迟发性消化道反应。  相似文献   
998.
[目的]检测胃癌患者肿瘤组织及其相应的癌旁组织和淋巴结组织中端粒酶逆转录酶(hTERT)基因启动子区域甲基化状态,并探讨其甲基化状态的改变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运用甲基化特异性PCR(MSP)方法,检测52例手术切除胃癌组织、癌旁组织及相关淋巴结中hTERT基因启动子区域甲基化状念、以同一标本正常组织作为阴性对照.[结果]正常胃黏膜组织未检测出hTERT表达、胃癌组织及癌旁组织、转移淋巴结中均检测出hTERT表达.转移淋巴结、胃癌组织中hTERT基因的甲基化阳性率分别为81.6%(31/38)、71.1%(37/52),明显高于癌旁组织的29.5%(13/52)(P<0.01).胃癌组织hTERT基因甲基化阳性率与胃癌的临床分期、组织分化程度、肿瘤大小有相关性(P<0.05).癌旁组织hTERT基因甲基化阳性率和胃癌的临床分期、肿瘤大小、组织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具有相关性(P<0.05).转移淋巴结hTERT基因 甲基化阳性率则与临床及病理特征无关.[结论]胃癌组织及转移淋巴结中存在hTERT基因启动子区域的异常甲基化调控、可能参与了胃癌的发生与发展.  相似文献   
999.
 【摘要】 目的 探讨左旋门冬酰胺酶(L-Asp)联合DICE方案治疗复发难治性非霍奇金淋巴瘤(NHL)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31例复发难治性NHL患者接受L-Asp联合DICE方案治疗,每位患者计划接受2~6个周期化疗。结果 在所有可评估的31例患者中,11例(35.5 %)完全缓解(CR),14例(45.2 %)部分缓解(PR),2例稳定,总有效(CR+PR)率为80.7 %。有效患者中位生存期为8个月(2~30个月)。全组患者预计1年生存率为43.3 %,2年生存率为32.5 %。主要不良反应为骨髓抑制、消化道反应、变态反应和水肿。治疗期间未观察到治疗相关性死亡。结论 L-Asp联合DICE方案治疗复发难治性NHL是有效和安全的。  相似文献   
1000.
 【摘要】 目的 分析黏膜相关淋巴组织结外边缘区B细胞淋巴瘤(MALT 淋巴瘤)的临床病理学特点,并探讨其预后相关指标。方法 选取86例MALT淋巴瘤患者,依据肿瘤发生部位分为胃MALT淋巴瘤组(32例)和非胃MALT淋巴瘤组(54例)。常规HE染色、免疫组织化学(EnVision二步法)观察其病理学特点,采用间期荧光原位杂交(FISH)方法对部分病例检测肿瘤特征性的分子遗传学改变,并对病例进行临床随访。结果 两组病例临床病理学特点无明显差异。间期FISH检测结果显示t(11;18)和t(14;18)发生率分别为12 %(6/50)和9 %(4/45)。胃MALT淋巴瘤组中20例获得随访,均接受单纯抗幽门螺杆菌治疗,bcl-10核表达阳性、存在t(11;18)病例的缓解率(20 %、33 %)显著低于阴性组(73 %、91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3.842,P=0.035;χ2=4.639,P=0.031)。非胃MALT淋巴瘤组病例中35例获得随访,女性、年龄≤60岁患者的缓解率(60 %、63 %)显著高于男性、>60岁患者(35 %、25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3.905,P=0.048;χ2=7.373,P=0.007);临床Ⅰ~Ⅱ期、t(14;18)患者的无进展生存(PFS)率(52 %、75 %)显著高于Ⅲ~Ⅳ期、t(14;18)阴性者(25 %、50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4.207,P=0.040;χ2=4.363,P=0.037)。结论 MALT淋巴瘤是一类好发于中老年人的惰性淋巴瘤,预后较好,胃与非胃MALT淋巴瘤存在不同的治疗反应评估或预后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