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6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2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0篇
内科学   4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7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6篇
综合类   30篇
预防医学   2篇
眼科学   6篇
药学   5篇
中国医学   6篇
肿瘤学   5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70 毫秒
71.
目的 探讨磁共振检查对脑静脉窦血栓行诊断试验评价的相关性。方法 收集2011年7月至2017年12月榆林市第一医院疑似脑静脉窦血栓形成的患者63例为研究对象,在磁共振成像和磁共振静脉血管成像检查后一周内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统计出MRI与DSA、MRV与DSA、MRI联合MRV与DSA诊断脑静脉窦血栓的情况,列出22四格表计算出各项诊断试验指标,进行对比分析,得出结论。结果 MRI联合MRV诊断脑静脉窦血栓形成的灵敏度、特异度、约登指数、符合率、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阳性似然比、Kappa值在诊断脑静脉窦血栓的三个方面是最高的以及阴性似然比最低。结论 磁共振检查可以较好地诊断脑静脉窦血栓形成,在一定程度上可取代DSA诊断脑静脉窦血栓形成。  相似文献   
72.
椎管内脊膜瘤的MRI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椎管内脊膜瘤的MRI诊断及鉴别诊断。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16例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椎管内脊膜瘤,观察其发病部位、边缘形态、信号特点、邻近结构情况及增强表现。结果:16例患者,男6例,女10例,年龄16-68岁,平均47岁。发病部位依次为上胸段8例、颈段6例、胸腰段2例,腰段1例,15位于髓外硬膜下,1例同时累及髓外硬膜内、外。髓外硬膜下脊膜瘤9例呈半圆形,6例呈椭圆形,脊髓受压移位,15例位于硬膜外肿瘤均可见"硬膜下"征;1例同时累及髓外硬膜内、外的脊膜瘤呈不规则形。于T1加权像呈等信号6例,略低信号7例,等、低混杂信号3例;T2加权像呈等信号5例.略高信号10例,等、高混杂信号1例。注射Gd-DTPA后14例呈较均质性强化,2例呈不均质性强化,可见"硬膜尾"征。结论:MRI能够对椎管内脊膜瘤较准确定位;根据肿瘤的信号特点、肿瘤与硬脊膜的关系及强化特点,一般能够达到术前定性诊断。  相似文献   
73.
目的 对北柴胡Bupleurum chinense根中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 采用溶剂提取法、硅胶柱色谱及Sephadex LH-20凝胶柱色谱等方法进行分离纯化,运用现代波谱技术对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采用MTT法对分离得到的单体成分进行活性筛选,初步评价了其对人肝癌HepG2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结果 从北柴胡根部共分离得到19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蛇床子素(1)、欧前胡素(2)、异补骨脂素(3)、对甲氧基桂皮酸乙酯(4)、反式-对羟基桂皮酸(5)、反式-3′,4′-亚甲二氧基桂皮酸(6)、反式-阿魏酸(7)、伞形花内酯(8)、七叶内酯(9)、迷迭香酸(10)、紫花前胡苷(11)、紫丁香苷(12)、5,7,3′,4′-四甲氧基黄酮(13)、5,7,4′-三羟基-6-异戊烯基异黄酮(14)、芹菜素(15)、木犀草素(16)、槲皮素(17)、牡荆素(18)和金丝桃苷(19)。结论 化合物3~6、8、10~14、18和19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2、8~11、16和18对HepG2细胞具有明显的细胞毒活性,其半数抑制浓度(median inhibition concentration,...  相似文献   
74.
目的探讨影响结节性硬化症(TSC)患儿进展为难治性癫痫的危险因素。方法根据近1年内有无癫痫发作及药物控制情况,将83例合并癫痫的TSC患儿分为难治性癫痫组和癫痫控制组,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资料、脑电图(EEG)和头颅MRI检查差异,并通过多因素Logistics回归分析确定影响难治性癫痫进展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与癫痫控制组患儿相比,难治性癫痫组患儿中,癫痫首次发作年龄<2岁、新生儿癫痫、智商评分<70、婴儿痉挛史、合并林-戈综合征、自闭症、癫痫持续状态、使用抗癫痫药物≥3种的患儿显著升高。而难治性癫痫组患儿的EEG呈全面型的患儿比例显著高于癫痫控制组,磁共振(MRI)显示皮质结节≥3个的患儿比例也显著高于癫痫控制组(P<0.001)。多因素Logistics回归分析显示癫痫首次发作年龄<2岁(OR=1.243,95%CI:1.114~1.672,P=0.036)、合并自闭症(OR=3.892,95%CI:1.241~9.351,P=0.008)和大脑皮质结节≥3个(OR=1.905,95%CI:1.101~3.288,P=0.021)是影响难治性癫痫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癫痫首发年龄小于2岁、合并自闭症和脑皮质结节数目超过3个是影响TSC患儿难治性癫痫进展的独立危险因素,对于此类TSC患儿应早期采取干预措施以预防或延缓难治性癫痫的进展。  相似文献   
75.
76.
蒲继明 《医学综述》2014,(14):2636-2637
目的分析经阴道自然分娩后用中药洗液熏洗会阴部的效果,探讨其应用价值。方法将2009年6月至2012年9月于绥德县妇幼保健院自然分娩的320例足月妊娠产妇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各160例。碘伏擦洗组产妇产后给予0.05%碘伏擦洗会阴,每日2次,连续5 d;中药熏洗组采用自制中药熏洗会阴,每日次,冲洗5 d,对比两组的恢复情况。结果中药熏洗组产妇切口甲级愈合率高于碘伏擦洗组,两组的手术切口等级愈合比较,中药熏洗组优于碘伏擦洗组(u=3.5392,P=0.0004);术后切口疼痛较碘伏擦洗组轻微,并发症发生率低于碘伏擦洗组(u=2.9191,P<0.05)。结论经阴道分娩后用中药洗液对会阴部切口进行熏洗有利于伤口愈合,而且能够明显减少并发症,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77.
郝鸿伟 《医学综述》2012,(18):3116-3118
目的探讨不同钢板治疗老年肱骨近端骨折生物学影响与远期疗效,为合理选择固定材料提供参考。方法选取我院骨科2005年7月至2011年7月收治的老年肱骨近端骨折患者128例,根据患者临床特点与手术方法的不同,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4例。对照组行AO"T"形钢板内固定术,治疗组行肱骨近端锁定钢板内固定术。结果两组在围术期指标与肩关节疼痛、肌力、关节活动范围与总分方面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随访6个月,治疗组的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近端锁定钢板内固定和AO"T"形钢板内固定均是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有效方法,但近端锁定钢板内固定有更好的生物学影响与远期疗效。  相似文献   
78.
目的分析新生儿科分离的产ESBL肺炎克雷伯菌基因分型。方法选取本院新生儿科重症监护室产ESBL肺炎克雷伯菌感染患儿52例,分离菌株,行细菌DNA提取和PCR扩增检测,分析产ESBL肺炎克雷伯菌的基因分型。结果 52株病菌中,单基因型23株、2个以上基因型29株。TEM型13株、SHV型20株、CTX-M型40株、GES型7株、PER型3株。ESBL为阳性菌株36株,ESBL为阴性菌株16株,产ESBL肺炎克雷伯菌的阳性率为69.2%。结论新生儿科广泛存在产ESBL肺炎克雷伯菌,其中CTX-M型居多。细菌DNA提取和PCR扩增检测是产ESBL肺炎克雷伯菌基因分型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79.
病案首页填写质量与医疗数据统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病案首页填写质量能保证医疗统计数据准确、完整。方法对病案首页填写中存在问题分析产生的原因,制定改进措施。结果实施有效措施后病案首页填写质量明显提高。结论病案首页填写准确、完整关系到医疗统计数据能否达到准确,是医疗质量和效率的评估依据。  相似文献   
80.
目的 调查酒精性肝病(ALD)患者血清细胞因子水平和肠道菌群分布变化情况。方法 本研究纳入34例ALD患者和34例健康人,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和核因子κB (NF-κB)水平,采用Celsis ® Advance IITM快速微生物检测系统检测肠道菌落数。结果 ALD患者空腹血糖(FBG)、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LDL-C)和高密度脂蛋白(HDL-C)水平分别为(5.3±1.8)mmol/L、(2.3±0.9) mmol/L、(5.1±1.8) mmol/L、(2.1±0.6) mmol/L和(0.9±0.2) mmol/L,与健康人的(5.2±1.3)mmol/L、(2.2±1.1) mmol/L、(5.1±1.6) mmol/L、(2.0±1.5) mmol/L和(0.8±0.1) mmol/L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LD患者血清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谷氨酰转肽酶(GGT)和总胆红素(TBIL)水平分别为(99.5±41.8) U/L、(106.9±55.7) U/L、(229.4±148.3) U/L和(35.3±8.6) μmol/L,显著高于健康人【分别为(35.6±9.7)U/L、(36.2±8.4) U/L、(46.7±14.5) U/L和(16.4±2.3) μmol/L,P<0.05】;ALD患者血清TNF-α、IL-6和N F-κB 水平分别为(9.8±3.4) ng/L、(0.9±0.4) pg/mL和(3.7±6.3) ng/L,显著高于健康人【分别为(5.7±2.1) ng/L、(0.5±0.3) pg/mL和(0.5±0.4) ng/L,P<0.05】;ALD患者粪便粪肠球菌和大肠埃希菌数分别为【(8.7±1.4) lg CFU/g和(7.6±1.2)lg CFU/g】,显著高于健康人【分别为(7.2±1.3) lg CFU/g和(6.6±1.5) lg CFU/g,P<0.05】,而双歧杆菌数为(7.1±1.2)lg CFU/g,显著低于健康人【(8.9±1.3) lg CFU/g,P<0.05】。结论 相对于健康人群,ALD患者存在肠道菌群和血清细胞因子水平紊乱现象,可能参与了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