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768篇
  免费   952篇
  国内免费   1555篇
耳鼻咽喉   124篇
儿科学   38篇
妇产科学   72篇
基础医学   808篇
口腔科学   36篇
临床医学   981篇
内科学   1335篇
皮肤病学   300篇
神经病学   593篇
特种医学   421篇
外国民族医学   2篇
外科学   1450篇
综合类   1793篇
现状与发展   1篇
预防医学   306篇
眼科学   455篇
药学   429篇
  1篇
中国医学   128篇
肿瘤学   1002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147篇
  2022年   222篇
  2021年   301篇
  2020年   285篇
  2019年   180篇
  2018年   199篇
  2017年   177篇
  2016年   227篇
  2015年   385篇
  2014年   620篇
  2013年   574篇
  2012年   745篇
  2011年   833篇
  2010年   608篇
  2009年   542篇
  2008年   451篇
  2007年   281篇
  2006年   222篇
  2005年   321篇
  2004年   343篇
  2003年   479篇
  2002年   614篇
  2001年   450篇
  2000年   167篇
  1999年   152篇
  1998年   129篇
  1997年   121篇
  1996年   68篇
  1995年   20篇
  1994年   79篇
  1993年   55篇
  1992年   67篇
  1991年   81篇
  1990年   50篇
  1989年   36篇
  1988年   30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目的:观察低剂量γ射线照射人离体外周血对血清中一氧化氮(NO)和一氧化氮合酶(NOS)水平的影响。方法:采集10份健康献血员全血,肝素抗凝,然后采用γ射线照射,照射剂量率为17Gy/min,总吸收剂量为1Gy,分别于照射前及照射后1h,2h采用分光光度法检测血清中NO含量和NOS活性。结果:经γ射线照射1h后,血清中NO及NOS水平与照射前比较明显升高(P〈0.01);照射后2h,血清中NOS水平与照射后1h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是还明显高于照射前的水平(P〈0.01);在照射后2h,血清中NO含量与照射后1h比较明显降低(P〈0.01),但仍明显高于照射前水平(P〈0.01)。结论:采用剂量为1Gy的γ射线照射外周血,可引起血清中NO水平及NOS活性的显著升高.从而为低剂量辐照自体血回输对肿瘤的辅助治疗提供了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92.
VEGF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及在内皮与心肌细胞内的表达   总被引:2,自引:7,他引:2  
目的:探讨外源性人VEGF165基因在内皮细胞与心肌细胞内表达的可行性。方法:构建了(vaseular endothelium growth factor,VEGF)与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enhanced green fluorescent protein,EGFP)基因其表达载体pIRES2—FGFP—VEGF165,以脂质体法转染内皮细胞和心肌细胞,采用荧光显做镜检测内皮细胞与心肌细胞中EGFP的表达,同时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VEGF的表达。结果:成功地构建了真核表达载体pIRES2—EGFP—hVEGF165,采用脂质体法转染内皮细胞与心肌细胞后,经荧光显微镜观察,可见细胞内有EGFP的表达,同时经免疫组化证实有VEGF的表达。结论:采用脂质体法可以成功地将外源性VEGF165基因转染到内皮细胞与心肌细胞中,并进行表达。本研究为今后利用VEGF基因治疗心肌缺血等疾病提供了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93.
目的:探讨心房钠尿肽(ANP)对脂多糖(LPS)血症大鼠急性肺损伤的作用和机制。方法: 大鼠静脉给予LPS(2 mg·kg-1)后立即静脉给予ANP(2 μg·kg-1),记录动物平均动脉血压(MAP)、检测血浆一氧化氮(NO)和内皮素(ET)浓度、测定肺水含量并做肺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 给予LPS的大鼠,MAP持续下降,至4 h MAP(8.1±2.6)kPa;血浆NO和ET浓度均显著升高(P<0.01 vs control);4 h肺湿干比(5.15±0.43),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大鼠肺组织病理学检查呈现肺间质水肿。LPS+ANP组大鼠MAP在给药初期的短暂下降后逐步回升,至4h MAP(13.4±2.9)kPa(P<0.05 vs LPS);4 h血浆NO水平和ET浓度均显著下降(P<0.05 vs LPS),但仍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 vs control);肺湿干比(4.57±0.35)与对照组没有显著差异;肺组织病理学改变较LPS组明显减轻。结论: ANP对LPS引起的急性肺损伤有治疗作用,能调节LPS引起的动脉血压的持续下降,上述作用可能与ANP拮抗ET的产生、降低NO的分泌有关。  相似文献   
94.
Radiopaque cement containing barium sulfate causes significantly more bone resorption in vivo and in vitro than radiolucent cement. The aim of this study was to investigate the osteolytic potential of an alternative radiopaque agent, triphenyl bismuth (TPB). Bone cement particles containing various concentration of TPB (15 and 25 wt %) prepared by two methods, blending and dissolution, were added to monocytes in a bone resorption assay and the extent of lacunar resorption on dentine slices was determined. The results clearly show that cement particles containing TPB cause less bone resorption than cement particles containing barium sulfate. In addition, our results suggest that TPB prepared by dissolution in bone cement induces less osteolytic response than TPB-cement prepared by blending. The osteolysis in response to bone cement wear particles may therefore be reduced with TPB prepared using the blending technique.  相似文献   
95.
目的: 体外诱导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向软骨细胞定向分化, 并对分化后的细胞进行鉴定。方法: 由健康成人骨髓中分离出MSC, 取第 3代细胞进行实验。鉴定后, 将微小细胞团在TGF -β1、地塞米松(Dex)及维生素C(VitC)等诱导下分化。14d后, 细胞团经石蜡包埋、切片及HE染色后, 进行甲苯胺蓝染色及II型胶原(ColII)的免疫组化染色。采用Westernblot和RT- PCR, 分别检测诱导前后MSC中ColII及前ColIImRNA的表达。结果: HE染色显示, 诱导后细胞呈软骨细胞样形态; 甲苯胺蓝及ColII染色的细胞外基质呈阳性。Westernblot和RT PCR的结果显示, 诱导分化后的MSC可表达ColII和前ColII的mRNA。结论: MSC在TGF- β1、Dex及VitC等诱导后, 可分化为软骨细胞。  相似文献   
96.
遗传性骨病是影响骨骼发育的一组极为复杂的疾病,从胎儿期到成年的任何时期均可以发病。根据临床表现、影像学和分子遗传学特征,2019年国际骨骼发育不良学会分类学委员会将其分为42组461种疾病,其中437个致病性基因变异被确定。软骨发育不全是最常见的以非匀称性身材矮小为主要表现遗传性骨病,FGFR3是其主要致病基因。黏多糖贮积症是一组由于酶缺陷造成酸性黏多糖不能完全降解而致的溶酶体贮积病,本病除引起多发性骨骼病变,常累及多系统、多器官。成骨不全和低磷酸酯酶症是影响儿童骨密度的遗传性骨病,前者根据基因型及临床特征分Ⅰ至ⅩⅥ型;后者是因组织非特异性碱性磷酸酶(TNSALP)基因突变所致。假性软骨发育不全是一种以广泛性骨骼发育异常、身材矮小为特征的遗传性骨病,软骨寡聚蛋白基因杂合突变是目前唯一报道的与其发生有关的致病基因。点状软骨发育不良以骨骺软骨的不规则钙盐沉着为特征,根据遗传方式和临床表型严重程度分5型。遗传性骨病总体发病率并不低,由于分子遗传学检测手段的广泛开展,新发基因致病性变异还不断被发现,只有通过对这类疾病的深入研究,才能找到基因治疗方法,前景任重道远。  相似文献   
97.
白细胞介素1刺激破骨细胞性骨吸收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了解白细胞介素1β(IL-1β)在破骨细胞性骨吸收中的刺激作用及其相应的作用机制。方法:分别将新生大鼠破骨细胞单独以及和成骨细胞联合接种于预置象牙片的培养板中。24h后培养液中加入不同浓度的IL-1β。继续培养48h,然后取出象牙片,超声处理后行甲苯胺蓝染色,光镜下观察骨吸收陷窝的数目并计算其部面积。结果:IL-1β能够明显增加坡骨细胞和成骨细胞联合培养组象牙片上吸收陷窝的数目和面前,且刺激作用呈剂量依赖性,但对单独培养的破骨细胞无明显刺激作用。结论:IL-1β的刺激骨吸收作用由成骨细胞所介导,而非直接作用于破骨细胞。  相似文献   
98.
99.
普外科手术是最常见的手术之一,其术后不良结局主要集中在一部分高危患者。风险评估工具可以识别出这部分高危患者,为后续的临床干预和资源配置提供参考。目前存在多种评估工具,且具有各自的优缺点,充分了解这些工具是临床应用的前提。通过回顾目前一般常用评估工具、针对急诊普外患者的评估工具和机器学习方法在评估工具上的应用,阐明风险评估工具的基本特征、应用现状和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0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