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9篇
  免费   12篇
耳鼻咽喉   2篇
儿科学   2篇
妇产科学   5篇
基础医学   7篇
口腔科学   5篇
临床医学   21篇
内科学   4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4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4篇
预防医学   98篇
药学   14篇
  1篇
中国医学   3篇
肿瘤学   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20篇
  2020年   41篇
  2019年   36篇
  2018年   21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26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6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上皮性卵巢癌(EOC)就其病理学特征而言,可被分为Ⅰ、Ⅱ型EOC,二者在肿瘤来源、恶性表型方面均有所不同。Ⅰ、Ⅱ型EOC在病理学形态、临床特征、分子表型等方面,均体现出极高的异质性特点。随着二代基因测序技术对EOC分子特征数据的积累,深化了临床对EOC生物学行为的认识。综合病理及分子特征进行诊断,可能为EOC提供更加高效、精准的筛查和治疗策略。笔者拟就EOC的病理及分子诊断机制,分子诊断技术的发展现状,以及在EOC筛查和治疗应用中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02.
目的 探讨自由呼吸状态下,不同呼吸频率、运动幅度对CT扫描图像与CBCT图像的配准偏差。方法 使用QUASAR呼吸运动模体,改变运动频率和头脚方向上的运动幅度,模拟不同状态下的自由呼吸运动。在模体静止时、各种运动状态下分别行定位CT扫描和CBCT扫描,获取相应配准结果及CT定位靶区体积,进行定量分析。结果 以模体静止时的定位CT图像为参考进行配准,当运动幅度一定时,频率的变化对图像的配准误差无明显影响。运动幅度分别为5 mm、10 mm、20 mm、30 mm时,配准误差分别为(0.213±0.020) cm、(0.351±0.009) cm、(0.654±0.010) cm与(0.972±0.022)cm。当运动幅度为5 mm、10 mm时,定位靶区体积变化为-16.92%~18.78%。当运动幅度为20 mm、30 mm时,定位靶区体积变化为-16.44%~81.70%。结论 自由呼吸运动下频率变化对CBCT与定位CT图像之间的配准误差无明显影响。运动幅度为5 mm、10 mm时,配准误差小,定位靶区体积变化小;当运动幅度为20 mm、30 mm时,配准误差可超过0.5 cm,定位靶区体积变化可>20%。  相似文献   
103.
目的分析凉山彝族自治州(凉山州)现存活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艾滋病病例(HIV/AIDS)流动情况及相关因素。方法根据我国艾滋病综合防治信息系统, 纳入凉山州2020年有随访记录的28 772例HIV/AIDS作为研究对象, 分析其流动情况, 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流动的相关因素, 绘制HIV/AIDS流入地的疫情地图。结果 28 772例HIV/AIDS中, 2020年发生流动的占20.89%(6 010/28 772)。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 HIV/AIDS流动的促进因素包括15~24岁年龄组(相比于0~14岁年龄组, OR=2.74, 95%CI:2.04~3.69)、彝族(相比于汉族, OR=2.44, 95%CI:2.19~2.72)、初中文化程度(相比于小学及以下文化程度, OR=1.25, 95%CI:1.14~1.38)、未婚(相比于已婚, OR=1.29, 95%CI:1.20~1.39)、职业为商业服务(相比于农民, OR=1.96, 95%CI:1.31~2.92)、抗病毒治疗时间<1年(相比于抗病毒治疗时间>3年, O...  相似文献   
104.
目的探讨1例与新型冠状病毒疾病(COVID-19)疑似患者密切接触的双胎妊娠孕产妇的临床分娩处理经过、诊断及结局。 方法选择2020年2月19日,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产科收治的1例孕龄为37+2孕周的与疑似COVID-19患者密切接触的双胎妊娠孕妇为研究对象。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本例双胎妊娠孕妇的一般临床资料、流行病学资料,妊娠结局、COVID-19相关实验室与影像学检查结果进行分析。本研究遵循的程序符合2013年修订的《世界医学协会赫尔辛基宣言》要求。 结果对本例受试者的临床分析如下。①一般临床资料: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双胎妊娠,无妊娠相关并发症,无发热、干咳等临床症状。②流行病学资料:丈夫为COVID-19疑似患者,与其共同居住、生活,未采取任何隔离、消毒等防护措施。③妊娠结局:对其按照COVID-19疑似患者防护标准进行管理,于37+3孕周接受剖宫产术分娩2例出生体重分别为2 430 g和2 510 g新生儿。④COVID-19相关实验室与影像学检查结果:分娩后,立即进行胸部CT检查未见明显异常;鼻咽拭子、直肠拭子、羊水、胎膜标本严重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冠状病毒2(SARS-CoV-2)核酸检测均呈阴性。 结论在SARS-CoV-2感染疫情暴发期,产科应制定严格的防护、隔离措施与应对策略,有效切断传染源,防止医务人员与非SARS-CoV-2感染孕产妇被交叉感染,而对COVID-19疑似患者做好防护、隔离管理,防止其被反复感染,同时对其妊娠、分娩及产后进行严格管理。  相似文献   
105.
随着围生医学的发展及危重新生儿救治水平的提高,早产儿存活率逐年提升,早产儿临床管理流程亦日益规范。但是,在具体治疗方案上,尤其是对超早产儿(EPI)救治及早产儿心脏与肺部疾病等治疗方面,仍然存在一定争议。临床医师在对早产儿疾病诊疗过程中,一方面要遵循规范化的指南管理,另一方面亦须结合患儿实际情况反复权衡利弊,选择最适宜的治疗方式。笔者拟就EPI救治、早产儿动脉导管未闭(PDA)救治、糖皮质激素防治早产儿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PD)及一氧化氮(NO)应用于早产儿持续性肺动脉高压(PPHN)等热点问题的最新研究进展及存在问题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06.
2019年12月,英国皇家妇产科医师学会(RCOG)发布《孕期和产褥期孕产妇衰竭指南(2019)》(Maternal Collapse in Pregnancy and the Puerperium:Green-Top Guideline No.56),总结孕期和产褥期孕产妇衰竭(MCPP)的相关循证医学证据,详细探讨如何早期识别发生MCPP高风险与导致MCPP的病因、影响MCPP孕产妇复苏的孕期生理与解剖生理变化,以及如何进行MCPP最佳初始和持续管理,并对其围死亡期剖宫产术(PMCS)进行深入描述。该指南还特别强调MCPP救护的多学科团队人员组成与职责。笔者拟结合我国产科临床实践,对该指南涉及的MCPP风险如何早期识别及其病因、影响复苏的孕期生理与解剖生理变化、最佳初步处理措施、PMCS、持续管理、对于母儿的影响、多学科救护团队人员组成等产科临床关注的相关问题要点,进行解读、讨论。  相似文献   
107.
108.
109.
陈俊  袁梦  李杨 《临床儿科杂志》2021,39(8):574-578
目的探讨KCNQ2基因变异相关吡哆醛反应性癫痫性脑病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方法回顾分析2例KCNQ2基因变异相关吡哆醛反应性癫痫性脑病患儿的临床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例1,女性,于生后6天起病;例2,男性,于7月龄起病。2例患儿均表现为难治性癫痫发作,同时伴精神运动发育落后。基因检测均证实有KCNQ2基因变异,分别为c.2312CT(p.Thr771Ile)和c.873GC(p.Arg291Ser)。2例患儿均经钠离子通道阻滞剂及其他常规抗癫痫药物治疗无效,加用大剂量维生素B_6后发作逐渐控制。结论 KCNQ2基因变异相关癫痫性脑病起病年龄早,常合并智力、运动发育障碍;对钠离子通道阻滞剂治疗无效者可能存在吡哆醛依赖性,可尝试使用大剂量维生素B_6治疗。  相似文献   
110.
间变大细胞淋巴瘤(ALCL)为一种外周T细胞淋巴瘤,为儿童期常见的非霍奇金淋巴瘤类型之一。绝大多数儿童ALCL阳性表达CD30,并存在ALK基因重排及其相关癌性融合基因,即ALK~+ ALCL,为其共同性的免疫表型和细胞分子遗传学特征。ALCL在临床表现、组织病理学类型、细胞分子生物学、治疗反应和预后等方面存在较大异质性。不同亚型呈现出特定的免疫表型特征,基因变异谱和基因表达标签,多种信号转导通路。综合ALCL预后相关临床、肿瘤和治疗相关危险因素,有助于优化儿童ALCL危险度分层,指导临床个体化治疗,改善预后。文章对近年儿童ALCL预后相关因素方面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