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887篇
  免费   3776篇
  国内免费   1003篇
耳鼻咽喉   94篇
儿科学   114篇
妇产科学   370篇
基础医学   1853篇
口腔科学   458篇
临床医学   2279篇
内科学   2438篇
皮肤病学   136篇
神经病学   1065篇
特种医学   904篇
外国民族医学   6篇
外科学   1929篇
综合类   3807篇
现状与发展   14篇
预防医学   1321篇
眼科学   1057篇
药学   3084篇
  16篇
中国医学   1346篇
肿瘤学   3375篇
  2024年   64篇
  2023年   676篇
  2022年   960篇
  2021年   1402篇
  2020年   1361篇
  2019年   974篇
  2018年   1003篇
  2017年   744篇
  2016年   960篇
  2015年   1228篇
  2014年   1843篇
  2013年   1582篇
  2012年   2109篇
  2011年   2182篇
  2010年   1638篇
  2009年   1226篇
  2008年   754篇
  2007年   1094篇
  2006年   969篇
  2005年   459篇
  2004年   395篇
  2003年   392篇
  2002年   313篇
  2001年   274篇
  2000年   225篇
  1999年   175篇
  1998年   188篇
  1997年   147篇
  1996年   93篇
  1995年   86篇
  1994年   37篇
  1993年   27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23篇
  1989年   20篇
  1988年   18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72 毫秒
101.
目的观察干扰素γ(IFN-γ)诱导供者(C57BL/6小鼠)脾树突细胞(DC)表达吲哚胺2,3双加氧酶(IDO)的情况;研究受者(BalB/c小鼠)小肠移植术前输注高表达IDO的供者DC对排斥反应的抑制作用。方法用IFN-γ诱导供者DC表达IDO;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免疫印迹法及毛细管电泳法检测IDO表达水平及活性,混合淋巴细胞培养(MLR)测定IDO刺激T细胞增殖的能力。利用小鼠异位小肠移植模型,设单纯移植组、DC输注移植组(术前输注供者脾DC 2×10~6个)及诱导DC输注移植组(术前输注经IFN-γ诱导的供者脾DC 2×10~6个),术后观察移植肠存活时间并行病理学检查。结果经IFN-γ诱导的脾DC IDO分子mRNA转录水平(相对量)、IDO蛋白表达水平(相对量)及培养液中犬尿氨酸浓度分别为(1.23±0.02)、(2.74±0.01)以及(76.52±0.44)μmol/L,未经IFN-γ诱导的脾DC分别为(1.05±0.05)、(1.40±0.17)及(43.31±0.48)μmol/L,前者显著增强(P<0.01)。脾DC对同种T细胞增殖的刺激作用在IFN-γ诱导后减弱,在加入IDO的特异性抑制剂后增强。输注诱导DC移植组移植肠中位存活时间(12 d)较单纯移植组(6 d)及输注DC移植组(7.5 d)显著延长(P<0.01),而移植肠病理分级显著性降低(P<0.05)。结论IFN-γ可诱导小鼠脾DC高表达活性的IDO,后者可减弱DC刺激T细胞增殖的能力。受者术前输注高表达IDO的供者DC能够诱导针对供者的特异性免疫耐受而减轻排斥反应。  相似文献   
102.
The present experiments were carried out to examine feeding effects on hypocalcemia induced by salicylic acid derivatives. When a large dose of aspirin was administered orally to rats of different ages (up to 45 weeks of age), hypocalcemia was observed at all ages. Because hypocalcemia was induced in both the fasting and non-fasting rats by intravenous injection of salicylic acid (SA, main metabolite of aspirin), hunger sensation was unlikely to be the cause of hypocalcemia induced by SA derivatives. Aspirin-induced hypocalcemia was maintained under fasting conditions and recovered to a normal calcium range by refeeding a normal diet. On the other hand, hypocalcemia was not resolved but strengthened by refeeding a calcium-deficient diet, indicating that hypocalcemia induced by SA derivatives is not due to the inhibition of calcium absorption from the intestine. Thus, local hormones from the gastrointestinal tract and/or calcitonin secreted by feeding stimulation appear to be involved in hypocalcemia, which can be masked by a sufficient supply of dietary calcium from the intestine. In conclusion, the present study suggests that taking calciumenriched meals before administrating a large dose of aspirin is necessary to prevent or minimize hypocalcemia.  相似文献   
103.
目的:探讨人前病毒整合位点1(PIM1)诱导细胞衰老的分子机制。方法:构建过表达PIM1的2BS细胞系,通过Western印迹法和衰老相关β-半乳糖苷酶染色实验测定过表达PIM1是否诱导细胞衰老。免疫沉淀联合质谱分析测定PIM1是否能有效免疫沉淀核异质核糖核蛋白U(hnRNPU)蛋白。运用Real-timePCR和Western印迹法测定PIM1是否影响hnRNPU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构建同时过表达PIM1和hnRNPU的2BS细胞系,运用Western印迹法和衰老相关β-半乳糖苷酶染色实验检测hnNRPU过表达对PIM1诱导的细胞衰老的影响。结果:与空载对照组相比,过表达PIM1组中衰老信号通路关键基因p53、p21和p16的表达显著增加(p53,t=4.36,P<0.05;p21,t=3.814,P<0.05;p16,t=4.72,P<0.01),衰老细胞的比例增加(t=6.831,P<0.01)。免疫沉淀联合质谱分析结果显示PIM1能有效免疫沉淀hnRNPU蛋白。PIM1过表达对hnRNPU的mRNA表达水平没有影响(t=0.295,P=0.783),但是能抑制hnRNPU蛋白的表达(t=33.85,P<0.001)。与只过表达PIM1细胞相比,同时过表达PIM1和hnRNPU细胞,衰老信号通路关键基因p53、p21和p16的表达下降(p53,t=15.317,P<0.001;p21,t=8.012,P<0.01;p16,t=14.08,P<0.001),衰老细胞的比例降低(t=10.38,P<0.01)。结论:hnRNPU过表达抑制PIM1诱导的细胞衰老。  相似文献   
104.
目的:采用动物实验和临床标本探讨白细胞介素-17A(IL-17A)对卵巢癌(OvCa)进展的影响,并探索相应机制。方法:以C57BL/6遗传背景的野生型(WT)小鼠和IL-17A缺陷型(IL-17A-/-)小鼠为研究对象,原位注射相同基因背景来源的小鼠OvCa细胞系ID8构建卵巢原位种植瘤模型,观察IL-17A对小鼠OvCa生长转移的影响。应用Western印迹检测WT小鼠和IL-17A-/-小鼠肿瘤组织中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3(STAT3)、磷酸化STAT3(p-STAT3)、脂肪酸结合蛋白4(FABP4)表达情况,以探讨IL-17A促进OvCa进展的机制。收集OvCa患者临床病理组织切片标本,应用免疫组化分析IL-17A、FABP4表达与OvCa进展的相关性。结果:WT小鼠造模部位卵巢明显肿大,与周围组织黏连,其表面可见若干瘤结节;IL-17A-/-小鼠卵巢肿大,与周围组织无黏连,表面瘤结节较少。与WT小鼠相比,IL-17A-/-小鼠腹腔瘤结节显著减少(t=5.132,P<0.05)。Western印迹结果显示与WT小鼠相比,IL-17A-/-小鼠肿瘤组织中p-STAT3、FABP4蛋白表达显著降低(均P<0.05)。OvCa患者临床病理标本显示IL-17A、FABP4表达与癌症FIGO分期、转移相关(均P<0.05),并且在OvCa患者中IL-17A与FABP4表达也具有一定相关性(P<0.05)。结论:动物实验和临床标本证实IL-17A通过上调FABP4表达促进OvCa进展。  相似文献   
105.
目的:通过分析影响腹膜透析患者腹膜炎患病特征,探究血清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和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PLR)对腹膜透析患者腹膜炎的预测价值。方法:纳入2020年1月—2021年10月首次接受腹膜透析患者共203例为研究对象,随访6个月,诊断腹膜炎41例。比较腹膜炎组与无腹膜炎组性别、年龄、体重指数、原发肾脏疾病、基础疾病、吸烟、透析龄、肺炎和肠道感染情况,实验室指标包括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淋巴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血红蛋白、血肌酐、血钾、血钙、白蛋白、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空腹血糖、C反应蛋白(CRP)和降钙素原(PCT),计算NLR、PLR和估算的肾小球滤过率(eGFR)。结果:41例患者发生1次腹膜炎34例,两次及以上7例,发生时间为透析后1~6个月,中位时间3.5个月。病原学检查发现,41例患者革兰阳性菌(G+)感染22例,革兰阴性菌(G-)感染17例,真菌2例。单因素比较发现,腹膜炎组比无腹膜炎组年龄增加,糖尿病和肠道感染增多,透析龄延长,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血肌酐、总胆固醇、空腹血糖、CRP和PCT、NLR和PLR水平升高,而白蛋白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12.433~5.968;t=4.526~22.325,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肠道感染(OR=3.652,95%CI:2.485~5.023,P<0.001)、透析龄(OR=5.524,95%CI:3.896~7.215,P<0.001)、高NLR(OR=4.425,95%CI:2.967~5.632,P<0.001)和高PLR(OR=4.021,95%CI:2.536~5.021,P<0.001)是腹膜透析患者发生腹膜炎的独立危险因素。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显示,NLR和PLR预测腹膜炎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52和0.813,临界值分别为2.8和106.7,敏感性分别为85.6%和80.7%,特异性分别为77.9%和86.4%。结论:腹膜透析有较高的腹膜炎发生率,发生峰值在3.5个月,以G+或G-感染为主,肠道感染、透析龄延长、高NLR和高PLR水平是腹膜炎的独立危险因素,血清NLR和PLR监测对早期预测腹膜炎有重要的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106.
目的:探讨体轴发育抑制因子(Axin1)调节骨骼肌葡萄糖转运蛋白4(GLUT4)蛋白表达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利用RNAi干扰的Axin1腺病毒(Ad-siAxin1)感染C2C12小鼠骨骼肌细胞敲低Axin1,荧光显微镜和MTS实验明确Ad-siAxin1最佳感染浓度和时间。分别用携带绿色荧光蛋白的腺病毒(Ad-GFP)、Ad-siAxin1、载体质粒(vector)和Axin1质粒转染C2C12小鼠骨骼肌细胞敲低或过表达Axin1蛋白,Western印迹检测Axin1、端锚聚合酶蛋白(TNKS)和GLUT4蛋白水平。结果:荧光显微镜和MTS实验结果显示,在C2C12小鼠骨骼肌细胞中Ad-siAxin1作用的最佳浓度和时间分别为160μL和48 h。Western印迹结果显示,与Ad-GFP组相比,Ad-siAxin1组中Axin1蛋白降低(t=6.746,P<0.01)。Ad-siAxin1组TNKS蛋白水平降低(t=4.019,P<0.05),GLUT4蛋白水平下调(t=3.248,P<0.05)。与vector组相比,转染Axin1质粒后,Axin1蛋白水平上...  相似文献   
107.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CEUS)技术在腹腔镜T1期肝细胞癌(HCC)切除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8年1月—2020年12月于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行腹腔镜T1期HCC切除术的患者80例,根据是否行术前CEUS将患者分为造影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均在距肿瘤边缘0.5 cm处切开患者肝脏实质并完整切除肿瘤,然后在切缘3个不同位置取组织活检。采用免疫组化检测癌组织中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及Bcl-2相关X蛋白(Bax)的表达水平。记录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肿瘤直径、切缘长度、术后进食时间、拔除引流管时间、术后最高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和总胆红素(TBIL)及其恢复正常时间。术后均行规律随访观察。结果:与对照组相比,造影组手术时间(t=11.69,P<0.001)及住院时间更短(t=9.40,P<0.001),术中出血量更少(t=14.86,P<0.001);而两组患者在肿瘤直径(t=0.28,P=0.78)、切缘长度(t=0.18,P=0.86)、术后进食时间(t=0.44,P=0.66)及拔除引流管时间(t=1.16,P=0.25)方面差异均...  相似文献   
108.
目的:构建并表达胎盘生长因子串联scFv,提升对胎盘生长因子的亲和力。方法:设计不同长度的柔性连接子连接的串联scFv,构建串联scFv质粒,并分别将串联scFv与亲本scFv于原核表达系统进行表达。通过间接ELISA分别测定串联scFv及对应亲本scFv亲和力,分别对数据进行单因素ANOVA方差分析,并使用Dunnett-t检验进行组间比较。结果:柔性连接子长度的不同,会对串联scFv亲和力造成差别。单因素ANOVA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各组亲和常数间存在明显的统计学差异,Dunnett-t检验组间比较结果可知,当串联scFv间柔性连接子(GGGGS)n长度n=4和n=5时,亲和力较亲本提升不明显(P>0.05);但亲和力在n=6(t335=33.90,t7A10=32.00,均P<0.000 1)及n=7(t335=91.68,t7A10=90.71,均P<0.000 1)时较两亲本均有明显提升。结论:串联scFv可以明显提高单体scFv亲和力。  相似文献   
109.
目的:建立Bre1及Rad6的表达和纯化方法,构建Bre1-Rad6的复合物,寻找复合物的结晶条件,为使用X射线晶体学的方法解析复合物的结构奠定基础。方法:使用大肠杆菌表达系统表达蛋白质;使用共纯化的方法组装复合物;使用气象扩散的方法结晶复合物。结果:建立了来源于Lodderomyces elongisporus的Bre1(LeBre1)氮端与Rad6相互作用的结构域(RBD)和Rad6(LeRad6)在大肠杆菌中大量表达的方法;通过使用共纯化的方法,成功组装了LeBre1 RBD-Rad6复合物,并进一步通过两步凝胶过滤层析纯化的方法精细纯化,获得了纯度超过95%的蛋白复合物;使用气象扩散的方法结晶复合物,在18℃通过对1 000多个结晶条件的筛选,确定了复合物的两种结晶条件,进一步对该条件优化,获得了质量相对较好的晶体。结论:成功的构建了LeBre1 RBD-Rad6复合物的表达、纯化和结晶的方法,为使用X射线晶体学方法解析复合物的结构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10.
背景 乳腺癌位居全球女性癌因死亡首位,具有发病率高、疾病负担重等特点。目的 评估1990—2019年中国女性乳腺癌发病率及死亡率的流行变化趋势。方法 提取《2019年全球疾病负担》数据库中1990—2019年中国≥15岁女性乳腺癌发病及死亡数据,应用年龄-时期-队列的贝叶斯模型对中国1990—2019年女性乳腺癌发病及死亡趋势进行拟合,进一步估计中国女性乳腺癌发病及死亡风险中的年龄效应、时期效应和队列效应。结果 1990—2019年中国女性乳腺癌粗发病率从14.14/10万升至52.81/10万,粗死亡率从7.22/10万升至13.40/10万。乳腺癌标化发病率总体呈上升趋势(1990年为17.07/10万,2019年为35.61/10万),标化死亡率呈平稳略减趋势(1990年为9.16/10万,2019年为8.98/10万)。年龄-时期-队列模型分析结果显示:所有年龄组女性乳腺癌发病率净漂移值为2.58%〔95%CI(2.34%,2.83%)〕,局部漂移值在65~69岁年龄段达到最高,为3.46%〔95%CI(3.11%,3.80%)〕;死亡率净漂移值为-0.75%〔95%CI(-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