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1篇
  免费   9篇
基础医学   5篇
临床医学   5篇
内科学   64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3篇
预防医学   12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13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7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4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目的建立混合纤维素膜—聚乙二醇(PEG)沉淀法富集水中诺如病毒的方法并评价效果,以便应用于不同水源中诺如病毒的检测。方法采集乌鲁木齐市地区自来水、河水、污水样品15份,在样品中加入MS2噬菌体,通过混合纤维素膜—聚乙二醇(PEG)沉淀法富集;计算外加MS2回收率,并采用实时荧光RT-PCR方法检测样品中诺如病毒。结果自来水、河水和污水中MS2的平均回收率分别为4.8%,5.4%和9.7%;15份水样中未检出诺如病毒。结论本方法富集效果较好,可用于本地自来水、河水和污水中诺如病毒的检测,但仍需进一步优化以增强病毒的富集效果。  相似文献   
42.
目的用从新疆不同地区分离得到的利什曼原虫前鞭毛体提取抗原,观察ELISA法检测黑热病病人和疫区健康人血清抗体时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为制备ELISA诊断试剂盒和进一步提高这种检测方法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提高黑热病现场流行病学调查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提供实验依据。方法(1)抗原提取:收集新疆不同地区分离得到的利什曼原虫前鞭毛体,常规方法提取抗原,滴定出抗原工作浓度。(2)检测:用提取的3株抗原,测定黑热病病人和疫区健康人血清抗体。结果3株抗原检测24份肺结核病人血清,均为阴性;3株抗原分别检测60份非疫区健康人血清801株和951株的检测结果均为阴性,901株检测出1份阳性(临界值);3株抗原分别检测131份黑热病病人血清,阳性率分别为:901株(80.9%)、801株(92.3%)、951株(89.9%)。801株明显高于901株。3株抗原分别检测334份疫区健康人血清,901株(10.5%)明显高于801株(6.0%)和951株(5.1%),有显著差异。按不同地区人群阳性率比较,3株抗原检测巴楚县人群阳性率有显著差异,901株(18.8%)与951株(8.5%)有显著差异,乌什县人群阳性率无显著差异;按不同年龄组的人群阳性率比较,3株抗原在每个年龄组的阳性率无显著差异。结论利什曼原虫前鞭毛体抗原有较好的稳定性,耐热性极好;901株、801株抗原的敏感性、特异性较好,可做为新疆血清流行病学调查所用的抗原株;801株的特异性更好,可用于黑热病的特异性抗体的检测及研究。  相似文献   
43.
目的 对塔里木盆地区域的蜱类群落进行分类,了解和掌握不同蜱类群落的结构特征,探讨这些群落在整个区域范围的多样性。 方法 2004年3~5月,按地理区域和生态景观类型选择塔里木盆地区域19个县52个不同生态景观为调查点进行蜱类种类和数量调查,采用群落生态学技术方法,计算群落的丰富度、多样性和均匀性,并结合地质和植被环境指标,采用聚类分析法,对该地区的蜱类群落进行分类。 结果 调查点共采获蜱类5属10种18 181只,以亚东璃眼蜱(Hyalomma asiaticum kozlovi,占35.7%)和亚洲璃眼蜱指名亚种(Hyalomma asiaticum asiaticum,占33.6%)为该地区的优势种类。根据环境的地质类型,植被的种类、丰富度和覆盖度将该地区的生态景观划分为7个群落类型。 结论 塔里木盆地存在着丰富的蜱类群落,且这些群落在该地区整个生态幅度上存在连续的梯度变化。  相似文献   
44.
目的 调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新疆)脑膜炎奈瑟菌(Nm)、肺炎链球菌(Spn)、流感嗜血杆菌(Hi)在健康人群中的携带状况。 方法 采集健康人群咽拭子标本,应用荧光聚合酶链式反应检测Nm、Spn、Hi。 结果 Nm、Spn、Hi在健康人群中的携带率均较高,分别为37.62%(193/513)、70.37%(361/513)和77.58%(398/513)。 Nm的携带以B群、X群为主,以16 ~ 20岁组携带率最高,其次为6 ~ 10岁组。 Spn以19B/F、18B/C、5和6A/B为主要血清群/型,Spn、Hi的携带率均以6 ~ 10岁组最高。 同时携带2种或3种病原体的现象比较普遍。 Hi对Spn的携带具有协同效应。 结论 新疆地区Nm、Sp、Hi在健康人群中的携带比例较高,存在发病的高风险,在重点地区要加强细菌性脑膜炎疫情的防控,防止疾病的暴发流行。   相似文献   
45.
目的观察不同浓度NaF(0mg/L、2 mg/L、10 mg/L、20 mg/L、40 mg/L、60 mg/L、80 mg/L)在不同时间(24 h、48 h、72 h),对RAW264.7细胞活力及破骨活性的影响。方法 RAW264.7细胞浓度为5×104个/ml接种24孔板,每孔加2 ml培养基;按NaF浓度和时间分组,作MTT,用酶标仪测吸光度值,判断细胞活力;免疫组织化学法测定破骨细胞内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和组织蛋白酶K的表达。结果 NaF浓度变量和时间变量交互作用对细胞活力(吸光度值)造成显著的影响,细胞活力随NaF浓度升高依次呈梯度样显著降低;NaF浓度为20 mg/L时,RAW264.7细胞活力未见明显抑制;随着NaF作用时间延长,RAW264.7细胞活力依次呈显著升高趋势;MMP-9表达随氟剂量增高而增强,组织蛋白酶K表达各组未见差异。结论 NaF对RAW264.7细胞活力的抑制是暂时性的,随着时间的延长NaF对RAW264.7细胞活力的抑制作用减弱;氟通过提高破骨细胞内MMP-9的表达来增强破骨细胞骨吸收活性。  相似文献   
46.
目的了解新疆叶城县儿童国家免疫规划(NIP)疫苗接种现状,分析影响因素,以指导该县今后的免疫规划工作。方法采用容量比例概率抽样法(PPS),两阶段整群抽样,该县抽取30个组群(村级调查单位),每个村抽样调查7名2008年8月1日—2009年7月31日出生的儿童,共调查210名儿童的7种国家免疫规划疫苗的接种率。结果被调查儿童建卡率和建证率分别为73.33%和85.24%;BCG、Hep B1、OPV、DPT、MV、MPV、Hep A疫苗接种率分别为:86.19%、84.76%、89.05%、87.62%、76.67%、69.05%、64.76%;不同出生地点儿童Hep B1接种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isher确切概率法,P0.001);经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儿童家长对孩子出生后的疫苗接种和预防接种证办理的知晓率影响疫苗的及时接种;家长预防接种信息80.91%来源于接种点医生。结论新疆叶城县疫苗接种率和及时接种率均较低,预防接种工作有待加强;要加大免疫规划工作宣传力度,提高全县广大群众,特别是适龄儿童家长免疫规划知识知晓率。  相似文献   
47.
目的:研究羊骨提取的骨盐乳剂对米心红茶原料的固定理氟作用。方法:将乳剂掺入米心红茶原料,晾干,分析水溶性氟、茶色及茶多酚。结果:当红茶原料中加入0%~2.5%再生骨盐乳剂(干骨盐计),可使茶原料中0%~63.31%水溶性氟被固定,固定剂用量为1.5%时水溶性氟被控制到300 mg/kg以下,茶水色和茶多酚含量无明显改变。结论:红茶原料的水溶性氟可被骨盐乳剂所固定。  相似文献   
48.
目的进一步分析乙型病毒性肝炎(乙型肝炎)患者家庭成员中的病毒传播比例并采取相应措施。方法运用ELISA法和聚合酶链反应技术(PCR)对125户456人进行乙型肝炎两对半及病毒核酸检测,HBsAg阳性家庭开展母子、父子及夫妻之间HBsAg及HBV感染状况调查,本次调查中每户至少有1例HBsAg携带者。结果 125户HBsAg阳性家庭成员中的288例HBsAg阳性人员,HBsAg及HBV感染阳性母亲和子女的阳性率分别为98.21%、37.50%;HB-sAg及HBV感染阴性母亲和子女的阳性率为50.00%;HBsAg及HBV感染阳性父亲和子女的阳性率分别为97.92%、26.67%;HBsAg及HBV感染阴性父亲其子女的阳性率为40.00%,HBsAg及HBV感染阳性夫妻中妻子的阳性率分别为98.59%、90.16%;HBsAg及HBV感染阴性夫妻其妻子的阳性率为28.00%,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BsAg:χ2=4.57,P<0.01;HBV:χ2=5.41,P<0.01);汉族与其他民族家庭HBsAg携带率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汉族家庭χ2=2.69,P>0.01;其他民族家庭χ2=0.44,P>0.01)。结论重视乙型肝炎患者及家属的健康教育工作,采取有效的防控措施,关爱家庭,提高心理素质,把子级病例的发生率降到最低。  相似文献   
49.
目的:了解甘南藏族自治州动物棘球绦虫及棘球蚴的感染状况,为该地区制定防制策略提供依据。方法:2004年8月耀2007年9月在甘南藏族自治州选择玛曲县和碌曲县的8乡21个自然村为调查点,采用鼠夹、粘鼠板捕捉啮齿类动物进行剖检,收集当地屠宰场绵羊、牦牛的肝、肺和心脏等剖检,进行棘球蚴病原学和病理学检查。对家犬、牧羊犬采用15%槟榔碱溶液驱虫,随机捕杀无主野犬剖检十二指肠成虫感染情况。结果:共捕获啮齿类动物331只,经剖检进行病理学检查和鉴定,4只感染多房棘球蚴,即达乌尔鼠兔(Ochotona daurica)和中华鼢鼠(Myospalax fontanieri),感染率分别为1.2%(1/87)和2.3%(3/132);6只喜马拉雅旱獭(Marmota himalayana)、34只西藏鼠兔(Ochotona tibetana)和72只小家鼠(Mus musculus)未感染棘球蚴。剖检绵羊1 021头,其中细粒棘球蚴和多房棘球蚴的感染率分别为11.1% (113/1 021)和0.3% (3/1 021)。剖检牦牛634头,其细粒棘球蚴和多房棘球蚴的感染率为19.9% (126/634)和0.3%(2/634)。犬的细粒棘球绦虫和多房棘球绦虫的感染率分别为23.0%(17/74)和5.4%(4/74)。牧羊犬、家犬棘球绦虫的检出率为24.6%(15/61),无主野犬检出率为6/13,未发现两型绦虫的混合感染。结论:甘南藏族自治州动物以细粒棘球绦虫感染为主,有少量多房棘球绦虫感染。  相似文献   
5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