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45篇
  免费   145篇
  国内免费   74篇
耳鼻咽喉   7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5篇
基础医学   46篇
口腔科学   24篇
临床医学   159篇
内科学   94篇
皮肤病学   7篇
神经病学   24篇
特种医学   111篇
外科学   114篇
综合类   363篇
预防医学   174篇
眼科学   8篇
药学   217篇
  1篇
中国医学   253篇
肿瘤学   56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25篇
  2022年   54篇
  2021年   71篇
  2020年   58篇
  2019年   43篇
  2018年   28篇
  2017年   36篇
  2016年   26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131篇
  2013年   140篇
  2012年   214篇
  2011年   161篇
  2010年   140篇
  2009年   109篇
  2008年   81篇
  2007年   49篇
  2006年   45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31篇
  2003年   25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25篇
  2000年   21篇
  1999年   22篇
  1998年   25篇
  1997年   25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91.
目的:探讨膀胱鳞状细胞癌的发病、诊断、治疗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8例膀胱鳞状细胞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合国内外文献进行分析讨论。结果:8例患者年龄44~7串岁。行膀胱全切术3例,膀胱部分切除5例。7例患者随访1~10年,2年和5年生存率分别为43%(3/7)和14%(1/7)。结论:膀胱鳞状细胞癌是一种高度恶性肿瘤,预后差,早期诊断和治疗对患者来说非常重要。膀胱根治性切除仍是目前较好的治疗办法。  相似文献   
92.
目的:探讨三乙醇胺乳膏对乳腺癌患者放射损伤预防及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本院2008年10月~2010年12月,收治的100例乳腺癌患者临床资料,随机分为观察组(应用三乙醇胺乳膏)与对照组(未应用三乙醇胺乳膏),每组患者50例,两组均以三维适形(3DCRT)或者胸部切线区的放射治疗,每周观察记录两组皮肤反应出现的时间与程度以及深度和持续时间,并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三乙醇胺乳膏对乳腺癌放射性皮肤反应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适宜应用。  相似文献   
93.
经方本源剂量治疗流行性感冒风寒证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评价麻黄汤《伤寒论》本源剂量(下称经方本源剂量)治疗流行性感冒(下称流感)风寒证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阳性药平行对照研究的方法,入选年龄18~65岁的患者,并同时符合流行性感冒的诊断标准及中医风寒证的辨证标准,体温≥38.0℃、病程在48 h之内。所有患者随机分为A组(32例,给予麻黄汤,采用经考证后的《伤寒论》本源剂量,每日1剂,水煎分3次口服)、B组[31例,给予麻黄汤,采用现行中医药高等院校《方剂学》教材所推荐的常用剂量(下称常用剂量),每日1剂,水煎分3次口服]、C组(30例,给予泰诺酚麻美敏片,每6 h 1次,每次1~2片),疗程均为3 d。结果:①24 h体温疗效评价:A组的总显效率为93.75%(30/32),B组为67.74%(21/31),C组为36.67%(11/30),3组两两比较(P<α’=0.01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②中医证候疗效评价:A组总显效率为90.63%(29/32)、B组为61.29%(19/31),C组为30.00%(9/30),3组两两比较(P<0.01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③发热缓解时间及症状全部缓解时间的比较:A组与B组、C组两两比较(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④并发症发生率及抗生素使用率比较:A组低于C组,P<0.0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不良反应发生率:除C组有1例嗜睡、1例头昏、1例胃部不适外,其余2组均未发现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口服麻黄汤经方本源剂量可有效缩短流感病程,缓解流感临床症状、缩短发热时间,降低流感并发症的发生率,其临床疗效显著优于麻黄汤常用剂量及泰诺酚麻美敏片,麻黄汤经方本源剂量治疗流感早期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94.
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耐药机制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筛查大肠埃希菌与肺炎克雷伯菌膜孔蛋白基因情况,分析其与耐药的关系。方法随机抽取2008—2010年耐3代头孢菌素(头孢他啶)的大肠埃希菌72株和肺炎克雷伯菌57株,56株头孢他啶敏感的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为对照组;三维试验确定细菌头孢菌素β-内酰胺酶(AmpC酶)的产生情况;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确证试验检测细菌产ESBL的情况;多重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AmpC基因和膜孔蛋白ompF、ompk35、ompk36基因;纸片扩散法检测抗菌药物的敏感性。结果 72株大肠埃希菌中,14株产AmpC酶,23株产ESBL,3株膜孔蛋白基因缺失;57株肺炎克雷伯菌中,13株产AmpC酶,19株产ESBL,5株膜孔蛋白缺失,膜孔蛋白缺失株4代头孢均出现耐药。结论我院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对头孢类抗生素的耐药机制主要是产AmpC酶和ESBLs,同时膜孔蛋白基因的缺失会造成耐药程度增高。  相似文献   
95.
2009年7月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了供临床医学专业使用的《预防医学》第4版教材。该教材与2004年6月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供临床医学专业使用的《预防医学》第3版教材相比,在内容、概念和实践性方面有了很大变化。本文对《预防医学》第4版教材的变化情况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教学对策。  相似文献   
96.
目的:探讨重型脊髓型颈椎病的手术治疗方法。方法:对13例重型脊髓型颈椎病采用一期后、前路联合手术。结果:13例病例均在术后3个月~16个月进行随访,平均11个爿,优8例,良4例,可1例,2例出现并发症如喉上神经和(或)喉返神经症状等,1例C5神经根麻痹,1例手术后4个月出现相邻节段的后突畸形、椎间盘退变突出压迫脊髓。结论:一期后、前路联合手术治疗重型脊髓型颈椎病是一种较好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97.
思想建设医院 文化凝聚人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汉伟 《中国医院》2010,14(11):59-60
从医院管理者角度探讨医院思想文化建设,指出办院的指导思想要正确,要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真正落实在每个员工日常工作中。医院物质文化建设是医院发展的基础,行为文化建设是体现医院形象和服务水准的重要标志,制度文化建设是医院发展的基本保障,精神文化建设是医院文化建设的灵魂和核心。  相似文献   
98.
郝羽 《临床医药实践》2011,20(10):723-725
目的:探讨缺血性脑卒中发病的影响因素,为预防和控制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生和发展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1∶1配比进行对比研究,收集病例和对照各206例,调查研究对象的既往病史、家族史、环境因素等资料,采用SP SS 13.0统计软件对研究因素进行L og istic回归分析。结果:体育锻炼为缺血性脑卒中的保护性因素,OR值为0.116;高血压、高血糖、体重指数(BM I)和吸烟为缺血性脑卒中发病的危险因素,OR值分别为5.392,2.768,3.568,4.826。结论:及时防治高血压和糖尿病等原发病,积极控制体重和吸烟,养成良好的生活方式是预防和控制缺血性脑卒中的最有效的措施。  相似文献   
99.
陈翎  王淑媛 《中国热带医学》2010,10(1):107-107,122
目的观察硝酸咪康唑优化治疗方案治疗VVC再发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VVC患者105例,随机分为3组,分别采用普通(A组)、强化(B组)、巩固(C组)治疗方案,观察疗效及复发率。结果A、B、C组有效例数(治愈+显效)分别为32例(90%)、33例(95%)和35例(100%);复发率分别为45%、21%和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结论硝酸咪康唑优化治疗方案具有疗效好、作用快、复发率低的优点,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00.
目的研究变应性鼻炎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蛋白激酶C(PKC)活性变化及其与Th2细胞因子的关系。方法变应性鼻炎组和正常对照组外周静脉血中分离和纯化淋巴细胞胞质及胞膜PKC,采用同位素γ-32P-ATP催化活性测定法检测其活性,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血清中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IL)-4和IL-5在的含量。结果变应性鼻炎患者淋巴细胞PKC的总活性较对照组明显增强,且变应性鼻炎组胞膜PKC的活性及胞膜PKC活性占总活性的百分比值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明显增高,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变应性鼻炎组患者血清IL-4和IL-5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结论应性鼻炎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PKC的激活可能与炎症介质的释放增加有关;提示PKC通道可能参与T淋巴细胞的活化过程,PKC信号转导途径在变应性鼻炎患者的发病机制中可能具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