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373篇
  免费   670篇
  国内免费   348篇
耳鼻咽喉   100篇
儿科学   70篇
妇产科学   180篇
基础医学   1262篇
口腔科学   312篇
临床医学   892篇
内科学   931篇
皮肤病学   55篇
神经病学   371篇
特种医学   375篇
外国民族医学   5篇
外科学   844篇
综合类   777篇
现状与发展   2篇
预防医学   546篇
眼科学   848篇
药学   435篇
  3篇
中国医学   127篇
肿瘤学   1256篇
  2024年   17篇
  2023年   485篇
  2022年   665篇
  2021年   567篇
  2020年   584篇
  2019年   331篇
  2018年   229篇
  2017年   222篇
  2016年   274篇
  2015年   350篇
  2014年   574篇
  2013年   504篇
  2012年   416篇
  2011年   401篇
  2010年   382篇
  2009年   367篇
  2008年   149篇
  2007年   273篇
  2006年   217篇
  2005年   151篇
  2004年   154篇
  2003年   147篇
  2002年   198篇
  2001年   396篇
  2000年   285篇
  1999年   214篇
  1998年   178篇
  1997年   141篇
  1996年   92篇
  1995年   89篇
  1994年   58篇
  1993年   41篇
  1992年   76篇
  1991年   76篇
  1990年   53篇
  1989年   13篇
  1988年   18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3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71.
目的:探讨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信号传导途径对骨髓间质干细胞(MSC)分化为成骨细胞的影响。方法:采用Ficoll-Paque淋巴细胞分离液分离成人MSC,体外扩增,应用地塞米松、β-甘油磷酸钠、vitaminC定向诱导MSC分化为成骨细胞。在成骨诱导液中加入不同剂量的PD98059,观察其对成骨细胞形成的影响。结果:MSC体外扩增15代可获得(3-4)×1012个细胞。在成骨诱导液作用下,MSC可在体外定向分化为成骨细胞。不同剂量的PD98059均可抑制MSC分化为成骨细胞,并有剂量依赖关系;同时促使部分细胞转化为脂肪细胞。结论:ERK信号传导途径可能在MSC分化为成骨细胞和脂肪细胞过程中起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72.
生物工程技术制备人源抗-HBs Fab 片段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目的:用生物工程技术制备人源性抗-HBsFab。方法:将从抗体文库中筛选出的人源抗-HBsFab基因克隆入pBAD/gⅢA载体,进而转化Tpo10大肠杆菌,对重组质粒菌发酵表达后,利用Ni-NTA-Agarose螯合层析柱纯化周质腔可溶性Fab蛋白。对所得包涵体依次变性,溶解,纯化后,利用透析进行复性,用Western blot检测Fab蛋白的特异性,Dot blot测定其生物学活性。结果:经Ni-NTA-Agarose柱纯化的周质腔可溶性Fab蛋白,有较好的生物学活性,并且总量达到80mg/L。对所获包涵体进行透析复性后,也可得到少量有活性的蛋白,但比例很小。结论;用pBAD/gⅢA-Top10表达系统表达人源抗-HBsFab片段,发酵培养后,经有效纯化可得到生物学活性较好的可溶性蛋白。为人源抗-HBsFab片段的大量制备提供了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73.
FT-IR光谱法研究TA9902抑制Aβ1-42聚集的分子机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研究TA9902引起Aβ1-42二级结构变化,了解其抑制Aβ聚集和纤维形成的机制。 方法: 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法(FT-IR)曲线拟合定量分析和特征频谱分析Aβ老化后及TA9902干预后二级结构的变化。 结果: 1 700-1 600 cm-1之间的酰胺I带分析,Aβ1-42单独孵育30 min时,β-折叠片为46.53%;Aβ1-42老化72 h,β-折叠片为65.13%,β-折叠片增加了19.4%。TA9902与Aβ1-42作用β-折叠片为29.04%;与Aβ1-42老化72 h相比,TA9902的存在明显减少β折叠片的含量(下降了36.09%),β-转角的含量明显升高(升高57.56%),α-螺旋也略有升高(2.93%)。呈现出明显的β折叠片向β-转角的转化。其它基团特征峰位显示,TA9902中有酮类尤其是饱和链状酮或α-二酮和烷烃类的-CH2和-CH参与了Aβ1-42的分子变构。 结论: TA9902明显抑制Aβ1-42β-折叠的形成,同时也使Aβ1-42肽的侧链基团发生了化学修饰,提示Aβ的聚集和纤维形成与其分子β-折叠的形成和侧链基团发生了化学修饰有关。  相似文献   
74.
小儿巨细胞病毒性肝炎治疗的临床对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小儿巨细胞病毒 (HCMV)肝炎的有效治疗方法。方法 将诊断为小儿HCMV肝炎的 2 5例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 ,对照组给予泼尼松、肝太乐、消炎利胆片及苯巴比妥等 ,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更昔洛韦 (GCV) 静脉用免疫球蛋白 (IVIG) ,分别在治疗前、出院时检查血常规、肝功能和HCMVDNA拷贝数 ,并在出院后 3个月、6个月、9个月随访 ,检查患儿的症状、体征和HCMV定量。结果 治疗组在 5个时点 (治疗前、出院时、3个月、6个月、9个月 )HCMVDNA拷贝数明显下降 ,治疗组和对照组之间用药前后比较 ,在住院天数、黄疸开始消退时间及黄疸完全消退时间的差异有显著意义 ,治疗组输血率明显减少 (P <0 0 5 )。结论 GCV联合IVIG治疗小儿HCMV肝炎能明显降低病毒量 ,缩短病程 ,减轻症状 ,又可纠正贫血 ,减少输血机会 ,未见明显副作用。  相似文献   
75.
目的 探讨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on willbrand factor,vWF)在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MODS)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技术,对MODS死亡标本的心、肺、肾组织vWF进行检测。结果 MODS组心、肺、肾组织vWF抗原表达多为弱阳性及阳性,对照组多为阳性及强阳性,两者间差异显著(P<0.01)。结论 MODS存在vWF抗原表达减少,vWF减少导致的凝血功能障碍可能是MODS的重要发病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76.
目的:研究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uPA)及其受体(uPAR)信号转导对骨巨细胞瘤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和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物-3(TIMP-3)的调节。方法:用免疫组化检测骨巨细胞瘤组织中uPAR、MMP-2和TIMP-3的表达。用免疫共沉淀法检测uPA对瘤细胞信号转导通路的p44蛋白磷酸化水平。用蛋白印迹法检测用uPA和uPAR抗体处理后瘤细胞MMP-2和TIMP-3蛋白表达。结果:(1)uPAR主要表达在部分单核基质细胞和一些多核巨细胞的胞膜上;(2)MMP-2主要表达在瘤细胞的胞浆,在多核巨细胞,其表达有明显的极向性;(3)在骨巨细胞瘤组织TIMP-3表达量低于MMP-2,在多核巨细胞也显示极向性表达;(4)将uPA-ATF加入培养的骨巨细胞瘤细胞后,细胞信号通路上的p44蛋白磷酸化水平明显增高。用uPAR抗体处理后,细胞p44蛋白磷酸化水平明显降低。说明uPA-ATF参与细胞信号转导,而且受uPAR拮抗剂的影响;(5)uPA-ATF信号通路上调MMP-2和TIMP-3的表达,而uPAR抗体则下调MMP-2和TIMP-3的表达。结论:本实验首次直接证明uPA-ATF通过信号转导能调节MMP-2和TIMP-3的表达,而后者则在骨巨细胞瘤局部骨质吸收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7.
人骨髓间质干细胞向造血细胞分化潜能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7,自引:3,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在体研究人骨髓间质干细胞(hBMMSCs)向造血细胞分化的潜能。方法:将hBMMSCs经尾静脉注射给环磷酰胺处理的严重联合免疫缺陷(SCID)小鼠,利用流式激活细胞分析系统(FACS)检测hBMMSCs输注后存活35d的SCID小鼠外周血、骨髓和脾脏中人源性造血细胞的表型和水平。结果:hBMMSCs输注组外周血(PB)、骨髓(BM)和脾脏(spleen)中可检测到人CD45+/H-2Dd-、CD34+/H-2Dd-细胞,而对照组PB、BM和脾脏均未检测到上述表型的人造血细胞。结论:hBMMSCs具有向造血细胞分化的潜能。  相似文献   
78.
目的:探讨体外定向分化胚胎干细胞(ESCs)为造血干细胞(HSCs)对体内造血功能的重建作用。方法:将小鼠E14.1胚胎干细胞采用“三步诱导法”在体外分化发育为HSCs,造血克隆形成(CFU)实验观察其体外造血集落形成情况,免疫磁珠分选纯化HSCs移植给经亚致死剂量γ射线照射的雌性SCID小鼠,观察其植入及小鼠造血功能恢复情况。结果: 经过分阶段诱导,多种造血刺激因子联合应用能有效促进ESCs定向分化发育为HSCs,流式细胞仪检测HSCs特异性表面标志物CD34+/Sca-1+表达最高为(58.64±4.20)%,CFU培养能形成较多的红系、粒系/巨噬细胞系及混合细胞集落, Wright-Giemsa 染色显示为原始的造血细胞。此阶段的HSCs经分选纯化后移植给经γ射线照射后的小鼠,移植组小鼠+10 d造血功能开始恢复,观察40 d后除血小板恢复较慢外,白细胞、红细胞、血红蛋白等指标已接近正常,植入率为71.4%,存活率为43.0%,染色体检测证实已由受体鼠的XX转为供体鼠的XY。结论: 采用分阶段诱导的方法,可在体外定向诱导小鼠ESCs分化发育为HSCs,此来源的HSCs可以有效重建体内造血功能。  相似文献   
79.
目的:克隆抗人CD154抗体轻重链可变区基因,并分析其核苷酸序列,为基因工程抗体的构建奠定基础。方法:从分泌能抑制免疫反应的抗人CD154单克隆抗体杂交瘤细胞株 7E8中提取总RNA,合成cDNA第一链后,经PCR扩增获得抗人CD154单抗轻链可变区 (VL)和重链可变区 (VH)基因,分别克隆入pUC18载体,并进行序列分析。结果:①抗体的轻链可变区基因全长为 341bp,编码113个氨基酸,归属于Ig的Vκ2基因,氨基酸序列分析结果显示轻链可变区含有明确的 4个骨架区和 3个抗原决定簇互补区,在第 2 3位和第 93位氨基酸为半胱氨酸,是与抗体二硫键形成有关的两个特征性氨基酸;②抗体的重链可变区基因全长为 354bp,编码118个氨基酸,归属于小鼠IgVH基因,D、J区基因分别属于DSP2.9和JH2,氨基酸序列分析结果显示,重链可变区含有明确的 4个骨架区和 3个抗原决定簇互补区,在第 2 3和第 97位氨基酸为半胱氨酸,是与抗体二硫键形成有关的两个特征性氨基酸。结论:经核苷酸序列分析证明所克隆的基因分别为抗体的轻、重链可变区基因.  相似文献   
80.
目的:研究PRL-2基因对肝细胞增殖和细胞周期的影响。方法:采用脂质体转染的方法将重组质粒稳定转染至正常永生化肝细胞系CL1中,G418筛选阳性克隆。应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Western印迹和免疫组化分析PRL-2在阳性细胞的表达及蛋白定位,MTT法检测细胞的群体倍增时间,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变化,Western印迹分析细胞周期素A、D1、E以及周期蛋白依赖激酶抑制因子p16、p21WAF1及p27Kip1的变化,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p21WAF1mRNA的变化。结果: 成功构建PRL-2真核表达载体pcDNA3-PRL-2。脂质体转染细胞经过G418筛选后,获得稳定表达PRL-2的细胞亚系PRL-2-CL1。经实时荧光定量PCR、Western印迹和免疫组化证实,PRL-2-CL1细胞系PRL-2基因及蛋白表达水平高于对照组,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S期细胞比例明显增高,MTT法检测细胞群体倍增时间缩短。Western印迹及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显示p21WAF1在转染后较对照组明显降低,细胞周期素A、D1、E及p16、p27Kip1无明显变化。结论: 重组PRL-2真核表达载体构建正确,并在永生化肝细胞中获得稳定、高效表达。PRL-2基因具有促进细胞增殖的作用,这种作用与其降低p21WAF1蛋白含量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