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20篇
  免费   68篇
  国内免费   30篇
耳鼻咽喉   6篇
儿科学   7篇
妇产科学   8篇
基础医学   73篇
口腔科学   29篇
临床医学   141篇
内科学   82篇
皮肤病学   18篇
神经病学   21篇
特种医学   32篇
外科学   112篇
综合类   300篇
预防医学   114篇
眼科学   9篇
药学   105篇
中国医学   37篇
肿瘤学   24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28篇
  2020年   33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102篇
  2013年   99篇
  2012年   160篇
  2011年   156篇
  2010年   121篇
  2009年   79篇
  2008年   41篇
  2007年   36篇
  2006年   29篇
  2005年   31篇
  2004年   25篇
  2003年   34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61.
目的探讨Ⅰ型前胶原羧基末端肽(PICP)在肝病中的诊断意义及其与Ⅲ型胶原(ColⅢ)、层粘连蛋白(LN)和甲胎蛋白(AFP)的关系。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和化学发光法测量乙型肝炎、肝硬化、肝癌患者和健康者(对照组)血清PICP、ColⅢ、LN和AFP的水平。结果各肝病组患者血清PICP、ColⅢ、LN和AFP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不同肝病组之间上述指标比较,差别也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肝病组患者血清PICP水平与LN水平呈正相关(r=0.997,P<0.01)。结论肝病患者血清PICP水平明显升高,尤其是肝癌患者;血清PICP水平与LN水平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62.
腹腔镜阑尾切除术中并发症的预防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龙白  冯铎  徐菲  陶霖玉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08,18(15):2251-2252,2257
目的 探讨腹腔镜阑尾切除术的并发症及其预防.方法 对54例腹腔镜下病程不同期的阑尾炎患者施行阑尾切除术的回顾性总结.结果 54例患者均治愈,无并发症,平均住院时间3.5天.结论 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小的优势,应重视腹腔镜阑尾切除术的副损伤及预防.  相似文献   
63.
急诊护士工作应变能力分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分析临床急诊护士工作应变能力主要缺陷及干预措施。方法 采用调查问卷、个人访谈及临床观察的方法 ,对5 7名急诊护士进行随机抽样调查。结果 ⑴能力缺陷 :缺乏救护意识 ,专业知识与技能、沟通意识与技能、工作创新意识不足。⑵开设干预措施 :针对性的培训课程 ,模拟抢救现场训练反应能力及熟练程度 ,培养标准化思维路经及行为模式 ,个性化的自我提高计划。结论 系统化、专业化、持续终身的学习与训练 ,熟悉标准化工作程序的思维路径与行为模式 ,制定个性化专业发展规划 ,提高综合素质 ,是完善提高急诊护士工作应变能力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64.
手指指腹缺损的修复   总被引:31,自引:4,他引:27  
目的 研究用手指皮瓣修复指腹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 应用手指掌侧推进皮瓣 ,指侧方神经血管蒂岛状皮瓣、指侧方逆行岛状皮瓣、指背侧皮瓣修复指腹缺损 78例。创面面积为 1.0cm×1.0cm~ 3 .0cm× 5 .0cm。结果  78例的皮瓣全部存活。术后随访 1~ 3年 ,指腹外形满意 ,感觉恢复良好。结论 应用手指皮瓣修复指腹缺损 ,手术简单、效果好、供区影响小 ,是理想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65.
易钊泉  苏卓娃  陈群 《医学综述》2008,14(5):693-695
血清淀粉样蛋白A、基质金属蛋白酶、C反应蛋白等生物标记物通过炎性因子或其自身抑制物等多种炎性物质调节在机体内的表达,作用机制在诊断和治疗强直性脊柱炎(AS)过程中已愈发明晰。血清淀粉样蛋白A、基质金属蛋白酶表达水平在判定AS活性强度和监测治疗发挥了重要作用,其特异性要强于C反应蛋白和红细胞沉降率,是最具有潜力的功效蛋白。现就对近年来医学界对AS的临床检验生物标记物——急性期反应物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66.
目的 探讨妊娠合并肝内胆汁瘀积症(ICP)孕妇,胎儿血清胆酸(CA)含量与胎儿窘迫的关系;ICP与新生儿黄疸的关系。方法 选择48例ICP病人为实验组,50例正常孕妇为对照组,分别测定孕妇及新生儿脐血胆酸水平及新生儿血清胆红素水平。结果 ICP孕妇及其胎儿脐血CA水平均较对照组明显高,且胎儿窘迫发生率亦增高;实验组新生儿血清胆红素水平明显增高,且72h内黄疸发生率增高。结论 建议测定CA水平作为预测ICP胎儿预后的一项指标;母体发生ICP可使新生儿黄疸发生率增高。  相似文献   
67.
目的 通过研究ERCP放置胆管内支架和改良后胆管内支架解决梗阻性黄疸,判断改良后支架临床实用价值.方法 对20例梗阻性黄疸患者进行常规ERCP,经FRCP将导丝插入胆管并超过梗阻部位,用推送导管将合适的常规支架或改良后支架,或用鼻胆管自制支架置于胆管适当位置,对比病变前后1周胆红素情况,观察术后3个月支架移位,堵塞情况,对比两种支架引流的效果.结果 20例梗阻患者均成功置入塑料支架,成功率100.0%.患者血清总胆红素从(137.8±15.6)μmol/L,术后1周下降到(30.8±5.2)μmol/L,显效16例(80.0%),有效3例(15.0%),总有效率95.0%,1例无效(5.0%).常规支架中显效8例,有效2例,改良支架中显效9例,无效1例.3个月后改良支架未发生移位.常规支架中,2例移位,其中1例致肠壁损伤,1例支架脱落.结论 改良胆管支架(自行对支架进行塑型、打孔、增加侧翼)更容易成功放置,引流更加通畅,并且不易发生移位.  相似文献   
68.
目的比较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与硬膜外麻醉用于输尿管镜下气压弹道碎石术的效果及不良反应。方法输尿管结石60例,ASAⅠ~Ⅱ级,采用密闭信封法随机分为A、B2组,各30例。A组行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B组行硬膜外麻醉。观察2组的麻醉效果与不良反应。结果2组均获良好的麻醉效果,无术后头痛不适。A组麻醉起效时间(7.2±4.1)min明显快于B组(17.4±3.3)min(t=-10.615,P=0.000),A组运动阻滞强于B组(χ2=40.000,P=0.000)。低血压A组6例,B组3例,2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χ2=0.523,P=0.470);寒战A组9例,B组6例,2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χ2=0.800,P=0.371)。结论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与硬膜外麻醉均可用于输尿管镜下气压弹道碎石术,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的效率高于硬膜外麻醉。  相似文献   
69.
目的研究TUSC3基因在正常胰腺和胰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方法利用寡核苷酸基因芯片技术和实时定量PCR技术检测20例胰腺癌组织和6例正常胰腺组织中TUSC3基因的表达。芯片杂交结果进行Ratio值分析,实时定量PCR进一步验证杂交结果,PCR产物的定量方法采用比较Ct法。结果芯片扫描图像信号清晰,具有较低的整体背景和较高的信噪比。与正常胰腺组织相比,TUSC3基因在胰腺癌组织中表达下调,平均Ratio值为0.297±0.38。荧光定量PCR结果:TUSC3基因平均模板量在正常胰腺组织中为0.0387493±0.00965,胰腺癌组织中为0.0206028±0.00401;与正常胰腺组织相比,胰腺癌组织中TUSC3基因表达下调1.88倍(P〈0.05)。结论TUSC3基因在胰腺癌组织中表达水平明显下调,其可能机制与该基因启动子区过甲基化有关,TUSC3基因在胰腺癌发生发展中的生物学效应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70.
邻指指动脉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手指中节皮肤及软组织缺损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目的:探讨邻指指动脉逆行岛状皮瓣在修复手指中节皮肤及软组织缺损中的应用价值。方法:1998年3月至2001年12月,利用邻指根部指动脉逆行岛状皮瓣修复26例手指中节皮肤及软组织缺损,示指6例,中指16例,环指4例,结果:26例皮瓣均全部成活,术后随访3-10个月,皮瓣外观,质地满意,感觉恢复至S3-3 ,供皮区外观较好,功能无明显影响,结论:邻指根部指动脉逆行岛状皮瓣是修复中节手指皮肤及软组织缺损的好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