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1篇
  免费   37篇
  国内免费   18篇
儿科学   2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29篇
临床医学   57篇
内科学   24篇
神经病学   23篇
特种医学   4篇
外科学   11篇
综合类   154篇
预防医学   57篇
药学   25篇
  1篇
中国医学   11篇
肿瘤学   1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29篇
  2020年   21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20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20篇
  2014年   54篇
  2013年   53篇
  2012年   44篇
  2011年   51篇
  2010年   24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65 毫秒
401.
孔子的时代,既是礼崩乐坏、天下大乱的时代,也是社会秩序应然建构的时代。从礼崩乐坏的社会现实出发,通过三代之治的历史反思和价值认同,以完成社会秩序的应然建构,既是孔子政治哲学的使命和追求,也是孔子政治哲学范式原创建构的动力和机制;既是孔子政治哲学范式原创建构起点和特点,也是孔子政治哲学范式原创建构的路径和方法。孔子作为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及其在中国思想文化史上的崇高地位的确立,则不仅在于他以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的方式和态度,实现了政治、伦理与教化的内在统一,而且更在于他以哲人的眼光和智慧反观历史,不仅实现了中国政治哲学的突破,而且建构了一个与宗法制的社会组织结构和以礼为核心的社会治理结构相一致,集道、德、礼、仁、孝为一体的道德人文主义的政治哲学体系,这也正是孔子及其儒家政治哲学思想在汉代以后之所以能够被提升为中国社会的社会意识形态和观念上层建筑的内在根据和深层原因。  相似文献   
402.
在操作层面上,承认总量均衡区间的存在已获得多方认同。正确估算我国宏观经济运行中的总量均衡区间并揭示其基本演进趋势,一方面为我们正视总量均衡区间的存在、准确估计总量均衡区间对我国宏观经济运行与调控的影响强度,提供了直接而具体的依据,另一方面,也为我们从存在总量均衡区间的实际出发,科学地研究并实施相应应对方略,化解由总量均衡区间的存在所生发的诸多负面影响,进而为改进与完善宏观调控、提高调控质量和水平,提供了稳固而可靠的基础。  相似文献   
403.
南通大学学生营养知识态度行为调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了解南通大学学生营养知识、态度与行为现状,为进一步开展营养教育和健康促进提供依据。方法随机整群分层抽取南通大学文、理、医科大一到大四1 200名在校学生作为调查对象。采用自行设计的自填式问卷,对营养知识、态度以及饮食行为进行调查。结果大学生营养知识得分为(62.36±19.27),态度得分为(82.29±15.29),饮食行为得分为(60.04±11.79),女生得分高于男生,医学生高于非医学生。营养知识的获取途径以报刊杂志(75.33%)和广播电视(71.83%)最多。结论南通大学学生具有积极认真的营养态度,但普遍缺乏基本的营养知识,且存在经常吃零食、甜食、偏食、挑食等较多不良饮食行为。  相似文献   
404.
目的:观察杜仲醇提取物诱导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分化早期成骨/成脂相关基因表达变化。方法:培养大鼠bMSCs,用杜仲醇提取物分别诱导bMSCs 8 h,1、3、7 d,采用荧光定量PCR(RT-qFCR)的方法检测成骨相关基因Id4、Runx2、ALP和成脂相关基因PPARγ、Adipoq、aP2的表达变化。结果:Id4诱导3 d后表达略有上调;Runx2基本无变化;ALP诱导7 d后显著升高;PPARγ和aP2诱导3 d达最高峰,然后下调;Adipoq诱导7 d显著上调。结论:杜仲对bMSCs的成骨/成脂分化具有双重调节作用,提示杜仲醇提取物中既含有促成骨分化,也含有促成脂分化的成分。  相似文献   
405.
背景:体外细胞培养实验发现,杜仲能够诱导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成骨分化。目的:分离确认杜仲诱导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成骨分化的有效部位。方法:体外培养SD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提取分离杜仲有效部位,杜仲粉末经体积分数60%乙醇提取,再用半制备高效液相色谱仪法收集6个组分,编号为B2.1.1、B2.1.2、B2.1.3、B2.1.4、B2.1.5、B2.1.6。取第3代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加入不同浓度的杜仲分离物,诱导培养6d,同时设非诱导对照。荧光定量PCR法测定成骨分化标记物碱性磷酸酶的表达变化。结果与结论:在高效液相色谱仪分离的6个组分中,B2.1.1和B2.1.3两个组分具有显著刺激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成骨分化标志基因碱性磷酸酶表达的作用,与非诱导对照相比,其表达分别达到3.73和4.74倍。实验初步分离了杜仲诱导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成骨分化有效部位,为最终分离和确认有效物质的化学成分提供了资料。  相似文献   
406.
现代汉语状语位置上的语气副词,部分具有预设功能,该预设是一种语用预设,表明了命题在语言交际中的适切性.这种预设副词所在的状中结构,单句中通常分布于谓语、补语、宾语中,有时也独自成句,语气副词此时位于句首;复句(句群)中,一般分布在始发(分)句位置上.预设语气副词的分布位置,单句中与其预设功能的强弱有关:随着句位的逐渐后移,语副的预设功能渐弱,语用焦点功能渐强;复句中与主观性的强弱有关:由分布于后续(分)句到始发(分)句,语副的主观性渐强.  相似文献   
407.
目的研究PCPA暴露对于外周血CD4+T细胞向Th1/Th2分化的影响及其分子机制。方法分离并培养人外周血CD4+T细胞。采用MTT、流式细胞术、QRT-PCR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ELISA)对PCPA组和对照组细胞中Th1、Th2亚型的代表细胞因子IFN-γ、IL-4进行检测。结果 PHA刺激48 h后,ELISA检测细胞培养上清显示,PCPA组上清中IFN-γ分泌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而IL-4分泌量较对照组略有增加;RT-PCR检测显示,PCPA组IFN-γ基因表达高于对照组1.69倍,IL-4基因表达没有显著改变;流式细胞技术对胞内因子检测显示,PCPA组IFN-γ+T细胞比例(46.1%)明显高于对照组(32.6%),2组间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IL-4+T细胞比例与对照组无显著变化(48.1%和46.5%)。PCPA组的IFN-γ+T细胞与IL-4+T细胞比值是对照组的1.53倍。结论 PCPA暴露(40μmol/L)导致CD4+T细胞LSD1的H3K4(2m)脱甲基化酶活性被抑制,引起Th1/Th2分化平衡向Th1方向的"漂移"。  相似文献   
408.
结核病给全球带来了严重的疾病负担,结核病防控意义重大。近年来,新冠肺炎大流行严重破坏了全球结核病防治进程,再度引发对结核病防治工作的担忧。传播动力学模型能够较好地从宏观和微观角度揭示结核病传播规律及流行动态,并评估不同干预措施的防控效果,在结核病研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文介绍五种结核病传播动力学模型:“仓室”模型、集合种群模型、智能体模型、网络模型和系统动力学模型,从而为结核病的防控和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和支持。  相似文献   
409.
  目的  探讨糖尿病家族史与血脂异常对糖尿病患病风险的交互作用。  方法  利用2018年江苏省南通市崇川区“国家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建设”项目调查的13 382名居民数据,其中血糖信息获得3 209份。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糖尿病家族史、血脂异常与糖尿病患病的关系,使用相加模型评估二者交互作用对糖尿病患病风险的影响,并探讨二者交互作用的性别差异。  结果  本研究糖尿病患病率17.3%,标化患病率12.9%,糖尿病阳性家族史占8.8%,血脂异常者占7.6%。调整年龄、吸烟、饮酒及高脂饮食等混杂因素后,糖尿病家族史与血脂异常对糖尿病患病风险存在协同作用,家族史和血脂异常共同存在时,男、女性人群患病风险分别是二者均不存在者的15.24倍(95% CI:4.57~50.82)和9.84倍(95% CI:4.58~21.12)。男性相对超危险度比(the relative excess risk due to interaction, RERI)为6.59,归因交互作用(the attributable proportion due to interaction, AP)为43.2%,交互作用指数(the synergy index, S)为1.86,纯因子归因交互作用百分比AP%×(AB)为46.3%;女性RERI为4.22,AP%为42.9%,S为1.91,AP×(AB)%为47.7%。  结论  糖尿病家族史和血脂异常对糖尿病患病风险存在协同作用,且男性人群的交互作用可能大于女性。  相似文献   
410.
《Alcohol》1995,12(4):351-355
Whether alcohol-induced microencephaly occurs as a result of the effect of alcohol or acetaldehyde remains an unanswered, yet important, question. The present study addressed this issue by using an alcohol dehydrogenase (ADH) inhibitor, 4-methylpyrazole (4-MP), that works by blocking the metabolism of alcohol to its primary metabolite acetaldehyde, thereby prolonging the actions of alcohol while minimizing the generation of acetaldehyde. Four groups of artificially reared Sprague-Dawley rat pups were treated with alcohol treatment (3.3 g/kg EtOH or isocalorically matched control formula from postnatal days 4 through 9) and 4-MP administration (IP, 50 mg/kg or saline). A suckle control group was introduced to control the effects of the artificial rearing procedure. On postnatal day 10, all pups were perfused. Alcohol in combination with 4-MP treatment produced a marked microencephaly, as assessed by brain weights or brain to body weight ratios, compared with other artificially reared groups. The peak BACs in the pups that received both alcohol and 4-MP were increased at least twofold compared with those that received alcohol alone. These findings indicate that 4-MP is an effective nontoxic ADH inhibitor and that microencephaly is associated with BAC levels. Most importantly, these results support the hypothesis that alcohol is a causative agent for alcohol-induced microencephaly and implicates the importance of functional ADH activity in attenuating alcohol-induced neuroteratogenicity.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