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937篇
  免费   775篇
  国内免费   489篇
耳鼻咽喉   73篇
儿科学   77篇
妇产科学   146篇
基础医学   1265篇
口腔科学   225篇
临床医学   770篇
内科学   819篇
皮肤病学   80篇
神经病学   412篇
特种医学   309篇
外国民族医学   5篇
外科学   626篇
综合类   933篇
现状与发展   2篇
预防医学   506篇
眼科学   269篇
药学   609篇
  2篇
中国医学   466篇
肿瘤学   607篇
  2024年   27篇
  2023年   430篇
  2022年   564篇
  2021年   578篇
  2020年   513篇
  2019年   237篇
  2018年   150篇
  2017年   184篇
  2016年   255篇
  2015年   248篇
  2014年   529篇
  2013年   427篇
  2012年   463篇
  2011年   426篇
  2010年   449篇
  2009年   353篇
  2008年   227篇
  2007年   316篇
  2006年   267篇
  2005年   234篇
  2004年   241篇
  2003年   195篇
  2002年   220篇
  2001年   158篇
  2000年   101篇
  1999年   70篇
  1998年   60篇
  1997年   49篇
  1996年   38篇
  1995年   38篇
  1994年   28篇
  1993年   23篇
  1992年   19篇
  1991年   17篇
  1990年   20篇
  1989年   16篇
  1988年   20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2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目的探讨脐带血和健康成人外周血TCR Vγ和Vδ基因谱系的分布情况及克隆性特点。方法利用RT-PCR法检测16例脐带血和10例健康成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TCRVγ(Ⅰ~Ⅲ)和Vδ(1~8)各亚家族的表达,了解各亚家族的分布和利用情况;阳性的PCR产物进一步经荧光素标记和基因扫描分析其CDR3长度,了解T细胞的克隆性。2例成人胸腺组织作为对照。结果脐带血T细胞的Vγ基因表达主要集中在VγⅠ和VγⅡ,而Vδ基因则平均表达(4.63±1.03)个亚家族,主要集中在Vδ1、2、3、8中表达。健康成人外周血T细胞除了1例不表达VγⅢ之外,其余均表达全部Vγ基因,而在Vδ基因中则平均表达(3.6±0.52)个亚家族,并以Vδ1、2和3为多见,Vδ4和Vδ5未能在外周血中检测到,而Vδ5和Vδ8的表达则明显低于脐带血(P=0.009,P=0.001);2例成人胸腺组织表达除Vδ4和Vδ6之外的其他Vγ和Vδ亚家族。基因扫描显示16例脐带血中有1例在VγⅠ和5例分别在Vδ2、Vδ4和Vδ6中出现寡克隆性,10例成人外周血中有9例在不同亚家族中出现克隆性T细胞,其余均呈多克隆性。结论脐带血TCRVγ和Vδ亚家族T细胞和健康成人外...  相似文献   
82.
目的:探讨糖尿病(DM)小鼠在不同时期离体胸主动脉环对血管收缩剂和内皮依赖性舒张剂反应的变化。 方法: 用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Z)40 mg/kg诱导C57BL/6J小鼠产生糖尿病,在17、22和28周分批处死糖尿病和同年龄对照(control)组小鼠,测定其离体胸主动脉环对血管收缩剂:苯肾上腺素(PE)、60 mmol/L KCl的反应及对内皮依赖性舒张剂乙酰胆碱(ACh)的反应。 结果: DM组小鼠2周后空腹血糖≥11.1 mol/L并在整个实验过程中维持这一水平,显著高于control组,而体重显著低于control组;17、22和28周DM组胸主动脉环对PE的反应性分别高于、接近、高于control组,各时期对60 mmol/L KCl都表现高于control组;17、22和28周DM组胸主动脉环对ACh的反应性分别高于、接近、低于control组。 结论: DM组小鼠胸主动脉环对血管收缩剂的反应增强,而内皮功能先代偿性增强,然后降低,表现为内皮损伤。  相似文献   
83.
0.2mM 3’,5’-cCMP不仅能抑制正常人外周血淋巴细胞IL-2的诱生(P<0.01),而且能抑制IL-2受体的表达(P<0.01)。对后者的抑制率为28.9±1.9%。但是在充分IL-2存在的条件下,0.00625mM至0.2mM的3’,5’-cCMP对CTLL-2细胞的增殖有促进作用,这种促进作用在其浓度较低时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84.
目的: 评价尼美舒利对实验性牙周炎的防治效果,探讨前列腺素与牙周炎发病的关系,为牙周炎临床治疗的联合用药提供依据。方法: Sprague-Dawly大鼠120只,随机分成4组。正常对照组及各实验组分别于4、5和8周末分批处死动物。在处死动物前测量各时点的牙龈指数,通过组织学方法观察各组动物牙周组织的病理学改变,用Tiger细胞图像分析仪测量牙周附着丧失情况。结果: (1)大鼠经丝线结扎4周后成功复制出牙周炎模型。(2)实验性牙周炎组,4周时牙龈指数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附着丧失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组织学观察到牙周组织出现明显的病理改变,并且牙周组织破坏程度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加重。(3)尼美舒利预防组牙龈指数和附着丧失明显低于牙周炎组(P<0.01),组织学观察到牙周组织的炎症较轻,牙槽骨未见明显破坏吸收。(4)在实验性牙周炎形成后,尼美舒利治疗组自第5周开始给予尼美舒利治疗,5周和8周末时牙龈指数和附着丧失明显低于牙周炎组(P<0.01),8周时牙龈指数和附着丧失降低尤为明显。结论: 预防性给予尼美舒利,可有效阻止实验性牙周炎的发展;在牙周炎发生后,给予尼美舒利治疗,能有效降低牙周组织的炎症和破坏程度。  相似文献   
85.
目的 检测急性髓性白血病(AML)患者外周血中TCR 23个Vβ亚家族的T细胞受体删除DNA环(sjTRECs)的存在特点,从而间接了解AML患者相应Vβ亚家族naive T细胞的近期胸腺输出情况.方法利用半巢式PCR分别扩增32例AML患者每5×104和1×104个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中的23个Vβ亚家族sjTRECs,10例正常人外周血作为对照.结果在5×104和1×104两种PBMCs水平,AML患者检出sjTRECs的Vβ亚家族数分别为(5.09±3.28)和(2.59±2.06)个,与正常人的(13.70±2.67)和(5.50±2.07)个相比,两组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两组均为P=0.000).AML患者5×104个PBMCs中约可检测到5/23(20%)个Vβ亚家族sjTRECs,并且有13个Vβ亚家族sjTRECs的检出率明显低于正常人水平,其中Vβ10-和Vβ14-Dβ1 sjTRECs的检出率最低,而Vβ21最高.不同FAB分型AML患者间的检出差别未显示出统计学意义.32例AML患者检出sjTRECs的Vβ亚家族数量差别较大(1~15个),年龄与检出的亚家族数量呈负相关,<30岁者的检出量高于≥30岁者,尤其在5×104个PBMCs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0.481,P=0.005).结论 AML患者胸腺近期输出的23个Vβ亚家族naive T细胞存在不同程度的缺失或水平降低,表明AML患者存在严重的细胞免疫功能缺陷以及T细胞谱系重建的能力和潜能严重受损.  相似文献   
86.
SARS患者血清IL-8、IL-12和TGF-β1的检测及意义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探讨SARS患者血清IL 8、IL 12和TGF β1在SARS冠状病毒感染致病中的作用。 方法 :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 (ELISA)测定广州地区 2 8例SARS冠状病毒感染患者双份血清IL 8、IL 12和TGF β1的水平。实验数据采用两样本均数t检验法。结果 :2 8例SARS冠状病毒感染者血清IL 8水平、病程第 2周IL 12水平比正常健康对照组明显降低 (P <0 0 5 )。SARS冠状病毒感染者血清TGF β1水平与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差异 (P >0 0 5 )。 结论 :IL 8和IL 12在SARS冠状病毒的致病与免疫过程中可能起降低细胞免疫功能作用  相似文献   
87.
采用加热杀死的白色葡萄球菌菌体作激活物,给家兔耳缘静脉注射,观察剂量-发热效应,血浆EP的活性以及血浆和脑脊液中cAMP含量变化。结果表明,在一定的范围内,随剂量递增,发热效应相应加强,但达到一定浓度,可出现热限;发热时,血浆可检出循环EP;血浆致热活性,脑脊液cAMP含量随发热效应增强而升高,出现热限时,则不再升高。作者推论:cAMP可能是葡萄球菌性发热的重要中枢介质;EP的产生释放受限和体温调节中枢内cAMP的产生受限可能是构成葡萄球菌性热限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88.
独特型TCR Vβ2 DNA疫苗的构建和体外表达检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构建抗淋巴细胞白血病的独特型TCR Vβ2 DNA疫苗,并检测其转染K562细胞和体外表达情况。 方法:利用RT-PCR扩增表达TCR Vβ2的Molt-4细胞株的独特型TCR Vβ2基因片段,定向克隆于pIREs表达载体中,重组质粒转染至K562细胞中,利用间接免疫荧光法、SDS-PAGE和Western blotting等检测其表达情况。 结果:经PCR检测证实成功构建pIREs-TCR Vβ2重组子,转染至K562细胞后,利用Vβ2单抗可检测到K562细胞表面表达TCR Vβ2,SDS-PAGE分离检测为15 kD的蛋白质,并经Vβ2特异抗体Western blotting鉴定为TCR Vβ2蛋白。 结论:成功构建pIREs- TCR Vβ2 DNA疫苗,并可以在K562细胞株中表达特异蛋白。  相似文献   
89.
目的:试图用计算机设计并筛选出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高效反义核酸;用实验方法研究VEGF反义核酸对K562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用RNAstructure(version3.7)软件,选择总自由能(overall△G37)相对低的反义核酸,共计7条,长度18-20核苷酸,全硫代修饰;细胞培养72h,采用台盼蓝拒染法观察存活细胞,用ELISA法检测培养液中VEGF蛋白水平,分析反义核酸对K562细胞的作用。结果:筛选出6条反义药物对K562细胞生长有明显抑制作用,均优于阳性对照组(X2)。与随机对照组(X1)相比,最优序列X7组细胞生长抑制率达31.9%、培养液中VEGF蛋白表达抑制率达51.4%,overall△G37与反义药物活性密切相关(r=0.887,P<0.01)。结论:计算机辅助设计有助于获得更好反义药物,VEGF反义药物可抑制K562细胞生长及VEGF蛋白表达,内源性VEGF蛋白具有促进K562细胞增殖的功能。  相似文献   
90.
米非司酮对体外培养人子宫内膜的损伤作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探讨米非司酮对体外培养人子宫内膜的损伤作用。方法 取 5位育龄妇女增殖期的子宫内膜组织并分成两份。一部分用含 15 %胎牛血清及 1%青霉素和链霉素的DMEM培养液培养 (对照组 ) ,另一部分在另加 2 5 μg/ml米非司酮的培养液培养 (米非司酮组 )。 10 0h后取出组织制备电镜样品并观察。结果 对照组的子宫内膜腺上皮出现核仁管道系统(NCS)、巨大线粒体及糖原沉积等分泌期的 3大形态特征。米非司酮组则不仅未见上述特征 ,还出现了线粒体空泡化、腺细胞成片坏死及间质水肿的现象。结论  (1)NCS在人子宫内膜的形成与孕激素无直接关系 ;(2 )在缺乏孕激素的作用下 ,增殖期的子宫内膜仍然可转化为分泌期的形态 ;(3)米非司酮可直接造成人子宫内膜的损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