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4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5篇
基础医学   5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7篇
内科学   5篇
皮肤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8篇
外科学   7篇
综合类   40篇
预防医学   14篇
药学   21篇
中国医学   8篇
肿瘤学   7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71.
目的探讨恶性实体瘤合并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方法。方法选取2010年1月至2013年4月间收治的35例恶性实体瘤合并弥漫性血管内凝血患者,分析患者临床表现,并对其进行抗凝和抗血小板等对症治疗,观察临床效果。结果 34例(97.1%)患者出现皮肤出血、瘀斑或紫癜,30例(85.7%)患者有血压下降,20例(57.1%)患者出现四肢栓塞。实验室检查显示,33例患者(94.3%)的D-2聚体>100ng/ml,27例(77.1%)患者纤维蛋白原下降,29例(82.9%)患者凝血酶原时间延长,所有患者均出现血小板下降。经对症治疗后,总有效率为40.0%,死亡率为42.9%。结论去除诱因是治疗恶性实体瘤合并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的关键,早期抗凝治疗有望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相似文献   
72.
目的:探讨加替沙星配合局部高频热疗治疗男性非淋菌性尿道炎(NGU)的疗效以及安全性分析。方法:选取男性非淋菌性尿道炎患者120例,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每组60例,对照组给予加替沙星治疗,观察组采用加替沙星联合高频热疗治疗,采用NIH—CPSI评分表量化,观察两组患者症状疗效以及药物与高频热疗的安全性。结果:治疗前两组CPSI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CPSI评分均显著改善(P〈0.05),且观察组有效率88.33%显著高于对照组有效率71.67%(P〈0.05),两组患者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加替沙星联合体外高频热疗治疗非淋菌性尿道炎效果显著优于单纯服用加替沙星,体外高频热疗为治疗NGU的有效物理疗法,对提高NGU的治愈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3.
背景:骨科修复手术大部分会使用内置物,这种方法虽然会为患者带来好的治疗效果,但同时会使患者发生感染。而血清C-反应蛋白和红细胞沉降率是临床上便于检测炎症的相关指标。 目的:观察骨科内置物置入后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和红细胞沉降率的变化。 方法:回顾性分析山东省临朐县人民医院骨科2012年10月至2014年10月收治的100例安置金属内置物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36例置入髓内钉,34例置入人工关节,30例置入固定钢板。根据置入后是否感染分为两组,无感染组52例,感染组48例。内置物置入后第1,3,7,14,21天检测两组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及红细胞沉降率,同时结合其他化验结果、切口情况以及患者体温来判断是否发生感染,总结并分析疾病进展情况,为抗生素合理应用提供可靠依据。 结果与结论:两组患者置入后第1天血清C-反应蛋白、红细胞沉降率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t=3.43,P < 0.05;t=3.78,P < 0.05);两组患者置入后第3天血清C-反应蛋白、红细胞沉降率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t=3.35,    P < 0.05;t=3.68,P < 0.05);两组患者置入后第7天血清C-反应蛋白、红细胞沉降率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t=3.28,P < 0.05;t=3.54,P < 0.05);两组患者置入后第14天血清C-反应蛋白、红细胞沉降率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t=2.56,P < 0.05;t=3.02,P < 0.05);两组患者置入后第21天血清C-反应蛋白、红细胞沉降率相比差异无显著性意义(t=1.76,P > 0.05;t=1.98,P > 0.05)。提示骨科内置物置入后应密切观察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及红细胞沉降率变化,同时需结合切口情况、临床体温等资料综合分析判断是否出现了内置物置入后感染,从而制定有效的修复对策,为临床合理治疗及预防提供可靠依据。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出版内容重点:生物材料;骨生物材料; 口腔生物材料; 纳米材料; 缓释材料; 材料相容性;组织工程  相似文献   
74.
吻合口平面对结直肠术吻合口瘘发生率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吻合口平面对结直肠术后吻合口漏发生率的影响.方法 选择2000年3月至2009年3月在我院行结直肠手术患者456例,根据结直肠手术不同的吻合平面分为3组,A组吻合口平面在横结肠;B组吻合口平面在乙状结肠或者直肠上段;C组为直肠中下段.记录每组手术例数和发生吻合口漏例数,根据以上划分标准分析结直肠手术不同吻合平面对结直肠吻合口漏的影响.结果 A组、B组和C组吻合口漏发生率经卡方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吻合口漏发生率与A组吻合口漏发生率经卡方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吻合口漏发生率与A组吻合口漏发生率经卡方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吻合口漏发生率与C组吻合口漏发生率经卡方检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结直肠手术吻合口漏来说,其发生率与吻合口平面高低有密切关系,吻合口平面越低,吻合口漏的发生率越高.  相似文献   
75.
Objective:To identify serum biomarkers that may predict the short or long term outcomes of anti-Helicobacter pylori (H.pylori) treatment,a follow-up study was performed based on an intervention trial in Linqu County,China.Methods:A total of 529 subjects were selected randomly from 1,803 participants to evaluate total anti-H.pylori immunoglobulin G (IgG) and 10 specific antibody levels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at 1-,2-and 7.3-year.The outcomes of anti-H.pylori treatment were also parallelly assessed by 13C-urea breath test at 45-d after treatment and 7.3-year at the end of follow-up.Results:We found the medians of anti-H.pylori IgG titers were consistently below cut-off value through 7.3 years in eradicated group,however,the medians declined in recurrence group to 1.2 at 1-year after treatment and slightly increased to 2.0 at 7.3-year.While the medians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3.0 at 2-and 7.3-year) among subjects who failed the eradication or received placebo.For specific antibody responses,baseline seropositivities of FliD and HpaA were reversely associated with eradication failure [for FliD,odds ratio (OR)=0.44,95% confidence interval (95% CI):0.27-0.73;for HpaA,OR=0.32,95% CI:0.17-0.60].The subjects with multiple positive specific antibodies at baseline were more likely to be successfully eradicated in a linear fashion (Ptrend=0.006).Conclusions:Our study suggested that total anti-H.pylori IgG level may serve as a potential monitor of longterm impact on and-H.pylori treatment,and priority for H.pylori treatment may be endowed to the subjects with multiple seroposidve antibodies at baseline,especially for FliD and HapA.  相似文献   
76.
[目的]掌握临朐县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的流行特点,以指导今后的防治工作。[方法]对临朐县2001~2005年HFRS监测资料进行分析。[结果]5年发病总数为964例,年平均发病率22.4/10万,2001年发病率最高,为34.37/10万,2005年最年,发病率为17.01/10万,各年间发病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0~49岁年龄组、男性、农民发病较高。[结论]临朐县肾综合征出血热发病率有逐渐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77.
目的探讨2次/d与1次/d采用穴位按摩法治疗感音神经性聋的疗效差异。方法选择感音神经性聋学生50例(100耳),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分别给予2次/d与1次/d按摩耳周穴位,治疗12个月。治疗前后均行听觉脑干诱发电位检测,对比疗效。结果2组有效率经统计学处理无显著性差异,但显效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采用2次/d按摩耳周穴位治疗感音神经性聋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78.
目的观察复方儿茶胶囊联合抗Hp治疗Hp相关性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入选病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60例。对照组应用常规抗Hp治疗:奥关拉唑20mg,1次/d,服用4周;阿莫西林1.0g,2次/d,服用1周;克拉霉素0.5,2次/d,服用1周。治疗组在应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复方儿.茶胶囊2粒,3次/d,服用4周。观察两组在4周治疗结束时的溃疡愈合情况、Hp清除情况、治疗结束后48周的溃疡复发及Hp复发或再感染情况。结果用药4周药物治疗结束时,对照组溃疡愈合率88.3%,治疗组溃疡愈合率91.7%,无统计学差异(P〉0.05);对照组Hp清除率88.3%,治疗组清除率91.7%,无统计学差异(P〉0.05);用药结束后48周随访,对照组溃疡复发率15.1%,治疗组溃疡复发率3.6%,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Hp复发或再感染率20.8%,治疗组Hp复发或再感染率7.3%,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复方儿茶胶囊不能提高常规抗Hp治疗的溃疡愈合率和Hp清除率,但可降低常规抗Hp治疗的溃疡复发率和Hp复发或再感染率。  相似文献   
79.
超声对胎儿肾窝空缺临床价值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应用超声对产前胎儿发生肾窝空缺的临床意义.方法对所有产前超声检查胎儿肾窝空缺的病例共53例,将其产前及产后全部病例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53例胎儿有肾窝空缺,28例发生在左侧,25例在右侧,男性胎儿29例,女性24例,超声检查时随着孕妇年龄增大发生胎儿肾窝空缺率有增长趋势.平均孕期为26周,最早发现为12周妊娠.53例中有28例为异位肾(52.83%),其中20例在盆腔内,8例为对侧融合肾.超声一直未能确定其位置的有7例,出生后证明6例为发育异常,包括泌尿生殖系统和心血管病等多系统异常.1例为正常肾脏.共有18例(33.96%)为先天性肾缺如.结论如果有一侧肾窝空缺常见的是异位肾或先天性缺如,常常伴有其他先天性异常.  相似文献   
80.
目的研究松花粉对环磷酰胺化疗有无增效和减毒作用。方法采用腹水型S180小鼠为实验系统,通过检测抑瘤率、血液学和肝功能指标,评价松花粉对环磷酰胺化疗的增效和减毒作用;采用免疫低下小鼠模型为实验系统,通过检测巨细胞吞噬功能、溶血素水平和胸腺、脾脏指数,评价松花粉的免疫调节作用。结果松花粉(150、300、600 mg/kg)与环磷酰胺合用后抑瘤率明显提高,可明显抑制环磷酰胺引起的白细胞下降和肝功能的损伤,可提高免疫低下小鼠单核吞噬细胞的吞噬功能、溶血素水平和免疫器官系数。结论松花粉可通过调节免疫对环磷酰胺化疗起到明显的增效减毒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