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7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7篇
临床医学   7篇
内科学   8篇
皮肤病学   1篇
外科学   20篇
综合类   21篇
预防医学   6篇
药学   12篇
中国医学   5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61.
目的探讨闭合复位带锁髓内钉治疗胫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闭合复位带锁髓内钉治疗胫骨骨折66例,术后按骨折稳定程度进行功能锻炼。结果术后随访10~16个月所有骨折全部愈合,功能恢复正常。结论闭合复位带锁髓内钉治疗胫骨骨折并发症少,骨折愈合率高,疗效好,是一种较理想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62.
院前急救具有突发性、复杂性和不确定性等特点,使其成为高风险的医疗行为。通过分析院前急救风险的伦理学原因,即基于疾病特点的分析、社会因素的分析、急救部门职能变化的分析等,提出对于急救人员,做好院前急救工作需要做到加强医德修养,严守医疗规则;提高业务水平和服务意识;加强急救知识宣传、统一院前急救伦理规范;利用信息化技术优化急救流程。  相似文献   
63.
目的通过对临沧市药品经营企业药学技术人员药品不良反应认知度的调查分析,为相关部门提供参考信息和依据。方法对349名药品经营企业要学技术人员进行问卷调查,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和结论多数被调查者对药品不良反应的定义和相关知识认识不足,直接影响药品经营企业的药品不良反应报告率。应积极开展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的宣传、培训工作,提高药品经营企业药学技术人员药品不良反应报告意识,加强药品监管力度,保障公众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64.
目的 探讨改良Beger手术效果及并发症的预防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20年1月临沧市人民医院收治行手术治疗的31例慢性胰腺炎、胰头良性及低度恶性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胰头肿块型慢性胰腺炎26例,胰头囊肿合并胰管结石2例,胰头实性假乳头状瘤1例,导管内乳头状黏液性肿瘤1例,胰头浆液性囊腺瘤1例。手术方式均采用改良Beger手术。结果 术后短期内出现并发症4例(12.9%),其中胰瘘3例,胆瘘1例。29例患者获随访6个月~5年,发生脂肪泻2例。无肿瘤或结石复发,无手术后新发糖尿病、反流性胆管炎等。术前术后Izbicki疼痛评分[(49.25±3.18)vs(12.21±1.34)]、GLQI量表评分[(62.13±3.36)vs(89.96±2.36)]、体质量指数(BMI) [(29.23±3.57)kg/m2 vs(34.31±3.56)kg/m2]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保证十二指肠及壶腹部充足的血供,掌握精细的胰颈横断及胰头次全切技术,是预防改良Beger手术并发症的关键措施。Beger手术创伤小,术后并发症少,可长期持续缓解慢性胰腺炎患者的疼痛及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65.
背景与目的 对于肝细胞癌(HCC)合并门静脉癌栓(PVTT)患者而言,手术切除率低,复发率高,预后较差,其治疗方式目前仍有很多争议。笔者总结可切除HCC合并PVTT的外科治疗经验,比较手术与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对此类患者的近远期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云南省临沧市人民医院2016年3月—2021年3月收治的39例可切除HCC合并PVTT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23例患者施行手术治疗(手术组),16例行TACE治疗(TACE组)。比较两组患者的相关临床资料与预后,并分析影响患者预后的因素。结果 手术组除1例肿瘤广泛侵犯仅取材活检,其余均完成手术,无手术死亡;19例示切缘阴性;2例术后肝功能不全,经人工肝及其他支持治疗痊愈出院。TACE组16例肝动脉超选、灌注、栓塞顺利;1例因肝动脉完全栓塞,术后3 d因急性肝衰竭救治无效死亡。手术组8例术后辅助TACE治疗,5例靶向治疗,其中1例I型PVTT患者手术后联合TACE等治疗后仍生存47个月。TACE组13例多次治疗,4例给靶向药物,其中1例II型PVTT患者TACE术后经过7次灌注化疗及栓塞仍然生存25个月。与TACE组比较,手术组住院时间延长、医疗成本增加、术后行TACE的例数更少、术后未做其他治疗的例数以及术后AFP恢复正常的例数更多(均P<0.05)。手术组与TACE组的中位生存期分别为16.2个月与9.5个月;0.5、1、2、3年生存率分别为65.2%、43.5%、34.8%、17.4%与46.7%、33.3.0%、13.3%、0。两组患者中位生存期与累积生存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PVTT分型、甲胎蛋白(AFP)水平、肿瘤大小、肿瘤数目与患者术后生存时间有关(均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治疗方式、PVTT分型、肿瘤直径、AFP水平是患者术后生存时间的独立影响因素(均P<0.05)。结论 PVTT分型、肿瘤直径、AFP水平直接影响HCC合并PVTT患者的术后生存,外科手术切除治疗效果明显好于TACE治疗,尤其是对于可切除HCC合并I/II型PVTT的患者,但治疗选择可能受患者意愿、经济因素等的限制。  相似文献   
66.
目的探讨前入路原位胰十二指肠切除术(PD)治疗胰头癌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收集2012年1月至2018年6月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285例胰头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男164例,女121例;平均年龄为57岁,年龄范围为40~76岁。285例患者中,196例行前入路原位PD,设为前入路组;89例行传统入路PD,设为传统入路组。观察指标:(1)手术情况。(2)术后情况。(3)随访情况。采用门诊、电话或网络方式进行随访,术后每2~3个月门诊随访1次,了解患者肿瘤复发、转移及生存情况。随访终点为患者死亡,随访次要终点为肿瘤复发或转移。随访时间截至2018年12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偏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M(范围)表示,组间比较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计数资料以绝对数或百分比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采用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采用Log-rank检验进行生存分析。结果(1)手术情况:285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前入路组患者保留幽门,联合门静脉-肠系膜上静脉切除重建(对端吻合、人工血管置换、侧壁切除吻合),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分别为118例,37例(17、11、9例),(303±107)min,350 mL(100~750 mL);传统入路组患者上述指标分别为48例,9例(7、1、1例),(335±103)min,400 mL(100~900 mL),两组患者上述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0.990,3.474,t=0.722,Z=1.729,P>0.05)。(2)术后情况:前入路组患者R0切除率、淋巴结清扫数目、阳性淋巴结清扫数目、神经侵犯率、脉管侵犯率、严重并发症、围术期死亡、术后化疗分别为93.88%(184/196)、12枚(5~19枚)、4枚(0~15枚)、45.41%(89/196)、31.12%(61/196)、28例、3例、69例;传统入路组患者上述指标分别为85.39%(76/89)、7枚(4~17枚)、5枚(0~13枚)、32.58%(29/89)、23.60%(21/89)、11例、2例、41例,两组患者R0切除率、淋巴结清扫数目、神经侵犯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5.506,Z=4.637,χ2=4.149,P<0.05);两组患者阳性淋巴结清扫数目、脉管侵犯率、严重并发症、围术期死亡、术后化疗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Z=0.052,χ2=1.962,0.192,0.001,3.048,P>0.05)。(3)随访情况:285例患者中,252例完成次要终点随访,228例完成终点随访,随访时间为35个月(6~58个月)。196例前入路组患者中,181例完成次要终点随访,176例完成终点随访,随访时间为38个月(6~58个月);89例传统入路组患者中,71例完成次要终点随访,52例完成终点随访,随访时间为33个月(7~53个月)。前入路组患者术后中位无瘤生存时间、中位总体生存时间分别为31个月、37个月,传统入路组患者上述指标分别为24个月、31个月,两组患者术后无瘤生存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646,P<0.05),术后总体生存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265,P>0.05)。结论前入路原位PD治疗胰头癌安全、可行,能提高手术R0切除率,延长患者无瘤生存时间。  相似文献   
67.
目的分析小儿蚕豆病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效果,加强对小儿蚕豆病的认识。方法选取1995—2011年我院收治的73例小儿蚕豆病,回顾性分析其发病诱因、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治疗及预后。结果发病诱因:食用新鲜蚕豆64例,食用蚕豆粉丝3例,食用干蚕豆2例,母亲食用蚕豆后哺乳2例,食用蚕豆面条1例,食用蚕豆酱油1例。73例均先后出现皮肤、巩膜黄染,酱油样、葡萄酒样或浓茶样小便;68例合并口唇、睑结膜苍白;56例合并消化道症状:恶心、呕吐、腹痛、腹泻;55例合并发热,最高体温39.2℃。59例精神萎靡,2例深昏迷。血红蛋白均降低,白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均升高,尿隐血试验、尿蛋白均阳性。明确诊断后立即禁食蚕豆及蚕豆制品,禁服氧化类药物。均输血1~2次,碱化尿液、使用激素、处理并发症、维持水电解质酸碱平衡。14例痊愈,57例好转出院,2例因就诊时间较晚,合并多脏器功能衰竭死亡。结论蚕豆病是本地一种常见的溶血性疾病,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主要是贫血的表现,治疗以去除诱因、输血、对症治疗为主,及时治疗大多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68.
目的了解沧源县13年累计死亡的HIV/AIDS病例的死亡特点。方法利用SPSSl5.0软件包对沧源县HIV/AIDS死亡病例的人口学资料、感染途径、死亡情况进行分析。结果沧源县2000年报告第1例HIV/AIDS死亡病例,截止2012年底累计报告HIV/AIDS190例,男性占78.4%,男女比为4.73:1;平均(30.94+9.40)岁;民族以佤族最多,占67.4%;已婚有配偶者占53.7%,异性传播者占70.5%。报告的死亡病例中有78.3%在3年内死亡;男性在3年内死亡有66例,占57.8%,女性在3年内死亡有27例,占75%。已婚有配偶者经性途径感染的有58.4%在3年内死亡,注射毒品感染的有88.4%在3年内死亡;未婚者经性途径感染的有74.0%在3年内死亡。注射毒品感染的100%在3年内死亡。结论沧源县HIV/AIDS死亡构成在前3年内达到较高水平,生存年限低下。  相似文献   
69.
无症状胆囊结石外科治疗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探讨无症状胆囊结石患者的临床转归和外科治疗时机。方法:对200例无症状胆囊结石患者进行10年B超检查的随访观察及治疗措施进行总结评价。结果:10年间2例(1.0%)因其他疾病死亡;134(67.0%)例无症状,4例预防性胆囊切除, 130例非手术治疗;64(32.0%)例出现胆绞痛或胆道并发症,49例行胆囊切除术(占有症状的76.6%),15例非手术治疗。结论:对部分无症状胆囊结石患者应有选择地施行预防性胆囊切除术,以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70.
目的了解高中生适应状况及其影畸因素,为提高高中生适应能力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教师期望量表》(TEQ)、《教养方式量表》(EMBU)、《社会支持量表》(SSQ)以及《中学生心理素质量表》(AQ)中学习适应、生活适应、人际适应对340名高中生进行测定。结果①高中生学习适应得分明显低于生活适应和人际适应得分;②父母教养方式(除专制外)、教师期望、社会支持与高中生学习适应存在显著的相关;父母教养中的权威和放任与高中生生活适应存在显著的相关;教师态度和社会支持的各个维度与人际适应存在显著的正相关;③教师行为、支持利用度、父母权威可以作为高中生学习适应的预测变量,预测力为17%;父母权威可以作为生活适应的一个预测变量,预测力为1%;支持利用度、主观支持、客观支持可以作为人际适应的预测变量,预测力为15%。结论高中生学习适应的得分较低,且不同适应类型的相关因素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