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20篇
  免费   32篇
  国内免费   65篇
耳鼻咽喉   47篇
基础医学   85篇
口腔科学   8篇
临床医学   108篇
内科学   59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45篇
特种医学   13篇
外科学   78篇
综合类   221篇
预防医学   33篇
眼科学   8篇
药学   34篇
中国医学   49篇
肿瘤学   28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29篇
  2013年   45篇
  2012年   73篇
  2011年   68篇
  2010年   41篇
  2009年   38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42篇
  2006年   81篇
  2005年   78篇
  2004年   78篇
  2003年   52篇
  2002年   41篇
  2001年   27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1.
目的 探讨人类鼻黏膜上皮细胞应答炎性刺激因子白细胞介素 1 β(interleukin 1 β ,IL 1 β)和肿瘤坏死因子 (tumornecrosisfactor α ,TNF α) ,合成诱发型一氧化氮合酶 (induciblenitricoxidesynthase ,iNOS)的能力及其机制 ,以及类固醇药物对上皮细胞的影响。方法 将人类鼻黏膜上皮细胞(包括鼻息肉上皮细胞 ,下鼻甲上皮细胞 )进行无血清原代细胞培养 ,分别加入各种不同浓度的炎性刺激因子 (IL 1 β和TNF α)以及地塞米松 ,采用原位杂交的方法检测不同条件下iNOSmRNA的水平。结果 ①不论用IL 1 β或是TNF α刺激 ,iNOSmRNA水平均随浓度的增加 ,时间的延长而增加 ,尤以鼻息肉上皮细胞明显。但当浓度到一定水平后 ,iNOSmRNA水平不再继续升高 ;②用IL 1 β +TNF α共同刺激 ,iNOSmRNA水平要高于单纯用其中的一种 (P <0 .0 1 ) ,同样鼻息肉上皮细胞iNOSmRNA水平要高于下鼻甲上皮细胞 ;③加入地塞米松后 ,被炎性因子诱发的iNOSmRNA升高的水平下降。当地塞米松浓度为 4 0ng/ml以上时 ,iNOSmRNA水平不再继续下降。 结论 ①IL 1 β和TNF α上调人类鼻黏膜上皮细胞合成的iNOSmRNA水平 ,鼻息肉上皮细胞更为活跃。它的机制可能是通过核因子 κB途径 ;②地塞米松降低这种上调作用 ,它的机制可能是通过阻断核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提高全口义齿固位及稳定的方法。方法通过对患者在试戴及应用全口义齿出现的固位稳定不良现象进行检查分析,寻找出相应的改进方法。结果全口义齿固位不良主要原因是未建立平衡,其次是制作误差及口腔解剖条件差。结论提高全口义齿固位稳定性的有效方法是确保全口义齿良好的咬合关系,提高操作精确度,以弥补口腔条件差的缺陷。  相似文献   
13.
不同碳源对掌叶大黄毛状根生物量和蒽醌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杨世海  刘晓峰  果德安  郑俊华 《中草药》2005,36(7):1075-1077
目的研究不同碳源对掌叶大黄毛状根生物量和蒽醌产量的影响。方法选取3个克隆的掌叶大黄毛状根和非转化根,采用统计分析方法,对7种糖作为培养基碳源时对大黄根生物量的积累和5种蒽醌类化合物的产量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不同糖作为碳源对大黄根生物量积累和蒽醌产量有极显著影响。大黄根类型与糖种类互作分析显示,DH 7a与麦芽糖对于蒽醌产量来说是优势组合,而DH 5a和DH 5c在蔗糖和果糖差异不显著,非转化根在蔗糖作碳源的培养基中蒽醌产量极显著地高于其他6种糖。结论果糖作为碳源最利于大黄根培养的生物量的积累,蔗糖作为碳源时大黄根蒽醌产量最高。  相似文献   
14.
腭扁桃体中β-防御素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检测人β 防御素 (hBD) 1,2mRNA在慢性扁桃体炎组织和正常对照组织中的表达 ,分析腭扁桃体在天然免疫中的作用。方法 :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技术检测 10例扁桃体炎组和 8例正常对照组中hBD 1和hBD 2mRNA的表达。结果 :hBD 1mRNA在扁桃体炎组和正常对照组中均有表达 ,且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 .0 5 )。hBD 2mRNA在正常对照组中仅有微弱表达 ,而在扁桃体炎组中表达明显增强 (P <0 .0 5 )。结论 :扁桃体通过表达hBD在天然免疫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设计成人高等教育中学生对“教师课堂教学质量评价表,”并应用于成人护理课堂教学中以提高学生的满意率,促进教师教学质量的提高。方法:分析成人教育的实际情况,设计教学质量评价表,对教师的课堂教学进行初次评价,统计评价分数与学生的满意率,并将评价结果反馈给授课教师,再授课一段时间内,该门课程未结束前,进行第二次评价,统计学生对教师课堂教学的评价分数与满意率。结果:学生对教师的课堂教学评价分数、满意率、出勤率均有提高。结论:通过教学评价表的设计与应用,加快成人教育教师队伍建设,促进成人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  相似文献   
16.
胸腰椎骨折经椎弓根内固定术后螺钉断裂及松动原因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和探讨胸腰椎骨折经椎弓根内固定后,椎弓根螺钉断裂及弯曲松动的原因。方法:对胸腰椎骨折行椎弓根内固定术(334例)并发生椎弓根螺钉断裂或弯曲松动的25例患者(33个椎体)的临床资料及随访结果进行分析。结果:经椎弓根内固定后螺钉断裂或弯曲松动的原因有:①螺钉负荷过大。②椎间盘高度的丢失。③内固定物取出过晚。④螺钉本身的设计或质量问题。⑤卧床时间过短。⑥植骨融合的问题。⑦复位不良。结论:对行经椎弓根内固定术的胸腰椎骨折患者,应根据其具体情况,选择设计合理的椎弓根内固定器械,对合并有间盘损伤及伴有脱位的病例应行植骨融合术,术后应至少卧床2 ̄3个月,在6 ̄8个月以后根据患者恢复情况尽早取出内固定物,是防止椎弓根螺钉断裂或弯曲松动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颈椎后路(单/双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治疗颈椎管狭窄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我院在1998年11月~2004年11月,采用颈椎后路单、双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治疗的92例颈椎管狭窄症患者进行随访,分析术前、术后症状、体征的改善情况。结果:随访0.5~6.5年,多数病人脊髓功能均有不同程度的恢复。按JOA评分标准,单开门组改善率为61.6%,优良率为88.6%;双开门组改善率为63.9%,优良率为91.2%。本组平均改善率为63.0%,优良率为90.2%。结论:颈椎后路椎管扩大成形术用于治疗颈椎管狭窄症,疗效满意,是颈椎管狭窄症有效的治疗方法。单、双开门后路椎管扩大成形术对术后脊髓功能恢复的影响无显著性差异(P>0.05)。  相似文献   
18.
目的:总结颈椎前路手术并发症,探讨其防治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1974年6月~2005年10月行颈椎前路减压植骨固定术的1082例患者发生的并发症,并就与并发症发生有关的原因和处理方法进行探讨。结果:手术相关并发症共出现50例次,占同期治疗病例的4.62%。结论:颈椎前路手术可发生多种并发症,术前准备、术中操作和术后管理是预防并发症发生的关键之处。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培养基优化和毛状根克隆系对掌叶大黄毛状根生物量和蒽醌产量的影响。方法选取4个单克隆掌叶大黄毛状根和4种基本培养基,采用统计分析方法,研究影响大黄毛状根生物量积累和5种蒽醌类化合物的产量的因素。结果不同克隆间大黄毛状根生物量积累存在显著差异,以单克隆毛状根DH 7a最高;培养基种类对毛状根生物量的影响存在极显著差异,以W P培养基中毛状根生物量最高;大黄毛状根中的5种游离蒽醌中以大黄酚和大黄素甲醚为主;不同克隆间5种游离蒽醌总产量存在显著差异,以DH 7a最高,并且DH 7a与B 5培养基的组合,5种蒽醌产量最高;克隆和培养基之间互作分析显示克隆DH 5a、DH 5d与W P培养基,克隆DH 7a与B 5培养基对于游离蒽醌产量来说是优势组合,而克隆DH 5c在4种培养基上5种游离蒽醌产量差异不显著。结论本研究为利用掌叶大黄毛状根培养系统大规模生产蒽醌类化合物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索FUE手术方式的改良以提高毛发的成活率。方法收集52例患者,包括雄激素性脱发,先天性无阴毛,眉毛稀少,无手术禁忌症。术前准备充分,科学选择供区,术区行田字阻滞麻醉加肿胀麻醉。提取注意力度深度,速度,应用熟练的显微技术分离切割,创新低温储存移植物,控制孔洞的方向,密度,深度,周密的术后护理和术者细心熟练的操作。结果毛囊移植术后测得平均成活率为95%。结论术前准备充分,精细操作,低温保存,针具选择合适,可以减少损伤与浪费,提高FUE成活率。FUE的改良值得提倡与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