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06篇
  免费   152篇
  国内免费   178篇
儿科学   5篇
基础医学   178篇
口腔科学   16篇
临床医学   20篇
内科学   101篇
皮肤病学   3篇
神经病学   9篇
特种医学   4篇
外科学   17篇
综合类   234篇
预防医学   138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245篇
中国医学   124篇
肿瘤学   4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78篇
  2006年   265篇
  2005年   161篇
  2004年   165篇
  2003年   148篇
  2002年   80篇
  2001年   52篇
  2000年   40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23篇
  1997年   21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1.
结直肠肿瘤中血管生成素的表达及其与微血管密度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结直肠肿瘤中血管生成素(ang iopo ietin,A ng)的表达及其与微血管密度(m icrovessel density,MVD)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91例结直肠腺癌、20例结直肠腺瘤、24例正常结直肠组织中A ng-1和A ng-2的蛋白表达,以F-Ⅷ单克隆抗体标记血管内皮细胞,并计数MVD。结果:A ng-1在正常组织(7.07±2.00)的表达明显高于结直肠腺瘤(1.75±1.98)和腺癌(1.40±1.22),P<0.01;结直肠腺癌的A ng-2阳性表达率高于结直肠腺瘤、正常组织(P<0.01)。A ng-2的表达与结直肠腺癌的分化程度、有无脉管侵犯密切相关;在135例组织中,A ng-1表达与A ng-2表达(r=-0.338,P<0.01)、A ng-1表达与MVD(r=-0.388,P<0.01)、A ng-2表达与MVD(r=0.594,P<0.01)均有相关性。结论:A ng-2在结直肠腺癌中的过度表达对血管新生起重要作用,可能是评估结直肠腺癌恶性程度和预后的可靠指标。  相似文献   
52.
微囊藻毒素致毒机理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微囊藻毒素是一种单环七肽毒素,主要由微囊藻产生。近年来有许多研究表明微囊藻毒素能诱导细胞凋亡、氧化应激和线粒体功能的改变,并发现凋亡相关蛋白Bcl-2蛋白家族和P53在其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3.
XRCC1单核苷酸多态及单体型分布与乳腺癌的相关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X线交叉互补基因1(XRCC1)外显子C26304T、G27466A和G28152A三处最常见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NP)与乳腺癌的关系。方法:以自然人群为基础的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对84例乳腺癌患者组和以1:3成组频数匹配原则获得的252例对照组进行研究,XRCC1 C26304T、G27466A和G28152A SNPs基因分型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内切酶片段长度多态性(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estriction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PCR—RFLP)分析方法。单体型分布采用EH linkage software 1.2分析软件进行预测和比较。结果:乳腺癌患者组和对照组吸烟状况分布差异有显著性,病例组曾经或现在吸烟个体比例7.1%明显高于对照组2.0%(P〈0.05),性别、年龄、饮酒状况及一二级亲属家族恶性肿瘤史等基本特征因素分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C26304T、G27466A和G28152A SNPs多态基因型和多态等位基因分布在两组间分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经上述因素校正后,XRCC1 SNPs与乳腺癌发病没有显著相关关系(P〉0.05)。应用EH linkage software 1.2单体型分析软件显示,XRCC1 SNPs在各组内均存在连锁不平衡现象,CGG、CGA、CAG和TGG是最常见的4类单体型。单体型组间分布同样不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XRCC1 C26304T、G27466A和G28152A SNPs与乳腺癌的风险没有相关关系,各SNPs存在连锁不平衡现象,CGG、CGA、CAG和TGG是最常见的4类单体型。  相似文献   
54.
目的:制备抗人间充质干细胞(hM SC s)的单克隆抗体,为鉴定、分选hM SC s奠定基础。方法:以多供体hM SC s免疫BALB/C小鼠,采用杂交瘤技术制备单克隆抗体,并以间接免疫荧光法、免疫组织化学法和流式细胞术等检测单克隆抗体在细胞及组织中的表达。结果:建立了5个能分泌抗人间充质干细胞的单克隆抗体杂交瘤细胞株,该组单抗能与人间充质干细胞特异性结合,而对所检测的人间充质和非间充质来源的组织和细胞均未见交叉反应,5个单抗的相对亲和力分别为:ZUB1 1×106、ZUB4 1×105、ZUC 3 1×106、ZUE 12 1×105、ZUF10 1×105;表位分析:ZUB1、ZUE 12、ZUF10针对相同的表位,ZUC 3和ZUB4则分别针对不同的表位。流式细胞分析显示分离培养的hM SC s阳性表达率为ZUB1 87.39%、ZUB4 88.07%、ZUC 3 88.12%、ZUE 12 69.89%和ZUF10 83.67%。结论:5株杂交瘤分泌的单克隆抗体均能与人间充质干细胞发生特异性结合,为深入研究hM SC s的生物学功能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55.
调节性T细胞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调节性T细胞(regulatory T cells,Treg)是维持机体免疫平衡的功能成熟的T细胞。在体内外Treg通过抗原非特异性或特异性扩增,下调效应性免疫细胞的功能并削弱其增殖能力,来抑制或控制机体免疫应答的程度。Treg为临床疾病的免疫治疗提供了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56.
金丝桃苷对离体缺氧/缺糖再灌注脑损伤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研究金丝桃苷对离体缺氧缺糖/再灌注脑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小鼠离体脑片缺氧缺糖/再灌注(OGD/RP)诱导的模型上,以2,3,5-三苯基氯化四氮唑(TTC)产物formazan定量测定脑片活性,同时计数单位面积脑片皮层和纹状体区的存活神经元。新生大鼠原代培养神经元OGD/RP损伤后测定乳酸脱氢酶(LDH)释放和噻唑蓝(MTT)液比色吸光度,评价神经元活性。观察不同浓度的金丝桃苷对于离体脑损伤的保护作用。结果金丝桃苷可有效减轻OGD/RP对脑片的缺血性损伤,并对于OGD/RP原代神经元具有显著的保护作用。结论金丝桃苷对离体缺氧缺糖/再灌注脑损伤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此作用可能与其抗自由基生成、抑制Ca2+内流及脂质过氧化物形成有关。  相似文献   
57.
HPLC测定四方蒿中总木犀草素苷的含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建立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四方蒿提取浸膏中主要黄酮苷(木犀草素)含量的方法。方法以ODS C18柱为分析柱,PH 2.0磷酸缓冲液-四氢呋喃-异丙醇(70:30:5)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360nm结果该黄酮水解后的苷元——木犀草素线性关系良好,在高、中、低浓度的日内精密度分别是2.82%,3 41%,5.17%;日间精密度分别是2.56%,5.46%,6.87%; 标准曲线线性0.999 9;检测限为50ng·mL-1,定量限为(2.40±0.13)μg·mL-1,方法回收率为高、中、低分别是101.28%, 105.58%,95.56%。结论木犀草素苷含量为(3.12±0.15)% 此法操作简便,准确率、灵敏度高。  相似文献   
58.
dl-四氢巴马汀抗大鼠胃溃疡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研究dl-四氢巴马汀(dl-THP)对大鼠急、慢性溃疡的保护作用,并初步分析其机制。方法胃黏膜损伤由吲哚美辛、束缚应激、结扎幽门和胃浆膜下注入醋酸引起。dl-THP15,30,45mg·kg-1灌胃,1日2次,共5次。测定大鼠胃溃疡数目、面积、胃酸分泌、胃蛋白酶活性以及胃黏膜血流。结果dl-THP15,30,45mg·kg-1能抑制大鼠胃黏膜损伤,且呈剂量依赖性;dl-THP30mg·kg-1对大鼠慢性胃溃疡的抑制率为75.8%,与雷尼替丁30mg·kg-1的67.7%相仿。dl-THP可增加胃黏膜血流,但对胃酸和胃蛋白酶分泌无影响。结论dl-THP具有明显抗实验性胃溃疡作用,可能与其增加胃黏膜血流有关,亦可能部分通过阻滞胃黏膜DA受体而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59.
 目的 比较家兔口服菊花提取物(CME)及其酸水解产物后,其效应成分(木犀草素和芹菜素)的动力学参数,阐明菊花黄 酮给药形式对其生物利用度的影响。方法 健康家兔单剂量(200mg·k-1)灌胃CME及其酸水解产物,以RP-HPLC测定给药 后不同时间点木犀草素和芹菜素血浆药物浓度。使用3P87软件拟合药动学参数,Microsoft Excel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结 果 家兔灌胃CME或其酸水解产物,血浆中木犀草素浓度较高,其药动学过程符合一室模型,血浆中芹菜素浓度在定量限以 下。两种形式给予家兔灌胃后,所得木犀草素药动学参数表明,与CME给药比较,以水解CME给家兔灌胃,木犀草素在其体 内的血药浓度达峰时间tmax滞后,最高血药浓度ρmax降低,而平均滞留时间MRT延长。结论 经Microsoft Excel软件统计分析, 以原型CME或水解CME给健康家兔灌胃,即CME中黄酮类化合物以苷或苷元的形式给药,在家兔体内的生物利用度无显著 性差异(P>0.05)。  相似文献   
60.
目的原核表达大肠癌负相关基因ST13,制备ST13蛋白单克隆抗体,研究人大肠等组织中表达的ST13蛋白的生物学特性。方法将ST13 ORF克隆至GST融合蛋白表达质粒,原核表达并以Glutathione纯化GST—ST13蛋白,以凝血酶切得到ST13蛋白。以GST-ST13融合蛋白免疫小鼠,以ST13蛋白筛选杂交瘤细胞株,按杂交瘤技术制备ST13蛋白单克隆抗体,并以ST13蛋白亲和层析纯化单抗。以该单抗作Western—blot及免疫组化检测临床标本。结果蛋白表达和纯化以SDS-PAGE证实。融合蛋白表达量占大肠杆菌总蛋白20%,每升培养物回收融合蛋白2.5mg,纯度为91.3%。建立了3个ST13蛋白单抗的杂交瘤细胞株,腹水中单抗的ELISA效价达10^4-10^5,并具有对ST13蛋白的高度特异性。Western—blot证实组织细胞中天然ST13蛋白的SDS—PAGE表观分子量约50KD,比其计算分子量大约10KD,但无糖基化修饰。免疫组化表明该蛋白均匀分布于SW480细胞及大肠上皮细胞浆,计算机分析系亲水性分子。免疫组化还表明该蛋白可表达于大肠、胃及肝等多种组织上皮,但在各种正常组织和肿瘤组织之间,正常组织之间,以及肿瘤组织之间的的着色强度不一。结论原核表达了ST13蛋白,制备了相应的单抗,建立了检测组织标本中ST13蛋白的方法。研究表明人组织ST13蛋白系表观分子量50KD的细胞浆可溶性分子,可表达于大肠等多种上皮组织。ST13蛋白在大肠癌组织呈低表达,在多种正常和肿瘤组织中的表达程度不一。cDNA同源性及蛋白质特性比较表明ST13与Hip(hsp70-interacting protein)为同一蛋白质,提示ST13/Hip经Hsp70等分子伴侣途径而在大肠癌发生发展中起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