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33篇
  免费   54篇
  国内免费   71篇
儿科学   5篇
妇产科学   15篇
基础医学   217篇
口腔科学   9篇
临床医学   174篇
内科学   82篇
皮肤病学   4篇
神经病学   53篇
特种医学   44篇
外科学   64篇
综合类   130篇
预防医学   132篇
眼科学   10篇
药学   169篇
  1篇
中国医学   103篇
肿瘤学   46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51篇
  2021年   69篇
  2020年   57篇
  2019年   49篇
  2018年   45篇
  2017年   45篇
  2016年   40篇
  2015年   41篇
  2014年   85篇
  2013年   73篇
  2012年   94篇
  2011年   94篇
  2010年   78篇
  2009年   58篇
  2008年   41篇
  2007年   59篇
  2006年   58篇
  2005年   32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19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71.
72.
转型时期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社会和高等教育都处于转型时期,使建立不久而正处于发展中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内困外扰,举步维艰。本文对高等医学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存在的误区进行了分析,指出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需要有新的思路,并提出了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73.
目的 对3台MRI设备的层间射频信号干扰情况进行检测,以加深对层间射频信号干扰现象的认识。方法 通过3台MRI设备(设备1:GE 1.5T HDi,装机时间:2012年;设备2:GE 3.0T HD,装机时间:2006年;设备3:GE 3.0T 750W,装机时间:2016年)采用轴位T1WI序列扫描ACR模体,记录层间距为5.0、1.0、0.5和0 mm时的SNR,绘制SNR变化百分比与层间距百分比的函数图。处置标准:当层间距从5 mm减小到0时,由层间射频信号干扰作用所导致的SNR的下降不超过20%。结果 当层间距由5 mm减小到0时,设备1的SNR下降幅度为18.16%,设备2的SNR下降幅度为23.57%,设备3的SNR下降幅度为10.75%;设备1和设备3的层间射频信号干扰检测结果达到处置标准,设备2(使用时间超过10年)的检测结果未达标。结论 3台MRI设备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层间射频信号干扰现象,其中使用时间最久的设备检测结果不达标。层间射频信号干扰检测应该在临床质量控制工作中受到重视。  相似文献   
74.
利用脑网络研究经颅直流电刺激(tDCS)对脑功能机制和脑皮层状态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基于偏定向相干因果分析方法,构建被试在不同tDCS刺激实验范式下进行运动想象的因效性脑网络。以因效性脑网络的功能脑区通道信息流入、流出率为局部特征,平均聚类系数、全局效率为全局特征,分析研究tDCS对运动想象脑网络特征的影响。16名健康被试均为右利手。结果显示,被试执行左手运动想象下,伪刺激和阳极刺激C4后的C4通道信息流出率、流入率、平均聚类系数和全局效率分别为0.142±0.014、0.193±0.013、0.585±0.046、0.347±0.031和0.223±0.025、0.258±0.023、0.817±0.021、0.491±0.091,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tDCS阴极刺激C4后的C4通道信息流出率、平均聚类系数和全局效率分别为0.109±0.009、0.356±0.037和0.252±0.024,与伪刺激相比差异显著(P<0.05),C4通道信息流入率为0.184±0.008,与伪刺激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研究表明,阳极tDCS有效激活该脑区皮层的活跃性,使脑区信息交流更加频繁,增加脑网络的聚集程度,提高脑网络的连通性;阴极tDCS刺激则会抑制脑区皮层的活跃性,降低了脑区信息的流出,减少脑网络的聚集程度,降低脑网络的连通性。  相似文献   
75.
如何准确、合理地衡量中枢神经系统调控下的肌间耦合关系,是一个富有挑战性的研究课题。在时变copula函数的基础上,通过与熵理论相结合,提出一种时变copula互信息估计方法,并将其应用于10名被试腕屈、腕展运动过程中,肱二头肌(BB)和肱三头肌(TB)记录的表面肌电(sEMG)信号在theta、alpha、beta等特征频段的耦合分析,同时对照静态copula函数验证其有效性,所用数据源自Ninapro DB4。实验结果表明,较之静态copula函数,时变copula函数对肌间相依结构的拟合优度更高,由时变copula互信息描述的肌间耦合强度存在显著的频段差异(P<0.05),具体表现为频段越高肌间耦合强度越低(腕屈:0.075 7~0.214 7 bit;腕展:0.078 0~0.237 3 bit),而静态copula互信息严重地低估肌间耦合强度。时变copula互信息为肌间耦合分析提供一种先进的理论指导方法,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76.
目的 运用全自动骨骼细化算法从CT图像中精确提取冠状动脉的中心线。方法 分割CT图像中的冠状动脉区域,经三维重建得到完整的冠状动脉三维数据;利用骨骼细化算法提取该冠状动脉的中心线,引入Dijkstra最短路径算法提升提取精度。结果 相比未移除分支的骨骼细化算法,重叠率提升2%,平均距离减少38.2%,平均运行时间0.48 s。结论 改进型骨骼细化算法可有效提取冠状动脉中心线。  相似文献   
77.
目的:探讨六棱菊提取物(LAE)对药物性肝损伤的抑制作用.方法:采用Folin Ciocalteu和HPLC方法对LAE的主要成分进行定量分析:通过预防给药探讨LAE对大剂量(1000 mg/kg)醋氨酚引起的小鼠中毒死亡的影响:运用醋氨酚引起的小鼠急性肝损伤模型评价LAE大(200 mg/kg)、中(100 mg/kg)、小(50 mg/kg)剂量对药物性肝损伤的抑制作用.结果:Folin Ciocalteu法测定结果表明LAE的总酚含量为56.5 g GAE/100 g提取物;HPLC分析结果显示LAE的主要成分为是二咖啡酰奎尼酸类化合物,其含量为53.0%.醋氨酚中毒保护试验表明,LAE在100 mg/kg剂量下对大剂量醋氨酚所致小鼠死亡有明显抑制作用.药效评价结果显示:LAE在50、100和200 mg/kg剂量下灌胃给药,均能明显降低肝损伤小鼠血清AST和ALT水平,其中100和200 mg/kg剂量具有显著性影响;病理组织学检测表明,模型组小鼠肝组织呈现以中央静脉为中心的放射状坏死和脂肪变性,LAE大、中、小剂量组小鼠肝损伤均有一定程度的改善.结论:六棱菊对醋氨酚所致的药物性肝损伤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二咖啡酰奎尼酸类化合物可能是六棱菊保肝作用的主要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78.
具有计量特色的药学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药物计量几乎涉及药学的所有领域,依托中国计量学院在计量方面的特色和优势,建立具有计量特色的药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并付诸实践,对丰富药学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培养适合国家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特色药学专门人才具有开创性意义。  相似文献   
79.
在医学高等院校本科生医学课程中实施双语教学是医学教学改革的新课题。文章通过医学影像学双语教学改革实践,对双语教学中的教学准备、课堂讲解、课后反馈等进行了讨论,对教学过程中的一些问题进行了探讨、分析,并提出了相应对策,为医学影像学双语教学的进一步推广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0.
Primary tracheobronchial amyloidosis (TBA) is a rare pulmonary disease.A systematic review was performed on 64 cases of primary TBA in China and progress in the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this disease is discussed.The Chinese biological and medical databases from 1970 to 2010 were searched and 75 cases of complete clinical and pathological data were identified.The clinic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disease were summarized and longitudinal comparisons were made of diagnostic and treatment methods over time.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morbidity associated with primary TBA has increased over recent years.The clinical manifestations were non-specific.Progressive dyspnea, cough and sputum were the most common symptoms.The percentage of patients undergoing computed tomography (CT) scan has increased over the years.The bronchoscopy and transbrochial lung biopsy (TBLB) were usually sufficient to establish the diagnosis.Treatment was reported for a total of 44 cases.Bronchoscopic Nd:YAG laser irradiation, argon plasma coagulation (APC) and drugs administration such as steroids and colchicines were reported to be effective in some patients.It is concluded that the demographic characteristics and clinical manifestations of primary TBA patients in China are largely consistent with findings reported in other countries.Dramatically more cases were reported in recent years, mainly due to the extensive application of bronchoscopy since 1990s.Chest CT scan provides important clues for the diagnosis of the disease.The definite diagnosis was confirmed by bronchoscopic findings and Congo red staining of biopsy specimen.Bronchoscopic Nd:YAG laser irradiation, argon plasma coagulation (APC) and drugs administration, such as steroids and colchicines were reported to be effective in some patient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