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0篇
  免费   20篇
  国内免费   5篇
基础医学   19篇
临床医学   47篇
内科学   15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5篇
特种医学   5篇
外科学   16篇
综合类   25篇
预防医学   23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20篇
中国医学   29篇
肿瘤学   1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34篇
  2011年   38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ObjectiveTo identify changes in the incidence of cutaneous melanoma over time in the fastest-growing segment of the US population—middle-aged adults.Patients and MethodsBy using the Rochester Epidemiology Project resource, we identified patients aged 40 to 60 years who had a first lifetime diagnosis of melanoma between January 1, 1970, and December 31, 2009, in Olmsted County, Minnesota. The incidence of melanoma and overall and disease-specific survival rates were compared by age, sex, year of diagnosis, and stage of disease.ResultsBetween 1970 and 2009, age- and sex-adjusted incidence increased significantly over time (P<.001) from 7.9 to 60.0 per 100,000 person-years, with a 24-fold increase in women and a 4.5-fold increase in men. Although not significant (P=.06), the incidence of melanoma increased with age. Overall and disease-specific survival improved over time, with hazard ratios of 0.94 (P<.001) and 0.93 (P<.001) for each 1-year increase in the year of diagnosis, respectively. Each 1-year increase in the age at diagnosis was associated with an increased risk of death from any cause (hazard ratio, 1.07; P=.01) but was not significantly associated with disease-specific death (P=.98). Sex was not significantly associated with death from any cause (P=.81) or death from disease (P=.23). No patient with malignant melanoma in situ died from disease. Patients with stage II, III, and IV disease were more than 14 times more likely to die from disease than were patients with stage 0 or I disease (P<.001).ConclusionThe incidence of cutaneous melanoma among middle-aged adults increased over the past 4 decades, especially in middle-aged women, whereas mortality decreased.  相似文献   
22.
目的探讨CT引导下经皮全面冷冻治疗Ⅳ期肺癌的术后不良反应及疗效。方法对2004年8月至2011年11月广州复大医院收治的54例Ⅳ期肺癌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患者分为全面冷冻组31例(同时冷冻原发灶及转移灶),对照组23例(不冷冻或只冷冻转移灶),对术后不良反应进行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中位生存期。结果所有冷冻组患者手术都顺利进行,氩氦刀冷冻术中、术后未发现心搏骤停或呼吸衰竭等严重并发症。术后不良反应包括咯血、气胸、心动过缓、术后低血压、发热、血小板减少和咳嗽。全面冷冻组患者生存时间(中位生存期14个月)显著长于对照组(中位生存期7个月,P=0.0009)。全面冷冻组患者中接受多次冷冻的患者生存期(中位生存期18个月)长于接受单次冷冻的患者(中位生存期14个月,P=0.0376)。结论经皮全面冷冻术安全性较好并能显著延长Ⅳ期肺癌患者的生存期,多次全面冷冻对生存期的延长作用更加显著。  相似文献   
23.
目的探讨益节健片对关节炎兔软骨细胞增殖、凋亡的影响。方法从兔关节中获取软骨细胞;通过检测不同浓度中培养软骨细胞的四氮唑蓝(MTT)值,使用不同的样品浓度;分别对凋亡软骨细胞进行干预培养;采用形态学观察等方法评价样品对软骨细胞凋亡状态的影响。结果益节健片在低浓度下(0.40mg/ml)对兔软骨细胞无直接促进增殖作用,在〉0.40mg/ml时,会对免软骨细胞有一定抑制作用(P〈0.05或P〈0.01);益节健片不能缓解硝普钠对兔软骨细胞的损伤作用(P〈0.01)。结论益节健片对关节实验性骨关节炎软骨退变无直接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24.
目的探讨FTO(fatmassandobesityassociated)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nucleotidepolymorphism,SNP)与中国人群Ⅱ型糖尿病(TypeⅡDiabetesMellitus,T2DM)易感性的关系。方法利用SequenomMassArray。iPLEX系统对238例T2DM患者及239例健康对照的FTO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位点rs8050136进行基因分型,并对检测结果根据共显性、显性模型、超显性和隐性模型进行x^2检验和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FTO基因rs8050136位点在病例组和对照组的基因型频率分布差异在显性模型和超显性模型中有显著性(x^2=8.603,P:0.003;x^2=5.428,p=-0.02)。相对CC基因型而言,CA杂合型和CA—AA基因型均能增加T2DM发病的危险陛,(OR=1.751,95%CI:1.129~2.717,P=0.012;0R1.915,95%CI:1.241~2.954,P=0.003);而磋目间翔塑豁蛳数铆鼬有显著陡差异(x^2=10.614,P=0.001),相对于C位点而言,A位点是T2DM的危险等位位点,(OR=1.933,95%CI:1.298~2.880,P=0.001)。结论FTO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rs8050136与T2DM的发病风险相关,CA杂合型和CA—AA基因型可显著增加T2DM的发病风险。  相似文献   
25.
目的:分析慢性病及其治疗现状,讨论中草药健康产业在慢性病防控中的重要作用。方法:搜集文献资料进行深入分析与探讨。结果:慢性病已成为威胁人类健康与生命的首要因素,现有医学条件和医疗模式在治疗慢性病的过程中收效甚微,急需转变现有的健康产业发展模式以应对不断扩大化的慢性疾病。结论:中草药健康产业以防控为主,在应对慢性病中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6.
目的:分析不同贮藏年份新会陈皮中挥发性成分的组成和含量,考察贮藏时间对新会陈皮中挥发性成分的影响。方法:采用GC-MS法测定了1983-2012年22批不同贮藏年份的新会陈皮样品,运用函数拟合方法对所得数据与年份的相关性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除2-甲氨基-苯甲酸甲酯外,其他主要挥发油成分的含量未随贮藏年份增加而呈现下降趋势。β-月桂烯与2-甲氨基-苯甲酸甲酯峰的含量比值与贮藏年份的对数函数相关性达到0.86以上。结论:陈皮“陈久者良”的说法难以用其中挥发性成分含量变化来佐证,但是新会陈皮中β-月桂烯峰与2-甲氨基-苯甲酸甲酯含量比值对陈皮年份鉴别有参考意义,有助于完善广陈皮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27.
目的分析该院呼吸系统疾病住院患者抗菌药物应用是否合理。方法收集130例呼吸系统疾病住院患者病历资料,对抗菌药物用药频率、用药总量等指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30例患者中仅1例患者没有使用抗菌药物,抗菌药物使用率为99.23%,抗菌药物总使用例次为466例,使用例次占前3位的是喹诺酮类(33.47%)、三代头孢(15.02%)和青霉素酶抑制剂复合制剂(14.38%)。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头孢吡肟、头孢呋辛、美洛西林和左氧氟沙星药物利用指数大于1,使用不合理;头孢唑肟、阿奇霉素、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帕珠沙星和头孢替安药物利用指数小于1,使用较为合理。结论该院呼吸系统疾病住院患者抗菌药物应用较为因素,但仍应加强对临床医生的培训,实现抗菌药物有效、安全、合理应用。  相似文献   
28.
29.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属于酪氨酸激酶受体,它介导的信号转导途径调节细胞的生长、增殖和分化.在癌症中发现EGFR酪氨酸激酶区常发生各种突变,这些突变和酪氨酸激酶抑制剂的疗效密切相关.因此,EGFR突变的检测对癌症的个体化治疗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目前常用的EGFR突变检测方法有测序法、PCR-SSCP、突变体富集PC...  相似文献   
30.
腹壁巨大切口疝的治疗一直都是外科医生的瓶颈,若术前没有良好的准备,手术将疝内容物贸然还纳腹腔后可能引起病人膈肌抬高,腹内压力迅速升高,导致腹腔高压和腹腔间隔室综合症(ACS),处理起来非常棘手。腹壁巨大切口疝的治疗主要依靠补片材料加强修补,以及术前扩容、减弱腹壁张力等围手术期处理。尽管腔镜技术、材料学以及相关基础研究的进步,腹壁巨大切口疝仍面临高并发症和高复发率。肉毒杆菌毒素A(BAT)是近年来用于术前准备的治疗腹壁巨大切口疝的一种辅助方法,主要作用是降低腹壁肌肉横向张力、缩小腹壁缺损,使关闭腹腔更容易和安全。笔者科室已逐步开展BTA在复杂腹壁缺损治疗中的应用,现结合国外文献报道及自身使用经验,对BTA的应用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