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6篇
  免费   82篇
  国内免费   1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1篇
临床医学   37篇
内科学   104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41篇
预防医学   122篇
药学   7篇
中国医学   3篇
肿瘤学   5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20篇
  2021年   27篇
  2020年   38篇
  2019年   21篇
  2018年   24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20篇
  2014年   22篇
  2013年   22篇
  2012年   29篇
  2011年   25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28 毫秒
91.
目的了解我省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H5N1亚型病毒血凝素基因的特点以及和其他毒株序列间的关系。方法从采集自两例福建省感染者的标本中扩增H5N1禽流感病毒血凝素基因并作序列测定,获得的序列同其他H5N1禽流感病毒的血凝素基因进行比较并作进化分析。结果获得福建省的两例感染者中的H5N1禽流感病毒血凝素基因,并推导出该基因的氨基酸序列。结果表明,两株病毒的血凝素基因在蛋白酶水解位点均含有多个连续的碱性氨基酸,符合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的特征。经Blast程序检索发现,我省两例感染者与国内其他省份的感染者携带的病毒血凝素基因具有很高的相似性,提示国内的H5N1禽流感病毒感染者的病毒来源可能有一定的关系。结论通过对两例福建省感染者标本中的H5N1禽流感病毒血凝素基因进行序列测定,了解病毒基因的部分特点。通过序列比较分析为分子流行病学调查提供线索,但还需对其他基因序列以及病毒的致病性等生物学特征作进一步分析。  相似文献   
92.
目的分析福建省2004—2013年登革热疫情特点及流行规律,为制定相应的预防控制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收集福建省2004年1月1日—2013年12月31日登革热疫情资料和个案资料,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分析其流行特征和流行因素。结果福建省2004—2013年共报告398例登革热病例,其中输入性病例191例,输入引发本地感染病例205例,本地病例2例;2004、2007、2008、2010、2013年出现暴发疫情;病例涉及到全省9个设区市中的8个,主要集中在莆田、福州与泉州三地,为374例,占病例总数的94.0%;全省88个县(市、区)中有36个有登革热报告病例;全年12个月均有病例发生,其中以9、10月份病例数最多,为248例,占病例总数的62.3%;境外输入引起本地感染病例主要发生在8、9、10月份,2例本地病例分别发生在6和10月份,而境外输入性病例全年12个月均有发生;各年龄组均有登革热病例,其中以15~59岁年龄组为主,为344例,占86.4%;输入性病例来自于东南亚、非洲、南美洲等17个国家,主要输入国为菲律宾67例(35.1%)、印度尼西亚35例(18.3%);398例病例中,发病至诊断的间隔时间为7 d(5~10 d),诊断至报告间隔时间为17 h(5~21 h),发病至报告的间隔时间为7 d(5~10 d);经秩和检验,不同年份、不同类型的登革热病例发病至诊断时间、诊断至报告时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福建省登革热病例以输入性及输入引发本地感染病例为主,15~59岁年龄组人群是高危人群。  相似文献   
93.
《Vaccine》2015,33(33):4124-4129
BackgroundThe first commercialized hepatitis E vaccine, HEV 239, has been shown to be safe and highly immunogenic, the protection as well as the vaccine-induced anti-HEV maintained for at least 4.5 years. However, the longer term persistence of the vaccine-induced anti-HEV responses is unknown.MethodsTwo statistical models, the power-law model and the modified power-law model, were applied to predict the long-term antibody response of the HEV 239 vaccine. The models were fit using the anti-HEV IgG data from a modeling subpopulation of 1278 baseline seronegative vaccinees who seroconverted within one month after finishing the whole vaccination course in the phase 3 trial of HEV 239. In addition, antibody data from a validation subpopulation were used to validate the robustness of the derived models.ResultsIn the vaccinees without pre-vaccination immunity, the power-law model and the modified power-law model estimated that the median duration of the detectable antibody (≥0.077 WU/ml) was 8 years and 13 years, respectively. The power-law model and the modified power-law model estimated that 50% of these vaccinees will maintain detectable levels of anti-HEV IgG for 8 years and >30 years, respectively.ConclusionsThe recombinant hepatitis E vaccine HEV 239 is predicted to provide from 8 years to nearly life-long persistence of anti-HEV IgG above detectable levels. Model predictions are based on conservative mathematical assumptions.(NCT01014845).  相似文献   
94.
目的 探讨我国<15岁儿童流感确诊病例严重急性呼吸道感染(SARI)临床特征及感染危险因素。方法 分析10省市2009年12月至2014年6月SARI哨点监测系统纳入的<15岁儿童流感实验室确诊住院病例。通过调查表收集病例人口学、既往疾病史、临床症状和体征、治疗和结局等信息,描述临床特征及流感感染危险因素。结果 纳入的2 937例儿童SARI住院病例中,190例(6.5%)为流感确诊病例。流感确诊病例中,男性123例(64.7%),<5岁儿童139例(73.2%),年龄M=3.0(IQR:1.0~5.0)岁。20例(10.5%)至少有一种慢性基础性疾病,其中慢性心血管疾病(3.2%)、免疫抑制性疾病(3.2%)和肿瘤(2.6%)最常见。发热(92.6%)和咳嗽(88.8%)是最常见的临床症状,肺部听诊异常(51.1%)和X线表现肺部异常(36.1%)是最常见的临床体征。29例(15.8%)出现并发症,以肺炎(15.3%)为最常见的并发症。16例(8.6%)服用抗病毒药物,4例(2.2%)收入ICU治疗。危险因素分析提示,<6月龄是流感病毒感染的保护因素(OR=0.406,95%CI:0.203~0.815),5~9岁是流感病毒感染的危险因素(OR=2.535,95%CI:1.059~6.066)。结论 流感确诊病例主要集中在<5岁儿童,不同年龄组病例感染流感病毒的风险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95.
目的 评价福建省2001-2010年结核病防治规划实施的效果,总体目标及工作指标完成情况,分析实施过程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为全省结核病防治工作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的依据。 方法 收集2001-2010年福建省9个设区市86个县(市、区)报表,各级规划评估表格及结核病专报系统的相关信息, 应用Excel 2007和SPSS 15.0进行数据统计分析。 结果 (1)全省2002年启动DOTS策略,2004年以县(区)为单位DOTS策略覆盖率达到了100.0%。(2)2001至2010年,全省发现活动性肺结核患者220 351例,其中新涂阳肺结核患者110 343例,新涂阳肺结核登记率平均为32.0/10万;共治愈初治涂阳肺结核患者92 440例,治愈率平均为90.7%。2005-2010年期间平均转诊到位率为40.5%(60 336/148 944),追踪到位率从47.0%(4350/22 922)提高到91.0%(12 325/24 799),总体到位率从63.1%(14 471/22 922)提高到93.6%(23 203/24 799)。(3)2009年与2001年相比,全省结核病防治人员增加了39.1%,本科及以上学历人员增加了118.4%,中高级职称人员增加了69.4%(93/134)。(4)避免了742 202名健康人感染结核分枝杆菌和74 220例新发结核病患者的产生,减少医疗费用5056万元,挽回社会经济损失154亿元。 结论 福建省实施规划的10年期间,结核病防治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  相似文献   
96.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occurrence of important foodbome pathogens in shellstock Pacific oysters in the food markets in South China. Methods From July 2007 to June 2008, retail oysters were collected in different seasons from South China and analyzed for the prevalence and levels of Listeria monocytogenes, Vibrio vulnificus and Vibrio parahaemolyticus. Results None of L. monocytogenes could be detected in any of the 202 oyster samples tested, while E vulnificus and E parahaemolyticus could be detected in 67 (54.9%) and 109 (89.3%) of the 122 oyster samples analyzed, respectively, with an MPN (most probable number) value greater than or equal to 3. V. wdnificus and Eparahaemolyticus with a more than 102 MPN/g were found in 36 (29.5%) and 59 (48.4%) of the 122 oyster samples, respectively. The tdh and trh genes were detected in 4 (0.3%) and 8 (0.6%) of the 1 349 V. parahaemolyticus isolates, respectively. Of the 122 samples, 4 (3.3%) was positive for either tdh or trh. The levels of E vulnificus and total V. parahaemolyticus in oysters in South China varied in different seasons. Conclusion V. vulnificus and pathogenic V. parahaemolyticus are frequently found in oysters in south China, which may pose a potential threat to public health. Data presented here will be useful for the microbiological risk assessment in oysters in China.  相似文献   
97.
目的 了解福州、南平两地私售圆尾鲎不同组织受TTX污染的状况。 方法 采用小鼠单位法检测圆尾鲎的肌肉、卵和结缔组织中TTX的毒素量。 结果 在采集的10只圆尾鲎中,共有9只出现明显的TTX中毒症状。其中9只圆尾鲎的肌肉提取液致小鼠死亡、5只的卵提取液致小鼠死亡、6只的结缔组织提取液致小鼠死亡。 结论 圆尾鲎不同组织部位受TTX污染的状况不同,本批标本各组织中所含毒素量依次为肌肉>卵>结缔组织。  相似文献   
98.
福建省2004年传染病监测时效性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掌握福建省传染病监测时效性。方法利用福建省2004年网络直报系统的传染病个案库,分析网络直报各环节的时效性及其影响因素。结果医疗机构的“诊断→生成”总的P50为1天,比该省2001—2003年P50为7天提前了6天;0天及时率为46.46%,比2001—2003年的12.68%增加了27倍。推断分析提示,传染病监测的时效性与不同行政区、报告单位、病种有关,县及县级以上医院、中医院监测时效性为最好,P50为0天,但0天及时率仅为50.76%,且病例来源占70.04%;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最差,P50为3天,与其报告病例来源于无网络直报条件的卫生院有关,卫生院较差,P50为2天;卫生院、CDC网络直报的病例占21.21%。CDC的“生成一确认”总的P50为4h,24h内及时率为63.65%。结论实行医疗机构网络直报后传染病监测时效性由过去的7天降至当今的1天,但0天及时率未过半,必须进一步加强系统全员培训、医院内部管理、CDC自身完善,优化网络直报系统,尽快解决不具备网络直报条件的卫生院网络建设问题。  相似文献   
99.
牛初乳粉大鼠长期毒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牛初乳对大鼠长期毒性。方法 每天按0.83、1.67和3.33g/Bw的牛初乳粉喂饲大鼠30d。实验结束时采血作血生化及血常规检测,统计脏体比并作肝、肾、脾、胃、睾丸、卵巢病理学检查。结果 牛初乳粉对大鼠生长发育无不良影响,血液学、血清生化指标值在正常值范围内,病理学检查未见特异性病变。结论 牛初乳粉对大鼠未表现出明显的长期毒性。  相似文献   
100.
复方邻苯二甲醛的研制及消毒性能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邻苯二甲醛复方,改善邻苯二甲醛杀菌性能。方法采用正交设计试验方法和定量杀菌试验方法进行了试验。结果通过正交试验确定,以5000 mg/L邻苯二甲醛和4000 mg/L苯扎溴铵及pH调节剂科学组合,研制出杀菌效果好的复方邻苯二甲醛消毒剂。在该消毒剂溶液pH值为8.3条件下,以含邻苯二甲醛50 mg/L该复方消毒液作用3 m in,对悬液内金黄色葡萄球菌和铜绿假单胞菌杀灭对数值均>5 log;作用1 m in,对大肠杆菌和白色念珠菌杀灭对数值均>5 log,以5000 mg/L邻苯二甲醛复方对枯草杆菌黑色变种芽孢作用60 m in,杀灭对数值>5 log。小鼠急性经口LD50>5000 mg/kg(体重),属实际无毒级;小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试验各剂量组微核率与阴性对照组间差别无统计学意义,微核试验结果阴性。透射电镜观察发现,复方邻苯二甲醛原液对枯草杆菌黑色变种芽孢作用30 m in,大多数芽孢表现为形状不规则,皮质区电子密度下降,与核心区界限不清,核心区结构松散、部分消失。结论复方邻苯二甲醛消毒液配方合理,其对细菌繁殖体、真菌和细菌芽孢都具有良好的杀灭效果,属于实际无毒,无致微核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