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830篇
  免费   2801篇
  国内免费   215篇
耳鼻咽喉   3篇
儿科学   46篇
妇产科学   31篇
基础医学   689篇
口腔科学   13篇
临床医学   1120篇
内科学   2082篇
皮肤病学   43篇
神经病学   108篇
特种医学   361篇
外国民族医学   1篇
外科学   106篇
综合类   902篇
现状与发展   8篇
预防医学   4700篇
眼科学   16篇
药学   303篇
  3篇
中国医学   102篇
肿瘤学   209篇
  2024年   50篇
  2023年   362篇
  2022年   536篇
  2021年   705篇
  2020年   778篇
  2019年   467篇
  2018年   459篇
  2017年   415篇
  2016年   497篇
  2015年   634篇
  2014年   777篇
  2013年   576篇
  2012年   659篇
  2011年   716篇
  2010年   651篇
  2009年   512篇
  2008年   332篇
  2007年   418篇
  2006年   388篇
  2005年   245篇
  2004年   235篇
  2003年   166篇
  2002年   88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34篇
  1998年   19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27篇
  1995年   17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41.
自然疫源性疾病流行因素分析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总结和分析我国1991-2006年重点自然疫源性疾病的流行现状和分布情况,探讨新时期疫情的影响因素,提出加强自然疫源性疾病监测建议。方法收集1991-2006年全国鼠疫、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狂犬病、流行性乙型脑炎(乙脑)、钩端螺旋体病(钩体病)、布鲁氏菌病(布病)、登革热、疟疾等重点自然疫源性疾病的疫情监测资料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991-2006年全国鼠疫、HFRS、狂犬病、乙脑、钩体病、布病、登革热、疟疾等报告病例1 859 295例,死亡39 028例,发病比例由20世纪90年代初期的7%左右降至2%,下降近70%,死亡比例则由50%降至目前的40%左右,所占比重依然较大;疫情主要集中在我国南方温带和亚热带地区,呈现出南多北少的特点。全球气候变暖、媒介和宿主动物入侵与耐药性、生态环境变化以及畜牧养殖业和其相关产品加工产业的高速发展等因素是目前自然疫源性疾病疫情的影响因素。结论在监测工作中重点加强预警监测、免疫接种和防制策略的效果评价以及媒介生物和宿主动物综合治理等的研究。  相似文献   
42.
目的通过对甘肃农产区居民的饮食习惯、营养知识和态度的调查,从需方的角度对开展面粉营养素强化的可行性进行探讨。方法采用定性和定量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对4个地区的城市和农村的男性和女性分别进行现状和原因的调查分析。结果被调查地区多数城市(92.7%)和农村(60.7%)家庭日常饮食以面食为主,94.7%的城市家庭购买面粉,而在农村地区,多数家庭自己种植或购买小麦。城市居民较农村对营养和维生素有更多的了解和关注。农村男性对面粉营养素强化持怀疑态度,女性更加关注孩子的营养,认为目前的饮食单一,孩子可能营养不足。结论与农村地区相比,城市地区的社会经济条件和知识基础较利于开展面粉强化工作。  相似文献   
43.
氯丙醇对大鼠的毒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进行氯丙醇对大鼠毒作用研究 ,并进行氯丙醇暴露对健康影响评价的生物效应标志物探讨 ,为进行人群氯丙醇暴露对健康的影响评价提供科学依据。选用健康雄性断乳SD大鼠 1 76只 ,随机分为 8组 ,经口灌胃给予 0、0 2 5、0 5、1 0、2 0、4 0、8 0、1 6 0mg kg的 3 氯 1 ,2 丙二醇 (3 MCDP) 90天 ,进行体重、食物利用率、血液学指标、血生化指标、尿液中N 乙酰 β D 氨基葡萄糖苷酶 (NAG)、γ 谷胺酰转肽酶 (GGT)和总蛋白、精子数目、精子存活率和畸形率、睾丸组织中乳酸脱氢酶 (LDH)和乳酸脱氢酶同工酶 X(LDH X)、脏体比及其病理组织学测定和分析。结果表明 ,不同暴露剂量的氯丙醇对动物体重、食物利用率、血红蛋白、红细胞、白细胞、血丙氨酸氨基转移酶 (AS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 (ALT)、肌酐、尿素氮、血清碱性磷酸酶 (ALP)、乳酸脱氢酶 (LDH)、总蛋白、白蛋白、尿GGT酶和总蛋白及睾丸LDH酶均未见显著影响。在 4 0、8 0和 1 6 0mg kg剂量组 ,动物尿N 乙酰 β D 氨基葡萄糖苷酶 (NAG)活性显著增加 ,肾体比增大 ,并出现肾毒性病理改变 ,精子数目也降低。在 8 0和 1 6 0mg kg剂量组 ,精子存活率和睾丸LDH X显著降低 ,睾丸和附睾出现病理改变 ,3 MCDP无致精子畸变作用。由此可见尿液中NAG酶活性和精子  相似文献   
44.
中国三城市儿童步行者道路交通安全状况回顾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段蕾蕾  孙燕鸣  邓晓  张睿  吴凡 《中国健康教育》2007,23(5):330-332,358
目的了解北京、上海、广州三城市儿童步行安全状况及相关因素,为加强儿童道路交通伤害预防、干预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回顾性收集2000~2004年三城市交管部门14岁以下儿童步行者交通伤害发生资料。结果三城市5年间儿童步行者道路交通伤害发生率为14.93/10万,男女比例为1.79∶1,5~9岁为高发年龄,儿童步行者发生道路交通伤、亡的主要责任方为行人,受伤害儿童43.0%为轻伤,46.6%为重伤,10.4%为死亡。结论道路交通伤害严重威胁儿童安全与健康,儿童步行者发生道路交通伤害与多种因素有关,需社会各个部门参与预防。  相似文献   
45.
SARS冠状病毒N蛋白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及鉴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制备SARS冠状病毒(SARS-CoV)N蛋白特异性单克隆抗体(McAb),为SARS的快速诊断及致病机制的研究提供实验材料。方法 用纯化的重组SARS-CoVN蛋白免疫BALB/c小鼠,经细胞融合和亚克隆后获得分泌针对N蛋白的杂交瘤细胞株,用Western blot和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这些细胞株分泌的单克隆抗体特异性,并将N蛋白分3段表达初步定位单克隆抗体识别表位所在区域。结果 通过细胞融合和3轮克隆化,筛选出分泌抗N蛋白的6个杂交瘤细胞株。Western blot及免疫荧光显示,获得的McAb可与SARS-CoVN蛋白及SARS-CoV发生特异性反应,有4个细胞株分泌的抗体的识别位点位于N蛋白N端,2个位于C端。结论 获得了SARS-CoV特异性单克隆抗体并进行了初步定位,可用于SARS的早期诊断及致病机制研究。  相似文献   
46.
目的采用遗传基因工程方法获得具有生物活性的人白细胞介素12,探索其治疗肿瘤和慢性肝炎的可行性。方法采用已克隆的国人IL-12基因序列,利用内部核糖体切入位点(IRES)完成IL-12P35、P40双亚基共表达载体的构建,通过转染CHODHFR缺陷细胞,双抗夹心ELISA法筛选阳性克隆,MTX加压扩增,PCR检测其基因整合,T淋巴细胞增殖和诱生γ干扰素实验检测其生物活性。结果获得了稳定高效表达人IL-12的工程细胞系,表达产物为70×103左右的糖蛋白。结论本研究得到的基因重组人IL-12具有良好的生物活性,有强的诱导产生γ干扰素的能力和诱导活化T淋巴细胞增殖能力。  相似文献   
47.
48.
Cholera ,as one of the most severe epidemic dis-eases inthe world,can occurin a short time ,andspread quicklyto a wide region.Until 1992 ,onlyV.choleraeserogroup O1 was recognized as thecause of epidemic cholera . However in October1992 ,a major outbreak of a cholera-like illnesscaused by a newserogroupstrain ofV.choleraee-mergedinIndia and Bangladesh.In contrast to allpreviously reported non-O1 strains , which induceonly sporadic cases of human diarrhea without epi-demic potential ,the new…  相似文献   
49.
中国H3N2亚型流感病毒烷胺类药物耐药性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通过监测我国自1989年以来H3N2亚型流感病毒对烷胺类药物产生耐药性的情况,为流感的临床治疗用药提供一定的指导.方法 从我国流感监测网络中所分离的H3N2亚型流感病毒中随机选择了584株病毒,通过对病毒与烷胺类药物耐药性相关的M2基因进行序列测定,同时在细胞水平上通过药物敏感试验分析病毒对药物的敏感性,从而分析病毒产生耐药的情况.结果 1989-1999年没有发现对烷胺类药物产生耐药性病毒株,但2003年对烷胺类药物产生耐药性病毒株的比例从2002年的3.4%升到了56.0%,2005年达到77.6%.结论 自2003年以后,流行的H3N2亚型流感病毒超过50%的病毒产生了对烷胺类药物的耐药性,并且耐药病毒株的比例呈逐年升高的趋势.  相似文献   
50.
目的分析我国HIV-1B′亚型R5或R5/X4嗜性毒株在GHOST细胞的感染性。方法采用传统的共培养方法从HIV-1感染者PBMC中分离并培养病毒,用表达CD4和趋化因子受体CCR5或CXCR4的GHOST细胞系,测定毒株的辅助受体利用情况,使用相同病毒量即2mg的HIV-1 p24分别感染表达不同受体的GHOST细胞系,通过流式细胞仪检测分析绿色荧光蛋白(GFP)的表达反映病毒感染细胞的能力。结果35例B′亚型毒株利用CCR5受体,占22例(62.85%),双嗜性即CCR5/CXCR4均阳性占13例(37.15%)。GHOST-R5/X4细胞的感染性分析结果显示,R5/X4双嗜性毒株的感染性明显高于CD4〉200/μl的R5毒株的感染性(P〈0.05);R5/X4毒株与CD4≤200/μl的R5毒株感染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D4〉200/μl的R5毒株与CD4≤200/μl的R5毒株感染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GHOST-CCR5细胞感染性分析结果显示:R5/X4双嗜性毒株的感染性明显下降,与CD4〉200/μl的R5毒株的感染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利用相同剂量的双嗜性毒株分别感染R5、X4或R5/X4的GHOST细胞系,显示双嗜性毒株可同时利用CCR5和CXCR4辅助受体,但69.23%的R5/X4毒株以CCR5受体为主,30.77%的R5/X4毒株以CXCR4受体为主。结论HIV-1B′亚型R5/X4病毒不仅有更广泛的宿主细胞嗜性,而且在GHOST-R5/X4细胞中感染性明显提高。持续使用CCR5受体的毒株在疾病进展的过程中虽然辅助受体的利用是一样的,但病毒感染细胞的能力增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