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49篇
  免费   65篇
  国内免费   17篇
儿科学   13篇
妇产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25篇
口腔科学   10篇
临床医学   94篇
内科学   37篇
皮肤病学   27篇
神经病学   8篇
特种医学   52篇
外科学   79篇
综合类   239篇
预防医学   56篇
眼科学   9篇
药学   105篇
中国医学   58篇
肿瘤学   1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26篇
  2020年   23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64篇
  2013年   56篇
  2012年   99篇
  2011年   127篇
  2010年   110篇
  2009年   91篇
  2008年   46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37 毫秒
71.
黄丽  荣秀华  时林  宋夕娟 《西部医学》2009,21(12):2194-2195
目的调查地震灾害一年后在都江堰市工作的医护人员心理卫生状况和相关因素,为以后开展心理咨询和治疗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灾区都江堰市8家医院的220名医护人员(调查组)和非受灾区崇州市7家医院的213名医护人员(对照组)进行心理健康评定比较并同时与全国常模比较,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SCL-90显示,都江堰市8家医院的220名医护人员除人际关系敏感外,其他相关因子分数均高于全国常模,P〈0.05。结论地震一年后,都江堰市基层工作的医护人员依然存在心理健康问题,心理健康情况总体低于全国常模水平。在帮助受灾病人的同时,他们也受到地震冲击,应给予他们心理支持,使他们尽早走出心理阴影。  相似文献   
72.
宋晓英  贾超  吕艳 《西部医学》2009,21(7):1182-1183
目的探讨血清胱抑素C(cystatinC)在急性肾衰竭(acuterenalfailure,ARF)患者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在入ICU即刻及以后每日清晨收集352例ICU患者血清,用酶法测定肌酐(serumcreatinine,Scr),用颗粒增强散射免疫比浊法测定血清cystatinC,用公式计算肾小球滤过率(glomerularfiltrationrate,GFR),按RIFLE标准把患者分为ARF组和非ARF组,对上述各指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ARF组患者的cystatinC与Scr水平高于非ARF组(P〈0.01);ARF组患者血清cystatinC与GFR呈负相关(r=-0.72,P〈0.01);急性肾衰竭患者cystatinC与Scr出现异常在病程上有差别:cystatinC为(4.6±2.5)d;Ser为(5.8±3.9)d(P〈0.01)。结论ARF组患者血清cystatinC明显升高,与急性肾衰竭患者肾小球滤过率有较好的相关性,cystatinC早于Scr发现肾功能的异常,cystatinC检测可用于ICU患者并发ARF的早期诊断指标。  相似文献   
73.
目的调查某院肿瘤病房一起由洋葱伯克霍尔德菌(BC)引起的血管导管相关血流感染(CRBSI)暴发的原因,为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提供依据。方法采用临床资料调查和现场采样检测相结合的方法,对此次医院感染的暴发进行流行病学调查。结果11例次BC引起的 CRBSI发生时间集中,分别为2008年2月18日(1例)、19日(1例)、20日(6例)、21日(1例)、22日(2例);均为股静脉置管患者,均从患者血液中培养出BC,均使用了同一袋肝素钠封管液。环境卫生学调查,患者所使用的液体、一次性注射器材、环境物品细菌学检测均合格,仅在1份剩余肝素钠封管液中(患者共用此封管液)培养出1株BC,其药敏结果与患者血液培养菌株一致。立即采取措施,拔除患者深静脉置管,并抗感染治疗。11例患者7 d后血培养均无细菌生长,该病区再无相同病例出现。结论BC污染肝素钠封管液是此次CRBSI暴发的原因,经积极采取措施,感染得到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74.
75.
目的:观察鸟头与半夏间半量、等量、倍量配伍剂量外用对镇痛效应和皮肤局部吸收急性毒性的影响。方法:(1)采用小鼠醋酸扭体法试验观察鸟头与半夏配伍剂量的外用镇痛效应;(2)采用家免皮肤局部吸收急性毒性试验观察乌头与半夏不同配伍剂量外用对皮肤的急性毒性。结果:(1)镇痛效应:乌头:半夏(1:0.5)在浓度为66.7%时,对醋酸扭体有明显抑制(P〈0.05);乌头:半夏(1:1)在浓度为66.7%和33.4%时,均能显著抑制醋酸扭体(P〈0.01、P〈0.05);乌头:半夏(1:2)在浓度为66.7%时亦能明显抑制醋酸扭体(P〈0.01)。(2)皮肤的急性毒性:乌头:半夏犬剂量(浓度为78%)动物死亡率:1:1为3/4、1:2为3/4、1:0.5为3/4;乌头:半夏中剂量(浓度为39%)动物死亡率:1:1为0/4、1:2为2/4、1:0.5为1/4;乌头:半夏小剂量(浓度为19.5%)动物死亡率:1:1为0/4、1:2为1/4、1:0.5为0/4。结论:镇痛试验结果表明,乌头:半夏比例以1:1为好,乌头:半夏在等量时拟有增强镇痛疗效作用;皮肤急性毒性试验结果表明,乌头:半夏1:2毒性较大;乌头:半夏1:1毒性较小,乌头:半夏在等量时拟有相互抑制毒性作用,随着剂量的变化毒性拟有增加的趋势,特别是半夏剂量超过乌头时毒性增加最为明显。  相似文献   
76.
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693例报告   总被引:84,自引:0,他引:84  
目的总结运用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的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 1992年 3月至2 0 0 3年 3月运用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对 6 93例患者进行治疗的经验及效果。结果即时缝合的 391例中 ,373例治疗获得成功 ;T管引流的 30 2例中 2 72例获得成功。扩张膜状狭窄 74例中效果满意 6 8例 ,恶性狭窄 15例中 11例支架引流获得成功 ,既往有开腹或腹腔镜胆囊胆管手术史者 4 2例中再次手术成功 36例。中转开腹 7例 ,胆漏 2 4例 ,术后残石内镜未取净 11例 ,死亡 4例。结论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对于有较高内镜和腹腔镜技术者是可行、有效和安全的。  相似文献   
77.
Pramlintide acetate (Symlin®), a synthetic analogue of the human hormone amylin. It was approved in March 2005 as a subcutaneous injection for the adjunctive treatment of patients who have type 1 or 2 diabetes mellitus. The objective of current investigation was to study the degradation behavior of pramlintide acetate under different ICH recommended stress conditions by HPLC and LC–MS. Pramlintide acetate was subjected to stress conditions of hydrolysis (acidic or alkaline), oxidation, photolysis and thermal decomposition. Extensive degradation products were observed under the hydrolysis, oxidation or thermal stress conditions, while minimal degradation was found in the photolytic conditions. Successful separation of drug from the degradation products was achieved by the validated chromatography (RP-HPLC and SCX-HPLC) methods. Subsequent to isolation, the molecular weight of each component was determined by LC–MS. The LC–MS m/z values and fragmentation patterns of 4 impurities matched with the predicted degradation products of pramlintide acetate.  相似文献   
78.
目的探讨阿霉素预处理提供鼠皮瓣缺血耐受的可能性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健康成年SD大鼠24只,雌雄各半,体重250~300 g,随机分为A、B、C 3组(n=8)。于各组大鼠腹部制备以腹壁浅血管-神经束为蒂、大小为6 cm×3 cm的岛状皮瓣,A组不作处理;B组用微血管夹阻断腹壁浅血管血流10 min,松开后再灌注10 min,反复4次;C组经腹壁浅静脉推注阿霉素(1 mg/kg)。24 h后于皮瓣蒂部夹闭腹壁浅血管4 h,再灌注2 h,制备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术后观察大鼠存活情况,于缺血再灌注损伤后0、8、12、24、30 h各组取皮瓣检测丙二醛(malonyldiadehyde,MDA)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含量;于缺血再灌注损伤后7 d测量皮瓣成活率后处死大鼠,取皮瓣行组织学观察。结果实验中共5只大鼠死亡,其中A、B组各1只,C组3只,均给予补充。缺血再灌注损伤后7 d,A组皮瓣成活率为10.10%±0.43%,小于B组91.63%±1.76%及C组92.75%±1.4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与C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29,P=0.77)。缺血再灌注损伤后0 h 3组间MDA和SOD含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8 h后各时间点A组与B、C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与C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织学观察示,A组炎性细胞浸润较B、C组明显,纤维增生减弱;B组与C组皮瓣组织学改变相似。结论阿霉素预处理可以提供鼠皮瓣缺血耐受,保护皮瓣减轻缺血再灌注损伤,其机制可能与诱导内源性保护物质的产生有关。  相似文献   
79.
目的 探讨全腹腔镜下保胆取石一期缝合术(LRCL)的手术方法和适应证.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2年3月至2011年11月开展LRCL 40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施行LRCL 402例胆囊结石患者,成功373例(92.8%),中转腹腔镜胆囊切除术24例,出现并发症5例.无中转开腹,无继发胆总管结石,无死亡.手术时间30~160 min,平均约68 min.术后住院3~11 d.术后并发症率发生较低的缝合引流方法为:采用胆囊颈部切口和间断8字缝合,与非胆囊颈部切口和间断缝合、连续扣锁缝合相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1、3、5 年的复发率为1.1%、2.4%和4.0%.结论 对于合适的病例,LRCL保持了胆囊的功能,具有安全、术后住院时间短、并发症少、康复快、结石复发率低等优点,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80.
目的 总结运用腹腔镜、胆管镜同期治疗胆囊结石合并正常直径胆总管结石的临床经验.方法 完成腹腔镜胆囊切除后,经胆囊管残端扩张、经胆囊管胆总管汇合部切开或经胆总管前壁切口入路,采用胆管镜取石网取石、液电碎石、经胆囊管残端输尿管导管胆管引流、T管引流或胆总管切口即时缝合等,有选择地对205例胆总管内径≤0.8 cm的正常直径胆总管结石患者进行治疗.结果 腹腔镜胆总管探查取石术205例中,腹腔镜联合术中胆管镜取尽结石162例,中转为术中十二指肠镜下乳头切开取石43例,无中转开腹.胆管镜组162例患者平均手术时间112 min,术后并发症率5.5% (9/162),无残余结石;十二指肠镜组43例患者平均手术时间95 min.术后并发症率9.3%(4/43),术后残余结石1例.无肠穿孔、胆管穿孔、大出血、重症胰腺炎等并发症,无死亡.结论 只要选择合适的病例,腹腔镜、胆管镜同期联合手术治疗胆囊结石合并正常直径胆总管结石是可行、有效和安全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