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07篇
  免费   143篇
  国内免费   60篇
耳鼻咽喉   8篇
儿科学   2篇
妇产科学   4篇
基础医学   35篇
口腔科学   4篇
临床医学   125篇
内科学   58篇
皮肤病学   4篇
神经病学   16篇
特种医学   60篇
外国民族医学   1篇
外科学   67篇
综合类   333篇
预防医学   102篇
眼科学   25篇
药学   134篇
中国医学   233篇
肿瘤学   99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38篇
  2021年   67篇
  2020年   81篇
  2019年   27篇
  2018年   39篇
  2017年   24篇
  2016年   29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92篇
  2013年   90篇
  2012年   119篇
  2011年   131篇
  2010年   77篇
  2009年   70篇
  2008年   61篇
  2007年   63篇
  2006年   60篇
  2005年   37篇
  2004年   41篇
  2003年   37篇
  2002年   27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71.
目的观察滋阴通络益气化痰法对脑血栓形成患者生存质量(QOL)及功能的影响。方法将90例患者随机分为三组各30例,治疗1组予护脑通络超微颗粒口服,治疗2组予护脑通络片口服,对照组予步长脑心通胶囊口服,疗程均为28d。采用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简表(WHOQOL—BREF)评定生存质量;采用改良Barthel指数评定标准评定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结果治疗1、2组总体生存质量改善率分别为86.67%与90.00%,高于对照组53.33%;治疗1、2组脑血栓形成患者ADL显著改善,在总体疗效和证候疗效方面也明显优于对照组;对主症的起效时间比对照组平均早5~7d。结论滋阴通络益气化痰法对该病QOL、ADL有较好的临床疗效,且临床用药安全。所用超微颗粒药材量仅为常规颗粒剂及片剂的一半剂量,仍有较好疗效,说明超微颗粒减量一半后能取得常规剂量相同的疗效。  相似文献   
72.
桑白皮药材中1-脱氧野尻霉素的两种含量测定方法的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正收  徐瑾  周应军 《中成药》2007,29(11):1654-1657
目的:建立和比较两种测定桑白皮中1-脱氧野尻霉素(1-Deoxynojirimycin,简称DNJ)的方法。方法:方法1:采用Hypersil NH2柱,以乙腈-水(78∶22)为流动相;ELSD检测器。方法2:采用ZORBAX SB-C18柱,以乙腈-0.1%醋酸溶液(25∶75)为流动相;DAD检测器,检测波长为265nm。结果:两种HPLC法测定结果基本一致,经t检验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两种方法的重现性好,灵敏度高,均可有效控制桑白皮中DNJ的含量。  相似文献   
73.
杨华中  张建辉  宋奎  孙小娟 《中药材》2007,30(10):1273-1275
目的:研究光叶海桐总皂苷(SPGL)诱导HL-60细胞分化的作用。方法:采用1×10-5~5×10-4mg/ml浓度SPGL处理第3 d的HL-60细胞进行Wrigh-Giemsa染色、NBT还原能力及细胞表面抗原的检测。结果:在药物作用下,HL-60细胞形态学出现分化特征;NBT还原能力增强,且其阳性细胞数与SPGL的浓度有明显的量-效关系;CD11b与CD14表面抗原的表达明显升高。结论:SPGL有诱导HL-60细胞分化的作用,并诱导其向粒细胞系和单核系细胞分化。  相似文献   
74.
目前对中药指纹图谱的研究较多,且研究不断深入,新的研究方法和手段不断涌现。现对中药指纹图谱的研究进行深入分析,提出了“全指纹图谱系”这一新的概念。中药的“全指纹图谱系”考察方中每一味药物的信息,即根据中药制剂的成分分析及其与功能主治相关药效作用等,确定中药所含有的具体各类成分,进而根据每一类成分的提取方法和仪器条件制定出相应的指纹图谱,并进一步确定中药“全指纹图谱系”中每张指纹图谱中每一个指纹峰的来源。对中药“全指纹图谱系”建立程序、建立方法、构建模式等进行了较全面的研究和分析。  相似文献   
75.
多发骨髓瘤的CT诊断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多发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MM)的X线平片和CT表现特点,提高对MM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经骨髓穿刺或临床证实的35例MM的X线平片及CT表现。结果35例MM中,X线平片阴性4例,其中CT亦呈阴性2例。其余病例均有不同程度骨质疏松及骨质破坏。结论MM的X线平片和CT表现具有一定特征,临床、影像、实验室与病理相结合可显著提高本病的诊断准确率。  相似文献   
76.
观察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的各种感染性事件,分析与之相关的各种风险因素。方法:这是一个回顾性研究,调查和随访2003年6月—2008年6月5年间在我科接受治疗超过1年以上RA患者,统计其因感染性疾病而住院的事件,收集患者的各种信息,包括性别、年龄、病程、病期、药物、合并疾病等,汇总进行分析。结果:本次研究总共观察98例病人,结果在治疗期间有7例患过急性肺炎,2例患过急性尿路感染,2例患过软组织感染,1例患过化脓性关节炎,1例患过III型肺结核,1例患过PCP肺炎,肺部感染总数9例,与其他部位感染人数比较均P<0.05,差异有显著性;治疗3年以上患者的感染率与治疗3年以下的感染率比较P<0.05,差异有显著性;感染组患者的强地松和甲氨喋呤的服用剂量与未感染组比较,P均<0.05,差异有显著性,此外感染组的年龄、病程与未感染组比较P均<0.05,差异有显著性。结论:①研究表明在治疗RA的长期过程中,遭受肺部感染的风险最高。②RA患者感染风险与强地松和甲氨喋呤的服用剂量和持续时间以及患者的年龄和病程成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77.
目的探讨血清白细胞介素-18(IL-18)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关系。方法选择2003年7月至2007年6月在我院就诊的冠状动脉造影阳性的冠心病患者80例(男46例,女34例)为冠心病组,同期健康体检者80例(男48例,女32例)为对照组,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检测血清IL-18水平,并采用改良的Gensini评分系统对冠状动脉病变程度进行评分。结果冠心病组血清IL-18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且随着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加重,冠心病患者血清IL-18水平逐渐升高。结论血清IL-18促进炎症反应,在冠状动脉病变发生与进展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本组冠心病患者的炎性细胞因子IL-18血清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并随着冠脉病变程度的加重而升高,提示血清IL-18水平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的病变程度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78.
目的观察谷氨酰胺对结直肠癌术后化疗患者肠黏膜屏障的保护作用。方法将2004年1月-2006年1月期间结直肠癌根治术后在该院接受第4次化疗的51例患者分成观察组(25例)和对照组(26例),化疗方案为氟尿嘧啶(5-Fu)、四氢叶酸(CF)加奥沙利,即FOLFOX方案。观察组化疗同时口服谷氨酰胺颗粒30粒/d,分3次服,连续7d;对照组仅接受化疗。检测两组患者接受第4次化疗前后血浆中谷氨酰胺浓度和尿中乳果糖/甘露醇(L/M)比值。结果观察组化疗后血浆中谷氨酰胺浓度明显高于对照组[(607.32&#177;85.33)vs(517.67&#177;61.46)]μmol/L(P〈0.01);尿中L/M比值观察明显低于对照组[(0.0357&#177;0.0046)vs(0.0514&#177;0.0071)](P〈0.01)。结论谷氨酰胺颗粒能够显著提高结直肠癌术后化疗患者血谷氨酰胺浓度。降低尿乳果糖/甘露醇比值(L/M比值),从而减轻化疗药物对肠黏膜损伤程度,有效维护肠黏膜屏障功能。  相似文献   
79.
目的:探讨miR-362-3p在胆囊癌中的表达及功能。方法:用qRT-PCR检测手术切除的44例胆囊癌患者手术标本中miR-362-3p的表达,并分析其表达与胆囊癌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miR-362-3p模拟物转染胆囊癌细胞后,分别用MTT法、细胞划痕试验及Transwell侵袭试验观察细胞增殖、迁移及侵袭的改变。通过生物信息学方法及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试验分析miR-362-3p的靶基因,并采用补救试验验证。结果:miR-362-3p在胆囊癌组织的表达明显低于相应癌旁组织(P0.05)。miR-362-3p的低表达与肿瘤TNM分期、淋巴结转移及远处转移明显有关(均P0.05)。低表达miR-362-3p患者总体生存率较高表达miR-362-3p患者明显降低(P0.05)。转染miR-362-3p模拟物后,胆囊癌细胞的增殖,迁移及侵袭能力明显减弱(均P0.05)。Nemo样激酶(NLK)被确定为miR-362-3p的潜在靶基因,转染NLK过表达载体后,miR-362-3p模拟物对胆囊癌细胞的上述作用被明显逆转(均P0.05)。结论:miR-362-3p在胆囊癌中表达下调,下调的miR-362-3p减少了对靶基因NLK的抑制,从而促进了胆囊癌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  相似文献   
80.
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后干眼症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和探讨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与干眼症的相关因素.[方法]对59例(118只眼)近视患者行LASIK,观察术前、术后1周、1个月和3个月的干眼症症状、角膜荧光素染色、泪膜破裂时间(BUT)和泪液分泌试验的变化.[结果]①术后1个月,3个月症状的自我评分与术前比无明显差异(均P>0.05);②术后3个月角膜荧光素染色结果与术前比无明显差异(P>0.05);③术后1周、1个月、3个月BUT较术前明显缩短,差异有显著性(P<0.05);④术后1周、1个月、3个月泪液分泌试验与术前相比明显缩短,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①干眼症是LASIK术后普遍存在的并发症之一.②术后角膜荧光素染色、BUT、泪液分泌试验等的检查可出现异常的改变,其发生机制与患者自身情况、手术方法、手术操作及术后用药等多种因素有关.③LASIK术后干眼症最终可随着时间推移而逐渐缓解或痊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