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9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3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5篇
口腔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40篇
内科学   12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4篇
外科学   7篇
综合类   17篇
预防医学   6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9篇
  3篇
中国医学   5篇
肿瘤学   4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7篇
  2005年   5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1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纪晓丽 《中国美容医学》2014,(14):1200-1202
目的:观察水氧治疗仪合并丹参酮胶囊治疗轻、中度痤疮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轻、中度痤疮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采用水氧治疗仪结合口服丹参酮胶囊治疗;对照组仅给予口服丹参酮胶囊治疗。两组均治疗8周后评定疗效。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有效率分别为83.33%和68.33%,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水氧治疗仪合并丹参酮胶囊治疗轻、中度痤疮,疗效肯定,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72.
目的 探讨辐射诱导早期反应基因5(Ier5)的转录调控机制。方法 运用缺失体构建、定点突变、电泳迁移率实验(EMSA)及染色质免疫共沉淀(ChIP)技术,确定宫颈癌HeLa细胞中Ier5基因启动子区域、转录因子及其结合位点。结果 发现Ier5基因的启动子区可能在缺失体Ier5-8所包含的范围(-408~-238 bp)内。Ier5基因具有2个转录因子,分别为GCF、NFI,其中GCF的结合位点在Ier5基因启动子-388~-382 bp和-274~-270 bp处,NFI的结合位点在Ier5基因启动子-362~-357 bp处。GCF抑制Ier5基因的表达,抑制作用随γ射线吸收剂量的增加而减弱,NFI促进Ier5基因的表达。结论 Ier5基因启动子最可能的区域为-408~-238 bp,该区域存在2个辐射敏感的转录因子GCF和NFI的结合位点。GCF对Ier5基因的顺式作用元件起负调节作用,而NFI起正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73.

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effectiveness and safety of auricular acupoint bloodletting in treatment of insomnia

METHODS

Participants (n = 60) with insomnia were randomized into two groups to receive treatment of auricular acupoint bloodletting: low frequency group, 1 times/week for five weeks (n = 30); high frequency group, 2times/week for two weeks (n = 30). The following outcomes were measured blindly at baseline, after first treatment, 4 weeks, and 8 weeks: 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 scale (PSQI).

RESULTS

The groups were balanced at baseline for insomnia and demographic characteristics. There were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groups in terms of any of the outcomes, at the first follow-up time point. However, the therapeutic effect of LFG (once per week) is obviously lower than that of HFG (twice per week). In addition,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side effect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CONCLUSION

The treatment of insomnia with different frequencies of auricular acupoint bloodletting is effective and has less side effects. More reasonable treatment frequencies are worth further study.  相似文献   
74.
范昊  蔡军 《国际外科学杂志》2021,48(3):170-174,F0003
目的探讨腹腔镜辅助远端胃癌根治术(LADG)后胰瘘发生的相关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6月—2018年3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行LADG的患者189例,从中筛选符合术后胰瘘诊断标准的27例患者纳人胰瘘组,再随机选择同期的未发生胰痿患者27例纳入非胰瘘组,记录所有患者的术前特征和手术数据,包括体重指数、内脏脂肪面积、术前病史、肿瘤分期、手术时间及出血量等,分析术后胰瘘发生的相关影响因素。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Mean±SD)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结果﹐高体重指数(t=3.956,P=0.003),高内脏脂肪面积(t=6.161,P=0.038),手术时间长(t=2.650,P=0.024),出血量大(t=1.887,P=0.042),淋巴结清扫范围广(t=2.092,P=0.001)的患者更易出现术后胰瘘,而内脏脂肪面积/腹部总脂肪面积比值(=1.334,P=0.324),术前合并肺疾病(χ^2=0.750,P=0.379),冠心病(χ^2=0.081,P=0.500),高血压(χ^2=0.667,P=0.239),糖尿病(χ^2=2.030,P=0.127),慢性肾脏病(χ^2=0.587,P=0.352),肿瘤分期(χ^2=1.388,P=0.500)等因素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肥胖患者及手术时间长的LAIDG患者发生术后胰瘘的可能性更大,综合性术前判断及谨慎的术中操作可能是避免术后胰瘘发生的有效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75.
目的 分析铜绿假单胞菌(PAE)肺部感染危险因素及耐药性分析.方法 分析我院2007年1月~2011年4月101例肺部感染患者261株PAE株药物敏感性.结果 101例患者中有98例患者存在肺部或其它基础疾病,在261株菌株中除头孢三嗪外均有较高的药物敏感性及较低药物耐药性;其中对哌拉西林他唑巴坦药物敏感率最高,对环丙沙星药物耐药率最低;在有无肺部基础疾病药物敏感性分析中仅庆大霉素、环丙沙星、氨曲南、头孢三嗪、头孢他定药物有统计学意义在.结论 在PAE肺部感染中,肺部及其它各种基础疾病为其高危感染因素,但肺部疾病和基础疾病并不能成为药物敏感性变化因素的参考.  相似文献   
76.
目的为探讨复方912注射液对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动物模型机体组织细胞氧代谢的影响。方法选择质量在20-25kg的一年期雄性健康小香猪32只,以标准大肠杆菌由右侧颈内静脉缓慢注入,于注入5h后制成MODS动物模型,将这些MODS动物模型随机分为912液治疗组和生理盐水对照组。两组动物模型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后1h、3h、5h、7h采用热稀释原理测定心输出量(CO),测定CO的同时由Swan—Ganz漂浮导管的肺动脉测孔,抽取混合静脉血,由颈动脉鞘管抽取动脉血进行血气分析。将所得的数据及动物当时的血红蛋白和吸氧浓度(21%)输入监护仪计算出动脉氧含量(CaO2)、氧输送量(DO2)、氧消耗量(VO2)、氧输送指数(DO2I)、氧消耗指数(VO2I)、氧摄取指数(O2Ext)。结果912液治疗组于治疗开始3h后各血清细胞因子的水平明显低于治疗前水平(P〈0.01),也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这些结果为912液对MODS的进一步临床治疗研究提供了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77.
目的探究产褥期营养干预对产妇泌乳不足的治疗效果,可有效防止产后泌乳不足,促进产妇恢复。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该院产科出现泌乳不足的产褥期妇女122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营养组(61例)和常规组(61例)。常规组产妇采用催乳仪治疗,营养组在常规组基础上采用营养干预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营养组产妇泌乳始动时间显著早于常规组(P<0.05);分娩24 h后,营养组产妇泌乳量显著高于常规组(P<0.05),营养组产妇血清泌乳素含量显著高于常规组(P<0.05);营养组贫血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传统治疗基础上对产妇增加营养干预可有效提升泌乳始动时间。  相似文献   
78.
目的分析15例高级别胶质瘤生长变化的影像学表现,初步总结其动态变化的影像学特征。方法分析15例高级别胶质瘤(间变性星形细胞瘤和胶质母细胞瘤)的自然病史,通过对每一例患者自初次发病到最终手术的时间内所做的一系列影像学检查进行分析,仔细评价了首次检查时病灶位置、术前病灶累及的部位、动态影像学表现及生长趋势,所有病例均经病理证实。结果全部15例病例中,男12例,女3例,初次发病时平均年龄为36.2岁(1~59岁)。自然病史周期平均31.2个月(范围2~106个月)。其中1例经活检证实,14例经手术切除并行病理检查。最终病理诊断包括4例间变性星形细胞瘤(WHO3级),11例胶质母细胞瘤(WHO4级),4例患者影像学阳性表现的出现滞后于临床表现,6例在生长过程中发生灶内出血,4例表现为自不强化到明显强化,3例在第一次影像学检查就表现出扩散征象,1例表现为多中心起病。结论灶内出血、强化的动态变化可提示胶质瘤自低级别向高级别的恶变,高级别胶质瘤生长快、扩散早,一旦明确诊断,应立即进行治疗。  相似文献   
79.
不同神经阻滞方法治疗颈源性头痛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6,自引:5,他引:6  
目的:比较外周神经、颈2横突和二者联合阻滞三种方法治疗颈源性头痛的效果和副作用。方法:按照国际诊断颈源性头痛(CEH)的标准,选择74例头痛患者,随机分3组,分别行外周神经(枕大、枕小或耳大神经)阻滞(25例)、颈2横突注射(24例)和二者的联合治疗(25例),各组使用剂量相等的二丙酸倍他米松与倍他米松磷酸钠(得宝松)1ml与甲钴胺(弥可保注射液)0.5mg溶于0.4%利多卡因,每个穿刺点注射3ml,隔周注射1次,共治疗2次。结果:在治疗后第2周、1个月和3个月的随访中,各组疼痛程度数字评分(NRS)、每周发作次数和每次发作持续时间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1),并有随时间推移效果降低的趋势,但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与治疗前外周、颈2和联合组NRS7.38±2.09、6.98±2.18和7.66±1.91相比,治疗后2周时3组的相应NRS为2.38±2.99、3.63±3.62、2.82±2.84;1个月时为3.70±3.32、4.42±3.28、3.32±3.10;3个月时为4.08±2.75、4.85±3.25、4.08±2.75。治疗前后3组颈部活动度(ROM)明显改善,组间区分不明显,但颈项僵硬主观缓解感后两组好于前者(P<0.05)。治疗后即刻在颈2阻滞和联合组出现3例头晕,观察期内3例出现激素副作用。结论:外周神经阻滞、颈2横突注射和二者的联合治疗对于缓解CEH的疼痛程度和颈项僵硬均有显著的疗效,但外周神经阻滞操作更为简单、安全,在三种方法中应为首选。  相似文献   
80.
目的 应用血栓弹力图(TEG)监测冠心病患者双联抗血小板治疗效果,主要观察氯吡格雷对二磷酸腺苷(ADP)诱导的血小板抑制率,同时观察患者临床缺血及出血事件的发生情况.在应用TEG监测同时,用流式细胞术监测患者抗血小板效果,探讨更适用临床的检测模式.方法 同时应用TEG及流式细胞仪分别检测血小板活化标志物CD62p和PAC-1,观察临床终点事件的发生.结果 TEG中ADP抑制率与血小板-纤维蛋白凝块强度(MAADP)检测血小板功能,有较好的敏感性和特异性,ADP抑制率为32.70%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下的面积最大0.715(95% CI:0.609 ~0.822,P=0.001),MAADP为42.05 mm时ROC曲线下的面积最大0.869(95% CI:0.794 ~0.944,P=0.000),MAADP较ADP能更准确地反映患者抗血小板效果.结论 TEG检测的ADP抑制率在<32.70%与MAADP> 42.05 mm时可能反映患者对氯吡格雷反应性低下,具有较好的缺血事件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