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0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4篇
基础医学   7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11篇
内科学   1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9篇
外科学   7篇
综合类   10篇
预防医学   39篇
药学   18篇
中国医学   12篇
肿瘤学   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4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汉麻果胶化学成分研究Ⅰ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研究汉麻果胶中的化学成分.方法:应用70% ~ 80%乙醇提取,D101大孔吸附树脂纯化富集,硅胶柱色谱、薄层制备,应用光谱与电磁波谱等方法鉴定其结构.结果:从汉麻果胶50%~70%乙醇洗脱物初步得到7个化合物,分别是nemerosin(1)、香草醛(2)、滨蒿内酯(3)、芦丁(4)、伞形花内酯(5)、β-胡萝卜苷(6)β-谷甾醇(7).结论:化合物1~5为首次从该植物部位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02.
目的 建立艾芩止咳颗粒中盐酸麻黄碱的高效液相含量测定方法.方法 采用Diamonsil C18(4.6 mm×250 mm,5μm)色谱柱,以乙腈-0.025 mol/L磷酸溶液(10∶90)为流动相,流速为1 mL/min,检测波长为210 nm,柱温30℃.结果 盐酸麻黄碱含量测定的线性范围为0.13~ 0.77 μg(r=0.999 92),精密度试验RSD=0.11%.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7.87%,RSD=1.68%.结论 本方法快速、简便、准确、重复性较好,结果可靠,可为艾芩止咳颗粒的质量评价提供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03.
目的:结合在局麻吸脂术使用布比卡因的经验探讨肿胀液中布比卡因的安全使用、组成及其有效性。方法:选择2013年6月-2019年2月135例不同部位进行局麻负压吸脂的患者为研究对象,肿胀液主要成分为布比卡因和利多卡因,评估应用含布比卡因和利多卡因肿胀液在吸脂术中的药物组成、用量、疗效和安全性。结果:局麻吸脂中含布比卡因结合利多卡因的肿胀液适合于吸脂量低于4800ml的患者,仅含布比卡因一种麻醉药物的肿胀液在吸脂量为3600ml,布比卡因总用量为252mg(文献值为150mg)时未显示毒性;含布比卡因肿胀液组镇痛效果好于利多卡因组,术中起效快,术后1~4d无痛苦、恢复快、愈合好、并发症少、住院时间缩短一半。结论:布比卡因及布比卡因结合利多卡因的肿胀液在局麻吸脂中具有镇痛效果好、手术安全等优点,为其进一步应用提供了宝贵经验。证明布比卡因、尤其是布比卡因结合利多卡因作为肿胀液的麻醉药物值得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104.
目的:设计和部署一套用于健康知识考核的软件系统。方法:利用.NET技术和SQL Server数据库管理系统,构建基于B/S模式的健康知识测验系统。结果:系统运行稳定,能够处理客户端故障和网络中断等异常情况。结论:系统能够定量反映被测人群对于健康知识的掌握情况,其统计结果可以为管理部门加强卫生保健工作提供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105.
目的探讨单宁酸(tannic acid,TA)缓释微球心肌注射对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后心室重构的影响。方法制备TA缓释微球,检测其体外释放药物参数。制备大鼠心肌梗死模型,将80只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空白微球组[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PLGA)组,n=24]、TA缓释微球(PLGA-TA)组(n=24)、TA组(n=16)和生理盐水(NS)组(n=16)。术后用超声心动图评价心功能;术后4周,观察心肌梗死边缘组织的心肌细胞外基质(ECM)排列;术后2周和4周,测定心肌梗死区胶原蛋白含量。结果 TA持续从微球载体中释放1个月。术后2周PLGA-TA组、TA组的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短轴缩短率(LVFS)、左心室舒张期末内径(LVEDD)和左心室收缩期末内径(LVESD)指标均明显优于其它两组(P<0.05);术后4周,PLGA-TA组的LVEF、LVFS、LVEDD、LVESD指标均明显优于其它3组(P<0.05)。术后4周PLGA-TA组心肌ECM排列较TA组更为有序整齐。术后4周PLGA-TA组的心肌梗死区胶原蛋白含量高于TA组[(88.88±7.28)μg/mg心肌干重vs.(72.43±9.02)μg/mg心肌干重]、PLGA组[(88.88±7.28)μg/mg心肌干重vs(.71.97±6.06)μg/mg心肌干重]和NS组[(88.88±7.28)μg/mg心肌干重vs.(68.86±7.55)μg/mg心肌干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7.162,P=0.003);而TA组、PLGA组、NS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A缓释微球心肌注射可较长时间遏制AMI后ECM的降解,有效延缓心室重构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6.
《Acta biomaterialia》2014,10(3):1380-1391
Over the last decades, wound dressings have developed from the traditional gauze dressing to tissue-engineered scaffolds. A wound dressing should ideally maintain a moist environment at the wound surface, allow gas exchange, act as a barrier to micro-organisms and remove excess exudates. In order to provide these characteristics, we developed and studied bioresorbable hybrid structures which combine a synthetic porous drug-loaded top layer with a spongy collagen sublayer. The top layer, prepared using the freeze-drying of inverted emulsions technique, was loaded with the analgesic drugs ibuprofen or bupivacaine, for controlled release to the wound site. Our investigation focused on the effects of the emulsion’s parameters on the microstructure and on the resulting drug-release profile, as well as on the physical and mechanical properties. The structure of the semi-occlusive top layer enables control over vapor transmission, in addition to strongly affecting the drug release profile. Release of the analgesic drugs lasted from several days to more than 100 days. Higher organic:aqueous phase ratios and polymer contents reduced the burst release of both drugs and prolonged their release due to a lower porosity. The addition of reinforcing fibers to this layer improved the mechanical properties. Good binding of the two components, PDLGA and collagen, was achieved due to our special method of preparation, which enables a third interfacial layer in which both materials are mixed to create an “interphase”. These new PDLGA/collagen structures demonstrated a promising potential for use in various wound healing applications.  相似文献   
107.
桦木酸微乳的组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桦木酸微乳的配方组成,并评价其质量。方法通过滴定法绘制三元相图,筛选微乳配方组成;建立桦木酸的HPLC测定法;考察微乳对桦木酸的增溶作用,及室温、40℃、光照条件下放置10d的稳定性。结果Cremophor RH40和Tween80均可形成微乳,随着Km(表面活性剂/乙醇的重量比)的增大,微乳区也增大,油相十四酸异丙酯和十六酸异丙酯对微乳区的影响不大,微乳在室温、40℃和以及光照的条件下一直呈澄清透明状态,说明微乳在这些条件下稳定。结论优选的最佳配方组成为Tween80-乙醇-十四酸异丙酯一水的比例为5:5:3:8.6。  相似文献   
108.
由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中国医药国际交流中心主办的“医疗器械监督管理国际论坛”于2010年9月8日-10日在北京九华山庄召开。此论坛是迄今为止在中国举办的最大规模的医疗器械监督管理国际交流活动,举办的目的是为了加强国内外医疗器械法规间的交流,宣传中国医疗器械监督管理的法规、政策,  相似文献   
109.
22070人次中老年健康体检恶性肿瘤检出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为了积累恶性肿瘤发病率资料,了解恶性肿瘤在中老年人群中的发病特点,使肿瘤防治工作更有预见性和针对性。方法:对北京社区中老年人1997-2006年健康体检中的恶性肿瘤发病情况进行调查分析。结果:年均查体2207人,共查出恶性肿瘤患者75例,年均发病率为3.40‰;肺癌的发病率最高,占42.7%,胃癌和前列腺肿瘤并列第二。结论:查体有助于恶性肿瘤的早期发现。以肺癌作为肿瘤防治制工作的重点,势必对降低肿瘤的发病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对于中老年男性查体对象,前列腺应作为重点检查之一,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AS)应做为必查项目。  相似文献   
110.
基于HL7 CDA标准和XML技术在电子病历系统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对电子病历系统互通性的分析基础上。简单论述了电子病历相关的HL7 CDA标准的主要内容、CDA标准与HL7 V3标准的相关性以及采用XML技术进行医疗文档描述的优点。最后介绍了CDA标准在电子病历系统中的应用举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