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6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11篇
内科学   12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5篇
预防医学   7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9篇
中国医学   19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4 毫秒
21.
青海省德令哈市北山地区自1995年发生一起人间鼠疫以来,连续三年在该地区检出鼠疫菌,证明了该地区动物间鼠疫流行猛烈。此次监测队再赴该地区目的是考核前三年的灭獭效果,并以疫点为中心.扩大监测范围,进一步掌握鼠疫流行动态,严防人间鼠疫再次发生。1自然概况 北山地区距州府所在地德令哈市25km,为喜马拉雅旱獭鼠疫自然疫源地,位于青藏高原西部,东经37°48′,北纬37°46′~37°78′,海拔 3 500m以上。该地气候寒冷,多风干燥,年平均降雨量 193.6mm.年平均温度-3℃,属高山寒冷气候区。景…  相似文献   
22.
1重视实习以加深印象人体解剖学诸多形态学内容通过实习对尸体标本与模型的学习可以给学生留下较深的直观印象,较易记忆,并教会学生运用图谱和联系活体把形态学活,这样就能正确地、全面地认识人体形态结构。例如,骨学实习时,教师先示教躯干骨,再要求学生参照标本和图谱自学四肢骨,并结合活体辩认骨性标志,达到学生学得“津津有味”,教师教得“轻轻松松”的目的。2注意分析归纳法以理解形态特征分析归纳法,主要是运用联系思维,改变死啃书本,硬记名词的方法。例如,肝门、肺门、肾门等名词分别出现在消化、呼吸、泌尿系统里…  相似文献   
23.
目的:构建《四部医典》方剂数据库,挖掘其用药规律,为研究藏族医学(简称藏医)用药规律提供参考。方法:收集《四部医典》中《秘诀医典》和《后续医典》记载的方剂,应用Visual Fox Pro 9. 0构建方剂数据库,结合藏医疾病的"十五会"及其治疗的"十八实践"双视角,应用Gephi 0. 9. 2复杂网络等方法进行分析。结果:《四部医典》共收载2 695首藏药方剂,构成每一方剂的药味均数为6. 6味,其中≤7的占总方剂的69. 2%,总方剂涉及的药物有1 002种,其中诃子、竺黄、红花、荜茇、干姜等节点度≥156,藏医特色药食两用药物酥油、白糖、青稞甜醅、蜂蜜、红糖等节点度≥91,根据十五会(skabs bco lnga)的疾病分类,伤科病会有495首方剂、热病会有323首、毒症会有278首、三因病会有197首等。根据十八实践(lag len bco brgyad)治疗方法,散剂有162首,汤剂有77首,催泻法有84首等。关联规则分析发现冰片、竺黄、红花、檀香等凉性药物的边权重≥59,石榴子、荜茇、肉桂、豆蔻等温性药物的边权重≥45。结论:《四部医典》具有以"凉-温"药性为双核心的椭圆式哲学用药规律,以"消-泻"(zhi-sbyong)二法为用药方法,隆-赤巴-培根的权重为用药辨证思维等特点,其中酥油、青稞甜醅、白糖等藏医特色送服剂的临床应用突出,体现了以整体平衡为重心的藏族文化哲学思想,具有"食疗加药物,药物加治法"的多维立体用药规律,对揭示藏医用药规律的研究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24.
白通汤出自《伤寒论·辨少阴病脉证并治》,原方由葱白(四茎)、干姜(一两)、生附子(一枚,去皮破八片)3味药组成,具有补阳破阴之功效,主治少阴寒证兼阳虚下利。方中附子、干姜大辛大热,温补少阴,扶阳祛寒;葱白破阴通阳,交通阴阳。笔者师其方义,近年来用于治疗少阴阳虚所致的有关疾病,疗效颇佳,现举验案3则如下。  相似文献   
25.
为了保证青藏铁路格尔木至拉萨段顺利施工和运营.按照卫生部、铁道部联合下发的《青藏铁路建设鼠疫防治技术方案》,青海省海西州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组成鼠疫监测工作队.于2004—2006年在青藏铁路线二道沟地区开展了连续3年的鼠疫监测,现总结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26.
"味性化味"(Ro Nus Zhur Jes)理论是藏族药学(简称藏药)的核心内容,可分为"味性能"(Ro Yi Nus Pa)和"本质性能"(Ngo Bovi Nus Pa),而"味性能"又分为六味、三化味、八性、十七效等;"本质性能"又分为气味功效、生地功效、颜色功效、同形功效等8种,是藏药从采集到炮制,从配伍到成品的理论依据。藏药"味性化味"理论与疾病的20种特性形成轴承关系,通过"味性化味"的配伍,调节三因的紊乱,达到防治疾病的目的。藏药经典方剂都在该理论指导下配伍而成,因此,开展藏药"味性化味"理论研究,可揭示藏医用药规律的科学内涵。但目前藏药研究主要集中在化学成分和药理机制等邻域,很少从藏药"味性化味"理论来研究,脱离了藏药传统理论的指导,很难发现藏药配伍的核心规律。本文基于3 000余函藏医古籍文献,应用历史时间轴方法和Gephi v0. 8. 2可视化软件等梳理藏药"味性化味"理论的传承历史,阐释藏药六味、三化味、十七效等如何作用于三因和20种特性等疾病属性,以期为藏药药性研究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27.
病例:女,37岁。因右上腹反复胀痛3年而入院。发作时呈持续性胀痛,伴右侧肩背部酸胀不适,无发热、寒战,无皮肤巩膜黄染。摄入油腻食物或鸡蛋后可诱发右上腹不适。平时体质较好。20年前有阑尾手术史。查体:体温36.3℃,全身皮肤、巩膜无黄染,浅表淋巴结无肿大。腹平软,有下腹可见4cm手术瘢痕,未见肠型,右上腹无压痛,莫菲征阴性,全腹未触及包块,移动性浊音阴性,肠呜音正常。  相似文献   
28.
297例眼外伤的流行病学特征及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青海省海西地区眼外伤的流行病学特征,探讨其发生原因.方法 采用统一的调查问卷对青海省海西地区某综合医院眼科2000-2007年收治的297例眼外伤患者进行调查.结果 在297例眼外伤患者中,男女比例为4.12:1;18~42岁是眼外伤多发年龄段(78.1%);工人、个体从业者和农民是眼外伤的高发人群,分别占31.65%、28.62%和22.22%;在眼外伤分类中挫伤最多(52.19%),其次是化学伤和穿孔伤,分别占20.54%和14.48%;致伤原因多种多样,主要以金属铁器和拳击伤为多,分别占25.25%和24.92%;54.88%的眼外伤发生在工作场所;视力下降甚至失明者占67.68%.结论 眼外伤多发生在青壮年男性,工人、个体从业者和农民是眼外伤的高发人群,应重视眼外伤防治知识的宣传和眼外伤发生后的及时治疗.  相似文献   
29.
住院病人不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住院病人抗菌药物使用情况,促进合理用药。方法随机抽取病区2007年1月-12月的住院处方,根据合理用药的生物医学标准(WHO/MSH)进行分析,并加以分类统计。结果共审核处方34520张,其中有抗菌药物的9360张,存在不合理用药处方2986张。分别在给药方案(1987张)、溶媒不当489张、药理作用拮抗(176张)、重复用药(262张)、毒性相加(72张)和选药不当(41张)方面存在问题。结论医院抗菌药物使用需进一步合理化,确保安全用药。  相似文献   
30.
柴达木盆地的药用植物资源概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柴达木盆地的药用植物资源概况刘海青朱志强王明善(青海省药品检验所西宁810000)罗聪颖(青海省中药制药厂西宁810007)张志成李永白(青海省海西州药品检验所德令哈817000)1自然概况位于青海高原西北部的柴达木盆地是被昆仑山、阿尔金山、祁连山等山脉四周环抱所形成的封闭型盆地,戈壁、荒漠、盐沼广布,呈现独特的干旱、高寒、荒漠景观,总面积255万km2,是青海省海西州的主体,为我国第三大盆地。作为“世界屋脊”青藏高原陷落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