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506篇
  免费   755篇
  国内免费   250篇
耳鼻咽喉   89篇
儿科学   177篇
妇产科学   92篇
基础医学   298篇
口腔科学   34篇
临床医学   2380篇
内科学   1190篇
皮肤病学   116篇
神经病学   1279篇
特种医学   263篇
外科学   875篇
综合类   4736篇
预防医学   1847篇
眼科学   503篇
药学   1994篇
  4篇
中国医学   1951篇
肿瘤学   683篇
  2024年   36篇
  2023年   96篇
  2022年   314篇
  2021年   721篇
  2020年   629篇
  2019年   469篇
  2018年   124篇
  2017年   294篇
  2016年   325篇
  2015年   306篇
  2014年   831篇
  2013年   859篇
  2012年   963篇
  2011年   961篇
  2010年   827篇
  2009年   811篇
  2008年   845篇
  2007年   1075篇
  2006年   1092篇
  2005年   871篇
  2004年   872篇
  2003年   971篇
  2002年   1252篇
  2001年   723篇
  2000年   843篇
  1999年   523篇
  1998年   194篇
  1997年   174篇
  1996年   59篇
  1995年   54篇
  1994年   49篇
  1993年   139篇
  1992年   102篇
  1991年   55篇
  1990年   49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HBV-M定量检测与HBV-DNA含量水平关系的初步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研究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定量检测结果与其HBV-DNA含量的临床关系。方法 采用时间分辨免疫定量和荧光定量-PCR技术,对HBV-DNA和HBV-DNA含量进行检测。结果 在HBsAg/HBeAg/HBcAb,HBsAg/HBcAb/HBcAb,HBeAg/IC及单纯HBcAb阳性的四个组别中,HBV-DNA阳性率分别是97.17%、30.56%、100%和25%;在HBsAg,HBeAg,HBeAb,HBcAb定量检测高,低值两组HBV-DNA含量对比中,HBV-DNA阳性率分别为76.92%、58.14%;100%、97.26%;20.00%、11.42%;64.62%、27.63%。结论 HBV-DNV比HBV-M更能及时准确反映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的病程情况。  相似文献   
52.
犯罪青少年不良行为及心理健康状况调查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犯罪青少年是犯罪群体的一个特殊类型 ,他们具有一般罪犯心理结构形成的共同之处 ,也具有一般青少年的生理、心理特征。青少年时期的身心发育充满了复杂性和矛盾性 ,但大多数人能够在各种矛盾中正常发展 ,只有少部分青少年在外界消极因素影响下 ,与内部不良心理因素结合相互作用而产生犯罪心理。青少年心理健康状况和心理调适的不良 ,往往使其无法解除各种矛盾和心理压力而易导致心理失衡和行为异常。迄今为止 ,国内对一般青少年包括大、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其相关因素做了大量的研究和报道 ,认为青少年行为方式与心理因素有着密切联系[1,2…  相似文献   
53.
门脉高压性胃病患者的胃壁血气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者观测了43例门脉高压症患者股动脉血PO2、胃网膜有动静脉胃壁支血PO2、胃壁支静脉及肘静脉血pH、HCO3-和胃网膜右静脉压力,其中23例并有非出血期门脉高压性胃病。结果表明:①门脉高压症患者的股动脉血PO2低于对照组;②门脉高压症患者胃网膜右动静脉胃壁支血氧分压差低于对照组,胃网膜右静脉压力高于对照组,胃壁支静脉血pH和HCO3-低于对照组和同组肘静脉血。并有门脉高压性胃病者这些变化更为显著。提示门脉高压性胃病的发病机制在于门脉系压力增高、胃粘膜下动静脉短路开放、胃粘膜缺血缺氧和胃壁局部酸中毒。  相似文献   
54.
[目的 ]探讨河南省局部地区腹泻病人感染及携带大肠杆菌O15 7∶H7的情况 ,观察带菌时间及预后。[方法 ]采用流行病学监测方法发现病人 ,通过病人粪便mEC肉汤增菌 14h、胶体金免疫卡筛选、免疫磁珠法集菌、CHROMAGAR O15 7∶H7显色培养基分离、rfbO15 7、rfbO111、hlyA、stx1、stx2、eaeA引物PCR扩增方法进行毒力因子测定等方法 ,观察、研究感染病人的发病和预后。[结果 ]从 130 3份腹泻病人中共分离出的 38株O15 7∶H7菌株 ,检出率 2 9% ,PCRrfbO15 7扩增均为阳性。其中 2株具有stx2、hlyA和eaeA毒力基因 ,36株为O15 7∶H7不产毒株。[结论 ]我省首次从病人中分离出O15 7∶H7产毒株 ,病人发病后可于第 3~ 8d内检出病原体  相似文献   
55.
河南省地方性高碘甲状腺肿的发现、流行特征及其干预研究@陈豪敏$河南省卫生防疫站!河南郑州450003 @底秀娟$河南省卫生防疫站!河南郑州450003 @李冬丽$河南省卫生防疫站!河南郑州450003 @柯庚寅$河南省卫生防疫站!河南郑州450003 @王传刚$河南省卫生防疫站!河南郑州450003 @崔顺岭$濮阳市卫生防疫站!河南濮阳457000 @王兰珍$濮阳市卫生防疫站!河南濮阳457000~~~~~~  相似文献   
56.
锌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 ,它对人体的发育、生长、免疫防卫以及某些疾病都有密切关系。近年来 ,我院采用自制药———参芪散来治疗 ,取得了明显的疗效 ,现介绍如下。1 处方及制备1.1 处方  由党参、黄芪、桑枝、苡米、白术等组成。1.2 制备  按方中各药炮制合格 ,称量配齐 ,放入瓷盘中 ,置烘箱中 ,80℃以下烘干 ,粉碎过 10 0目筛 ,灭菌后 ,分装即成。2 质量标准2 .1 性状  本品为黄白色或灰黄白色粉末 ,气香味微甘2 .2 鉴别  ①取本品置显微镜下观察 ,不规则分枝状团块 ,无色 ,遇水合氯醛液溶化 ,菌丝无色或浅棕色 ,直径…  相似文献   
57.
微量地塞米松与抗病毒药物合用对抗单疱病毒作用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报告在组织培养中地塞米松对单纯疱疹病毒(HSV)的生长繁殖无影响,对无环鸟苷(ACV)和环胞苷(CC)的抗病毒作用亦无干扰。在动物实验中,微量地塞米松[0.001%,常用浓度(0.1%)的百分之一]并不恶化上皮型HSV角膜炎。同时证明有效抗病毒药物的合用,微量地塞米松仍保留有良好的消炎作用,能促进上皮型和实质层型单疱角膜炎的痊愈过程。  相似文献   
58.
应用微型双向薄层色谱技术检测氨基酸代谢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微型双向薄层色谱(TLC)技术对河南省8个地、市、县级医院中1万例新生儿和196例智低儿童进行氨基酸代谢病检测。在新生儿中检出2例丝氨酸含量增高者,在智低儿中检出8例先天性氨基酸代谢异常者,其中3例为苯丙酮尿症,3例为高苯丙氨酸血症,2例为同型胱氨酸尿症。TLC检测方法对氨基酸的分离能力好,可同时对多种氨基酸作出清晰的氨基酸谱。该方法简便、快速、重复性好,便于基层开展,是诊断氨基酸代谢病的良好方法。  相似文献   
59.
视网膜脱离手术复位后ERG的恢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赵朝霞 《眼科研究》1996,14(2):124-127
为探讨视网膜脱离手术复位后ERG的改变,对35例(35眼)患者进行手术前后ERG检测,结果表明;(1)视网膜脱离术前ERGa、b波幅明显低于有视网膜格子样变性而无脱离者。(2)手术复位后ERGa、b波幅随时间延长逐渐回升。(3)视网膜脱离范围二个象限以内者ERGa、b波幅回升高于二象限以上者。(4)手术范围一个象限以内者与超过一个象限者相比前者ERG恢复优于后者。(5)视网膜脱离时间2月以内与超过2月相比,ERG恢复前者明显优于后者。结果证实视网膜脱离术后ERG恢复与手术后时间、脱离范围、病程及手术范围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60.
崔国敏  刘国勤 《中原医刊》2007,34(12):53-54
目的探讨糖尿病病人感染相关因素及其预防和防治。方法回顾性分析117例因感染性疾病住院糖尿病病人的易感因素、感染部位、细菌学及抗生素应用、死亡危险因素。结果117例感染病人中年龄〉70岁的45例(38.5%)、病程〉10年的53例(45.3%)、合并糖尿病肾病的39例(33.3%)、应用口服降糖药治疗的74例(63.2%)、血糖控制不佳的72例(61.5%);肺及呼吸道感染37例(31.6%)、足感染33例(28.2%)、泌尿系感染13例(11.1%);金黄色葡萄球菌(36%)、埃希氏大肠杆菌(15%)、霉菌(15%);头饱霉素应用80例(68%)、左氧氟沙星应用57例(47%);117例病人中因感染死亡9例,占所有病人的7.7%,其中肺部感染4例、足部感染4例、胆系感染1例。结论高龄、病程长、合并糖尿病肾病、血糖控制不佳可能是感染的易患因素;肺及呼吸道、足是易感染部位,而且可能是导致死亡的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