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69篇
  免费   83篇
  国内免费   13篇
耳鼻咽喉   2篇
儿科学   4篇
基础医学   34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133篇
内科学   54篇
皮肤病学   6篇
神经病学   21篇
特种医学   28篇
外科学   46篇
综合类   231篇
预防医学   100篇
眼科学   11篇
药学   197篇
  15篇
中国医学   52篇
肿瘤学   30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9篇
  2021年   49篇
  2020年   42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28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21篇
  2015年   20篇
  2014年   103篇
  2013年   86篇
  2012年   118篇
  2011年   113篇
  2010年   86篇
  2009年   70篇
  2008年   37篇
  2007年   50篇
  2006年   26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6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75 毫秒
41.
张德春 《重庆医学》2012,41(27):2804-2806,2809
目的探讨重组人脑利钠肽(rhBNP)治疗顽固性心力衰竭(RHF)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86例RHF患者采用单盲法随机分为常规治疗联合静脉滴注硝酸甘油(NTG)治疗组(NTG组,n=43)和常规治疗联合rhBNP治疗组(rhBNP组,n=43)。NTG组患者NTG初始以5μg/min的速率静脉泵入,然后根据患者的血压、心率,每3~5分钟增加5~10μg,至20μg/min,连用3d;rhBNP组rhBNP首次负荷剂量1.5~2.0μg/kg静脉推注,继而以速率0.007 5~0.010 0μg.kg-1.min-1,连续静脉泵入3d。停用NTG和rhBNP后,继续常规抗心力衰竭治疗,7d后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心功能、尿量,以及血浆BNP、肌酐、钠、钾浓度的变化及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与NTG组比较,rhBNP组患者临床症状(血压、尿量、呼吸困难程度)、心功能及血浆BNP水平都得到明显改善(P<0.05);且rhBNP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与NTG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rhBNP能明显改善RHF患者的临床症状、心功能及血浆BNP水平,其用于治疗RHF疗效显著,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42.
目的探讨新装修房屋室内空气污染与人体血液流变学各指标的影响关系及其影响机制。方法对新装修房屋室内空气进行甲醛、苯、甲苯、二甲苯(苯系物)的测定,对住户进行血液流变学、血常规、血糖检测,同时进行既往病史和现病史问卷调查。筛选无糖尿病、肾病、肝病、血液病病史且血液流变学指标增高的人群作为研究对象,统计分析其血液流变学各指标增高与所居住的房屋空气中甲醛、苯系物浓度的关系。结果研究对象全血黏度的增高与甲醛、二甲苯有关,血浆黏度与污染物无相关性。甲醛对全血黏度超标的发生的贡献大于二甲苯。甲醛浓度与全血黏度增高呈正相关关系。结论甲醛超标是人体全血黏度增高的主要原因,其机制可能与其对红细胞膜脂质的过氧化损伤有关。  相似文献   
43.
蒋朝旭  蒋绍仟 《重庆医学》2012,41(27):2836-2838,2905
目的探讨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及活检对诊断早期支气管黏膜内微小肺癌的优越性。方法回顾性分析1993年1月至2008年12月经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活检病理确诊,再经手术切除,直径在0.5~1.0cm的早期支气管黏膜内微小肺癌患者107例临床资料(观察组),同期选择手术切除,直径大于2cm的中、晚期肺癌107例临床资料(对照组),两组患者术后出院随访,观察其预后。结果观察组中87例黏膜内微小肺鳞状细胞癌和11例黏膜内微小肺腺癌患者术后3~5年均健在,其中56例随访6~10年健在。9例黏膜内微小肺小细胞癌(SCLC)术后4~6年因肿瘤复发或转移致死。对照组中,87例肺鳞状细胞癌和11例肺腺癌患者术后1~2年生存者67例,3~5年生存者22例;9例SCLC患者术后均在2年内因肿瘤复发或转移致死。结论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及活检是早期发现支气管黏膜内微小肺癌的有效手段,尤其对于存在高危因素的患者应定期检查,早期诊断和及时手术治疗是提高患者生存期最重要的因素。  相似文献   
44.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肺血管造影(MSCTPA)诊断肺动脉栓塞(PE)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2例PE患者的MSCTPA图像。结果 22例PE患者中,累及肺动脉及其分支共285支,其中左、右PE 14支,叶PE 61支,段PE 152支,亚段PE 58支。PE的直接征象为肺动脉充盈缺损,包括中心型、锐角附壁型、钝角附壁型和完全闭塞型。结论 MSCTPA是快速、无创、安全检查PE的有效检查方法,对PE的诊断、指导治疗及判断疗效具有重要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5.
古美颖 《中国基层医药》2012,19(15):2260-2261
目的 观察不同剂量甲钴胺治疗酒精中毒性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的疗效.方法 85例经确诊为酒精中毒性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随机分为A组(29例)、B组(28例)和C组(28例).除常规治疗外,A组予甲钴胺1500 μg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250 ml中静脉滴注,1次/d;B组予甲钴胺500μg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250 ml中静脉滴注,1次/d;C组不予甲钴胺.治疗4周后评价患者症状改善情况,比较正中神经和腓总神经的神经传导速度.结果 各组治疗后症状均有明显改善.其中A组和B组效果优于C组(P<0.01),而A组疗效又优于B组(P<0.05).三组神经传导速度提高明显(P<0.05),A组和B组改善优于C组(P<0.05),A组优于B组(P<0.05).结论 甲钴胺治疗酒精中毒性周围神经病变具有一定疗效,而大剂量使用的效果优于常规剂量.  相似文献   
46.
李建斌  张定 《中国医药导报》2012,9(25):113-114,117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在诊断肺Langerhans细胞性肉芽肿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10例经病理证实的肺Langerhans细胞性肉芽肿的CT资料,分析病变的形态、数目、大小及分布情况。结果10例患者中2例结节、囊变并存;3例结节、磨玻璃影并存;4例囊变、网格、结节并存;1例囊变和网格并存。120个结节、126个囊变分布于上中肺野;15个结节、9个囊变位于双肺基底部。3例伴有肺门及纵隔淋巴结肿大。结论肺Langerhans细胞性肉芽肿有特征性的MSCT表现,MSCT对肺Langerhans细胞性肉芽肿定性诊断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47.
文建 《中外医疗》2012,31(27):9-11
目的调查该院消化内科住院患者营养风险、营养不足发生率及营养支持应用情况。方法采用定点连续抽样,对消化内科218例老年住院病人应用欧洲营养风险筛查(NRS 2002)方法进行营养风险筛查,统计营养不良、营养风险发生率和营养治疗率。结果消化内科老年住院患者入院时营养不良的发生率为23.9%,营养风险的总发生率为46.3%,入院后患者营养支持率为29.4%。结论 NRS2002能有效筛查消化疾病住院患者营养状况,消化内科老年住院病人的营养不良发生率和营养风险发生率较高,目前的营养治疗方式存在着一定的不合理性,应重视肠内营养的应用。  相似文献   
48.
目的:探讨两种治疗方案对儿童哮喘急性发作的治疗效果。方法:2010年2月至2011年2月我院确诊的哮喘急性发作患儿7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6例。治疗组给予复方异丙托溴铵加布地奈德混悬液联合雾化吸入治疗,对照组采用沙丁胺醇溶液加地塞米松联合雾化吸入治疗,观察并记录临床症状、体征(咳嗽、憋喘、肺部哮鸣音)及肺功能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7.0%,对照组总有效率78.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291,P<0.05)。两组患儿治疗后峰值呼气流速(PEF)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复方异丙托溴铵联合布地奈德治疗儿童哮喘急性发作效果显著,给药方法简单、方便,价廉,患儿依从性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9.
李风  余志海  黄赤兵 《吉林医学》2009,30(5):405-406
目的:探讨腹腔镜肾囊肿去顶术的两种途径对血流动力学和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4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为经腹膜后组和经腹腔组,每组各20例,均采用全麻,分别测定气腹中30min患者的血流动力学、动脉血气分析及手术时间、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和住院时间。结果:经腹膜后腔组较经腹腔手术组对患者术中血流动力学和血气的影响较小;手术时间和肛门排气时间明显减少。结论:经腹膜后腔的腹腔镜肾囊肿去顶减压术是安全有效的,较经腹腔的方式更具有优越性。  相似文献   
50.
校园人文环境与医学生人文素养的交互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平 《医学与社会》2009,22(10):64-65
校园人文环境是构建育人“大舞台”的精髓,更是体现高校人文科学精神、文化生活及氛围的外部条件。研究提出应促进医学生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结合,培养医学生关爱生命、关怀平民,传承“以人为本”的医学人文态度,达到全面提升医学生人文素质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