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32篇
  免费   199篇
  国内免费   170篇
耳鼻咽喉   10篇
儿科学   16篇
妇产科学   21篇
基础医学   250篇
口腔科学   8篇
临床医学   601篇
内科学   536篇
皮肤病学   4篇
神经病学   79篇
特种医学   81篇
外国民族医学   1篇
外科学   251篇
综合类   694篇
现状与发展   1篇
预防医学   82篇
眼科学   99篇
药学   277篇
  12篇
中国医学   66篇
肿瘤学   112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32篇
  2022年   87篇
  2021年   109篇
  2020年   130篇
  2019年   67篇
  2018年   64篇
  2017年   41篇
  2016年   49篇
  2015年   58篇
  2014年   161篇
  2013年   190篇
  2012年   312篇
  2011年   359篇
  2010年   216篇
  2009年   201篇
  2008年   135篇
  2007年   243篇
  2006年   179篇
  2005年   116篇
  2004年   114篇
  2003年   105篇
  2002年   89篇
  2001年   60篇
  2000年   34篇
  1999年   20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0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50 毫秒
61.
目的 用T7噬菌体筛选系统筛选丙型肝炎病毒非结构蛋白(NS)3的相互作用蛋白。方法 应用T7噬菌体展示技术,以通过原核表达的方式得到的丙型肝炎病毒NS3为靶分子,对噬菌体人肝细胞cDNA文库进行筛选,对筛选到的克隆进行DNA序列分析及同源性研究。结果 经鉴定得到2个阳性克隆,并确定能与丙型肝炎病毒NS3相互作用的蛋白质为serine peptidase inhibitor,cladeA,member 1(SERPINA1)和cyclophilin-LC。结论 T7噬菌体筛选系统是筛选相互作用蛋白的一种简单、快速和有效的手段,筛选到的相互作用蛋白为进一步探讨NS3的致病、致癌机制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62.
大黄酸对大鼠肝纤维化形成的影响   总被引:52,自引:0,他引:52  
目的观察大黄酸对肝纤维化形成的影响。方法采用体积分数60%的CCl4及5%的乙醇制备肝纤维化动物模型,分别用小剂量、大剂量大黄酸干预,测定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透明质酸(HA)、Ⅲ型前胶原(PCⅢ)及肝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丙二醛(MDA)含量,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抗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的表达情况,并观察肝组织胶原面积及病理变化。 结果(1)血清ALT(U/L)、HA(μg/L)、PCⅢ(μg/L)水平及肝组织中MDA(nmol/mg)含量,大黄酸大剂量组分别为78±18、217±75、16±6和1.88±0.34,模型对照组分别为150±16、321±97、31±14和3.67±0.68,两组比较t值分别为7.831、2.977、3.249和6.751,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肝组织中SOD活性(NU/mg蛋白)大黄酸大剂量组为91.26±14.04,模型对照组为62.45±8.74(t=4.453,P<0.01)。(2)肝组织中TGFβ1、α-SMA的表达显著减少(P<0.05或P<0.01)。(3)肝组织胶原面积明显减少,纤维化程度明显改善(P<0.05或P<0.01)。结论大黄酸具有保肝作用和抗肝纤维化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其抗炎、抗氧化作用及抑制TGFβ1的活性、抑制肝星状细胞活化有关。  相似文献   
63.
目的研究自制的新型磁热相变型纳米粒造影剂(PFH-HIONS)体内磁热性能、相变能力及磁加热治疗裸鼠肝癌移植瘤的效果。方法采用皮下注射细胞悬液的方法建立裸鼠肝癌移植瘤模型,选取建模成功的裸鼠60只,随机分为2组,每组30只。对照组瘤内注射0.3 ml生理盐水,实验组瘤内注射等量20 mg/ml的PFH-HIONS,将裸鼠注射前后分别用超声显影,再放入磁加热线圈加热,红外热成像仪观察加热的温度,之后用超声以造影模式观察瘤内相变显影情况,第二天每组处死10只裸鼠,立即用TTC染色观察肿瘤凝固性坏死情况,并将肿瘤切片做HE染色和免疫组化染色,剩余裸鼠继续喂养至2周后处死,测量肿瘤大小,比较肿瘤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磁加热后从15 s开始明显升温,至3 min后温度达到80℃;超声造影模式下,可见加热后瘤内明显呈强回声证实相变气泡的产生;对照组磁加热后温度没有明显上升,也未观察到肿瘤内增强显影;实验组肿瘤内可见明显的灰白色坏死,对照组肿瘤整体呈红色,无明显坏死,且实验组肿瘤内细胞增值率较低,凋亡率较高,肿瘤较小,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制备的PFH-HIONS具备良好的磁热效果,既能在温升作用下发生相变,增强超声显影,又能用作肝癌移植瘤的热疗。PFH-HIONS为超声分子影像学基础上的肿瘤诊治一体化提供了新的思路和平台,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64.
目的 评价重复超声引导下细针穿刺活检术(US-FNAB)对于初次US-FNAB结果为BethesdaⅠ/Ⅲ类甲状腺结节的诊断价值。方法 81例患者经初次US-FNAB检出84个结节BethesdaⅠ/Ⅲ类,对其行重复US-FNAB,比较标本满意率、诊断明确率及诊断类别差异,并据以分为明确组(n=49)和不明确组(n=35);根据手术及超声随访结果,排除1个无法明确判断结节后,将83个诊断明确结节又分为良性组(n=50)和恶性组(n=33);比较各组结节大小、变化及超声征象等差异。结果 重复US-FNAB对80个结节(80/84,95.24%)取材满意,49个(49/84,58.33%)得出明确诊断;其对初次结果为BethesdaⅠ类与Ⅲ类结节的标本满意率、诊断明确率及诊断类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明确组与不明确组间仅甲状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TI-RADS)分类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良性组与恶性组结节回声、大小变化、纵横比、边界及TI-RADS分类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重复US-FNAB对明确诊断和临床管理BethesdaⅠ/Ⅲ类甲状腺结节具有重要价值;对纵横比>1、边界不清、回声低、大小变化及TI-RADS类别较高的结节应行重复US-FNAB。  相似文献   
65.
目的 制备载四苯基卟啉锌(TPZ)、葡萄糖氧化酶(GOD)与全氟戊烷的超声响应性纳米粒子(NP)TPZ-GOD NP,并评估其超声/光声双模态成像效果及介导声动力治疗(SDT)联合饥饿治疗小鼠结直肠癌的效果。方法 以薄膜水化法制备载TPZ及GOD的NP。观察TPZ-GOD NP基本特性,以紫外分光光度计检测其超声辐照下释放GOD量,以流式细胞仪检测结直肠癌CT-26细胞与TPZ-GOD NP共同孵育后细胞吞噬情况,于荧光显微镜下观察超声辐照后TPZ-GOD NP细胞毒性活性氧产生情况。检测TPZ-GOD NP增强体内外超声/光声双模态成像效果;观察TPZ-GOD NP介导SDT、饥饿治疗及二者联合对移植瘤小鼠模型的作用。结果 成功制备TPZ-GOD NP,颗粒呈球形,大小均一,平均粒径(262.10±62.92)nm。超声辐照后,GOD释放量随时间而增加。TPZ-GOD NP可被CT-26细胞吞噬,超声辐照后可产生大量细胞毒性活性氧;可发生液气相变,增强体内外超声造影效果。体外光声成像显示,TPZ-GOD NP光声信号值随浓度而呈线性增加。经尾静脉注射TPZ-GOD NP后,小鼠肿瘤区域内光声信号明显增强;SDT或饥饿治疗均可杀伤部分CT-26细胞,二者联合效果更佳。结论 制备TPZ-GOD NP具有超声响应性,可用于超声/光声双模态成像引导下声动力联合饥饿治疗小鼠结直肠癌。  相似文献   
66.
目的 制备胶质瘤靶向诊疗一体化纳米粒,观察体外多模态显像及对U87细胞主动靶向能力和增效声动力治疗(SDT)效果。方法 以双乳化法制备载IR780和全氟戊烷(PFP)纳米粒(IR780-PFP@PLGA),验证其体外光声(PA)/超声(US)/荧光(FL)多模态显像能力;以细胞计数试剂盒(CCK-8)检测细胞毒性,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其主动靶向能力,通过单线氧荧光探针(SOSG)检测法、JC-1染色法、2'',7''-二氯荧光黄双乙酸盐(DCFH-DA)染色法、钙黄绿素/碘化丙啶(Calcein-AM/PI)双染及CCK-8评价其增效SDT效果。结果 所制备IR780-PFP@PLGA呈圆形,形态规则,粒径均匀,平均(240.67±1.30) nm,表面电位(-9.50±0.06) mV,IR780包封率(92.03±0.42)%;经激光辐照后其PA和FL信号强度呈浓度依赖性,经低强度聚焦超声(LIFU)辐照后表现出良好US对比度成像能力和较强U87细胞靶向能力,并呈活性氧(ROS)浓度依赖。于U87细胞中检出大量ROS,线粒体膜电位明显降低,细胞毒作用明显。结论 成功构建的IR780-PFP@PLGA不仅可用于PA/US/FL多模态显像并具有良好体外寻靶能力,还可通过声致相变(ADV)增强SDT疗效,有望用于多模态成像指导下早期诊断和靶向精准治疗脑胶质瘤并评估疗效。  相似文献   
67.
目的 构建具有类芬顿反应性能的磁性靶向纳米粒,评价其体外光声成像效果及联合催化反应下抑制卵巢癌细胞的作用。方法 以双乳化法制备包裹四氧化三铁(Fe3O4)及葡萄糖氧化酶(GOx)的磁性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PLGA)纳米粒Fe3O4@PLGA-GOx,观察其基本特性、体外稳定性及释药效果;采用酶标仪监测其联合催化活性,以共聚焦显微镜观察细胞摄取纳米粒能力;以荧光显微镜和流式细胞术观察纳米粒在联合催化作用下产生细胞毒性活性氧的能力;用细胞计数试剂盒(CCK-8)检测磁性Fe3O4@PLGA-GOx体外杀伤人卵巢癌SKOV3细胞的能力,并评价其体外光声成像效果。结果 成功制备出磁性纳米粒Fe3O4@PLGA-GOx,平均粒径(290.81±108.52)nm,表面电位(-18.41±5.90)mV;Fe3O4及GOx的包封率分别为(91.34±2.35)%和(26.53±6.72)%。外部磁场作用下,细胞对纳米粒摄取增加;随纳米粒浓度增加,光声信号增强。Fe3O4@PLGA-GOx可介导类芬顿反应,产生活性氧并发挥细胞毒性作用杀伤肿瘤细胞。结论 成功制备的具有类芬顿反应性能磁性纳米粒在光声成像引导下具有体外催化治疗肿瘤细胞作用。  相似文献   
68.
目的探讨甲状腺功能异常与不良孕产史发生的相关性以及孕前甲状腺功能筛查的意义。方法选取2011年10月-2012年10月在我院进行孕前检查的女性2031名,采用固相化学发光酶免疫分析法检测sTSH,对于sTSH在正常范围外的人群,检测FT4、FT3.结果甲状腺功能异常的发生率为9.85%,有不良孕产史女性的甲状腺功能异常所占比例明显高于正常妊娠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体重指数高的人群甲功异常的发生率高于体重指数低的人群。结论甲状腺功能异常与不良孕产史有明显相关性;进行孕前期甲状腺功能筛查很有必要。  相似文献   
69.
目的探讨胸腔镜下肺部手术后发生广泛皮下气肿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0月-2020年10月3 314例行胸腔镜下肺部手术后发生广泛皮下气肿患者的临床资料,寻找发生广泛皮下气肿的相关因素,分析皮下气肿的治疗效果。结果术后广泛皮下气肿发生率为1.90%(63/3 314)。其中,肺减容、胸腔粘连、合并肺气肿和术后持续漏气的患者术后广泛皮下气肿发生率高(P 0.05)。结论胸腔镜下肺部手术后广泛皮下气肿的发生与肺减容手术方式、胸腔粘连、合并肺气肿和术后持续漏气有关。  相似文献   
70.
目的 探讨应用声触诊组织量化(VTQ)技术测量脾脏剪切波速度(SSWV)无创评价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TIPS)联合胃冠状静脉栓塞术(GCVE)疗效的价值。方法 将19例接受TIPS联合GCVE治疗的肝硬化门静脉高压患者分为A(13例,接受1次治疗)、B(6例,首次治疗后因支架闭塞再次接受治疗)两组。应用VTQ技术分别与治疗前1天、治疗后6天测量SSWV,以脉冲波多普勒测量门静脉主干血流速度(PVV)、脾静脉主干血流速度(SVV)。于TIPS联合GCVE治疗过程中,以直接测压法测量支架植入前及植入后的门静脉压(PPG),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TIPS联合GCVE治疗后,A、B两组PPG均较治疗前明显减低(P均<0.05);SSWV均较治疗前明显减低,PVV、SVV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均<0.05)。A、B两组治疗前及治疗后SSWV均与PPG呈正相关(P均<0.05),PVV、SVV均与PPG无相关性(P均>0.05)。结论 应用VTQ技术所测SSWV与PPG存在相关性,可作为TIPS联合GCVE治疗前后监测门静脉压力的无创定量评估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