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13篇
  免费   509篇
  国内免费   272篇
耳鼻咽喉   52篇
儿科学   81篇
妇产科学   73篇
基础医学   287篇
口腔科学   60篇
临床医学   931篇
内科学   461篇
皮肤病学   30篇
神经病学   384篇
特种医学   134篇
外国民族医学   1篇
外科学   306篇
综合类   775篇
预防医学   218篇
眼科学   130篇
药学   435篇
  1篇
中国医学   289篇
肿瘤学   246篇
  2024年   26篇
  2023年   102篇
  2022年   247篇
  2021年   337篇
  2020年   290篇
  2019年   166篇
  2018年   142篇
  2017年   64篇
  2016年   158篇
  2015年   87篇
  2014年   303篇
  2013年   251篇
  2012年   347篇
  2011年   378篇
  2010年   311篇
  2009年   256篇
  2008年   201篇
  2007年   274篇
  2006年   248篇
  2005年   118篇
  2004年   136篇
  2003年   101篇
  2002年   74篇
  2001年   70篇
  2000年   65篇
  1999年   57篇
  1998年   24篇
  1997年   16篇
  1996年   24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目的 分析肺部解脲脲原体(UU)感染对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PD)的影响,为早产儿BPD的防治提供依据。 方法 检索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Cochrane Library、中国知网、万方、维普及中国生物医学数据库(CBM)8个数据库,收集关于肺部UU感染对BPD影响的队列研究,检验标本为气管内分泌物,检索时间为自建库至2020年4月15日,采用Stata 15.1软件对纳入研究进行Meta分析。 结果 共纳入21项研究,均为队列研究,其中18篇文献以生后28 d为评估结局,9篇文献以校正胎龄36周为评估结局,共包含研究对象3 039例,其中UU感染组831例,非UU感染组2 085例。随机效应模型显示,UU感染不会增加BPD的发病风险(出生后28 d评估:RR=1.69, 95%CI:1.42~2.01, 矫正胎龄36周评估:RR=1.20, 95%CI:0.91~1.58)。 结论 基于现有研究数据,不能确定UU感染是BPD的影响因素,尚需统一的BPD诊断标准以及更高质量的队列研究来探索UU感染与BPD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42.
目的探讨石家庄市居民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检出情况及影响因素。方法2021年9—12月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方法抽取石家庄市3个社区,对抽中社区的所有居民进行问卷调查和肺功能检查。利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分析社区人群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病现状。应用单、多因素方法分析影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共2348名居民完成问卷调查和肺功能检查,其中男1205人,占51.32%,女1143人,占48.68%,年龄31~76岁。共有146例检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检出率为6.22%,其中轻度69例,占47.26%,中度54例,占36.99%,重度23例,占15.75%,未检出极重度者。检出来的症状分布中,以咳嗽及咳痰的比例较高,分别为52.05%(76例)和49.32%(72例)。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40岁(OR=1.705、1.936)、男性(OR=3.404)、居住在农村(OR=2.469)、偶尔或经常吸烟(OR=1.592、1.800)、有职业粉尘接触史(OR=2.179)、有哮喘家族史(OR=3.164)、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家族史(OR=5.170)、有呼吸道反复感染史(OR=3.414)是石家庄市居民慢性阻塞性肺病患病的影响因素。结论石家庄市居民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病情况不容乐观,且危险因素众多。重点针对中老年、吸烟、农村、有各种相关家族史的男性高危人群开展早期筛查和采取针对性干预措施,有助于对居民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进行防控。  相似文献   
43.
目的 研究蛋白质表达规律及其与胚胎发生的联系,方法 取引产19周龄胎儿的7种脏器,即肝、脾、肾、胃、皮肤、肺和胸腺做石蜡包埋,常规切片,胚胎7种器官对着21种抗体做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苏木精复染,依据显微照相和镜下观察确定细胞类型、抗体染色强度及部位;观察分析胚胎不同器官细胞中蛋白质的表达情况及其和分化的联系。结果 蛋白质组合实际表达频率高于其随机表达理论值,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起源相同但分化不同的细胞,往往带有相同的一组蛋白质。结论 多组蛋白质有成组表达倾向,蛋白质的成组表达与细胞发稿基有关,但是细胞发生的同源笥不是蛋白质成组表达的惟一原因。  相似文献   
44.
86例痤疮患者血清性激素水平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痤疮患者血清性激素水平与痤疮的关系。方法 对86例痤疮患者以放免法检测患者血清睾酮、卵泡刺激素(男性称精子生成素)、黄体生成素(男性称间质细胞刺激素)、孕酮和雌二醇;并对其中20例患者检测了泌乳素。结果 男性寻常痤疮、男和女聚合性痤疮和痤疮伴四肢或乳晕多毛(女性)63.89%患者血清睾酮增高,75%患者雌二醇增高;男性疮疮90.91%患者精子生成素低于正常。结论 血清性激素水平与痤疮类型有关,在痤疮的发生、发展和持续状态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5.
非动脉炎性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的血流动力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血流动力学因素在非动脉炎性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nonarteritic anterior ischemic optic neuropathy,NAION)发生中的作用。方法对NAION患者48例50只眼和非ANION患者50例50只眼的肱动脉压、眼动压和眼压进行比较,结果NAION组的肱动脉、眼动脉收缩压和舒张压均显著低于非NAION组(P<0.05),而眼压显著高于非NAION组(P<0.05)。眼动脉收缩压和舒张压与眼之差均显著低于非NAION组(P<0.01)。结论相对的低血压,高压眼和眼动脉压与眼压的不平衡是引起NAION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46.
目的:探讨^99Tc^m-甲氧基异丁基异腈(^99Tc^m-methoxyisobutyl isonitrile,^99Tc^m-MIBI)心肌断层显像对病毒性心肌炎的诊断价值。方法对29例病毒性心肌炎患者及15例健康对照者进行负荷、静息^99Tc^m-MIBI心肌断层显像。结果13例(44.8%)表现为弥漫性放射性核素分布稀疏,15例(51.7%)表现为局灶性放射性核素分布稀疏。结论^99Tc^m-MIBI心肌断层显像对诊断病毒性心肌炎有临床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47.
[目的] 探讨解毒消痈饮治疗肛周坏死性筋膜炎术后热毒炽盛期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60例肛周坏死性筋膜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术后对症支持的常规治疗+痛痒消洗剂坐浴,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术后口服解毒消痈饮治疗。[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第3、7、14天视觉模拟评分量表(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14 d后白细胞(WBC)、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较治疗前显著减低,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而血红蛋白(Hb)较治疗前明显升高,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14 d后坏死性筋膜炎实验室风险指数评分(LRINEC)、Fournier坏疽严重程度指数(FGSI)均较治疗前显著减低,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第7、14天创面渗液和创面水肿情况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创面愈合时间较对照组短(P<0.05);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肛周坏死性筋膜炎术后热毒炽盛期应用解毒消痈饮疗效确切,能够有效缓解术后疼痛,降低炎症反应,提高血红蛋白含量,有利于评估患者术后病情及预后,减轻术后创面渗液和创面水肿,加速创面愈合。  相似文献   
48.
目的研究合并高血压病的老年女性骨质疏松患者口服维生素K2联合咪达普利对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骨代谢、新发骨折率及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7月至2019年8月石家庄市第一医院收治的合并高血压的老年女性骨质疏松患者4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20例,对照组服用咪达普利,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服四烯甲萘醌软胶囊。6个月后,观察两组患者新发骨折率、不良反应率,测定血清骨代谢指标和腰及髋部BMD的水平。结果治疗6个月后,与治疗前相比两组25(OH)D3增加、PTH下降(P<0.05),两组OC、BAP及各处BMD升高,TRACP-5b、s-CTX降低(P<0.001);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BAP、OC更高,TRACP-5b、s-CTX更低,经校正P<0.001;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腰椎、股骨颈BMD较高(P<0.05),△BM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协方差校正股骨粗隆BMD及△BMD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前BMD同治疗后BMD水平呈线性相关(P<0.001),BMD水平治疗前、后回归线斜率(b)不同。新发骨折率及不良反应率组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①维生素K2及咪达普利对合并高血压的老年女性骨质疏松患者联合用药效果有叠加作用,对骨代谢及骨密度有更好的改善作用;②联合用药对身体各处骨密度改善水平并不一致,骨密度基线水平可能对骨密度改善的曲线存在影响。  相似文献   
49.
目的探讨lncRNA ANCR调节骨质疏松(osteoporosis,OP)大鼠脂肪源性干细胞分化成骨细胞及对Wnt信号通路的作用机制。方法将lncRNA ANCR siRNA慢病毒载体及慢病毒空载体分别转染至脂肪源性干细胞,分为siRNA组、空载体组、干细胞组。分别通过碱性磷酸酶染色观察ALP染色效果、Western blot法检测Wnt/β-catenin蛋白水平、茜素红染色实验检测成骨染色效果、免疫组化法检测Wnt/β-catenin信号阳性表达的差异性。结果与空载体组、干细胞组相比较,siRNA组细胞中ALP染色显著加深(P均0.05),成骨染色更为显著(P均0.05);与空载体组,干细胞组相比较,siRNA组细胞Wnt/β-catenin蛋白表达显著上升(P均0.05),Wnt/β-catenin阳性数显著升高(P均0.05);空载体组与干细胞组比较,细胞中Wnt/β-catenin蛋白、ALP表达水平、Wnt/β-catenin阳性数相近,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lncRNA ANCR的表达水平与骨质疏松大鼠体内脂肪源性干细胞的分化存在显著相关性,下调lncRNA ANCR能够促进脂肪源性干细胞向成骨细胞分化,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调控Wnt/β-catenin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50.
目的:探讨JNK信号转导通路在白细胞介素- 1β(IL-1β)介导的促肝星状细胞(HSCs)增殖中的作用。方法:应用 Western印迹法检测JNK的活化程度。应用活细胞计数试剂盒-CCK-8检测HSCs增殖并观察JNK 特异性阻断剂SP600125对IL-1β促HSCs增殖的影响。结果:IL-1β有明 显促大鼠HSCs增殖作用,而经JNK特异性阻断剂 SP600125预处理后,IL-1β促HSCs增殖作用 受到抑制(1.560±0.110 vs 1.427±0.113,P<0.05)。IL-1β以时间依赖 方式激活JNK。IL-1β作用HSCs后0、5、15、30、60和120 min,JNK 活性分别为0.982±0 .299、1.501±0.720、2.133±0.882、3.360±0.452、2.181±0.789、1.385±0 .368。结论:IL-1β可刺激HSCs增殖,细胞内JNK信号转导通路参与了 IL-1β促HSCs增殖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