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165篇
  免费   364篇
  国内免费   141篇
耳鼻咽喉   52篇
儿科学   87篇
妇产科学   65篇
基础医学   407篇
口腔科学   198篇
临床医学   1172篇
内科学   608篇
皮肤病学   101篇
神经病学   148篇
特种医学   126篇
外科学   442篇
综合类   2394篇
预防医学   1476篇
眼科学   24篇
药学   679篇
  3篇
中国医学   466篇
肿瘤学   222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28篇
  2022年   72篇
  2021年   121篇
  2020年   101篇
  2019年   113篇
  2018年   63篇
  2017年   113篇
  2016年   110篇
  2015年   129篇
  2014年   295篇
  2013年   423篇
  2012年   391篇
  2011年   443篇
  2010年   611篇
  2009年   667篇
  2008年   609篇
  2007年   707篇
  2006年   875篇
  2005年   759篇
  2004年   761篇
  2003年   480篇
  2002年   367篇
  2001年   137篇
  2000年   141篇
  1999年   63篇
  1998年   37篇
  1997年   24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6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白细胞图像自动识别系统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们所用的图像分割方法是在对图像距离变换的基础上,综合区域和边界方法,充分利用图像中包含的信息,实现白细胞图像的分割。根据细胞的形状、纹理、颜色等的特点选取并测定22个特征值,用统计分类的方法设计分类器。通过对560幅图像共831个细胞的测试表明,此系统的识别正确率为96%,经临床专家评估,本系统运用模式识别技术对外周血中的白细胞图像实现自动识别,具有较好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82.
独立准直器位置精度对半野联合处剂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介绍在乳腺癌和鼻咽癌放射治疗中的单一等中心半野联合放疗技术,并对独立准直器位置精度对半野联合处剂量的影响进行研究,提出对策.方法:用带独立准直器的直线加速器,以一个等中心,上下半野技术照射体模,用胶片剂量仪分析半野衔接处剂量分布情况,并将研究结果应用于乳腺癌和鼻咽癌病人的放射治疗.结果:受加速器独立准直器位置精度的影响,半野衔接处可能存在最大不超过2mm的过剂量区或欠剂量区.如果消除该系统误差的影响,则半野衔接处可得到均匀的剂量分布.结论:单一等中心半野联合照射,半野衔接处处于照射靶区,必须重视独立准直器位置精度对衔接处剂量的影响,并加以修正.  相似文献   
83.
刁伟霞  胡大林  袁建辉  方道奎 《医学信息》2008,21(12):2251-2252
目的 了解某市大气环境总悬浮颗粒(TSP)污染物有机组份(EOM)的遗传毒性.为出生缺陷的预防和控制及环境保护工作提供基础资料.方法 利用大流量自动采样器对某市城西工业区、旧城区及城南高新技术开发区的大气环境呼吸带(1.2-2.0m)TSP污染物分别进行采样;TSP颗粒物中的有机成份(EOM)运用二氯甲烷法(DCM法)抽提,最后以DMSO定客;利用人体支气管上皮细胞(16HBE)接受3种不同浓度EoM(5μl/ml、10μl/ml、20μl/ml)的毒性攻击实验;以DNA的损伤程度作为EOM遗传毒性的指标.以常规单细胞凝胶电泳技术(SCGE)进行检测.结果 旧城区及城南高新技术开发区样本EOM未见明显DNA损伤效应,而城西工业区3种不同浓度的EOM可见16HBE细胞DNA损伤效应.结论 EOM是城西工业区大气环境污染物的重要毒性成份.  相似文献   
84.
目的 研究Weel转基因细胞抗CTL介导的凋亡效应及抗穿孔素抗体的对此抗凋亡效应的影响。方法 采用DNA转染技术将重组体Weel Hu/GFP导入哺乳动物细胞NIT(鼠胰岛细胞瘤细胞);以转染重组体前、后的NIT为靶细胞,采用ELISA凋亡试剂盒检测CTL介导的凋亡效应。结果 转染Weel及加入抗穿孔素抗体的NIT组发生凋亡的细胞数最少。结论 Weel基因转染靶细胞在一定程度上可抵抗CTL介导的细胞凋亡,而穿孔素抗体可协同增强此抗凋亡效应。  相似文献   
85.
目的:转染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cDNA和多药耐药基因(MDR1)的反义RNA到乳腺癌耐药细胞株MCF-7/ADR中进行表达,并观察它们在乳腺癌耐药逆转中的作用。 方法:应用RT-PCR和DNA重组技术构建反义绿色荧光蛋白pEGFP-MDR1融合蛋白表达载体和红色荧光蛋白pDsRed2-TNF-α融合蛋白表达载体,分别和同时导入乳腺癌耐药细胞株MCF-7/ADR中进行表达,检测转染前后细胞的生长曲线、细胞凋亡程度、MDR1-mRNA和P糖蛋白(P-gp)表达情况及对ADR敏感性的变化。 结果:转染后的细胞生长明显减慢,凋亡率显著增加,MDR1-mRNA和P糖蛋白(P-gp)表达明显降低,对ADR的耐药性明显下降,敏感性增加。 结论:联合运用不同的逆转耐药机制,将TNF-α cDNA及MDR1反义RNA分别或同时导入乳腺癌耐药细胞中,能有效达到逆转耐药的目的。  相似文献   
86.
免疫磁性海藻酸钠载药纳米微球的制备与评价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靶向治疗系统是目前研究的热点,用微乳化-离子交联方法制备包覆阿霉素的碳包铁/海藻酸钠复合纳米微球,以水溶性碳二亚胺为交联剂,将载药微球与单抗Hab18连接,制备出了免疫磁性药物纳米微球.对该免疫磁性微球的理化性能进行了表征,同时检测了免疫磁性微球中抗体的活性和免疫磁性微球与靶细胞的体外结合情况,结果表明,免疫磁性药物纳米微球平均粒径约为171.2nm,外观为球型,铁含量为14.6%,载药量为10.8%,且具有强磁响应性和长时间药物缓释效果.同时在体外该微球能够与靶细胞特异性结合.这种免疫磁性药物纳米微球有望成为一种优良的靶向肿瘤药物载体.  相似文献   
87.
目的了解深圳地区解脲支原体(UU)对常用9种抗生素的药物敏感情况,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采用UU培养和药敏试剂盒检测UU的体外抗菌活性。结果152株UU对9种抗生素的敏感性依次为原始霉素、多西环素、交沙霉素、克拉霉素、阿奇霉素、红霉素、四环素、氧氟沙星、环丙沙星,其总的耐药发生率为33.92%。结论对UU耐药性的检测,对指导临床合理用药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8.
目的:探讨两价阳离子和针对整合素α2的 特异性阻断性单克隆抗体对神经母细胞瘤细胞株SK-N-SH细胞粘附于胶原蛋白(Col)的影响,探讨整合素α2β1对该细胞粘附反应的调节作用。方法:将含有不同M g2+、Ca2+浓度和有或无抗α2单克隆抗体6F1的SK-N-SH细胞混悬液。加入96孔 平底非细胞培养板,此反应板已包被Ⅰ型大鼠尾Col(4 μg/well),所粘附的细胞用BCA方 法测定,以吸光度(A570)代表粘附细胞的数量。结果:Mg 2+能明显增加SK-N-SH细胞Ⅰ型Col的粘附反应;Mg2+浓度为1 mmol/L时,细胞 粘附的反应已接近高峰,与对照组相比A570分别为0.59±0.03和0.2 5±0.0 1 (P<0.01),而Ca2+对细胞的粘附无明显影响;抗α2单克隆抗体6F1(10 mL /L)能显著阻断SK-N-SH细胞粘附于胶原蛋白(A=0.27±0.01),其粘附水平接近无Mg 2+的粘附反应水平(A=0.32±0.01)。 结论:整合素α2介导 SK-N-SH细胞对胶原蛋白粘附反应,提示整合素α2可能参与调节神经母细胞瘤的转移。  相似文献   
89.
目的调查分析某村一起诺如病毒性胃肠炎暴发的发病原因。方法采用历史性队列研究方法,应用ELISA对标本进行实验室检测。结果该起暴发共报告病例34例,发病与接触腹泻病人(X^2=6.51,P=0.00)、食物暴露于苍蝇(X^2=4.61,P=0.00)及村民暴露于患者呕吐物或粪便1m内(X^2=3.09,P=0.00)有统计学意义上的关联,与饮用水来源(X^2=1.68,P=0.14)没有统计学意义上的关联。在采集的8份肛拭子样本中1份ELISA法检出诺如病毒抗原阳性:4份粪便样本中2份ELISA法检出诺如病毒抗原阳性。结论这是一起由诺如病毒感染所致的急性胃肠炎暴发.密切接触是此次暴发的主要传播途径。  相似文献   
90.
目的 了解广东省中小学生的产品伤害发生特征,为开展学生产品伤害防控工作并制定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提取广东省2019年产品伤害监测系统中中小学生的产品伤害数据,并对其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 2019年广东省6个地区19家医院共收集学生产品伤害病例9 944例(男生6 912例,女生3 032例)。涉及伤害病例数居前5位的产品大类依次为其他产品(27.75%)、家具(16.03%)、文教体育用品(15.69%)、除汽车外的其他交通运输设备(15.50%)和家用日用品(12.68%)。在所有产品伤害病例中,伤害发生原因前3位依次为刀/锐器伤(25.54%)、跌倒/坠落(24.27%)与钝器伤(23.72%);主要伤害发生地点为家中(34.20%)、公路/街道(22.54%)和学校与公共场所(21.74%);伤害部位以上肢(39.93%)、下肢(24.69%)和头部(21.49%)为主;伤害性质主要为挫伤/擦伤(44.68%)和锐器伤/开放伤(34.48%);大多数伤害病例的严重程度以轻度为主,且以处理后离院为主要结局。结论 广东省中小学生不同产品伤害涉及的发生原因、地点、部位、性质、严重程度与结局等有所不同,应制定针对性的干预措施、开展学生产品伤害防控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