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55篇
  免费   89篇
  国内免费   82篇
耳鼻咽喉   17篇
儿科学   22篇
妇产科学   9篇
基础医学   423篇
口腔科学   26篇
临床医学   1144篇
内科学   214篇
皮肤病学   7篇
神经病学   38篇
特种医学   109篇
外科学   169篇
综合类   1650篇
预防医学   279篇
眼科学   36篇
药学   836篇
  10篇
中国医学   319篇
肿瘤学   118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39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51篇
  2020年   55篇
  2019年   79篇
  2018年   100篇
  2017年   124篇
  2016年   97篇
  2015年   109篇
  2014年   250篇
  2013年   224篇
  2012年   329篇
  2011年   439篇
  2010年   425篇
  2009年   440篇
  2008年   284篇
  2007年   236篇
  2006年   192篇
  2005年   176篇
  2004年   172篇
  2003年   221篇
  2002年   320篇
  2001年   267篇
  2000年   197篇
  1999年   198篇
  1998年   112篇
  1997年   54篇
  1996年   66篇
  1995年   48篇
  1994年   33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0年   2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4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61.
大青龙汤治疗流感发热临床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年来 ,笔者采用大青龙汤治疗流感发热 32例 ,与同期常规西药治疗 2 0例比较 ,疗效显著 ,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组 5 2例均为门诊患者 ,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其中治疗组 32例 ,男 19例 ,女 13例 ;年龄最小 2 2岁 ,最大 5 6岁 ,2 0~ 30岁 11例 ,31~40岁 12例 ,41~ 5 0岁 7例 ,5 1~ 6 0岁 2例。对照组2 0例 ,男 11例 ,女 9例 ;年龄最小 2 0岁 ,最大 5 4岁 ,其中 2 0~ 30岁 8例 ,31~ 40岁 7例 ,41~ 5 0岁 4例 ,5 1~ 6 0岁 1例。 2组病例在性别、年龄等方面经统计学处理无明显差异 (P >0 0 5 ) ,具有可比性。…  相似文献   
62.
目的 探讨不同类型耳鸣的诊疗方法。方法 对97例(112耳)耳鸣患首选掩蔽治疗,无效进行利多卡因试验,阳性给予卡马西平治疗,两均无效给予镇静及抗神经衰弱药物治疗。结果 掩蔽治疗有效为耳蜗性耳鸣,其有效率为80.7%(21,26),利多卡因试验有效为神经性耳鸣,有效率为59.5%(25,42),两均有效为混合性耳鸣,有效率为42.9%(12,28),两均无效为神经性耳鸣,有效率为62.5%(10,16),总有效率60.8%(68,112)。结论 耳鸣是一种常见症状,除了治疗原发疾病以外,还需对症治疗。  相似文献   
63.
目的 探讨微创经椎间孔入路椎间融合术(minimally transforaminal lumbar interbody fusion,MIS-TLIF)治疗腰椎管狭窄症(degenerative lumbar spinal stenosis,DLSS)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术后早期腰椎矢状位参数的影响.方法 选择86例DLSS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治疗方法分为开放TLIF组和MIS-TLIF组各43例.观察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住院时间,以及术前、术后6个月椎间盘前方高度(anterior disc height,ADH)、椎间盘后方高度(posterior disc height,PDH)、前凸角(segmental lordosis,SL),平均椎间盘高度(mean disc height,MDH)、VAS评分和ODI指数.结果 MIS-TLIF组手术时间显著长于开放TLIF组(P<0.05),术中出血量和住院时间显著少于开放TLIF组(P<0.05).术后6个月时,两组患者ADH、PDH、MDH和SI均较术前显著升高(P<0.05),且开放TLIF组患者ADH、PDH和SI均显著高于MIS-TLIF组(P<0.05).术后6个月时,两组患者腰痛、腿痛VAS评分和ODI指数均较术前显著降低(P<0.05),但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开放式TLIF和MIS-TLIF在改善患者VAS评分和ODI指数方面效果相近;MIS-TLIF术可减少术中出血量和住院时间;开放式TLIF对恢复术后早期ADH和SL的效果优于MIS-TLIF.  相似文献   
64.
TNF-α参与形成甲状腺的免疫紊乱,从而影响着甲状腺细胞的多种功能活动,如摄碘、碘的有机化、甲状腺球蛋白(TG)、甲状腺过氧化物酶(TPO)、促甲状腺素(TSHR)的合成等功能及代谢过程[1].TNF-α对甲状腺细胞cAMP产生抑制作用[2],并有研究证实[3]TNF-α对甲状腺细胞肌醇脂质/钙离子(Ins/Ca2+)系统有抑制作用.TNF-α可降低甲状腺FRTL-5细胞内Ca2+水平,可抑制TSH刺激的FRTL-5细胞内Ca2+水平.本文检测了甲状腺功能异常患者血清中总Ca2+、TNF-α、T3、T4、TSH等指标并作以相关分析,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5.
目的:探讨长期口服足叶乙苷(VP-16)及三苯氧胺(TAM)方案治疗晚期肝癌的效果。方法:对失去手术及介入治疗机会的40例晚期肝癌分为两组。观察组:口服VP-1650mg,每日1次及TAM20mg,每日2次,两药均应用14天,休息14天,为1周期。对照组:采用对症、支持、保肝等姑息性治疗。结果:两组有效率(CR+PR)分别为26.1%和0%(P<0.05)。观察组有效者中位生存10.8个月,进展者中位生存3.5个月。对照组中位生存3.0个月。观察组有效者生存质量及KS评分均明显提高,主要毒副反应是脱发、骨髓抑制和胃肠道反应,均为轻度。结论:长期口服VP-16及TAM治疗晚期肝癌具有一定疗效,能提高患者生存质量,且无明显毒副反应。  相似文献   
66.
目的:探讨抗氧化损伤预防肝纤维化的作用.方法:用四氯化碳制造大鼠肝纤维化模型,造模之日起给予亚硒酸钠,实验结束时测定血清硒、肝细胞膜流动性、肝细胞中羟脯氨酸和丙二醛含量以及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亚硒酸钠抗氧化损伤可显著保护肝细胞膜的流动性免受损伤,减轻肝细胞的胶原蛋白合成,有效清除氧自由基,组织病理学检查示明显的抗肝纤维化作用.结论:亚硒酸钠抗肝氧化损伤能够预防四氯化碳造成的大鼠肝纤维化.  相似文献   
67.
猫抓病淋巴结炎由猫抓伤或咬伤而引起,为一种自限性疾病,由于临床医师对其认识不足,往往误诊为其它疾病。近年来,其发病数有所增加。本文分析30例猫抓病淋巴结炎,探讨其临床病理特点。 1 临床资料   1989~1999年间,我科因局部淋巴结肿大而手术切除、临床资料完整的猫抓病淋巴结炎30例。男12例,女18例;年龄4~62岁,平均22.7岁,其中儿童(<15岁)16例。病程较短,7天~3个月。经追问病史,4例家中养猫,17例有与猫接触史。受累淋巴结:颈部9例,腋窝11例,肘部4例,腹股沟4例,腮腺区1例,胸壁1例;一般为单侧淋巴结受累。临床症状不明显,8例伴发热、全身不适,10例伴局部肿块疼痛,无明确皮损表现。临床误诊率较高,本组术前无一拟诊为猫抓病淋巴结炎,均以局部肿块经抗感染治疗无效而手术。 2 病理   全部标本经10%甲醛固定,常规切片,苏木精-伊红染色,显微镜观察。抗酸染色采用Ziehl-Neelsen改良法。   大体改变:送检淋巴结较完整,质地软,有被膜。直径1.5~4 cm;切面灰白或灰红色,皮髓质内可见大小不等的灰黄色区域。镜下改变:淋巴结病变分为三期,早期为组织细胞和淋巴细胞增生;中期为肉芽肿性病变;晚期有化脓灶形成,为火焰状,中央为中性粒细胞浸润,周围为放射状上皮细胞增生,附近淋巴细胞增生活跃,淋巴结的正常结构尚保存。有时还可见淋巴窦扩张,内有单核样B细胞,以及间质水肿。本组30例病变多为中晚期改变,以肉芽肿性病变及化脓灶形成为主要改变。抗酸杆菌染色未见结核杆菌。  相似文献   
68.
小儿原发性肾病综合征复发的病因及治疗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小儿原发性肾病综合征(PNS)复发的病因及其治疗。方法:对常复发的小儿PNS患儿根据不同的病因采用抗感染,激素治疗并联合应用环磷酰胺(CTX),雷公滕多甙治疗,并与单纯西药组对照。结果:单纯西药组36例完全缓解率58%,复发率50%,联合治疗组28例,缓解率89%,复发率6.4%,结论:联合组疗效明显。  相似文献   
69.
目的 提高钝性脾损伤的CT诊断正确性及探讨CT分级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32例钝性脾损伤的CT表现,其中19例保守治疗成功,13例行手术治疗。根据CT表现分为4级。Ⅰ级:局限性包膜破裂或小的包膜下血肿;Ⅱ级:小的外周撕裂或实质内血肿小于3cm;Ⅲ级:撕裂延伸至脾门或实质内血肿大于3cm;Ⅳ:广泛性脾或血管撕裂。结果 19例保守治疗,Ⅰ级8例,Ⅱ级7例;Ⅲ级4例。13例手术治疗,Ⅰ级1例,Ⅱ级2例,Ⅲ级7例,Ⅳ级3例。结论 CT是诊断脾损伤的可靠方法,且CT的分级对临床处治有帮助。  相似文献   
70.
为了探讨前列腺增生症术后排尿困难的原因及预防方法,对前列腺切除术后27例仍有排尿困难的临床资料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尿道狭窄14例,尿道内口闭锁2例,膀胱逼尿肌功能紊乱2例,腺体残留3例,后唇瓣膜2例,输尿管间嵴肥厚1例,后尿道狭窄合并结石1例,膀胱颈水肿,前列腺癌1例。由此可见,尿道狭窄是术后排尿困难的主要原因,小前列腺增生或前列腺增生伴炎症宜采用TURP+膀胱颈内切开治疗以减少尿道狭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