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250篇
  免费   3008篇
  国内免费   618篇
耳鼻咽喉   276篇
儿科学   784篇
妇产科学   513篇
基础医学   1899篇
口腔科学   465篇
临床医学   4235篇
内科学   3115篇
皮肤病学   216篇
神经病学   880篇
特种医学   1315篇
外科学   5249篇
综合类   7728篇
预防医学   5071篇
眼科学   206篇
药学   2844篇
  12篇
中国医学   1037篇
肿瘤学   1031篇
  2024年   47篇
  2023年   170篇
  2022年   364篇
  2021年   603篇
  2020年   567篇
  2019年   540篇
  2018年   247篇
  2017年   480篇
  2016年   577篇
  2015年   439篇
  2014年   1015篇
  2013年   1224篇
  2012年   1690篇
  2011年   1966篇
  2010年   1997篇
  2009年   2226篇
  2008年   2720篇
  2007年   3240篇
  2006年   3231篇
  2005年   2998篇
  2004年   2715篇
  2003年   1960篇
  2002年   1679篇
  2001年   705篇
  2000年   1065篇
  1999年   696篇
  1998年   417篇
  1997年   413篇
  1996年   135篇
  1995年   80篇
  1994年   247篇
  1993年   207篇
  1992年   88篇
  1991年   75篇
  1990年   39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亚硫酸氢钠穿心莲内酯在Beagle犬体内的药动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建立检测亚硫酸氢钠穿心莲内酯血浆浓度的反相离子对高效液相色谱(Ion pair RP HPLC)法,研究亚硫酸氢钠穿心莲内酯在Beagle犬体内的药动学。方法血浆样品经含离子对试剂四丁基溴化铵的二氯甲烷萃取后,用40℃氮气流吹干,残渣用流动相溶解后进行分析。流动相为甲醇∶009 mol·L 1 磷酸二氢钾水溶液(含四丁基溴化铵6 mmol·L 1)(45∶55),pH值=725;固定相为Shim pack VP ODS色谱柱;流速为1.0 mL·min 1;紫外检测波长215 nm,室温,内标法定量。结果线性范围为1~300 mg·L 1,最低检测浓度005 mg·L 1,平均回收率9644%,日内、日间精密度均<50%,血浆在-20℃下保存稳定。Beagle 犬静脉注射亚硫酸氢钠穿心莲内酯后的药动学行为符合二室模型。结论该检测方法准确、灵敏、简便,适用于亚硫酸氢钠穿心莲内酯血浆浓度的测定和药动学研究。亚硫酸氢钠穿心莲内酯在Beagle犬体内分布及消除较快。  相似文献   
992.
清开灵注射液抗内毒素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云海  韩洪刚  谢委 《医药导报》2005,24(3):0185-0185
目的探讨清开灵注射液抗大肠埃希菌O111B4内毒素作用。方法采用细菌内毒素检查法(体外)和兔热原检查法(体内),对清开灵  相似文献   
993.
解决细菌耐药问题新探索--噬菌体抗菌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加权 《医药导报》2005,24(4):296-298
随着抗菌药物广泛大量地使用及滥用,且细菌对抗菌药物产生耐药性,而且耐药程度愈演愈烈,其中细菌同时对多种结构各异的抗菌药物的耐药性———多重耐药性,尤为焦虑。如何面对耐药性的挑战成为非常现实和严肃的问题,从噬菌体病毒开发新抗菌药物的策略为此带来希望。  相似文献   
994.
中药抗炎免疫活性成分药理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丁玉峰  曾凡波 《医药导报》2005,24(4):307-309
综述抗炎中药与免疫功能的关系、中药抗炎免疫活性及其分子药理机制,并讨论中药抗炎免疫成分药理研究中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995.
杜敏  姜亚平  林力 《医药导报》2005,24(5):415-416
目的探讨阿司匹林在无症状性脑梗死伴心房纤颤患者二级预防中的作用。方法将无症状性脑梗死伴心房纤颤患者300例分为对照组(不服用阿司匹林)、低剂量组(服用阿司匹林,75mg·d1)和高剂量组(服用阿司匹林,150mg·d1)各100例,随访观察3组患者服药2a内脑梗死的病情变化。结果对照组、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在随访的2a中,分别发生症状性脑梗死23,16,19例。症状性脑梗死致死亡各3例。两给药组与对照组疗效均差异无显著性,两给药组之间疗效亦差异无显著性。结论阿司匹林75和150mg·d1不能降低无症状性脑梗死伴心房纤颤患者进展为症状性脑梗死的发病率。  相似文献   
996.
冯丽娟 《医药导报》2005,24(7):615-615
例1,男,52岁.因咳嗽咳痰3个月余就诊,既往无药物及食物致变态反应史,胸部CT示:左上肺占位性病变.在我院外科行左肺上页切除术,病理检查示:(左)肺低分化鳞状细胞癌.临床分期:T2N2M0.术后转至我科行吉西他滨 顺铂联合化学药物治疗(化疗)[第1,8天给予吉西他滨 1 250 mg·(m2)-1,静脉滴注,第1天给予顺铂75 mg·(m2)-1,静脉滴注].  相似文献   
997.
蒋平  陈红英  王文清 《医药导报》2005,24(10):935-937
目的测定乳癖内消口服液中芍药苷的含量。方法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YMC-Pack ODS (4.6 mm ×250 mm,5μm);流动相为甲醇-水-冰醋酸(25∶75∶0.2);检测波长:230 nm;柱温:室温;流速:1.0 mL·min-1。结果芍药苷在进样量0.201~3.348 μg的线性范围,线性关系良好,r=0.999 9,平均回收率为98.60%,RSD=1.70%(n=6)。结论该法适用于测定乳癖内消口服液中芍药苷的含量。  相似文献   
998.
目的观察重组人酸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rhaFGF)对小型猪创伤修复和家兔烫伤创面修复的促进作用。方法建立小型猪创伤模型,其中3组分别按90,60,30 AU·(cm2) 1的剂量给予人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haFGF),阳性对照组按60 AU·(cm2) 1的剂量给予rhbFGF,阴性对照组给予等量基质,空白对照组不给予任何药物,采用创面照像和透明膜描记称量法记录伤后第4,8,14天创面面积,用注水法测量伤腔容积。观察伤后第8天和第14天创面肉芽组织生长与再上皮化变化,评价修复效果。另建立家兔烫伤创面模型,分组与给药方法同上。观察伤后3,7,14,21 d创面面积,以及伤后14,21 d创面肉芽组织生长与再上皮化变化情况,评价修复效果。结果各组小猪创面面积随伤后时间的延长逐渐缩小,其中rhaFGF 90 AU·(cm2)-1组和hbFGF 60 AU·(cm2)-1组小猪的疗效更显著。各组小猪创面伤腔容积随伤后时间的延长而逐渐缩小,其中rhaFGF 90 AU·(cm2)-1组和hbFGF 60 AU·(cm2)-1组更为明显(P<0.05)。组织学检查,可见经rhaFGF和rhbFGF治疗8 d后小猪的创面成纤维细胞生长活跃,数量多,毛细血管胚芽与成纤维细胞数量显著多于对照组。伤后第14天,各组家兔创面均已愈合,但各rhaFGF治疗组和阳性对照组家兔的创面表皮层较厚。各组家兔烫伤创面面积随伤后时间的延长而逐渐缩小,其中以rhaFGF 90 AU·(cm2)-1组和hbFGF 60 AU·(cm2)-1组的效果更明显。组织学检查,可见rhaFGF 90 AU·(cm2)-1组家兔的创面在伤后14 d大部分已被新生表皮覆盖,表面附着少量坏死组织,创面基本愈合。结论rhaFGF对小型猪背部刀伤创面有促修复作用,可促进创面肉芽组织生长、毛细血管胚芽形成与再上皮化。rhaFGF对家兔背部烫伤创面有促修复作用,可促进创面肉芽组织生长,还可以促进坏死组织脱落与再上皮化。  相似文献   
999.
邱相君  李艳  徐鹏  胡国新  代宗顺 《医药导报》2005,24(11):984-986
目的研究两种氟康唑胶囊的人体相对生物利用度和生物等效性。方法健康志愿者20例,随机交叉单剂量口服试验制剂氟康唑胶囊和参比制剂氟康唑胶囊,剂量均为300 mg,剂间间隔2周。分别于服药后120 h内多点抽取静脉血;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血浆中氟康唑的浓度。计算相对生物利用度并评价两种制剂的生物等效性。结果单剂量口服试验和参比制剂后血浆中氟康唑的Cmax分别为(6.271±0.874)和(6.374±0.806) mg·L-1;tmax分别为(1.825±0.591)和(1.875±0.998) h;AUC(0-120)分别为(239.408±47.330)和(243.061±29.497) mg·h·L-1;AUC(0-inf)分别为(255.835±51.738)和(261.675±35.995) mg·h·L-1。Cmax、AUC(0-120)和AUC(0-inf)的90%可信区间分别为92.8%~104.0%,90.3%~104.9%和89.5%~104.3%。试验制剂与参比制剂的人体相对生物利用度为(99.0±18.7)%。结论试验制剂与参比制剂具有生物等效性。  相似文献   
1000.
向琳  汪彬  王虹  丁玉峰 《医药导报》2005,24(12):1174-1175
目的了解口服抗变态反应药物利用情况,探讨该类药物的合理使用问题。方法采用药金额排序法和限定日剂量方法,对2000~2003年口服抗变态反应药物进行用药金额排序,并对药物利用情况进行评估。结果2001~2003年用药总金额分别比2000年上升8.98%,21.21%和25.34%;用药金额排序前3位药品的消耗金额大于全部用药金额的90%。2001~2003年总DDDs分别比2000年增长25.83%,57.92%和39.74%;2003年总DDDs比2002年有所下降;DDDs增长较快的是咪唑斯汀和酮替芬;西替利嗪的DDDs占总DDDs的比率最大,但波动也较大。该院临床医生选用较多的口服抗变态反应药物是氯雷他啶、西替利嗪、曲普利啶、阿司咪唑、咪唑斯汀、赛庚啶、酮替芬等。结论该院抗变态反应药物的使用基本合理,但少数药物的使用受市场影响的因素较大,应注意药物使用的效果与成本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