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4篇
  免费   13篇
儿科学   18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9篇
内科学   9篇
外科学   5篇
综合类   86篇
预防医学   28篇
药学   26篇
  1篇
中国医学   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目的:探讨1~2岁正常群体儿童屈光分布情况,为弱视防治干预措施提供资料。方法:使用Suresight视力筛查仪对1~2岁正常群体儿童进行屈光检查,随机收集232名(464眼)儿童屈光分析。结果:1~2岁儿童屈光状态,男童133例(266眼),远视性屈光247眼(92.86%),近视性屈光9眼(3.38%),混合散光10眼(3.76%);女童99例(198眼),远视性屈光186眼(93.94%)、近视性屈光2眼(1.01%)、混合散光10眼(5.05%),男女童的屈光分布都是以远视性屈光为主,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1~2岁儿童屈光状态屈光分布以远视性屈光为主。  相似文献   
32.
33.
陶晗  张宁  张春丽  邓丽梅 《中外医疗》2008,27(33):126-126
目的:探讨3~4岁正常群体儿童屈光分布情况,为本地弱视防治干预措施提供资料.方法:使用Suresight 视力筛查仪对3~4岁正常群体儿童进行屈光检查,随机收集317例(男169例女148例)634眼屈光分析.结果:男童169例338眼,远视性屈光322眼,占95.53%,近视性屈6眼,占1.78%,混合散光10眼,占2.96%;女童148例296眼,远视性屈光287眼,占96.96%、近视性屈光4眼,占1.69%、混合散光5眼,占1.69%,男女童的屈光分布都是以远视性屈光为主,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无显著性.结论:3~4岁正常群体儿童屈光状态屈光分布以远视性屈光为主.  相似文献   
34.
严健聪  张宁  张春丽 《中外医疗》2008,27(35):62-62
目的 探讨清开灵注射液在治疗婴儿泪囊炎的应用.方法 :将42例1~5个月的婴儿泪囊炎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23例28眼,以清开灵注射液为泪道冲洗液,对照组19例22眼,以0.9%氯化钠注射液为泪道冲洗液,同时选用抗生素局部滴眼和泪囊区按摩治疗.结果 :治疗组治愈率为92.85%,对照组治愈率为81.18%.结论 :清开灵注射液行泪道冲洗治疗婴儿泪囊炎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35.
目的 探讨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患儿细胞免疫功能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将2013年8月~2015年7月在笔者医院儿科住院的83例ITP初治患儿及31例同期在笔者医院门诊体检的健康同龄儿纳入研究,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CD4/CD8比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血浆细胞因子IFN-γ及IL-4浓度。结果 治疗前病例组CD3 60.07%±11.85%、CD4 34.18%±11.72%、CD4/CD8 1.76%±0.94%及IL-4 11.24±8.42pg/ml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70.96%±7.26%、45.05%±6.53%,2.26%±0.66%及21.26±9.34pg/ml,IFN-γ水平5.88±4.02pg/ml显著高于对照组2.12±1.09pg/ml;治疗后8周后,CD3 65.76%±10.87%、CD4 38.71%±11.81%及IL-4 14.59±11.59pg/ml水平均较治疗前升高,IFN-γ 3.65±3.15pg/ml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1或P < 0.05)。结论 ITP患儿存在细胞免疫功能紊乱,Thl/Th2平衡失调可能与ITP的发病机制和疾病的活动状态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36.
目的 探讨发生喂养不耐受(FI)的低出生体重早产儿肠道菌群的动态变化,为应用微生态制剂治疗该类患儿提供临床依据。方法 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广西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分娩,并在新生儿科住院且出现FI的65例低出生体重早产儿作为FI组,选取同期未发生FI的65例早产儿作为对照(非FI组)。检测两组肠道双歧杆菌、乳酸杆菌、肺炎克雷伯菌、大肠杆菌和肠球菌相对丰度,FI组检测时间点为FI出现的第1天(t1),以及FI改善后的第1、7、21、60、90天(t2~t6);非FI组检测时间为入院第1天(t1),以及此时间点后的第7、14、30、60、90天(t2~t6),观察肠道菌群动态变化并进行比较。结果 t2~t6非FI组双歧杆菌相对丰度高于FI组,且与前一检测时间点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1~t6非FI组乳酸杆菌相对丰度高于FI组,且t3~t6与前一检测时间点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1~t5 FI组肺炎克雷伯菌相对丰度高于非FI组,且t2~t6与前一检测时间点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除t4外,t1~t6 FI组...  相似文献   
37.
目的 观察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类似物(GnRHa)对中枢性男性性早熟(CPP)男孩的第二性征、身高、骨龄、体重指数、预测身高等指标的影响.方法 对28例中枢性男性性早熟男孩给予GnRHa治疗,辅以有氧运动,对治疗前后的第二性征、身高、骨龄、体重指数、预测身高、终身高等指标进行评价分析.结果 治疗前身高(HT)(147.5±5.9)cm,预测身高(PAH)(164.8±5.4)cm,治疗1年后HT(154.3±6.0)cm,PAH(168.8±6.2)cm,2年后HT(158.1±4.8)cm,PAH(172.2±6.5)cm;性激素水平(T、E2、LH、FSH)回至青春前期,睾丸有所缩小;骨龄受抑,骨龄的标准差分值(HtSDSBA)由原来的(-1.6±0.6)增至1年后的(-1.1±0.7)(P<0.01);2年后增至(-0.7±0.7)(P<0.01).结论 GnRHa能有效改善中枢性男性性早熟的终身高,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38.
随着新生儿重症监护技术的提高,新生儿特别是早产儿存活率显著提高,但在住院期间发生颅内出血、脑室周围白质软化(periventricular leucomalacia,PVL)、缺氧缺血性脑病(hypoxic-ischcmic encephalopathy,HIE)、惊厥,脑膜炎等并发症的危险性也显著增加,最终导致脑性瘫痪和神经发育异常.因此,在这一关键时期连续监测新生儿脑功能有助于识别发生脑损伤的高危儿和高危因素,防止脑损伤发生.  相似文献   
39.
目的分析Andermann综合征患儿的临床及基因突变特点。方法回顾分析2例Andermann综合征患儿的临床特征以及基因检测结果。结果先证者为弟弟,6岁,其哥哥8岁,均有进行性加重的运动感觉神经病的临床表现及发育迟缓。弟弟的肌电图提示神经源性损害,头颅磁共振成像提示胼胝体发育不良;哥哥有关节挛缩及脊柱侧凸。基因分析证实,两例患儿均为SLC12A6基因纯合错义突变c.592 CT(p.R198C),父母均携带该错义突变。SLC12A6基因突变通过影响其编码的钾/氯协同转运蛋白3(KCC3)的正常功能而引起相应的临床症状。结论 SLC12A6是Andermann综合征唯一的致病基因,临床表型的严重程度与基因的突变类型有关。  相似文献   
40.
目的 探讨人巨细胞病毒(hCMV)肝炎婴儿尿hCMV包膜糖蛋白H(gH)基因型分型情况。方法 2014年5月~2016年5月我科收治的80例hCMV肝炎患儿,采用荧光定量法检测尿hCMVDNA,采用直接测序法鉴定hCMVgH基因分型。结果 在80例患者中, 鉴定出gH1型40例(50.0%),gH2型32例(40.0%),gH1/gH2型8例(10.0%);gH1型hCMV肝炎组尿hCMV DNA水平为(2.55±0.32)×105copies/ml,显著高于gH1/gH2型hCMV肝炎组的(3.05±0.50)×103copies/ml,或gH2型hCMV肝炎组的(3.62±0.48)×103copies/ml (P<0.05);gH1型患儿血清ALT水平显著高于其他两型患儿(P<0.05)。结论 hCMV感染患儿以gH1型和gH2型为主,其基因型检测的意义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