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0篇
  免费   22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1篇
口腔科学   3篇
内科学   1篇
综合类   19篇
预防医学   60篇
中国医学   2篇
肿瘤学   8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目的]了解中学生颈肩痛现患状况及其危险因素,为制定有关预防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对南宁市4所学校的中学生进行颈肩痛现况调查,收集颈肩痛患病情况及其可能的危险因素。[结果]所调查的中学生颈肩痛患病率为15.2%,不同年龄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4~18岁之间的患病率较高,而性别之间无差异;年龄增长、晚睡时间太迟和坐姿不正确可能是中学生颈肩痛的危险因素。[结论]颈肩痛在中学生里较为普遍,其危险因素来自于多个方面。  相似文献   
22.
目的 比较不同统计方法在手足口病季节性研究中的应用价值,为手足口病季节性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以南宁市手足口病为例,收集2006-2009年南宁市各乡镇、城区手足口病的新发病例数,利用流行曲线、季节指数、变异系数、圆形分布法以及扫描统计量等方法分析手足口病的季节性趋势。结果 流行曲线直观描述南宁市手足口病高发月份集中在4-7月,12月和1月呈现小高峰。季节指数判断1月、4-7月为南宁市手足口病的高发季节,以5-6月份发生强度最大。圆形分布显示南宁市手足口病的高发日期为5月10日,高发时段跨度大。变异系数显示5-6月和9月的变异程度较低,为潜在的季节性月份。扫描统计量显示南宁市手足口病高发时段集中在4月下旬到7月上旬之间,以5-6月份最为高发;高发时段的相对风险为非高发时段的1.33-1.85倍。结论 不同统计方法在检测手足口病季节性规律时的侧重面、精确性和实际意义有所不同,探测到高发时段的价值和意义亦有所不同。变异系数描述疾病在某时段内流行强度的变异度,变异度高说明疾病流行强度的强弱交替,但变异度低可能意味着普遍高发或普遍低发。流行曲线、季节指数虽可直观描述手足口病的季节趋势,但缺乏统计推断,可能受随机误差的影响。圆形分布可定量探测出具有统计学意义的手足口病高发日期和高发时段,但可能因高发时段跨度较大,而失去实际意义。扫描统计量兼顾手足口病的时空信息,在校正单纯性时间变化趋势和周内效应后,可探测到更精确、稳定和更具实际意义的高发时段,在探讨手足口病的季节趋势中具有优势。  相似文献   
23.
  目的  探讨Toll样受体(toll-like receptors,TLR)基因多态性与广西汉族儿童乙型肝炎(以下简称乙肝)疫苗初次免疫应答水平的关联。  方法  收集2014-2016年到广西自治区妇幼保健院、南宁市妇幼保健院儿科就诊的8~9月龄汉族儿童513例为研究对象。采集外周血标本,采用微粒子酶免疫法检测乙肝血清标志物"两对半",用套式聚合酶链式反应法检测乙肝病毒DNA,应用SNPscanTM多重SNP分型技术检测TLR基因10个位点的基因多态性。采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TLR等位基因、基因型与儿童乙肝疫苗免疫后应答的关联。  结果  TLR3基因rs13126816的基因多态性与广西汉族儿童初次乙肝疫苗免疫后应答情况有关(OR=1.79,95% CI:1.11~2.89,P=0.018);A/A基因型[238.04(519.75) mIU/L]和G/A基因型[347.96(619.68) mIU/L]儿童的乙肝病毒表面抗体(hepatitis B surface antibody,抗-HBs)水平明显低于G/G基因型[489.08(854.76) mIU/L]的儿童,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有P < 0.05);携带等位基因A[317.20(608.72) mIU/L]儿童的抗-HBs水平也明显低于携带等位基因G[457.01(852.66) mIU/L]的儿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3.055,P < 0.05)。TLR基因其余位点均与乙肝疫苗免疫应答无关(均有P>0.05)。  结论  TLR3基因rs13126816位点等位基因A可能是汉族儿童产生初次乙肝疫苗免疫低应答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24.
目的 了解抗病毒治疗(ART)对HIV单阳家庭阴性配偶抗体阳转的预防效果。方法 以2008年1月1日至2014年12月31日广西壮族自治区(广西)所有上报到艾滋病综合防治数据信息管理系统的HIV单阳家庭为研究对象,采用时间相依协变量Cox模型分析ART对阴性配偶HIV抗体阳转的预防效果。结果 共纳入7 694个HIV单阳家庭,其中394个家庭的阴性配偶发生HIV抗体阳转。总HIV抗体阳转率为2.5/100人年(95%CI:2.2/100人年~2.7/100人年),其中未治疗队列阳转率为4.3/100人年(95%CI:3.7/100人年~4.8/100人年),治疗队列阳转率为1.6/100人年(95%CI:1.4/100人年~1.9/100人年)。ART对HIV单阳配偶抗体阳转的预防效果为51%(HR=0.49,95%CI:0.40~0.60),调整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婚姻状况、职业、感染途径、基线CD4+T淋巴细胞后预防效果为45%(AHR=0.55,95%CI:0.43~0.69)。ART对年龄≥25岁、初中及以下学历、已婚、农民、基线CD4+T淋巴细胞<500 cells/mm3、通过异性途径感染的先证者阴性配偶血清抗体阳转的预防效果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ART作为广西HIV单阳家庭的一项干预措施是可行且有效的,扩大HIV单阳家庭ART的覆盖面有利于降低HIV夫妻间的传播。  相似文献   
25.
锌干预对孕妇全血微量元素浓度及新生儿生长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锌干预后孕妇不同孕期全血中微量元素含量的变化规律,探讨锌干预对新生儿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在广西医科大学一附院定期孕检的孕妇中,选择孕龄小于12 w、自愿接受锌补充且健康的335名孕妇作为干预对象;每名干预对象按对照条件选取1名健康孕妇作为对照.分别在第一次孕期保健、孕27~29 w及产前抽取孕妇静脉血,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检测所有研究对象全血Zn、Fe、Cu、Ca、Mg的浓度.同时,对孕妇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孕早期对照组和干预组全血Zn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孕中期和孕晚期两组全血Zn浓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干预组比对照组的高.对照组与干预组孕妇不同孕期的Fe、Ca、Mg元素的浓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并随孕期进展逐渐下降,而Cu浓度逐渐上升.干预组新生儿的出生体重、头围、身长及1分钟Apgar评分均大于对照组(P<0.01).结论对孕妇每日补充适量的锌制剂可改善孕中、晚期的锌营养状态,提高新生儿的生长发育指标.  相似文献   
26.
目的 调查贵港市不同地区暗娼人群艾滋病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梅毒感染现况,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制定针对贵港市不同地区HIV/梅毒感染的防制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参照《全国艾滋病哨点监测实施方案操作手册》,对贵港市2012—2015年3个地区哨点所监测的暗娼人群进行问卷调查和HIV、梅毒抗体的血清学检测。结果 共调查监测4 266名暗娼人员,平均年龄为(34.74±8.56)岁,主要以汉族为主(79.04%),在婚或同居者居多(76.37%),小学及以下文化程度所占比例较大(55.27%),以服务于低档场所为主(50.21%)。该调查人群流动性较低,本次在本地工作时间>1年者占60.09%。HIV总感染率为1.55%,其中贵港市辖区、桂平市、平南县3个地区的HIV感染率分别为1.31%、2.63%、1.0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梅毒总感染率为10.01%,且呈逐年下降的线性趋势(χ2趋势=43.42,P<0.001),三个地区梅毒感染率分别为7.38%、21.76%、4.8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吸毒、本次在本地工作时间>1年是HIV感染的危险因素,居住于桂平市、较低档场所服务、年龄大、在婚/同居均是梅毒感染的危险因素。结论 贵港市三个地区暗娼HIV/梅毒感染率较高,参考HIV和梅毒感染的影响因素,因地制宜地针对不同人群采取干预措施和长期有效宣传对防控HIV/梅毒感染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27.
潘冬香 《中国公共卫生》2012,28(11):1527-1530
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以下简称肝癌)是世界上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HCC本质上与炎症反应过程和细胞因子表达上调密切相关[1].由于细胞因子被认为是重要的炎症介质,检测细胞因子及其受体的水平已成为基础和临床免疫学研究中的一个重要方面.通过基因表达水平研究细胞因子在肝癌发生发展过程中的分子机制有望为肝细胞癌的治疗提供新的靶点.现从转录、蛋白表达水平层面对相关细胞因子及其受体基因表达与肝癌关系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28.
目的探讨广西桂林市2000—2009年道路交通伤害(RTI)死亡的地理分布和集中趋势,为预防和减少RTI的发生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桂林市电子地图为背景,利用ArcGIS 9.2地统计分析模块中的反距离加权(IDW)插值法绘制桂林市RTI死亡的分布地图。结果 2000—2009年桂林市秀峰区、叠彩区、象山区、七星区和雁山区发生RTI合计3 603次,死亡506例,受伤2 911例,直接经济损失为1 011.2万元;2000—2008年每年发生RTI次数均以象山区最多,2009年以七星区最多;2000—2004年桂林市RTI造成的死亡人数以雁山区和象山区最多;2005—2006年以叠彩区、象山区和雁山区较多;2007—2009年以七星区、象山区和雁山区较多;2000—2009年桂林市RTI死亡人数分布的IDW插值结果表明,RTI导致的死亡人数以雁山区最多,其次为象山区。结论 2000—2009年桂林市RTI导致的死亡人数以雁山区最多;IDW插值法制图结果较为可信。  相似文献   
29.
为了评价鼻咽癌治疗后患者的质量校正生命年(QALY)及其影响因素,采用华盛顿大学生存质量量表对304例鼻咽癌随访患者进行调查,计算QALY,选出其影响因素。随访时间、年龄与QALY呈负相关,生存质量得分与之呈正相关,无复发、N分期越早,QALY值越高。QALY考虑了生存质量的损失和生存时间长短,是评价鼻咽癌患者疾病负担的有效指标。  相似文献   
30.
目的分析广西2008-2011年登记为丢失的新涂阳肺结核患者的基本特征,为更好的开展结核病防控工作提供参考。方法从中国结核病信息管理系统中导出广西2008-2011年登记为丢失的新涂阳肺结核患者的病案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广西2008-2011年登记为丢失的新涂阳肺结核患者共313例,年平均丢失率为0.54%。患者多数为农民(70.0%)、男性(80.8%)和汉族(70.9%)人群,年龄集中在25~54岁(52.4%),主要来源于转诊(51.8%);98.4%的患者诊断为Ⅲ型结核病,胸部影像学检查结果多无空洞(占69.3%)、无粟粒(占98.4%);74.4%患者确诊时间>14 d,61.3%患者治疗时间≤2个月。各年患者的基本情况和诊治情况构成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有P>0.05);各年患者的户籍构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有P<0.05);2008年后外地户籍与本地户籍患者丢失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有P<0.05)。结论应重点加强对中青年男性农民患者的全程治疗管理和健康教育工作,不断提高流动人口患者的治疗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