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57篇
  免费   35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13篇
临床医学   86篇
内科学   39篇
皮肤病学   734篇
特种医学   17篇
外科学   22篇
综合类   103篇
预防医学   52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83篇
中国医学   40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9篇
  2022年   19篇
  2021年   25篇
  2020年   30篇
  2019年   26篇
  2018年   46篇
  2017年   56篇
  2016年   40篇
  2015年   38篇
  2014年   62篇
  2013年   53篇
  2012年   55篇
  2011年   47篇
  2010年   52篇
  2009年   76篇
  2008年   52篇
  2007年   60篇
  2006年   57篇
  2005年   79篇
  2004年   65篇
  2003年   49篇
  2002年   37篇
  2001年   41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1972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21.
目的探讨加味当归芍药散抑制组蛋白乙酰化酶p300(p300HAT)/血清环加氧酶-2(COX-2)通路调控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rf2)在黄褐斑形成中的作用机制。方法健康人表皮黑素细胞及30只雌性小鼠纳入研究,采用不同浓度加味当归芍药散处理健康人表皮黑素细胞,肌肉注射黄体酮及紫外线照射建立黄褐斑小鼠模型,将小鼠随机分为空白组、低剂量组及高剂量组各10只,分别给予常规剂量0.9%氯化钠注射液、低剂量及高剂量加味当归芍药散处理,检测不同浓度处理下细胞活力、细胞黑素含量及细胞中p300HAT、COX-2及Nrf2的RNA及蛋白表达量,同时检测治疗前后3组小鼠皮肤及肝脏的p300HAT、COX-2及Nrf2的RNA、蛋白质表达量。结果加味当归芍药散浓度为1.0mg/mL时健康人表皮黑素细胞活力较对照组明显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加味当归芍药散处理的健康人表皮黑素细胞p300HAT、COX-2的RNA及蛋白表达量和黑素相对含量较对照组明显低,Nrf2的RNA及蛋白表达量较对照组明显高,且随着加味当归芍药散浓度增加,健康人表皮黑素细胞p300HAT、COX-2、Nrf2的RNA及蛋白表达量降低、升高越明显,健康人表皮黑素细胞黑素相对含量降低越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仅低剂量、高剂量组p300HAT、COX-2的RNA、蛋白表达量较治疗前明显降低,Nrf2的RNA、蛋白表达量明显升高,且治疗后高剂量组各项指标变化较低剂量组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味当归芍药散治疗黄褐斑的机制可能与其抑制p300HAT/COX-2通路调控Nrf2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22.
《现代医院》2017,(8):1196-1198
目的了解光动力疗法对尖锐湿疣人乳头瘤病毒载量的影响。方法将80例经高频电刀治疗后至少4 w无疣体复发但HPV仍为阳性的尖锐湿疣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采用光动力治疗,每周一次,治疗4 w,对照组不予任何处理,观察4 w,比较两组HPV转阴率及HPV载量下降值的差异。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HPV转阴率分别为42.5%和17.5%;两组治疗、观察4 w后,无疣体发作、HPV仍为阳性者HPV载量下降值分别(4.2±0.5)×10~3和(2.5±0.1)×10~2,差异均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光动力疗法可显著降低尖锐湿疣人乳头瘤病毒载量。  相似文献   
23.
蛋白酶活化受体-2(PAR-2)是蛋白酶激活受体家族中的一员,属于典型的G蛋白耦联受体,广泛分布于全身多种组织器官,参与多种生理及病理生理过程.近年来蛋白酶活化受体-2在皮肤组织中所起的作用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尤其是在皮肤瘙痒、皮肤炎症、皮肤肿瘤及色素沉着的发病机制方面均有探讨及报道,研究指出PAR-2激活后可以在痒觉过敏、炎症诱发、色素转运和吞噬作用、皮肤肿瘤的侵袭及防护等方面发挥作用.本文对近年来PAR-2与相关皮肤病关系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24.
中药是我国的瑰宝之一,在防治疾病以及保证人民身体健康等方面发挥着巨大的作用。但是,近年来由于中药品种的增多,在使用过程中出现的不良反应报道也不断增加。其很重要的原因是很多人片面地认为中药源白天然,药性比较平和,在正常情况下无不良反应,所以中药的滥用及不规范使用现象越来越普遍,出现的症状也是呈现多样化。因此,中药的不良反应应引起广大医护人员及人民大众的重视。  相似文献   
25.
26.
报告1例多发性脂囊瘤。患者女,76岁。头皮丘疹10年余。体格检查:枕部可见数十个绿豆至黄豆大小黄色丘疹,质地较硬,表面光滑,挤压无内容物溢出,无压痛。病理检查:角化过度,局部可见毛囊角栓,真皮内可见由复层鳞状上皮组成的囊肿,囊壁内有嗜伊红均质化角质物,囊壁菲薄、曲折,壁周见少量皮脂腺小叶。诊断:多发性脂囊瘤。  相似文献   
27.
近年来,临床上白念珠菌耐药现象日趋增多,耐药性形成的主要原因为耐药基因突变或表达异常,可利用基因芯片来绘制相关基因表达图谱,可对临床大量白念珠菌耐药菌株进行大量差异表达基因进行分析,可用来筛查并检测耐药相关基因,更有助于白念珠菌耐药基因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28.
目的:观察淤积性皮炎患者应用青鹏软膏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抽取本院近年来收治的淤积性皮炎患者80例,根据治疗方案的不同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患者接受布地奈德乳膏涂抹治疗,观察组患者接受青鹏软膏涂抹治疗,两组均有患者40例,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经过4个星期的治疗,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85.0%,明显优于对照组的57.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接受治疗时均没有发生严重不良反应,顺利完成了疗程。结论:应用青鹏软膏治疗淤积性皮炎能够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治疗过程中不会产生激素引发的副作用,具有高效安全的优点,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9.
目的:了解我单位皮肤科超说明书用药情况并分析其使用原因,从而促进临床合理规范用药。方法随机抽取2014年5~10月皮肤科每个月1 d的门诊处方共8563张,根据药品说明书分别对处方中适应证、用法用量以及适应人群进行分析,整理统计超说明书用药类型和药品分布情况。结果超说明书用药处方占抽取处方的2.53%(217/8563)。其中适应证超说明书用药占85.25%;其次为药品用法用量超说明书占13.37%,主要是口服用药改为外用;而适应人群超说明书用药主要集中在儿童用药方面,占1.38%。结论医疗机构应重视并加强药物使用管理,规范临床医师的超说明书用药行为,保障患者用药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30.
目的调查广州市医疗机构隐性梅毒的诊断准确率,为进一步采取措施更好地控制梅毒提供依据。方法从传染病直报系统下载广州市医疗机构2012年报告的隐性梅毒病例,分区按不同医疗机构抽取病例,在医疗机构现场核实梅毒血清学检测结果,查阅病历,完成核查登记表。根据隐性梅毒诊断标准,分析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及不同科室报告的隐性梅毒的诊断准确率。结果抽查了89家医疗机构报告的1352例隐性梅毒病例,诊断准确率为56.73%。TPPA、TP—ELISA、RPR单阳性报告率分别为16.3%、5.6%、16.3%;TPPA/RPR双阴性报告率5.0%。按疫情报告科室分析,皮肤科报告的准确率高于非皮肤科[Х^2=41.33,P〈0.01,比值比(OR)=3.06,95%可信区间(CI)2.13~4.27],性病哨点医院报告隐性梅毒的准确率高于非性病哨点(Х^2=25.69,P〈0.01,OR=1.92,95%CI1.50~2.50);医疗机构皮肤科开展RPR滴度检测多于非皮肤科(Х^2=66.64,P〈0.01,OR=4.27,95%CI2.96~6.16);性病哨点医疗机构多于非哨点机构(Х^2=39.24,P〈0.01,OR=2.3,95%CI1.71~3.00);性病专科哨点多于非专科哨点(Х^2=25.24,P〈0.01,OR=8.47,95%CI3.06~23.17)。结论广州市隐性梅毒疫情报告存在过度诊断和报告现象,诊断准确性有待提高。医疗机构需要建立和完善梅毒归口诊疗和会诊制度,同时加强疫情报告人员梅毒知识培训,提高隐性梅毒疫情报告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