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7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2篇
儿科学   2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9篇
内科学   3篇
神经病学   1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32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32篇
中国医学   17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针刺治疗癔症30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当今社会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的身心承受着各种各样的压力,一旦触发,常以癔症的形式表现出来。癔症又称歇斯底里症,是一类由精神因素、内心冲突、情绪激动、暗示或自我暗示,作用于易感个体引起的精神障碍。属于中医“厥证”、“郁证”、“脏躁”等范畴。笔者自2002年9月~2003年8月,在急症抢救工作中运用针刺治疗本病30例,疗效甚佳,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2.
病毒性疾病发病率高,传播快、流行广、变异性大、治疗效果差、对人类危害极大。据不完全统计,在人类传染性疾病中,病毒性疾病高达60~65%。病毒引起的常见疾病有流行性感冒、普通感冒、麻疹、腮腺炎、水痘、病毒性肝炎、脊髓灰质炎、狂犬病、流行性出血热、疱疹样病毒引起的各种疾病、艾滋病(AIDS)等。  相似文献   
93.
中西医结合非手术治疗急性肠梗阻120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魏忠  于亮 《新中医》2002,34(10):41-41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非手术治疗急性肠梗阻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20例急性肠梗阻患者采用保元行气汤攻补兼施结合西支持疗法,抗生素等治疗,必要时中转手术。结果:临床治愈92例,治愈率76.7%,无效28例,其中死亡3例,死亡率为2.5%。结论:中西医结合非手术治疗时肠粘连,蛔虫病。粪食类梗阻有一定的疗效。  相似文献   
94.
糖尿病足也称肢端坏疽,是糖尿病的慢性并发症之一。目前尚无理想的治疗方法。我院2000年1月~2005年12月期间共收治42例糖尿病足患者,均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并取得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5.
周存霞 《河北医药》2002,24(8):660-661
培氟沙星是第三代喹诺酮类药物 ,对革兰阳性和阴性菌均有抗菌作用 ,可用于尿路、呼吸道、皮肤感染及脑膜炎、败血症等的治疗。临床上的不良反应有恶心、呕吐、腹泻、腹痛等 ,少数病例有头昏、眩晕、震颤 ,偶见皮疹、血清谷丙转氨酶上升、白细胞减低等 ,近来有新的不良反应的报道 ,望临床应用时加以重视。1 变态反应1.1 致过敏反应  1例女患者 ,3 2岁 ,因恶寒、发热、头痛、咽痛、四肢酸痛 1d ,诊断为上呼吸道感染。给予甲磺酸培氟沙星0 .4g加入 5 %葡萄糖 2 5 0ml中缓慢静脉滴注。约 2min后患者诉恶心 ,便调慢输液速度。测脉搏 96…  相似文献   
96.
胎儿窘迫是产科分娩期的严重并发症 ,本文对以胎儿宫内窘迫为指征的剖宫产进行了回顾性分析 ,为判断诊断符合率提供参考。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2 0 0 0年 7月至 2 0 0 2年 12月 ,我院共行剖宫产 2 0 2例 ,其中以胎儿宫内窘迫为指征者 5 9例 ,占同期剖宫产的 2 9.2 % ,居首位 ,与国内其他研究相似 [1 ]。年龄 2 0~ 4 4岁 ,平均年龄 2 7.4岁。均为单胎、头位。孕周 >4 2周 1例 ,<38周 3例 ,余 5 5例均为足月妊娠。在 5 9例中属高危妊娠者 ,过期妊娠 2例 ,横位 1例 ,中度妊娠高血压综合征 2例部分胎盘早剥 1例 ,高龄初产妇 7例 ,胎儿…  相似文献   
97.
口服氯米帕明致昏迷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氯米帕明(clomipramina)为三环类抗抑郁药,可以选择性地抑制中枢神经系统对5-羟色胺(5-HT)的再摄取,有较强的抗抑郁、抗焦虑作用,并有很好的抗强迫症的作用,能消除抑郁心境,迅速缓解强迫症状,能重新唤起工作和社会活动的兴趣,口服1wk后起效.临床应用中出现的不良反应有口干、便秘、恶心、震颤、头晕、乏力、视物模糊、出汗、心悸、体重增加、排尿困难及心理障碍等[1,2],并可见直立性低血压、皮肤瘙痒、心律失常、肝损害等,偶可见白细胞减少、锥体外系反应.我院急症科接治了1例服用氯米帕明后出现昏迷的病人,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8.
99.
1 病历摘要杨某某,女,51岁,小学教师。主诉:乏力、嗜睡、畏寒8年,浮肿5个月。既往8年前因工作加重而劳累,自觉乏力、疲劳、困倦、嗜睡,继而腹胀、厌食和少许皮肤干燥、言语缓慢、反应迟钝,伴有肢冷畏寒,经多方诊治效果均不满意,曾先后排除肝炎、胆囊炎、胰腺炎及胃炎等消化系统疾病和早发型痴呆症等神经退化性疾病。5个月前出现双眼睑浮肿、四肢沉重感,经服用双氢克尿噻、安体舒通利尿后,嗜睡明显加重而浮肿效果甚微。遂于1999年10月6日收入院检查治疗。家族  相似文献   
100.
一、病历摘要 患者35岁,孕4产1,主因宫内孕38周,臂位,先兆临产于2001年12月11日5PM入院。末次月经2001年3月19日,预产期2001年12月26日。孕期经过顺利,无外伤史,于入院前1周感不规律性下腹坠痛,未予治疗,入院前2 h感不规腹坠加。患者11年前顺产一女活婴,体重3 400g,无产后大出血。8年前分别行人工流产术2次,过程顺利,无腹痛及发热等。入院查体:足月妊娠腹型,可及不规富缩,全腹无压痛。宫高34 cm,腹围95 cm,胎位RSA,胎心136次,分,骨盆外测量无异;肛查:宫口未开,先露臂,居棘上2 cm,未破膜。入院后2 h,因臂位在蛛网膜下麻醉下,行新式剖宫产术,胎儿娩出顺利,胎盘位于宫底及后壁,胎盘剥离后娩出顺利,检查子宫发现宫底部近右宫角处有一长约1+cm裂口,浆膜层及肌层均分离,肌纤维暴露,内衬子宫内膜层,创面呈陈旧性,无出血,与周围组织无粘连。以2号肠线8字缝合1针闭合裂口,手术顺利,术后5 d拆线,I/甲愈合。出院嘱患者术后避孕,于术后1个月及3个月复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