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4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3篇
耳鼻咽喉   1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9篇
口腔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14篇
内科学   27篇
皮肤病学   4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13篇
综合类   86篇
预防医学   19篇
药学   22篇
中国医学   23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39篇
  2012年   26篇
  2011年   31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41.
程伟  杨继武 《现代保健》2013,(1):158-160
肝胆管结石术后有着较高的结石残留、复发和再手术率。目前治疗方法有以肝部分切除、肝门部胆管狭窄修复等为主的常规手术治疗,以及腹腔镜治疗、胆道镜下联合多种手段碎石的微创治疗、数字化微创技术等方法。现对肝胆管结石近年来的主要治疗方法及其优点进行综述,以指导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42.
目的:观察小鼠受精后1~4 d胚卵(原核期、2-细胞期、4~8-细胞期、胚泡期)整合素αv、α4、β3、β1的表达。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ABC法检测妊娠1~4 d小鼠胚卵整合素αv、α4、β3、β1的表达。结果:整合素αv、α4、β3、β1在小鼠妊娠1~4 d的胚卵上均有表达,表达强弱不等。整合素αv、α4、β3在受精后第2日表达最强,整合素β1在受精后第3日表达最强;整合素αv在受精后第4日和α4、β3、β1在受精后第1日表达最弱。结论:妊娠1~4 d小鼠胚卵持续表达整合素αv、α4、β3、β1,提示它们可能与小鼠胚卵在输卵管中的运输有关。  相似文献   
43.
一起暴发旋毛虫病报道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旋毛虫病是危害严重的食物源性人兽共患寄生虫病 ,它的发生和传播与人们的饮食习惯和行为有密切关系。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食谱的扩大 ,传统饮食方式的延续 ,使这种食源性寄生虫病的发病率居高不下 ,在一些地区形成了地方性流行。大理州历史上是云南省旋毛虫病流行区 ,经过多年的卫生宣传教育和防治工作 ,旋毛虫病的流行得到了一定的控制 ,近年来暴发流行已经少见 ,只有散发病例的发生。2 0 0 3年 8月 ,大理州洱源县一偏僻山村发生一起暴发旋毛虫病 ,发病人数 16 8人 ,男性 98人 ,女性 70人 ,年龄最大 90岁 ,最小 9个月 ,现将流行情况…  相似文献   
44.
杨毅雯 《大家健康》2013,(13):87-88
近年来,国内外笔者就原发性肝癌的治疗现状进行了总结研究。本文笔者对治疗原发性肝癌的资料进行大量参阅、整理,总结出手术治疗仍然是最有效地治疗方法,但是复发率较高。在非手术治疗方面也进行了总结分析,其治疗方法也同时得到医学界的重视,在治疗原发性肝癌疾病的应用中,能够起到良好的效果,使非手术治疗逐渐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45.
王栋良 《中外医疗》2009,28(35):181-181
鞍区位置深、解剖结构及毗邻关系复杂,手术入路有额下、翼点、前额纵裂、额外侧经侧裂入路等,目前以前额纵裂入路应用较为广泛。  相似文献   
46.
47.
目的 调查大理地区鼠类动物肝毛细线虫感染的情况。 方法 在室内和室外采用捕鼠笼、鼠夹和电子捕鼠器捕捉鼠类动物 ,并确定其种类 ,解剖检查和镜检肝毛细线虫感染情况。 结果 共捕获鼠类动物 113 2只 ,分属 3目 6科 13属 2 3种 ,齐氏姬鼠为野外常见种 ,褐家鼠为室内优势种。感染肝毛细线虫的鼠共 2 3 8只 ,分属 2目 8种 ,感染率为2 1.0 2 %。家栖鼠类感染普遍 ,感染率为 76.83 % ,以褐家鼠和黄胸鼠感染率较高 ,分别是 77.0 1%和 77.46%。野栖鼠类感染率低 ,为 4.47% ,但斯氏家鼠感染率可达 3 8.81%。 结论 大理地区鼠类肝毛细线虫感染相当普遍 ,家栖鼠类感染率较高 ,预防人群肝毛细线虫的感染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48.
目的:观察有限切开微创空心螺钉在成人肱骨近端不稳定骨折中的治疗效果。方法2007年1月~2013年12月大理州中医院收治肱骨近端骨折353例。其中骨折成角大于40°、移位≥1 cm、肱骨头旋转翻转≥30°以及骨折脱位型损伤共45例应用有限切开微创空心螺钉治疗。结果45例均获得6~18个月随访,全部病例均在随访期间达到骨性愈合,平均骨折愈合时间为9.86周。随访期无内固定松动及肱骨头坏死病例发生。 Neer评分优37例,良6例,可2例,优良率95.56%。结论有限切开微创空心螺钉治疗肱骨近端骨折,患者满意率高,对骨折周围软组织复合体干扰较小,出血少,术后患者恢复快,晚期功能恢复完全,并发症少,对成人无明显骨质疏松的患者能达到较为理想的固定效果,特别对年轻女性具有美学方面的意义。  相似文献   
49.
目的本研究通过建立鼠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探索东莨菪碱应用于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保护机制。方法 (1)SD大鼠60只均等随机分为A、B、C 3组:A组为假手术组,B组为缺血再灌注组,C组为东莨菪碱组;(2)各组分别在4个时点(T1再灌注0 min,T2 30 min,T3 60 min,T4 120 min)取血5 ml,测定血清中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0(IL-10)、黄嘌呤氧化酶(XOD)及丙二醛(MDA)含量;(3)取肝脏行病理检查。结果 (1)B组血清中ALT、AST、MDA、XOD、TNF-α含量于4个时点均最高(P<0.05),且随再灌注时间延长而升高(P<0.05);(2)IL-10 C组含量最高(P<0.05),随再灌注时间延长而升高(P<0.05);(3)肝组织病理结果:各时点中,B组损伤最重,其次为C组,A组均正常。结论 (1)鼠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可通过损伤自由基、促进TNF-α合成,减少IL-10释放而损伤肝细胞。(2)东莨菪碱具有保肝作用。  相似文献   
50.
维生素D缺乏非常普遍,流行病学和临床研究显示维生素D缺乏可能和高血压发病有关.维生素D可能通过负性调节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减少甲状旁腺素分泌,改善胰岛素抵抗及对血管的保护作用降低高血压的发病风险,而且维生素D受体基因多态性也可能和高血压相关.开展维生素D和高血压发病的研究可能对高血压防治提供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