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37篇
  免费   66篇
  国内免费   16篇
耳鼻咽喉   11篇
儿科学   3篇
妇产科学   7篇
基础医学   9篇
口腔科学   13篇
临床医学   342篇
内科学   125篇
皮肤病学   2篇
神经病学   17篇
特种医学   33篇
外科学   88篇
综合类   140篇
预防医学   45篇
眼科学   6篇
药学   67篇
中国医学   70篇
肿瘤学   4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35篇
  2020年   32篇
  2019年   38篇
  2018年   22篇
  2017年   24篇
  2016年   36篇
  2015年   26篇
  2014年   57篇
  2013年   65篇
  2012年   68篇
  2011年   82篇
  2010年   65篇
  2009年   59篇
  2008年   54篇
  2007年   82篇
  2006年   64篇
  2005年   71篇
  2004年   52篇
  2003年   43篇
  2002年   27篇
  2001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991.
目的:探讨剂量计算法131I治疗Graves病甲状腺功能亢进(简称甲亢)的疗效和影响因素。方法回顾分析150例Graves病甲亢患者131Ⅰ治疗结果。按每克甲状腺组织期望给予3.7 MBq固定量,经剂量计算法获得131I总剂量。治疗后随访平均12个月(6-96个月)。根据甲状腺功能随访结果将患者分为治疗成功(正常或甲状腺功能减退)和失败(仍为甲亢,需复治)两组,比较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前年龄、性别、病程、ATD治疗经历、突眼、甲状腺重量、3 h与24 h摄碘率及其比值(UR)等各项指标。结果77.3%(116/150)首次治疗成功,22.7%(34/150)失败。总治愈率为94.6%。首次治疗疗效影响因素在年龄、性别、突眼、有无ATD治疗史、甲状腺重量、3 h摄碘率及UR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UR≥1和甲状腺重量≥47.38 g时,其治疗失败率分别高于UR<1和甲状腺重量<47.38 g者(P〈0.01)。结论剂量计算法131Ⅰ治疗Graves病甲亢有较高的首次治疗成功率,当UR≥1或甲状腺重量≥47.38 g时,应告知患者有131Ⅰ复治可能或应增加剂量以提高一次治愈率。  相似文献   
992.
奚英 《天津护理》2014,22(5):437-438
目的:探讨不同的鼻饲方法对预防机械通气长期胃内营养相关并发症的作用。方法:将78例机械通气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试验组各39例,对照组采取间歇灌注鼻饲喂养方法,试验组采用持续滴注的方法,观察两组机械通气时间、呛咳和VAP的发生率。结果:试验组呛咳和VAP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机械通气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持续滴注的鼻饲法可以降低呛咳和VAP的发生率,缩短机械通气时间。  相似文献   
993.
育龄期女性垂体腺瘤的发生率越来越高,由于垂体的重要位置和功能,垂体腺瘤与育龄期女性的生育功能有密切关系.性腺功能的破坏、高催乳素血症及腺体本身的高分泌状态是各类型垂体腺瘤影响生育功能的共同机制.另外,垂体腺瘤本身或是手术治疗后引起垂体前叶激素缺乏也可影响生育功能.对有生育要求的育龄期垂体腺瘤女性,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以及对垂体前叶激素缺乏患者早期正确替代治疗,对恢复生育功能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94.
目的 基于DTI数据构建大脑结构网络观察轻度认知障碍(MCI)患者脑结构网络是否具有小世界属性及其相关特征参数变化。方法 对26例MCI患者(MCI组)和27名正常老年人(NC组)采集大脑DTI数据,以PANDA软件对图像进行预处理,以自动解剖标定(AAL)模板将大脑皮质划分为90个区域,采用确定性纤维示踪算法示踪纤维,以每对脑区间纤维束数目(FN)为阈值T,构建白质纤维连接网络。设定T的取值范围为1~5,步长为1,分别计算不同T值时脑结构网络特征参数,包括平均路径长度(LP)、聚类系数(CP)、全局效率(Eglobal)及局部效率(Elocal),若满足γ=C/Crand>1且λ=L/Lrand≈1(rand代表相应随机网络)或δ=γ/λ>1,则脑结构网络具有小世界特性。比较不同T值时2组大脑结构网络特征参数的差异。结果 1≤T≤5时,MCI组和NC组均符合γ>1且λ≈1;MCI组LP均高于NC组(P均<0.05);MCI组Cp与NC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1≤T≤4时,MCI组Eglobal均低于NC组(P均<0.05);T=2时,MCI组Elocal值低于NC组(P<0.05)。结论 MCI患者大脑结构网络具有小世界属性,但其小世界特性受损。  相似文献   
995.
目的:观察应用胆汁回输联合肠内营养对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减黄治疗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总结60例恶性梗阻性黄疸行姑息性减黄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胆汁回输组23例,单纯外引流组18例,内引流组19例,分别检测术前当天、术后第6、10天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总胆红素(TB)、血清白蛋白(Alb)、前白蛋白(PA)、内毒素(ET)、肿瘤坏死因子(TNF-α)、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水平,比较3组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和治疗费用等指标。结果:①术后3组患者ALT、TH、ET、TNF-α、sIL-2R较术前明显降低,术后第6天胆汁回输组明显低于外引流组和内引流组,术后第10天内引流组与胆汁回输组无显著差异,但两组均低于外引流组(P<0.05)。②术后3组患者Alb和PA较术前明显升高,术后第6天胆汁回输组高于外引流组和内引流组,中术后第10天内引流组与胆汁回输组无显著差异,但两组均高于外引流组(P<0.05)。③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治疗费用胆汁回输组低于外引流组和内引流组(P<0.05)。结论:胆汁回输联合肠内营养符合生理.能更快地改善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减黄治疗后的营养状况,促进肝功能的恢复.减轻炎症反应.增强免疫力.降低并发症发生.减少治疗费用。胆汁回输联合肠内营养具有简单、安全、有效、价廉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96.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脑白质病变(white matter lesions,WMLs)与轻度认知功能障碍(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MCI)的关系及WMLs相关危险因素分析。方法:选择124例2型糖尿病患者,根据头颅MRI结果分为WMLs组及无WMLs组。124例均接受认知功能测评。采集一般临床资料(身高、体质量、糖尿病病程、高血压病史),检测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血脂、肝肾功能等生化指标并留取晨尿。分析WMLs与认知功能是否存在相关性及WMLs相关危险因素。结果:WMLs组MCI的发生率高于无WMLs组(P=0.027)。两组年龄、收缩压、舒张压、体质指数、空腹血糖、肌酐、尿酸、肾小球滤过率及高血压病史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年龄、肌酐、尿酸、肾小球滤过率是2型糖尿病患者WMLs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WMLs与MCI相关,年龄增加、肾功能损害加重与WMLs独立相关。  相似文献   
997.
1 病历摘要 患者,女,25岁。因下腹痛6h入院。患者平时月经规则。周期25天,痛经(+)。LMP14天前,量中,色暗红。患者在无诱因情况下出现下腹部痛,呈持续性,伴恶心、呕吐。呕吐3次,为胃内容物;痛时不伴有肛门坠胀感,无发热,无晕倒史。即刻查尿TT(-)。体格检查:T6.9℃,P80次/min,R20次/min,BP90/60mmHg。一般情况尚可,心率80次/min,律齐。腹平软,下腹压痛,未触及明显包块,  相似文献   
998.
目的 探讨急性胆囊炎早期行小切口胆囊切除(MC)的疗效及并发症。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0年1月~2004年12月收治的371例急性胆囊炎早期行小切口胆囊切除的手术方法、疗效、并发症,及与同期LC、OC的疗效比较分析。结果 371例急性胆囊炎早期行小切口胆囊切除,成功率92.5%,其中MC失败28例,22例延长切口完成手术,6例行胆囊造瘘术;出现并发症18例,占5.4%,其中出血5例、胆瘘4例、胆道损伤3例、残余结石4例、膈下感染2例,经适当治疗全部治愈;VC病例均在术后1—2d下床活动,平均住院7.5d;但并发症较OC稍高。结论 急性胆囊炎早期小切口胆囊切除是可行的,其具有切口小、恢复快、疗效好等优点,手术时运用合适器械,仔细操作,充分遵守胆囊切除操作规范,灵活处理,绝大多数并发症是可以避免的。  相似文献   
999.
目的:研究直线偏光近红外线(SUPER LIZER,超激光)经会阴部照射对慢性前列腺炎及其疼痛的治疗效果。方法:慢性前列腺炎伴有疼痛且口服抗生素无效患者60例,随机分为A组(超激光组,只经会阴部照射超激光)和B组(超激光加服药组除与A组一样照射超激光外还口服抗生素)。用超激光经会阴部照射前列腺部位,体位为截石位,C探头,照射厦间歇比为7:1,每次20min,每周2次,10次为1个疗程。检查治疗前后前列腺液(ESP)镜检白细胞,记录治疗前后慢性前列腺炎症状积分指数(NIH-CPSI)。结果:A组治疗后前列腺液镜检白细胞结果显示76%减少,12%无改变,12%增加;慢性前列腺炎症状积分指数以及VAS评分均明显降低;疼痛不适评分、排尿症状评分、生活质量评分有效率分别为81%、82%、81%。B组治疗前后前列腺液镜检白细胞比较结果为白细胞91%减少,3%无改变,3%增加;B组治疗后慢性前列腺炎症状积分指数以及VAS评分标均明显降低;疼痛不适评分、排尿症状评分、生活质量评分有效率分别为93%、97%、98%。A组与B组组间治疗效果比较(包括前列腺液镜检白细胞、慢性前列腺炎症状积分指数、VAS评分疗效比较厦症状改善程度)均未见明显差别。结论:超激光经会阴部照射对慢性前列腺炎及其疼痛有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000.
目的:探讨基于双侧训练理论的对侧控制功能性电刺激治疗对偏瘫肩功能的影响。方法:将44例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为神经肌肉电刺激(NMES)组和对侧控制功能性电刺激(CCFES)组,每组各22例。所有患者均接受常规康复治疗,NMES组在此基础上接受常规的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CCFES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接受基于双侧训练理论的对侧控制功能性电刺激治疗,均每次20min,每天1次,每周治疗5d,连续治疗4周。于治疗前及治疗4周后,统计肩关节疼痛及半脱位发生率,采用表面肌电图(sEMG)、肩关节主动活动角度(AROM)、Fugl-Meyer量表上肢运动功能评估量表(U-FMA)对患者肩关节功能进行评定。结果:治疗后,CCFES组患者肩关节疼痛及半脱位例数比治疗前减少(P<0.05);2组AEMG值、肩关节AROM 、U-FMA评分均比治疗前有明显提高(P<0.05),且CCFES组各指标改善程度优于NMES组(P<0.05)。结论:基于双侧训练理论的对侧控制功能性电刺激治疗可用于防治脑卒中患者肩关节疼痛及半脱位,改善患者肩部及上肢的功能,且优于常规的神经肌肉电刺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