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1篇
  免费   40篇
  国内免费   47篇
耳鼻咽喉   3篇
儿科学   9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31篇
口腔科学   11篇
临床医学   94篇
内科学   66篇
皮肤病学   9篇
神经病学   18篇
特种医学   22篇
外科学   81篇
综合类   87篇
预防医学   20篇
眼科学   3篇
药学   34篇
中国医学   46篇
肿瘤学   92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26篇
  2009年   41篇
  2008年   44篇
  2007年   33篇
  2006年   63篇
  2005年   101篇
  2004年   74篇
  2003年   54篇
  2002年   30篇
  2001年   26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郑伟  陆捷  桂清荣  王东云 《检验医学》2020,35(3):224-228
目的探讨IgD型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的特征。方法对28例IgD型MM患者的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同时与IgG型MM患者进行比较。结果28例IgD型MM患者中,IgD-κ亚型3例、IgD-λ亚型25例。IgD型MM患者血常规(血红蛋白、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和血清钙与IgG型MM患者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IgD型MM患者的尿素、肌酐和白蛋白均高于IgG型MM患者(P<0.05),总蛋白、IgA、IgG和IgM均低于IgG型MM患者(P<0.05)。IgD型MM患者血清总轻链、游离轻链、游离κ/λ比值及尿液总轻链、总κ/λ比值与IgG型MM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8例IgD型MM患者中,有21例(75%)尿液中检出本-周蛋白。IgD型MM基因型多表现为1q21扩增。结论IgD型MM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需要进行全面的实验室检查,包括免疫球蛋白定量检测、免疫固定电泳、骨髓细胞形态学分析、基因检测等,以提高诊断率。  相似文献   
32.
新生儿溶血病(HDN)的血清学检查包括产前检查和新生儿溶血试验,新生儿溶血试验主要包括抗球蛋白试验、游离抗体试验和抗体释放试验3项.在某些特殊情况,如抗体效价较低、抗体被消耗等原因,用患儿血标本的结果不足以诊断HDN时,则需要母体标本进一步检测来辅助诊断.近日我院收治1例通过母体标本确认的抗-M引起的HDN,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3.
目的探讨机关公务员日常膳食营养素供给量的合理性及对内脏肥胖的影响。方法将2015年1~4月在我院进行门诊体质分析检测的机关公务员3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150例)和对照组(150例)。观察组给予饮食控制和有氧运动,对照组常规饮食,6个月后观察BMI及内脏脂肪含量的变化。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后者的BMI及内脏脂肪含量均较高(P0.05)。过多摄取脂肪、糖类和饮食及生活的不规律都是导致内脏肥胖的危险因素。结论加强相关健康教育可提高机关公务员的生活质量,降低与肥胖相关疾病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34.
目的:观察小檗碱对小鼠原代肝细胞核因子4α(HNF4α)表达及葡萄糖代谢关键酶葡萄糖激酶(GK)活性的影响,探讨小檗碱治疗2型糖尿病的分子机制。方法:采用改良两步灌流法培养小鼠原代肝细胞,用不同浓度的小檗碱(0, 1,3,10,30,100 μmol·L-1)和1 mmol·L-1二甲双胍干预24 h后,采用RT-PCR方法检测HNF4α mRNA表达;采用Western-blot方法检测HNF4α蛋白的表达,同时检测GK的活性。结果:与阴性对照组相比,小檗碱在10,30,100 μmol·L-1时能够明显促进HNF4α mRNA及蛋白的表达,二者同时在30 μmol·L-1时达到最大值(HNF4α mRNA相对吸光度为0.48±0.20,蛋白相对吸光度为3.47±0.86,P<0.01);在10,30 μmol·L-1时明显上调GK活性,同时在30 μmol·L-1时达到最大值(0.080±0.073, P<0.05);而二甲双胍对HNF4α mRNA、蛋白的表达及对GK活性的影响则与阴性对照组无明显差异。结论:小檗碱改善糖代谢的作用可能与其调节肝细胞核因子4α的表达进而调节GK活性有关。  相似文献   
35.
目的:观察小檗碱对小鼠原代肝细胞核因子4α(HNF4α)表达及葡萄糖代谢关键酶葡萄糖激酶(GK)活性的影响,探讨小檗碱治疗2型糖尿病的分子机制。方法:采用改良两步灌流法培养小鼠原代肝细胞,用不同浓度的小檗碱(0,1,3,10,30,100μmol&#183;L^-1)和1mmol&#183;L^-1二甲双胍干预24h后,采用RT-PCR方法检测HNF4αmRNA表达;采用Westernblot方法检测HNF4α蛋白的表达,同时检测GK的活性。结果:与阴性对照组相比,小檗碱在10,30,100μmol&#183;L^-1时能够明显促进HNF4α mRNA及蛋白的表达,二者同时在30μmol&#183;L^-1时达到最大值(HNF4αmRNA相对吸光度为0.48&#177;0.20,蛋白相对吸光度为3.47&#177;0.86,P〈0.01);在10,30μmol&#183;L^-1时明显上调GK活性,同时在30μmol&#183;L^-1时达到最大值(0.080&#177;0.073,P〈0.05);而二甲双胍对HNF4α mRNA、蛋白的表达及对GK活性的影响则与阴性对照组无明显差异。结论:小檗碱改善糖代谢的作用可能与其调节肝细胞核因子4仅的表达进而调节GK活性有关。  相似文献   
36.
目的: 制备人乳头状瘤病毒(human papilloma virus, HPV)18型阳性的肿瘤疫苗,并观察其体外活性。方法:利用昆虫杆状病毒(简称Bac to Bac)表达系统,将HPV18L1基因重组入穿梭质粒pFastBacHtb,构建HPV18 L1Htb,通过转座反应,将目的基因片段重组入杆状病毒基因  相似文献   
37.
目的观察大鼠脊髓挫伤后早期应用FK506对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表达的抑制作用。方法45只成年雄性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对照组和治疗组。治疗组在脊髓挫伤后5 min一次性经尾静脉注射FK506(0.3mg/kg),其余两组以相同方法给予0.9%生理盐水。伤后3,7,14,21 d采用BBB评分法进行后肢运动功能评价,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iNOS的mRNA和蛋白质的表达,同时行脊髓组织尼氏染色病理学观察。结果治疗组病理学观察和行为学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P<0.01);iNOS的mRNA和蛋白质的表达均于伤后7 d达高峰,两者表达在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FK506能抑制大鼠脊髓挫伤后iNOS表达,减轻继发性损害,从而改善脊髓损伤后的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38.
目的:观察补肾益气和血方对胚泡着床障碍小鼠着床部位子宫内膜中周期素依赖的蛋白激酶抑制物P21和增殖细胞核抗原(proliferation cell nuclear antigen,PCNA)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免疫印迹法观察胚泡植入 [即妊娠第6天(pregnancy day 6,Pd6),Pd7和Pd8]时P21在整个子宫中的表达,采用免疫组化法进一步定位观察着床部位子宫内膜中PCNA和P21的表达。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子宫内膜PCNA和P21的出现和消失在时间和空间上均明显滞后;补肾益气和血方能促进PCNA和P21及时有序地表达或消失,从而改善胚泡着床障碍小鼠子宫内膜的蜕膜反应。结论:补肾益气和血方可通过促进子宫内膜的蜕膜反应来改善胚泡着床,其作用机制与其促进子宫内膜PCNA和P21时空有序地表达和消失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39.
目的:研究放射线对鼻咽癌细胞(CNE)周期阻滞、凋亡和抑癌基因p57^kip2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运用流式细胞术检测放射线诱导的细胞周期阻滞、凋亡;运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和Westernblot法检测抑癌基因p57^kip2蛋白的表达。结果:照射后,CNE细胞G1期无明显阻滞,S期出现短暂堆积,G2/M期阻滞强度具剂量和时间依赖性,随照射剂量增加,其阻滞程度增强,阻滞时间延长,G2/M期阻滞在12、24h与照射剂量呈正相关(P〈0.01),随照射后时间延长而增强,峰值出现于12Gy24h;凋亡发生率与照射剂量和照射后时间均呈正相关(P〈0.01)。p57^kip2蛋白表达在照射后随照射剂量的增加和照射后时间的延长均呈现上调(P〈0.01)。结论:放射线对鼻咽癌细胞G2/M期阻滞、凋亡率和抑癌基因p57^kip2蛋白表达均有明显的增强作用。  相似文献   
40.
Zhu W  Xia L  Qi J  Wang C  Hu D  Hu J  Feng D 《中华医学杂志(英文版)》2002,115(12):1868-1872
目的 评价磁共振成像 (MRI)和三维 (3D)增强磁共振血管成像 (MRA)对胰肾联合移植并发症的诊断价值 ,并与穿刺活检和DSA进行对比。方法  5位患者于术后 2 8天至 2年进行 5次MR检查 (采用GE 1 5TMR机型 ) ,成像技术包括轴位和矢状位脂肪抑制SE序列T1WI及FSE序列T2WI,3D增强MRA扫描后行轴位或矢状位脂肪抑制T1WI扫描 ,计算胰肾移植物的实质增强平均百分率 (MPPE)。 3D增强MRA采用“Smartprep”技术 ,其资料均采用最大信号强度投影 (MIP)及多平面重建 (MPR)进行处理。结果 在 5例移植胰腺中 ,MRI示 2例正常 ,1例急性排斥反应 ,1例慢性排斥反应伴 70 %纤维化和 1例迟发性胰腺炎。在 5例移植肾中 ,MRI示 4例正常 ,1例急性排斥反应伴肾梗死。MPPE能鉴别梗死和其他并发症。 3D增强MRA能显示血管并发症 ,如移植血管狭窄、闭塞、动脉瘤形成或血管连接处狭窄等 ,其结果与DSA相当。结论 MRI和 3D增强MRA的联合应用便于胰肾联合移植并发症的诊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