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8篇
  免费   34篇
  国内免费   2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42篇
临床医学   12篇
内科学   10篇
神经病学   1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39篇
预防医学   101篇
药学   29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6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29篇
  1996年   21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20篇
  1986年   16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7篇
  1981年   3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91.
中国的膳食结构与人体健康中的危险因素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当今世界人民的膳食结构主要分三种类型,第一种为动物性食品多,植物性食品少,其特征表现为高热能、高糖、高脂肪的“三高”膳食,可以西方发达国家一些人民的饮食为代表;第二种以植物性食品为主,热能虽能基本满足,但脂肪蛋白低下,这主要存在一些发展中国家;第三种是动、植物食品比例较均衡,热、糖、蛋白、脂肪也基本合理,如一些日本人改变了膳食结构,即保留了东方膳食的特长,又吸取了西方膳食的优点而达到膳食结构基本合理。但这三种类型的比例还不断的在变化,具体表现为一些国家随着国民经济总产值的增长,人民生活好转而带来…  相似文献   
92.
通过对卫生部北京生物制品研究所1994~1996年A群脑膜炎球菌多糖疫苗生产有关数据的统计分析认为,1996年多糖原液鲎试验(LAL)合格率下降的原因是细菌大罐培养后期菌体自溶,脂多糖(LPS)污染了多糖原液。SDS-PAGE银染法测定多糖原液中LPS含量偏高的结果支持这一结论.  相似文献   
93.
人肿瘤坏死因子α的结构和衍生物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人肿瘤坏死因子α(hTNF-α)结构研究表明,生理条件下具有生物学活性的hTNF-α是一个紧密的三聚体,其活性位点位于两个相邻亚基之间的V形结构域。hTNF-α有两种不同的受体,分别介导不同的生物学活性。在对hTNF-α结构与功能研究的基础上,人们对其N末端、C末端和p75受体结合位点进行基因改造,研制了一系列衍生物,以提高hTNF-α的抗肿瘤活性,降低毒副反应。  相似文献   
94.
百日咳防治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百日咳是由百日咳杆菌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典型的临床症状为持续性阵发性痉挛性咳嗽 ,带有吸气尾声及呕吐 ,通常病程持续数周 ,易并发肺炎、脑病。病原菌通过飞沫经呼吸道传播 ,局限于呼吸道繁殖 ,不产生菌血症。人是百日咳菌唯一宿主 ,其传染性极强 ,人群普通易感 ,但发病仍以婴幼儿多见 ,是威胁儿童健康的主要传染病之一。据WHO报告 ,81个发展中国家 (不包括中国 )在实施扩大免疫规划 (expanoledprogrammeonimmunization ,EPI)前每年大约有 30 0万儿童死于百日咳 ,我国发病最高峰年份 ( 195 9…  相似文献   
95.
疫苗在疾病控制中的作用,越来越为人们所重视,其应用领域也日益广阔,由用于对传染病的预防发展到对非传染性疾病的防治.由单一对疾病的预防发展到对某些疾病的治疗。随着生命科学的飞速发展,以微生物学、免疫学、生物化学、分了生物学等理论为基础,以现代生物技术为方法,疫苗的发展在不断地创新。我国疫苗事业的发展,紧跟世界步伐,山在不断创新、仿制、引进以满足我国公共卫生事业发展的需求。1国际疫苗发展的概述1.1疫苗发展的理论基础当今疫苗的发展依赖三大理论及技术,即蛋白质化学、碳水化合物化学和生物工程技术。1.2…  相似文献   
96.
目的 研制高抗瘤活性的新型肿瘤坏死因子.方法 在总结前人有关hTNF-α结构与功能关系研究的基础上,应用PCR技术构建了3种多位点同时突变的hTNF-α新型编码基因,分别在大肠杆菌中进行表达,并用DNA序列分析和Western blot进行鉴定,L929细胞检测体外抗瘤活性.结果 3种衍生物均在大肠杆菌中获得高效表达,活性测定结果表明,3种衍生物对L929细胞的细胞毒活性分别比原型hTNF-α提高576、641和153倍.结论 3种衍生物的抗瘤活性有了较大的提高,从而显示出潜在的临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7.
目的 探讨乙型肝炎疫苗接种后抗体水平的指数模型拟合方法。方法 利用国产重组(酵母)乙型肝炎疫苗(YDV)接种后5年的观察数据拟合指数模型,用第8年的观察数据对模型的预测值进行验证。结果 根据国产YDV接种5年后的数据所拟合的指数模型为:Y=165.67exp(-0.019X);决定系数R~2为0.98;到第8年时,实际测定值为35mIU/ml,模型预测的结果为27mIU/ml,比实际值低8mIU/ml。接种12年时,其预测的平均抗体水平为10.74mIU/ml,仍维持在10mIU/ml的保护性水平以上。结论 在疫苗接种后,对符合指数线性趋势的抗体数据可拟合指数模型,利用该模型在一定的时间范围内可预测抗体水平持久性。实例拟合的结果表明,由于在第8年时,模型预测值低于实际测定值,因此,模型预测的结果具有可靠性。  相似文献   
98.
流行性出血热(EHF)是由一组病毒引起的自然疫源性急性传染病,在欧亚大陆广泛流行。该病主要危及青壮年劳力,起病急,危重病人比率多,病死率高,迄今缺乏特异的预防和治疗方法,是我国和世界重点防治的疾病之一。 1978年李镐汪等用黑线姬鼠组织切片作抗原,将可疑病人血清与之结合后,用抗人IgG荧光抗体做间接免疫荧光试验诊断病人。经多年广泛使用,确认此法准确敏感。随着EHF病毒分离培养成功,EHF的研究工作有了很大进展。近几年又建立了酶标检测EHF抗体方法以及EHF病毒的血凝和血凝抑制试验。前者操作仍较繁琐,价格昂贵;后者虽较简便,但被检血清需处理,并需新鲜血细胞;故都不十分理想。  相似文献   
99.
麻疹、风疹、流行性腮腺炎的流行病学、临床及其免疫预防   总被引:27,自引:1,他引:26  
麻疹、风疹、流行性腮腺炎的流行病学、临床及其免疫预防苏万年,楚金贵麻疹、风疹、流行性腮腺炎(以下简称腮腺炎)都是常见的儿童呼吸道传染病。它们有许多相似的特点,如都是由病毒引起,经呼吸道传播;在未免疫的情况下,呈周期性流行;冬春季是发病的高峰季节;以儿...  相似文献   
100.
199名小学生接种乙肝血源疫苗后6年抗-HBs阳转率及GMT为74.87%、186.47IU/L,均显著低于接种后6月(94.47%、1202.90IU/L,P<0.05)。不同接种程序和剂量组接种后6年抗-HBs阳转率均无显著性差别。全程初免后,抗-HBs阳转率平均年递减3.5~5.0%。接种后6年发现3例抗-HBc或HBsAg阳转,未见显性病例。两组分别加强接种乙肝基因苗和血源苗后,抗-HBs阳转率均显著高于加强前(P<0.05),加强接种后两组的抗-HBs GMT间无显著差别(P>0.0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