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4篇
预防医学   37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本文报道了26例腰椎创伤性滑脱的影像表现,并与腰椎平片对比分析,重在探讨CT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3.
应用三电极直流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电直读光谱仪测定了34例扩张型及肥厚型心肌病患者和34例正常人血清中的微量元素及铜锌比值,发现Zn、Cd在各组患者中均较对照组降低,A1则明显升高。Cu、Mn及Cu/Zn比值在扩张型心肌病组增高,Ca在肥厚型心肌病组升高。微量元素与肥厚型心肌病有无梗阻、扩张型心肌病有无心衰及心肌病的严重程度均无相关。  相似文献   
4.
国产重组(酵母)乙型肝炎疫苗的免疫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评价国产重组(酵母)乙型肝炎(乙肝)疫苗(YDV)的免疫学效果,建立免疫动力学模型,以预测国产YDV的免疫持久性,为初次免疫后何时进行加强免疫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队列研究的方法,对接种国产YDV者的乙肝病毒表面抗体(抗HBs)滴度进行了5年的追踪观察。利用曲线拟合方法建立免疫动力学模型,并对其免疫持久性进行预测。在接种疫苗后第8年,再次对研究队列进行抗 HBs滴度实际测定,以检验模型预测结果的可靠性。结果 接种YDV5年后,抗HBs阳性率由接种后第1年的10 0 %下降到73% ,抗 HBs几何平均滴度(GMT)由接种后第1年的16 0mIU/ml下降到5 3mIU/ml。到第8年时,实际测定值下降到35mIU/ml,所拟合的模型为Y =16 5 . 6 7exp(- 0 .0 19X) ,决定系数R2 为0 . 98,模型预测的结果为2 7mIU/ml,比实际值低8mIU/ml。结论 按照模型预测的结果,接种国产YDV 12年后,其抗 HBsGMT为10 74mIU/ml,仍维持在10mIU/ml的保护性水平以上。由于在第8年时,模型预测值低于实际测定值,因此国产YDV的抗HBsGMT至少可维持12年的预测结果有一定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 了解雅安市15岁以上人群乙型病毒性肝炎(简称乙肝)免疫抗体水平,探讨防控乙肝策略与措施.方法 采取整群抽样法,采集15岁以上中学生、大学生、工人、从业人员人群血清4 693份,应用ELISA初筛检测乙肝表面抗体(抗-HBs),阴性者再用固相放射免疫法(RIA)复检抗-HBs,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初筛和复检乙肝抗-HBs阳性率分别为41.62%、54.55%,初筛低于2006年全国和四川省水平,复检则高于2006年全国和四川省水平;男女乙肝抗-HBs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初筛和复检后阳性率均以从业人员最高,分别达57.32%和67.94%,中学生最低,初筛和复检后仅为33.57%和49.07%,4类人群(中学生、大学生、工人、从业人员)乙肝抗-HBs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乙肝抗-HBs阳性率在25~岁组和50~岁组有两个高峰,各年龄组乙肝抗-HBs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复检后与初筛比较,乙肝抗-HBs抗体阳性率提高近13个百分点.结论 建议今后在做好儿童乙肝疫苗接种同时,应考虑将乙肝防控重点向15岁以上群体倾斜;ELISA检测乙肝抗-HBs敏感性明显低于RIA,需在今后工作中区别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 评价10μg重组乙型肝炎疫苗(酵母)扩大适用人群至5~18岁的可行性.方法 筛选乙肝表面抗原(HBsAg)及表面抗体(抗-HBs)均阴性者,进行两个阶段的临床试验,对安全性和免疫原性观察分析.对925名受试者进行了安全性观察;在免疫原性观察中共检测568名受试者,包括观察组(5~18岁)493名、对照组(>18岁)75名,观察组又分为3个亚组:儿童组(5~6岁)141名、少年组(12~13岁)177名、青年组(16~18岁)175名.使用10μg重组乙型肝炎疫苗(酵母)按0、1、6个月程序接种3针,分时段连续观察4周并记录其接种反应以评价疫苗安全性,全程接种后4~6周时用固相放射免疫(RIA)法共检测568份有效血清,比较两组抗-HBs阳转率、几何平均滴度(GMT)和达到保护水平率以评价疫苗免疫原性.结果 观察组和对照组在接种疫苗后0.5、6、24、48、72 h及1周、2周、3周、4周均未观察到局部或全身的异常反应.免疫后儿童组、少年组、青年组和对照组抗-HBs阳转率分别为100.00%(141/141)、97.18%(172/177)、98.29%(172/175)和89.33%(67/75),GMT分别为440.28、875.38、467.80、131.06 U/L,达到保护水平率分别为100.00%(141/141)、97.18%(172/177/)、97.14%(170/175)和86.67%(65/75).观察组的3个亚组抗-HBs阳转率、GMT、达到保护水平率均高于对照组(x_(阳转率)~2=12.77、5.12、7.99;t_(GMT)=3.89、4.13、5.91;x_(保护率)~2=16.81、8.60、8.44;P值均<0.05).结论 试验疫苗在5~18岁人群接种安全有效,抗-HBs阳转率和保护率高于18岁以上人群.  相似文献   
7.
甲型H1N1流感病毒裂解疫苗的研制和临床观察初步结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制甲型H1N1流感疫苗并进行人体安全性和有效性观察.方法 用WHO推荐的甲型H1N1流感疫苗毒种按照季节性流感裂解疫苗工艺研制甲型H1N1流感疫苗,成品参照流感病毒裂解疫苗质量标准进行各项指标检定,用2批血凝素含量不同的试制产品进行临床验证.结果 血凝素含量15μg/剂和30μg/剂各1批试制产品经检定并由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复检,符合暂定质量标准要求.临床观察显示,960名受试者接种15μg或30μg试验疫苗1针,21 d后血清抗体阳性率、保护率均大于70%.3~11岁、12~17岁、18~59岁及≥60岁,15μg组几何平均滴度(GMT)分别较免疫前增长15、39、37和25倍;30μg组GMT分别较免疫前增长26、72、68和36倍.安全性观察结果显示15μg和30μg组总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9.38%和43.75%,其中2级反应率为6.25%和15.42%,3级反应率为0.83%和1.46%,未观察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按照季节性流感生产工艺研制的甲型H1N1流感病毒裂解疫苗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8.
我国正常人群破伤风免疫监测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报告了19个省、直辖市、自治区13,355名正常人群破伤风免疫水平监测结果,具有≥0.01IU/ml保护水平的占整个监测人群的47.11%。1,690名育龄期妇女,具有保护水平者仅为38.22%,内地具有保护水平者高于边远地区,边远地区存在着新生儿破伤风发病的潜在危险,应尽快开展育龄妇女或孕妇破伤风类毒素免疫。  相似文献   
9.
本文对HBV与JEV、MV同时接种的免疫应答性和反应作了研究。对0~9月龄215名婴儿随机分为Ⅰ组单独接种HBV,Ⅱ组分别接种JEV、MV,Ⅲ组HBV分别与MV、JEV同时接种,三针间隔为0、1、5个月。均作免前和免后的血清抗体测定,同时接种组的抗-HBs,JEV抗体的阳转率,GMT与单独接种无显著性差异,JEV抗体低于常规接种,MV的免疫应答性Ⅲ组低于Ⅱ组,有显著性差异。未见异常反应,一般反应均很轻微,二组间无差别,说明MV不宜与HBV同时接种,JEV不能用HBV免疫程序同时接种。  相似文献   
10.
本文对HB疫苗与DPT、TOPV疫苗同时接种的免疫应答性作了研究。对0~5月龄的229名婴儿随机分为Ⅰ组单独接种HB疫苗,Ⅱ组接种DPT、TOPV疫苗,Ⅲ组HB疫苗与DPT、TOPV同时接种。三针间隔为0、1、5个月,均作免前和第三针后一个月的血清抗体测定,同时接种组的抗-HBs、白喉、破伤风、百日咳及Ⅰ、Ⅱ、Ⅲ型OPV抗体的阳转率、GMT与单独接种组无差别。未见异常反应,一般反应均很轻微,二组间无差别。表明上述几种疫苗同时接种是安全和有效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