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9篇
  免费   14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4篇
内科学   6篇
皮肤病学   4篇
综合类   67篇
预防医学   28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1篇
  2005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1.
1990年5月对92名女性性乱者和129名正常妇女进行溶脲支原体(Uu)和人型支原体(Mh)检测。性乱组 Uu 感染率71.74%,Mh 感染率19.57%,Uu 和 Mh 混合感染率18.48%,而对照组分别为43.41%,5.43%和4.65%。生殖泌尿道支原体感染主要流行因素是性活跃程度、性伴数、性生活初始年龄、社会经济地位、避孕方式等。性接触是主要传播途径。支原体感染可与其他性病并存。  相似文献   
42.
1986年在一个工厂对红细胞膜Na~+泵缺陷与原发性高血压的关系进行了103对配比调查。采用了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研究结果提示RBC Na~+的增高,RBCK~+及RBC Na~+,K~+ATPase的降低与高血压有显著的联系;血浆Na~+与体重这两个高血压的主要危险因素均与RBCNa~+K~+ATPase降低有关。提出细胞膜的Na~+泵功能缺陷可能是这两个因素对高血压的共同作用环节。  相似文献   
43.
用PHA法对29个铁路地区7549名健康人和昆明铁路分局1003名不同职业人群进行了解脲脲原体(Uu)和人型支原体(Mh)抗体水平检测。结果表明,生殖道支原体流行范围相当广泛,所有地区都存在不同程度的感染。Uu抗体平均阳性率为9.10%,GMI为1:3.59;Mh抗体平均阳性率为2.66%,GMT为1:4.41。揭示了我国铁路人群Uu和Mh感染的基本特点,为我国(尤其铁路系统)制定泌尿生殖道支原体感染症的防治措施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44.
对180例淋病患者和205名健康人的血清用IHA法进行了人型支原体(Mh)抗体检测。结果表明,淋病患者Mh抗体阳性率为18.89%,GMT为1:6.60;健康人阳性率为4.39%。GMT为1:4.53。病人的抗体水平显著高于健康人(P<0.01)。提示我国大陆地区存在Mh引起的泌尿生殖道感染。  相似文献   
45.
目的 探讨生殖泌尿道解脲支原体(Ureaplasma Urealyticum,UU)感染的传播途径.方法 采用微生物学分离培养、血清学型别鉴定.分子生物学DNA多态性分析、流行病学资料等多层次研究,对性滥、具可比性的对照人群、围产期人群共1888人的随机样本进行生殖泌尿道UU检测及传播途径进行研究.结果 证明了UU感染传播以性接触为主.垂直传播包括子宫内传播和产道逆行传播模式.MIT血清分型和RAPD图谱分析是研究UU传播途径的很好工具.结论正确地认识传播途径和模式对于控制生殖泌尿道UU感染的流行,具有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6.
细胞培养法分离培养生殖支原体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用细胞培养法分离临床标本中的生殖支原体Mg,探讨天津地区性传播疾病门诊患者中是否存在Mg感染。方法采集STD门中层得生殖道分泌物,接种于Vero细胞,进行分离培养,并用SP-4培养基传代,对符合MG生物学特性的阳性培养物用套式PCR、电镜代察、代谢抑制试验等方法进行鉴定。结论在110例STD患者中分离培养出3株Mg,分离率为2.73%。结论在国内首次应用细胞培养法从临床标本中分离培养到Mg菌株。从  相似文献   
47.
<正> 快速微量凝集试验(RMAT)是八十年代国外建立的一种检测军团菌抗体的新技术。1987年2月我们改进了该法,并于4~5月在上海、南京、芜湖、蚌埠等地对部份健康人群和肺炎病人进行血清流行病学调查。研究表明,RMAT对军团病流行病学研究及病人快速诊断效果较好,有实用价值,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8.
49.
1990年在南京市两家综合医院的妇科门诊对629例常见妇科病患者及41例性病病人进行阴道分泌物人型支原体抗原的检测。结果发现、附件炎和性病患者人型支原体的感染率最高,分别为45.24%和46.34%,霉菌性阴道炎患者的感染率也显著高于正常妇女(P<0.015)。另外早孕妇女的感染率也显著高于正常人。作者认为、需前瞻性研究来进一步确定人型支原体感染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50.
描述我国解脲脲原体(Uu)感染症的分布特征与主要影响因素,探讨其主要传播途径。方法:从长春、北京、南京等地抽取性滥人群、性病门诊人群及一般人群作为调查对象,采集其生殖泌尿道分泌物行Uu分离培养,同时作流行病学调查以了解其职业、避孕方式、现患泌尿生殖道感染性疾病、妊娠状态、性伴数(性滥人群)、文化程度等,分析上述流行因素对Uu感染的影响。结果:我国人群存在Uu感染症流行。南京地区一般人群Uu感染率为36.20%(95%CI:33.91%~38.49%),性滥人群Uu感染率高于一般人群(χ2=34.1862,P<0.005)。一般人群中特殊职业者(个体户、采购员、服务员等)Uu感染率高于干部及普通职业者(工人、农民)(P<0.005),使用避孕套者Uu感染率低于其它避孕方式者(P<0.005),性病患者感染率高于健康人(P<0.005),性伴数越多感染率越高。结论:我国人群存在Uu感染症流行,其主要影响因素是职业、避孕方式、妊娠状态、疾病状态及性伴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