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7篇
  免费   45篇
  国内免费   26篇
儿科学   15篇
基础医学   31篇
临床医学   12篇
内科学   88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61篇
预防医学   27篇
药学   11篇
  18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目的 描述中国10个地区成年人骨骼肌质量和手握力的地区和人群分布特征。方法 对来自中国慢性病前瞻性研究项目第2次重复调查的24 533名研究对象进行分析。采用生物电阻抗分析法测量四肢和躯干的肌肉质量,通过Jamar手持握力计测量手握力来衡量肌肉力量水平,并根据亚洲肌少症工作组(AWGS)推荐的标准判断人群低肌肉质量和力量的比例。分地区和人群特征,报告肌肉质量和手握力的均值及标准误,以及低肌肉质量和力量的百分比。结果 男性的四肢和全身肌肉质量分别为(22.0±0.02)kg和(49.7±0.05)kg,高于女性的(15.9±0.02)kg和(37.2±0.04)kg;男性手握力为(32.6±0.06)kg,高于女性的(19.9±0.05)kg。绝对肌肉质量和手握力均呈现北方高于南方、城市高于农村的地区差异(P<0.001)。而身高和体重调整的肌肉质量的地区差异规律相反。随着年龄的增加,肌肉质量各项指标和手握力均呈线性下降趋势(线性趋势P<0.001),且手握力下降幅度更大。进一步按照AWGS判断,低肌肉质量和力量的比例随年龄增加而不断上升,≥ 80岁的老年男性低肌肉质量和力量的比例分别达到56.2%和74.5%,女性分别达到35.7%和66.0%。结论 中国成年人肌肉质量和手握力的分布存在明显的地区和人群差异,尤其以老年人低肌肉质量和手握力的比例最高。  相似文献   
62.
目的观察溶血磷脂酸对肾上腺髓质素及其受体系统生成的影响和肾上腺髓质素在溶血磷脂酸促进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中的作用。方法贴块法培养大鼠胸主动脉血管平滑肌细胞,H3-TdR掺入测定血管平滑肌细胞DNA合成,γ-32P-ATP标记的同位素法测定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活性,放射免疫法测定血管平滑肌细胞中肾上腺髓质素的含量。结果溶血磷脂酸促进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肾上腺髓质素生成,上调血管平滑肌细胞肾上腺髓质素及其受体CRLR、RAMP2和RAMP3mRNA表达;肾上腺髓质素可抑制溶血磷脂酸刺激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3H-TdR掺入,抑制溶血磷脂酸诱导的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激活。结论溶血磷脂酸上调血管平滑肌细胞肾上腺髓质素及其受体系统,肾上腺髓质素及其受体抑制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的作用与其抑制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激活有关。  相似文献   
63.
目的探讨心房颤动(房颤)导管消融术后早期复发与炎症反应的关系。方法选择2008年10月至2009年7月于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接受导管消融治疗的房颤患者28例,分别测定并比较消融术前、术后即刻及术后3天血浆高敏感性C反应蛋白(hs-CRP)和白介素-6(IL-6)水平,并对房颤消融术后早期复发与未复发患者间不同时间点的炎症因子水平进行比较。结果房颤患者消融术后3天血浆hs-CRP和IL-6水平均显著高于术前和术后即刻水平(P0.001)。6例消融术后早期复发的房颤患者术后3天血浆IL-6水平显著高于未复发组(0.57×10-12mmol/L比0.25×10-12mmol/L,P=0.014),而hs-CRP水平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复发组血浆hs-CRP和IL-6水平术后3天和术前差值均显著高于未复发组(4.11×10-3mmol/L比1.75×10-3mmol/L,P=0.044;0.38×10-12mmol/L比0.08×10-12mmol/L,P=0.004)。复发组血浆hs-CRP和IL-6术后3天水平较术前水平增加的倍数也显著高于未复发组(5.80比0.98,P=0.019;2.80比0.92,P=0.016)。结论房颤导管消融术后3天开始出现明显炎症反应,房颤早期复发患者术后3天血浆IL-6水平显著高于未复发患者,且复发患者血浆hs-CRP和IL-6水平术后3天较术前上升的幅度及增加的倍数显著高于未复发患者,这对消融术后早期房颤复发可能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64.
目的:探讨QRS时限与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远期死亡的关系。方法:入组2008-01至2010-02于我院住院并诊断明确、病情平稳的CHF患者共133名,据2011-06随访结果分为死亡组(n=33)及存活组(n=100),比较两组体表心电图QRS时限及生化水平,超声心动图等各项临床参数的差异。再根据QRS时限的三分位值将133例患者分为低时限组(n=45,QRS时限≤94 ms)、中时限组(n=45,94 ms108 ms),比较各组死亡率的差异。通过相关性分析了解QRS时限与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的关系。结果:死亡组的脑钠肽、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及左心室重量指数(LVMI)、QRS时限均较存活组大(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低、中、高不同QRS时限三组随QRS时限的逐渐延长,死亡率、LVEDD、LVESD及LVMI逐渐增高(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相关性分析显示QRS时限与LVEDD明显正相关(r=0.462,P=0.000)。结论:QRS时限与CHF患者的左心室内径呈正相关,即便QRS时限在正常范围内,心力衰竭的远期死亡亦随QRS时限的相对延长而逐渐增加。  相似文献   
65.
背景:内皮功能障碍与多种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相关,主要体现为一氧化氮的生成减少或功能异常。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进行心脏修复具有一定效果,但在治疗早期移植的干细胞对血管内皮细胞功能的影响尚不清楚。 目的:探讨自体骨髓单个核细胞经冠状动脉移植后对心肌梗死并左心功能不全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 设计、时间及地点:开放性临床实验,于2005-01/2006-12在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心内科研究室完成。 对象: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同期收治的前壁心肌梗死并已成功再灌注治疗、置入冠状动脉内支架的男性患者16例,年龄33~75岁,按患者意愿分为细胞移植组8例,对照组8例。 方法:两组患者均接受标准经皮冠状动脉支架置入和药物治疗,在此基础上,细胞移植组患者抽取自体骨髓液,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骨髓单个核细胞,经导管冠状动脉内注入细胞悬液(12.84±4.10)mL,细胞总数为(1.36±0.44)×109个,流式细胞仪测定CD34+细胞为(17.75±8.21)×106个。分别于细胞移植前后采集两组患者静脉血,制备血浆标本。 主要观察指标:细胞移植前后血浆中一氧化氮、血管性血友病因子及前列环素2水平的变化。 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自体骨髓单个核细胞移植后24,72 h细胞移植组血浆中一氧化氮浓度均明显升高(P =0.015,P=0.03);血浆中血管性血友病因子、前列环素2水平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 > 0.05)。 结论:经冠状动脉自体骨髓单个核细胞移植可在短期内提高血浆一氧化氮浓度,且不影响血浆血管性血友病因子及前列环素2水平,提示一定程度上可改善血管内皮舒张功能,且不损伤内皮功能。  相似文献   
66.
巯基修饰剂对硫化氢的离体心脏灌流效应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巯基氧化剂及还原剂对大鼠离体心脏心功能的影响,以探讨巯基氧化剂二酰胺(diamide)及还原剂二硫苏糖醇(DL-dithiothreitol,DTT)对心肌活动的调节意义,并观察其对硫化氢的离体心脏灌流效应的影响。方法应用Langendorff灌流大鼠离体心脏,用生理浓度NaHS(100μmol.L-1)持续灌流20 min,测量心率(HR)、左室内压差(△LVP=左室收缩压-左室舒张压)、左室内压变化速率(±dp/dtmax)、冠脉灌流量(CPF)等指标;分别应用Diamide及DTT预灌流,后给予生理剂量NaHS灌流,观察其是否可以阻断NaHS的效应。结果生理剂量NaHS持续灌流20min内,可以明显抑制±dp/dtmax及△LVP(P<0.05),而对HR、CPF几乎没有影响。巯基氧化剂二酰胺可以大部分阻断H2S的心脏功能负性调节效应,而经巯基还原剂DTT灌流后,H2S可以发挥负性调节作用。结论内源性H2S可能通过作用于心肌组织蛋白质中Cys-SH位点,产生心肌的负性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67.
中国目前共有高脂血症患者1亿6千万人,在成年人中的发病率为18.6%.其中约5%(8百万人)表现为严重型,是心脑血管病、急性胰腺炎、严重糖尿病、肾脏疾病等的主要发病基础.据卫生部统计资料显示,中国高脂血症有4/5为高甘油三酯血症或高甘油三酯加高胆固醇的混合性高脂血症(近1亿3千万),这些病人大多数会长期求医,是中国医疗卫生系统的沉重负担.  相似文献   
68.
目的探讨给予外源性硫化氢(H2S)供体硫氢化钠(NaHS)对阿霉素(ADR)心肌病大鼠心功能及心肌结构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雄性Wistar大鼠54只,随机分5组(1)ADR组;(2)ADR 小剂量NaHS组;(3)ADR 大剂量NaHS组;(4)对照组;(5)NaHS组。药物均腹腔注射,连续用药10周,检测心功能和血流动力学指标,于光镜及电镜下观察显微及超微结构,并测定其血浆及心肌组织中H2S含量。结果阿霉素组大鼠心功能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1),心肌组织呈心肌病样改变,且血浆及心肌组织中H2S含量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01)。经补充外源性H2S供体NaHS后,大鼠心功能较前明显改善,心肌组织病理损害程度明显减轻。结论H2S参与了大鼠阿霉素心肌病的发病过程,补充外源性H2S可以改善阿霉素心肌病大鼠心功能,减轻心肌损伤。  相似文献   
69.
目的探讨肾上腺髓质素(ADM)对低氧性肺动脉高压大鼠肺血管结构重构和肾上腺髓质素前体N端20肽(PAMP)的影响。方法24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低氧组、低氧 ADM组,每组各8只。低氧 ADM组大鼠,通过微量渗透泵皮下持续给予ADM(300 ng/h)。用放免法测定血浆中PAMP含量,用免疫组化法检测肺组织中PAMP表达。结果低氧2周后,大鼠肺动脉平均压、右心室与左心室加室间隔的比值、肺动脉相对中膜厚度和面积较对照组均明显增高(P<0.01),超微结构也发生了明显改变。并且低氧组大鼠血浆PAMP含量明显升高,肺动脉PAMP表达明显增强。而ADM可显著缓解上述变化。结论ADM分子内调控参与了ADM对于低氧性肺动脉高压的干预机制。  相似文献   
70.
目的 :研究α1-肾上腺素受体 (α1-AR)和 β-AR激动后 ,乳鼠心肌细胞中缝隙连接蛋白的表达和功能发生的变化。 方法 :(1)乳鼠心肌细胞培养 :用 0 1%胰酶消化法分离培养SD大鼠乳鼠心肌细胞。 (2 )免疫印迹技术 :用Westernblot的方法检测α1-AR激动剂 (苯肾上腺素 ,PE)和 β -AR激动剂 (异丙基肾上腺素 ,ISO)短时间 (10min)和长时间 (2 4h和 4 8h)作用后 ,乳鼠心肌细胞中缝隙连接蛋白 -Cx4 3表达量和磷酸化程度的变化。 (3)划痕标记染色示踪技术 (SLDT) :在生长到融合状态的心肌细胞中划痕 ,依据荧光染料 (luciferyellow ,LY)在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