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篇
  免费   5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5篇
内科学   4篇
皮肤病学   10篇
综合类   8篇
预防医学   10篇
药学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31.
目的:观察幼儿接种卡介苗不良反应的临床特征,并研究探讨其预防方法和处理措施。方法:收集2000年~2010年国内相关医学期刊报道的幼儿接种卡介苗所致不良反应病例,并进行系统分析。结果:125例幼儿接种卡介苗后出现不良反应中最主要的为淋巴结异常反应,有35例,占总例数的28.0%,其次为器官系统损伤为主,主要表现为皮肤及其附件损害,有28例,占总例数22.4%。不良反应潜伏期长,预后较差。结论:由于患者的体质、年龄、性别等个体差异均可能引发卡介苗接种致不良反应的发生,因此临床上应特别警惕患者淋巴结异常反应。  相似文献   
32.
目的了解艾滋患者在用依非韦伦(EFV)、拉米夫定(3TC)和替诺福韦(TDF)治疗过程中血小板、血红蛋白、淀粉酶、三酰甘油、丙氨酸转氨酶指标变化情况,为有效抗病毒治疗制定患者治疗方案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我区1990年以来进行EFV、3TC和TDF联合治疗8例HIV患者信息,回顾分析随访过程中生化指标的检测结果。结果通过HAART治疗后,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血小板、三酰甘油、丙氨酸转氨酶总体呈上升趋势(P<0.05);而淀粉酶呈下降趋势(P<0.05)。结论鉴于抗病毒治疗药物对各项生化指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有高血脂血症、血小板过高、心脑系统疾病患者不宜选用该治疗方案进行治疗,治疗过程中应注意保肝、护肝。  相似文献   
33.
目的分析十二五期间(2011-2015年)隆阳区居民户食用碘盐监测结果,了解居民户食用碘盐质量及合格碘盐食用情况,为隆阳区碘缺乏病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现场半定量检测及实验室定量检测食盐中碘含量的方法,分层随机抽取的隆阳区居民户食用盐情况进行调查分析。结果十二五期间,共检测1 488份居民户食用盐,碘盐覆盖率为98.32%,碘盐合格率为98.29%,合格碘盐食用率为96.64%,碘含量中位数介于22.3 mg^35.1 mg/kg;碘盐覆盖率和碘盐合格率均呈下降趋势;山区碘盐合格率低于坝区。结论隆阳区食盐加碘的各项监测指标均超过95.0%,达到了国家消除碘缺乏病标准,但存在时间波动和地区不平衡的现象。建议盐务部门加大山区碘盐监控力度,加强健康教育,改进食盐储存方法,有效防控碘缺乏病。  相似文献   
34.
目的 分析保山市隆阳区2005~2011年疟疾流行态势.方法 收集隆阳区2005~2011年疟疾疫情资料,用Excel2003进行描述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隆阳区2005~2011年共报告疟疾病例1 580例,占总报告传染病的9.83%,无死亡病例;间日疟1 093例,占69.17%,恶性疟465例,占29.43%;未分型22例,占1.40%.2005 ~ 2011年发病以输入病例为主,共1 562例,占总发病数的98.86%.年均发病率较高的是水寨乡、辛街乡和瓦房乡,年均发病率较低的是杨柳乡、永昌办事处和兰城办事处.疟疾季节流行分布呈现“单峰”型.病例绝大多数为男性,共1 452例,以农民为主,共1 506例,年龄段主要为30~49岁,共915例.结论 隆阳区疟疾发病率自2005年以来逐年下降,发病以输入性为主,本地病例发病得到有效控制,加大流动人员管理力度,进一步降低疟疾发病水平.  相似文献   
35.
目的 了解隆阳区性病流行现状,为防治性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从隆阳区疾病监测管理报告系统下载各年数据,删除中心血站报告的梅毒阳性检测病例,对所有病例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结果 2005-2009年共报告5种性病652例,梅毒为优势病种(245例),淋病和沙眼衣原体感染居第2位(166例).男女性别比为1.99:1;20-50岁为高发年龄段,重点人群为农民、民工、商业服务和干部职员,各年发病率呈现上升趋势,由此2005年的83例(报告发病率为9.67/10万),增至2009年165例(报告发病率为18.72/10万).结论应加大对高危人群的监测,进行必要的干预措施.性病的流行既是医学问题,也是社会学问题,只有从这两方面制定防治措施,才能有效地控制性病的流行.  相似文献   
36.
目的分析HIV-1抗体阳性患者的WB带型,了解隆阳区HIV-1感染者WB带型的特征。方法将HIV-1抗体阳患者的WB带型数据录入Excel表后,应用简明10.3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303例HIV-1抗体阳性患者的WB带型中,gp41、p66、gp120、gp160单条带型的出现率都在97%以上,p31、p51单条带型的出现率分别为93.40%和92.11%;全带型组合的出现率为21.45%(65/303),感染者和AIDS病人间的全带型组合(P〈0.01)、单条带p39(P〈0.05)出现率均有统计学意义;性别与WB带型组合单条带型出现率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组中的单条带型p31(P〈0.05)、p39(P〈0.05)带型出现率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隆阳区HIV患者WB带型在不同的病程阶段,带型出现率不同,全带型组合、单带p39易在HIV感染者中出现。p24+p31+gp41+p51+p66+gp120+gp160带型是常见带型。  相似文献   
37.
[目的]了解保山市地方性斑疹伤寒流行的真实情况和处置措施,为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09年发生的一起疫情进行现场流行病学调查和分析。[结果]此次地方性斑疹伤寒流行共发生60例,实验室诊断20例,住院治疗18人,在村卫生室治疗42人。[结论]病例得到明确诊断,得到有效控制,避免了大范围的流行,保障了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提高了基层卫生人员和群众对该病的认识。  相似文献   
38.
[目的]观察高效抗逆转录病毒疗法治疗艾滋病病人的疗效.[方法]对396例艾滋病病人用高效抗逆转录病毒疗法治疗后,定期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CD<,4>,并在用药后2周、1个月、2个月、3个月随访,以后每3个月随访一次.[结果]在治疗后3个月、6个月、9个月、12个月、15个月、18个月、21个月及以上CD<,4>检测结果分别增加85个/μ1、105个/μ1、170个/μ1、152个/μ1、183个/μ1、152个/μ1、232个/μ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高效抗逆转录病毒疗法治疗艾滋病疗效显著;坚持治疗,树立信心,及时有效地处理抗病毒药物的毒副作用是提高患者用药依从性的关键.  相似文献   
39.
目的通过对一起小学生群发性腮腺炎癔症进行调查,总结经验,为预防和处理癔症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现场流行病学调查方法,结合临床表现进行诊断分析。结果发病23人,罹患率为5.96%。发病的23名学生中有21人45d前接种过腮腺炎疫苗,接种率为91.30%,2名未接种疫苗的学生中有1人确诊为腮腺炎,其余学生无阳性体征。结论对小学生应该加强基础免疫,积极进行查漏补种;同时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其心理素质和适应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