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93篇
  免费   42篇
  国内免费   58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2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62篇
口腔科学   7篇
临床医学   60篇
内科学   101篇
皮肤病学   4篇
神经病学   27篇
特种医学   170篇
外科学   32篇
综合类   161篇
预防医学   92篇
药学   78篇
  1篇
中国医学   67篇
肿瘤学   27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19篇
  2015年   27篇
  2014年   35篇
  2013年   29篇
  2012年   47篇
  2011年   40篇
  2010年   29篇
  2009年   32篇
  2008年   28篇
  2007年   23篇
  2006年   56篇
  2005年   55篇
  2004年   58篇
  2003年   44篇
  2002年   31篇
  2001年   32篇
  2000年   34篇
  1999年   26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16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29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15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14篇
  1989年   13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20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7篇
  1981年   7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8篇
  1962年   1篇
  1959年   4篇
  195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HPLC法制备石杉碱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建立用制备型HPLC制备石衫碱甲 (HuperzineA)的方法。方法 用常规的方法提取出石杉总生物碱。总生物碱经HPLC直接进样 ,柱子以 1 0 μSiO2 为填料 ,型号为 2 0× 30 0mm(Microsorb -MVTM) ,以氯仿 -甲醇 -氨水 (84 0∶2 4∶1 .2 )为流动相 ,流速为 8ml/min ,检测波长为 31 2 .7nm。结果 每次进样 3g石杉总生物碱 ,可以得到将近 1 80mgHuperzineA ,纯度达到 >90 %的工艺要求 ,重复性良好。结论 本方法与常规的分离方法比较 ,HPLC法制备石杉碱甲具有操作简单 ,重复性好 ,周期短 ,成本低廉等特点  相似文献   
92.
载报告基因壳聚糖纳米粒制剂体外转染活性考察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考察壳聚糖纳米粒体外基因转染活性及壳聚糖纳米粒经表面修饰的体外转染活性变化。方法 用复凝聚法制备纳米粒,透射电镜观察粒子形态,体外基因转染实验评价纳米粒的体外转染活性,用倒置荧光显微镜观察和流式细胞仪测定转染结果。通过考察递送不同剂量的基因和转染后不同时间的转染效率,寻找本递送系统较好的转染条件。用纳米粒表面连接PEG以及半乳糖基白蛋白,对纳米粒进行修饰,通过体外转染实验,评价表面修饰对其转染活性的影响。结果 未经表面修饰的载基因纳米粒能够转染人胚胎肾细胞(HEK293)和肝癌细胞(HepG2),但转染效率仍不如脂质体转染试剂,且在转染实验后约72h较高,递送基因较佳的剂量是4μg,在以上两种细胞中,转染效率也不同。经PEG表面修饰的纳米粒仍保持纳米粒的体外转染活性。连接半乳糖基牛血清白蛋白的纳米粒转染活性却反而略有下降。结论 壳聚糖纳米粒能将基因递送到细胞内,并且报告基因能在细胞内表达。因此,可以用作基因递送的载体系统,值得进一步研究。经PEG表面修饰和冷冻干燥处理,保持生物活性.为基因药物制剂化的可能性提供了证据。对于靶向配基的选择.宜继续进行筛选。  相似文献   
93.
性滥与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关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首次在国内对性滥群体感染乙型病毒性肝炎的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性滥者乙肝的感染率达82.18%,HBsAg阳性率达21.78%,均较对照组高约4倍之多,说明性滥是乙肝传播的重要途径,性滥者是乙肝最危险的传染源之一。  相似文献   
94.
军团菌(legionella)是一种革兰阴性杆菌,可广泛存在于自然环境和生活环境的水体,可以通过含菌气溶胶的方式在空气中播散而被人体吸入导致人类感染,发生军团病(Legionnaire’s disease)。自1976年美国首次发现军团病,1977年分离出军团菌以来,军团菌感染的危害性逐渐被认识,全球一些国家和地区都有散发及暴发流行。1983年我国首次报道,其后报道了数次。  相似文献   
95.
抗乙肝胎盘特异转移因子的特异免疫活性观察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报告提取自HBVM一Ag阴性、HBVM一Ab阳性胎盘的特异转移因子的免疫活性,证明经本剂注射的小白鼠外周血淋巴细胞明显增多,胸腺重量和胸腺指数亦明显增加.进而脂酶染色证明75%属T一样淋巴细胞,25%属Thy一样淋巴细胞。此外,用正常人外周血白细胞,或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和脾细胞体外转移特异胎盘转移因子(PSTF)的特异免疫活性;豚鼠或小鼠注射PSTF体内转移PSTF特异免疫活性,再取其腹腔巨噬细胞和脾细胞,作白细胞粘附抑制试验、白细胞移动抑制试验、特异淋巴细胞转化试验和小鼠足掌注射试验,均可得到明显阳性结果,说明PSTF对HBV具有特异免疫活性,阳性供体可将PSTF的特异免疫活性转移给阴性受体。  相似文献   
96.
目的探讨氯离子通道阻断剂DIDS对十字孢碱诱导心肌细胞凋亡与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信号及其下游分子一氧化氮合酶/一氧化氮的关系。方法实验分为对照组、十字孢碱组、DIDS组、LY294002(特异性磷脂酰肌醇3激酶抑制剂)组和L-NAME(非特异性一氧化氮合酶抑制剂)组。在十字孢碱诱导心肌细胞凋亡模型上,观察DIDS对心肌细胞存活率、凋亡和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及其下游分子一氧化氮合酶/一氧化氮的影响。结果与十字孢碱组比,DIDS明显改善了细胞存活率,提高了细胞磷酸化蛋白激酶B活性2.1倍(P<0.01),增加了一氧化氮合酶和磷酸化一氧化氮合酶的水平和一氧化氮水平(P<0.01);LY294002预处理完全抑制了磷酸化蛋白激酶B、一氧化氮合酶和磷酸化一氧化氮合酶水平的升高及升高的一氧化氮,完全阻断了DIDS的抗细胞凋亡作用;L-NAME预处理也使升高的一氧化氮水平下降,但仅部分阻断了DIDS的细胞保护作用。结论DIDS通过激活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信号通路发挥其抑制十字孢碱诱导的心肌细胞凋亡作用。  相似文献   
97.
目的:探讨虎杖苷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的疗效。方法:(1)造模:健康雄性SD大鼠47只,随机分为5组:正常组(10只)、模型组(10只)、虎杖苷大剂量组(9只)、虎杖苷小剂量组(9只)和双环醇组(9只)。正常组予标准饲料,其它4组给予高脂饲料;5组共喂养10周后,从正常组与模型组中各随机挑选1只,取肝脏做病理切片,正常组大鼠肝脏切片作对照,证实模型组大鼠非酒精性脂肪肝的形成。(2)治疗:正常组与模型组予以生理盐水灌胃,5 m L/次;虎杖苷大、小剂量组分别以200 mg·kg-1·d-1,100 mg·kg-1·d-1的虎杖苷混悬液灌胃,双环醇组以100 mg·kg-1·d-1的双环醇混悬液灌胃。以上5组皆观察4周,期间各组大鼠统一用标准饲料饲养。次日大鼠禁食12 h后,腹腔麻醉,1抽取腹主动脉血5 m L,分离血清,检测大鼠血清中肝功(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血脂(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2取肝组织,在大鼠肝脏的同一部位取4块黄豆大小肝组织:一块投多聚甲醛浸泡,为HE染色观察肝脏病理学改变准备。另两块装Ep管,速投液氮。一份观察油红O染色观察肝细胞内脂质沉积状况。结果:1大鼠体质量变化:造模第10周末,模型组、虎杖苷两个剂量组和双环醇组的大鼠体质量明显高于正常组(P0.05,0.01);治疗1周后,与模型组相比虎杖苷大剂量组和双环醇组体质量开始出现降低(P0.05,0.01),治疗第4周末,正常组、虎杖苷两个剂量组及双环醇组大鼠体质量低于与模型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分别对应为P0.05,0.01),且虎杖苷大剂量对大鼠体质量减轻效果与双环醇组相当(P0.05)。2肝功血脂的变化:治疗4周后,与模型组相比,TC、TG在虎杖苷两个剂量组、双环醇组中均得到明显改善(P0.05,0.01)。虎杖苷大剂量组对TG的降低作用优于双环醇组(P0.05)。3肝脏病理的变化:治疗4周后,与模型组相比,肝细胞脂肪变、气球样变、小叶炎症和门脉炎症虎杖苷两个剂量组、双环醇组中均得到明显改善。4肝脏油红染色变化:治疗4周后,与模型组相比,可见肝细胞脂肪含量在虎杖苷两个剂量组、双环醇组中均得到明显改善。结论:虎杖苷对非酒精性脂肪肝具有较好疗效,它可以减轻高脂饮食导致的非酒精性脂肪肝大鼠模型的体质量增加、改善血脂肝功的异常、改善脂肪肝病理学改变和肝细胞脂质沉积。  相似文献   
98.
目的探讨环境水系军团菌分离培养及其表型和分子分型鉴定方法。方法采用军团菌常规分离培养、生化试验、血清学分型和菌体脂肪酸成分分析、PCR试验、AFLP基因分型和SBT核酸测序分型鉴定等技术方法,对广东地区195份环境水系分离的226株军团菌进行表型和基因型分型鉴定。结果在广东地区195份环境水样中共检出军团菌226株,主要是嗜肺军团菌170株(75.22%),长滩军团菌21株(9.29%)、菲氏军团菌21株(9.29%)、橡树岭军团菌和茴芹军团菌各2株(0.89%),其他非嗜肺军团菌10株(4.42%)。125株军团菌细胞脂肪酸成分测定分嗜肺军团菌、橡树岭军团菌、长滩军团菌、菲氏军团菌等6种类型;54株嗜肺军团菌1型AFLP分型,分为25个基因型。7株不能用生化试验、细胞脂肪酸成分分析和AFLP分型做出鉴定的军团菌,用SBT核酸测序鉴定为菲氏军团菌2株、长滩军团菌3株和茴芹军团菌2株。结论广州地区环境水系军团菌分布以嗜肺军团菌为主,同时有橡树岭军团菌、菲氏军团菌、长滩军团菌和茴芹军团菌等多种军团菌种;SBT核酸测序鉴定有助于发现军团菌新种。  相似文献   
99.
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acutegraftversushostdisease,aGVHD)是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常见并发症,是目前导致造血干细胞移植后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以往的治疗策略主要依靠患者的临床症状及活组织病理检查,一旦患者被诊断为aGVHD,首选给予类固醇类激素治疗。但是,若激素治疗效果不佳,则病人预后往往较差。近年来,随着相关领域研究的不断深入,aGVHD的治疗方案不断优化,本文主要就aGVHD的临床特征、发病机制及最新策略,包括单克隆抗体药物治疗、物理治疗和细胞治疗等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00.
胶体金标法快速检测鼠疫F1抗体的现场应用   总被引:3,自引:4,他引:3  
目的了解胶体金标快速检测试剂盒检测鼠疫FI抗体的现场应用。方法按鼠疫快速诊断盒(胶体金标法)的使用说明进行,并与间接血凝微量法(IHA)进行比较。结果检测了来自云南家鼠鼠疫流行区和非流行区血清共335份,检出腺鼠疫病人血清阳性32份,与IHA法结果一致。结论胶体金标鼠疫FI抗体快诊盒诊断鼠疫简便、快速、特异、敏感,便于现场鼠疫监测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