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14篇
综合类   4篇
预防医学   26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 分析京杭大运河江苏丹阳段及丹金溧漕河沿线钉螺时空分布特征,为动态评估该区域钉螺扩散风险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收集2012-2017年研究区域内水网型血吸虫病流行区螺情数据,采用缓冲区分析、空间自相关分析、热点分析及标准差椭圆分析法,探索京杭大运河丹阳段及丹金溧漕河沿线钉螺时空变化趋势。结果 2012-2017年,研究区域内有螺环境数呈上升趋势;有螺环境主要分布于丹金溧漕河1 000 m缓冲区内,特别是京杭大运河与丹金溧漕河交汇处的老九曲河沿线。2014、2016、2017年,研究区域内钉螺分布存在空间自相关,热点区域主要为丹金溧漕河与京杭大运河交汇处;钉螺分布整体呈东北-西南方向,随着时间变化逐渐向南北方向转变。结论 京杭大运河丹阳段及丹金溧漕河沿线钉螺空间分布复杂,存在从上游向下游扩散的风险,需加强该区域的灭螺工作。  相似文献   
2.
目的 目的 评价在有螺江滩、 河道、 渠道连续使用氯硝柳胺乙醇胺盐后的灭螺效果。方法 方法 选择丹阳市后巷镇北魏 江滩、 陵口镇肖梁河、 云阳镇老庙渠道作为研究现场, 采用4%氯硝柳胺乙醇胺盐粉剂50 g/m2 和26%四聚杀螺胺 (2~4) g/m2 实施灭螺。综合利用历史资料和现场调查资料, 评价连续应用灭螺药物后的效果。结果 结果 至2013年, 北魏江滩、 肖梁河、 老庙渠道钉螺面积较首次复现时分别下降了82.80%、 63.14%和70.00%, 钉螺面积与钉螺密度均呈显著正相关 (r = 0.931、 0.975、 0.916, P均<0.05); 灭螺后活螺平均密度较首次复现时下降了92.34%、 87.91%和97.66%。灭螺后钉螺校正死亡率 与次年活螺平均密度均呈负相关(r = -0.998、 -0.999、 -0.970); 活螺密度下降率与次年活螺平均密度均呈负相关 (r = -0.997、 -0.998、 -0.868)。结论 结论 药物灭螺在压缩钉螺面积、 降低钉螺密度、 控制血吸虫病传播等方面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3.
钉螺是日本血吸虫的唯一中间宿主,阻断钉螺扩散能有效防止血吸虫病传播和流行。基于钉螺在水体中的生存条件和迁移特点,"中层取水"技术能有效地防止钉螺扩散。本文参考国内相关文献,从钉螺消长与扩散趋势、钉螺迁移扩散特点、"中层取水"理论基础及其应用等方面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4.
目的 通过分析本市某山羊交易市场布鲁氏菌病(布病)暴发疫情的流行特征,探索针对性的有效防控措施。方法 对本次确诊病例进行流行病学个案调查,对职业暴露人群进行实验室筛查,分析疫情发生的原因。结果 该起疫情的10例病例均为丹阳市珥陵镇大汤山羊市场从业人员,其中5例主动就诊发现,5例职业暴露人群筛查发现;对确诊病例和隐性感染者进行病原菌分离,在确诊病例中分离到布鲁氏菌4株,均为羊种3型菌;通过加强室内通风改造,在第二个屠宰年度发病率有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改造前罹患率15.38%,改造后年度罹患率1.43%,χ2=8.77,P=0.003)。结论 呼吸道传播可能是本次布病暴发的主要途径之一,加强牲畜交易市场的规范化建设和牲畜进场前的管理,做好职业暴露人群个人防护和健康管理,才能有效控制牲畜交易市场疫情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索和评价血吸虫病传播阻断有螺地区人群传染源监测方法,并对所产生的费用进行评估。方法 2010-2014年采用主动监测和被动监测两种方法,连续观察人群病情变化情况,评估两种监测方法的费用。 结果 2010-2014年全市累计血检49 277人,发现阳性608例,血检阳性率为1.23%,未检出病原学阳性病例。主动监测和被动监测血检阳性率分别为1.61%、1.1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15.982,P < 0.05)。在不考虑组织动员和人工费用的前提下,每查治1例血检阳性者的平均费用,被动监测低于主动监测。结论 作为血吸虫病传播阻断有螺无病地区,在今后传染源监测工作中应采取主动监测与被动监测相结合的方式。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江苏省乙型肝炎(乙肝)病毒母婴阻断的效果,探讨HBsAg阳性母亲生产的儿童发生慢性HBV感染的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选择2010-2015年江苏省张家港、丹阳、泰兴3个市HBsAg阳性母亲及其分娩的儿童为研究对象,新生儿在出生后24 h内接种10 μg乙肝疫苗和100 IU乙肝免疫球蛋白(HBIG),于7月龄后采血并用Abbott微粒子化学发光法检测其HBsAg、抗-HBs、抗-HBc的水平。结果 共调查2 099名7~52月龄的儿童,其中34名(1.62%)儿童为慢性HBV感染,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母亲HBeAg和分娩年龄是HBV母婴传播的独立危险因素,与HBeAg阴性母亲的儿童相比,HBeAg阳性母亲的儿童发生慢性HBV感染的风险显著增加(RR=4.997,95% CI:2.408~10.370);与低年龄组母亲分娩的儿童相比,高年龄组母亲分娩的儿童发生慢性HBV感染的风险显著降低(RR=0.264,95% CI:0.101~0.691)。除慢性HBV感染者外,其余2 065名儿童中,9.7%抗-HBs<10 mIU/ml,35.4%抗-HBs为10~100 mIU/ml,54.9%抗-HBs≥100 mIU/ml,抗-HBs的阳性率为90.3%,抗-HBc的阳性率为13.7%。抗-HBs阳性率和GMT均在7~12个月达到高峰,之后随着年龄增长逐渐下降。结论 江苏省现行乙肝母婴阻断策略实施效果理想,母亲HBeAg阳性是母婴阻断失败的主要危险因素,在有效阻断后仍需进行抗HBs监测,必要时需加强免疫接种。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丹阳市在卫XI项目重性精神疾病管理干预活动中的主要干预特色和成效,为农村精神卫生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发展提供政策依据。方法丹阳市14个试点乡镇作为调查地区。主要采用资料收集、现场定量调查和专家咨询的方法。结果延伸精神卫生专业机构职能和拓展综合救助与社会支持机制是丹阳市在项目活动中的主要策略。经过3年的干预,地区患者的检出率超过2.5‰,患者治疗率超过60%,病情稳定(基本稳定)率达到98%。结论发展农村精神卫生服务,需要政府主导、多部门参与并发挥专业机构的骨干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 了解慢性HBV感染者HBeAg血清学转换后发生HBeAg逆转的流行病学特征,为推进慢性HBV感染者的规范管理提供依据。方法 2012-2014年对在江苏省传染病防治示范区建立的已发生HBeAg血清学转换的慢性HBV感染者队列开展定期随访。通过Cox回归分析慢性HBV感染者HBeAg血清学转换后HBeAg逆转的特征及影响因素,通过重复测量数据方差分析方法分析不同HBeAg转归者HBV DNA的变化趋势。结果 2012年5 068例已发生HBeAg血清学转换的慢性HBV感染者[平均年龄(51.9±12.8)岁]随访至2014年时121例发生HBeAg逆转,观察9 359人年,HBeAg逆转率为1.3/100人年。HBeAg逆转率随年龄增长逐渐降低,从<20岁年龄组的4.7/100人年下降至≥60岁年龄组的1.0/100人年。HBV DNA<2 000 IU/ml的感染者HBeAg逆转率为1.1/100人年,低于≥200 000 IU/ml者(3.8/100人年)。通过Cox多元回归分析,相对于HBV DNA<2 000 IU/ml者,HBV DNA≥200 000 IU/ml的感染者HBeAg逆转可能性增大(HR=3.44,95% CI:1.91~6.20,P=0.000)。HBeAg逆转组的HBV DNA和ALT较HBeAg持续阴性组均上升更快(P=0.000)。结论 社区人群中已发生HBeAg血清学转换的慢性HBV感染者有一定比例会发生HBeAg逆转,低年龄段和高病毒载量者的HBeAg逆转率高。对已发生HBeAg血清学转换的慢性HBV感染者应定期随访管理。  相似文献   
9.
目的 了解HCV感染者感染多年后临床和病原特征及其相关因素。方法 2012年在江苏省丹阳市对465例HCV感染者开展问卷调查、临床体征检查、血生化检测、病原检测,以明确感染者转归情况,对不同转归的感染者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方法分析人口学特征、行为习惯、人类白细胞抗原DQ基因单核苷酸位点(rs7453920和rs2856718)、病原特征等因素对转归的影响。结果 465名HCV感染者临床表现主要为乏力(15.70%,73/465),消化道症状(17.63%,82/465),关节痛(10.32%,48/465),B超肝炎病变(11.83%,55/465),ALT值>80 IU/L(12.70%,59/465),AST值>80 IU/L(11.18%,52/465)。HCV RNA阳性占68.60%(319/465),病毒载量M为76.01×104拷贝数/ml(592~1.08×1010拷贝数/ml)。多因素分析显示男性相比女性(OR=2.298,95%CI:1.247~4.238)、rs2856718的GA型相比AA基因型(OR=1.716,95%CI:1.070~2.752)、饮酒每周≥7次(OR=2.966,95%CI:0.979~8.988)是HCV持续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男性(OR=1.694,95%CI:0.975~2.942)、50~岁年龄组(OR=2.414,95%CI:1.156~5.042)、有其他肝脏疾病(OR=2.592,95%CI:1.105~6.079)以及HCV RNA阳性(OR=3.479,95%CI:1.648~7.343)是肝功能异常的相关危险因素。结论 HCV感染20~30年后,病毒持续感染和肝功能异常的比例高,年龄、性别、嗜酒、个体基因特征、基础疾病是影响HCV感染转归的相关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0.
林吉年 《职业与健康》2006,22(3):191-192
目的为了缩短食醋微生物检验中的操作时间,减少由于调节食醋pH值所引起的误差。方法将Na2CO3中和液改为NaOH中和液,并对不同pH值的食醋所需中和液的用量进行统计。结果用40%NaoH溶液作为调节食醋pH值,减少了中和液的用量(30%Na2CO3需用13.41 ml,40%NaOH仅用4.56 ml),同时也减少了检验结果的相对误差(30%Na2CO3为26.82%,40%NaOH仅为9.12%)和等待醋酸和Na2CO3反应所产生的泡沫消灭的时间。结论采用NaOH中和液能够缩短检验时间和减少由中和液所引的误差,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