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2篇
  免费   118篇
  国内免费   347篇
耳鼻咽喉   3篇
儿科学   500篇
妇产科学   14篇
基础医学   58篇
口腔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62篇
内科学   58篇
皮肤病学   9篇
神经病学   20篇
特种医学   5篇
外科学   54篇
综合类   83篇
预防医学   56篇
眼科学   4篇
药学   18篇
中国医学   11篇
肿瘤学   10篇
  2023年   27篇
  2022年   44篇
  2021年   61篇
  2020年   63篇
  2019年   21篇
  2018年   53篇
  2017年   62篇
  2016年   36篇
  2015年   33篇
  2014年   32篇
  2013年   35篇
  2012年   59篇
  2011年   81篇
  2010年   35篇
  2009年   45篇
  2008年   54篇
  2007年   44篇
  2006年   48篇
  2005年   40篇
  2004年   32篇
  2003年   29篇
  2002年   22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99Tcm-DMSA肾皮质显像诊断小儿肾发育不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99Tc^m—二巯基丁二酸(DMSA)肾皮质显像诊断小儿肾发育不良的价值。方法 疑为肾发育不良患儿29例,行常规^99Tc^m—DMSA肾皮质显像和腹部B超检查。图像分析:将发育不良肾分为0~4级。结果 ^99Tc^m—DMSA肾皮质显像示29例患儿中24例为单侧肾发育不良,其中11例1级,7例2级,6例3级,余5例患肾未显影为0级,结合其他:检查诊断为肾发育不良。患肾分肾功能为0~24.9%(平均6.3%)。29例患儿中24例患肾肾皮质显像诊断为肾发育不良,5例患肾未显影,由其他影像学方法确诊,诊断灵敏度为82.76%。29例中19例经手术治疗,病理检查证实为肾发育不良。结论 ^99Tc^m—DMSA肾皮质显像诊断肾发育不良灵敏度高、可靠,可确定发育不良肾部位和判断肾功能。  相似文献   
2.
节律性听觉刺激(RAS)通过一定的外部节律刺激(如音乐、节奏)激活听觉中枢和大脑运动区,控制下肢肌肉配合节奏训练、调整步态模式,从而达到改善步态的效果。RAS是一种改善痉挛型脑瘫患儿步态的新兴康复治疗方法,其机制假说包括夹带机制、运动听觉机制和动机。RAS能够有效提高患儿的步态参数(步速和步长)、增加患儿下肢关节活动度,且不同频率和训练时间均会对其干预效果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3.
为观察应用胰岛素泵治疗儿童及青少年1型糖尿病(T1DM)对糖代谢的影响 ,随访10例胰岛素泵治疗的T1DM患儿 ,分别观察胰岛素泵治疗前、后6个月的糖化血红蛋白值(HbA1c)、胰岛素用量、严重低血糖及酮症酸中毒发生次数的变化情况。结果显示 ,胰岛素泵治疗6个月后HbA1c 显著下降 ,治疗前为8.97 %±1.69 %,治疗后为7.51 %±1.17 % (t=2.52 ,P<0.05) ;胰岛素用量无显著下降 ;未发生严重低血糖和酮症酸中毒。表明胰岛素泵治疗可有效控制血糖 ,明显降低HbA1c,减少低血糖及酮症酸中毒的发生 ,是儿童及青少年T1DM常规治疗的较好选择。  相似文献   
4.
超声心动图对儿童完全性肺静脉异位引流诊断价值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旨在评价超声心动图对完全性肺静脉异位引流 (TAPVD)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 1987年 9月至2 0 0 2年 11月收治的TAPVD患儿 70例进行分析。均有完整的临床及超声心动图资料 ,其中 35例施行了手术治疗。结果  70例TAPVD的解剖分型为 :心内型 5 2例、心上型 16例、心下型 2例 ,未发现混合型。 35例施行手术 ,32例与术前超声心动图的诊断一致 ;3例与超声心动图诊断不完全一致 ,其超声心动图诊断分别为 :三房心伴继发孔房缺、左房隔膜伴继发孔房缺、原发孔房缺伴卵圆孔未闭 ,而手术结果均显示为心内型TAPVD伴继发孔房缺。结论 超声心动图检查是诊断TAPVD重要且准确的方法 ,并能确定其分型 ,提供精确的解剖及血流动力学资料。在应用超声心动图诊断TAPVD时 ,应注意与三房心、左房隔膜等疾病进行鉴别。  相似文献   
5.
母乳喂养不影响乙型肝炎病毒母婴传播阻断效果   总被引:31,自引:1,他引:31  
目的:比较不同喂养方式对HBsAg阳性母亲的婴儿母婴传播阻断效果的影响。方法:HBsAg阳性母亲的婴儿常规接种乙型肝炎疫苗或接受乙型肝炎疫苗和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联合免疫并随访。62例婴儿单用乙型肝炎疫苗免疫,21例母乳喂养,41例人工喂养;168例婴儿联合免疫,33例母乳喂养,135例人工喂养。结果:单用疫苗时1、3、6、12月龄抗-HBs阳性率母乳喂养组分别为4.8%、42.9%、57.9%、80.9%,人工喂养组分别为12.2%、26.3%、60.5%、73.2%;联合免疫时1、4、7、12月龄抗-HBs阳性率母乳喂养组分别为72.7%、75.8%、77.4%、90.9%,人工喂状组为77.0%、72.9%、76.2%、90.4%。单用疫苗时,母乳喂养组1例、人工喂养组3例免疫失败;联合免疫时,母乳喂养组无一例免疫失败,人工喂养组4例免疫失败,母乳喂养和人工喂养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结论:母乳喂养不影响抗-HBs产生,不增加免疫失败。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索儿童鞍区肿瘤的有效手术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53例儿童鞍区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颅咽管瘤29例,生殖细胞瘤7例,垂体瘤11例,表皮囊肿2例,星形细胞瘤1例,恶性畸胎瘤1例,神经鞘瘤1例,蛛网膜囊肿1例。29例患儿行经额下硬脑膜入路,13例经改良翼点入路,11例经蝶窦入路,16例行脑室一腹腔分流术。结果 肿瘤全切除32例;次全切除16例;大部切除5例。术中22例可见垂体柄,均予保留。术后出现多饮多尿27例,其中20例在术后2周内恢复正常;出现高钠血症7例,低钠血症7例,均在2周内恢复正常,术后死亡2例。随访30例,其中3例术后1年内复发而再次手术,2例行γ-刀治疗,25例患儿术后可参加正常学习。结论 选择合适的手术入路,并注意保护下丘脑结构,防止其供血动脉损伤,是儿童鞍区肿瘤手术治疗的原则和取得较好效果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目的 评价经胸超声心动图 (TTE)和经食管超声心动图 (TEE)在应用Amplatzer封堵器关闭儿童房间隔缺损(ASD)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 12例拟诊为继发孔型ASD的儿童 (年龄 2~ 13岁 ) ,应用Amplatzer封堵器经导管关闭ASD。通过TTE和 (或 )TEE在术前显示ASD大小及其边缘的解剖特点 ,术中指导封堵器的放置 ,术后评价疗效。结果  (1) 12例中 ,TEE排除ASD诊断 1例 ,诊断为下腔型ASD和显示缺损前上缘薄弱者各 1例 ,这 3例未实施封堵术。 (2 )TEE测量ASD大小 (5~ 2 6mm ,平均 13 6mm) ,与ASD伸展径 (7~ 30mm ,平均 16 6mm)具有高度相关性 (r=0 994 ,P <0 0 1) ;与术前TTE测量ASD大小很接近 (5~ 2 1mm ,平均 14 3mm) ,后者与ASD伸展径亦具有高度相关性 (r =0 932 ,P <0 0 1)。 (3) 9例实施封堵术者 ,有 8例封堵成功 ;1例在封堵器释放后 15min发生脱落 ,改为外科修补。 (4) 8例成功实施封堵术者经TTE随访 1~ 2 2个月 ,无残余分流征象。结论 应用Amplatzer封堵器经导管关闭ASD可取得良好效果 ;超声心动图在经导管关闭ASD过程中具有重要价值 ,TTE和TEE各具优点 ,TTE适用于病例的初步筛选和术后随访 ;而TEE则在决定是否进行封堵术和指导封堵器的正确放置等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在我国儿科医学学术交流日益繁荣的今天,一本以体现循证医学理念和方法,报道儿科学临床科研、基础科研成果的《中国循证儿科杂志》与大家见面了。《中国循证儿科杂志》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管、复旦大学主办、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承办的儿科专业技术类期刊。办刊宗旨是:面向临  相似文献   
9.
循证医学对现代儿科学的意义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桂永浩教授:循证医学(evidence based medicine, EBM)是20世纪后期迅速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他之所以引起西方现代医学的高度重视是因为EBM 提出:医务人员在对患者进行的诊治中必须基于当前可得到的最佳的临床证据,并结合医生个人的经验和来自患者的临床资料,在充分尊重患者的选择和意愿的基础上,使患  相似文献   
10.
Kaposiform hemangioendothelioma (KHE) is an aggressive disease with high morbidity and mortality. The aim of this study was to retrospectively evaluate the efficacy and safety of sirolimus for the treatment of progressive KHE. A multicenter, retrospective cohort study was conducted in patients with progressive KHE treated with sirolimus. A total of 52 patients were analyzed. Thirty‐seven (71%) patients exhibited Kasabach‐Merritt phenomenon (KMP) and were significantly younger than the patients without KMP [95% confidence interval (CI), 14.39–41.61; p < 0.001]. Patients without KMP were all treated with sirolimus alone, whereas 21 KMP patients with severe symptoms received short‐term combination therapy with prednisolone. Overall, 96% and 98% of patients showed improved relief of notable symptoms and/or improved complications at 6 and 12 months after treatment, respectively. After sirolimus treatment, significant decreases in mean severity scores occurred at 6 months (95% CI, 2.23–2.54, p < 0.001) and 12 months (95% CI, 1.53–1.90, p < 0.001). Compared to KMP patients, patients without KMP showed a response that was similar to but less pronounced during the 12 months of treatment (95% CI, 40.87–53.80; p < 0.001). For subgroup analysis of KMP patients, there were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tumor shrinkage between those treated with combination therapy and those receiving sirolimus alone (95% CI, 18.11–25.02; p > 0.05). No patients permanently discontinued treatment due to toxicity‐related events, and no drug‐related deaths occurred. Sirolimus was effective and safe for the treatment of progressive KHE. Sirolimus may be considered as a first‐line therapy or as part of a multidisciplinary approach for the treatment of KH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