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9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5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19篇
内科学   17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22篇
预防医学   16篇
药学   28篇
中国医学   14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随着广谱抗菌药物及免疫抑制剂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导致鲍氏不动杆菌(ABA)对多种抗菌药物出现了耐药性.为此,对我院临床标本分离到的135株ABA分布及耐药现状进行分析,为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糖尿病的实验室检验,往往注意血糖及尿液葡萄糖的检测,而尿液沉渣显微镜检测易被忽视,我们经近一年的观察,发现糖尿病患者尿液中自细胞明显高于健康人,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4.
浅谈氟嗪酸的抗结核作用王华钧,王佳良(浙江省绍兴市第六医院312000)近些年来,初治肺结核因有强力的抗结核药物,已取得了较好的疗效。但难治病例对多种药物已经有耐药性,致使病情反复。为此,目前急需能有一种既与先前的抗结核药物无交叉耐药性,又有疗效的新...  相似文献   
5.
血清谷氨酸丙酮酸转氨酶(ALT)和血清谷氨酸草酰乙酸转氨酶(AST)是诊断肝胆系统疾病中最为常用的酶。也是诊断肝炎中较有价值的酶。近年来两者之比值在临床上的应用逐渐受到重视,我们对129例慢性肝炎进行了血清AST与ALT比值分析探讨,认为时鉴别慢性迁延性肝炎(CPH)与慢性活动性肝炎(CAH)有重要意义。并对口服联苯双脂药物的慢性肝炎患者的停药时期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麻疹是由麻疹病毒所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因其传染性强,隐性感染率低,长期以来,一直是危害我国人民健康的常见传染病之一。1965年以来,由于麻疹疫苗预防接种的普及,其发病率已明显下降。但近十年来,世界范围内出现了多次疫情爆发,且流行病学和临床表现有了...  相似文献   
7.
4种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方法的成本-效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运用药物经济学成本-效果分析方法对4种治疗慢性乙型肝炎(CHB)方法进行评价。方法用胸腺肽、拉米夫定、干扰素及干扰素加拉米夫定4种方案治疗CHB203例病例,用成本-效果分析法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结果通过成本-效果分析,拉米夫定组明显低于其他方法。结论口服拉米夫定组为最佳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8.
我院2001~2004年抗结核药物使用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佳良  劳国琴  赵卫国 《中国药师》2005,8(12):1035-1036
目的:了解我院抗结核药的使用情况.方法:对我院2001~2004年抗结核药物的销售额、DDDs、DDC及AARG的变化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01~2004年抗结核药物销售额逐年上升;二线抗结核药金额、DDDs的AARG分别为59.14%,54.24%,增长快于一线;INH、RFP、RFT、EMB、PZA 5种药物一直占据DDDs的前5位.结论:我院用药基本合理;肺结核初治和耐药病人逐年增多,临床缺少抗结核新药.  相似文献   
9.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十全大补酒中芍药苷的含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建立十全大补酒中芍药苷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Shim-peck CLC-ODS色谱柱;流动相为甲醇-水(34:66);检测波长为230 nm.结果:此方法芍药苷在0.5~1.75 μg线性关系良好,r=0.999 7;回收率为100.7%,RSD为0.3%.结论:方法简便、定量准确、重复性好,可用于十全大补酒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代谢综合征(MS)危险因素在老年血管性痴呆(VD)患者中的分布与聚集状况.方法 对123例首次发病的年龄≥60岁的脑血管病患者,根据简易精神智力量表(MMSE)和美国精神病学第4版精神病的诊断和统计手册(DSM-Ⅳ)痴呆诊断标准确诊为VD者40例(VD组);根据头颅CT检查结果选择脑卒中部位、性质与之相匹配的非痴呆的脑血管病患者40例作为对照组(非VD);另自门诊和住院一般疗养的老年人中选择40例作为健康对照组.分别检测其体质指数(BMI)、血压、血脂、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 hPBG)、糖化血红蛋白、胰岛素等指标. 结果 收缩压、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2 h PBG、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在对照组、非VD组、VD组依次呈增高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则呈下降趋势.收缩压、2 hPBG、HOMA-IR在VD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VD组MS患病率(57.5%)和危险因素个数(5个危险因素发生率为12.5%)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分别为17.5%和2.5%,P<0.01).结论 老年VD患者存在更严重的代谢紊乱,早期干预将有助于延缓和减少痴呆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