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5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1篇
耳鼻咽喉   13篇
基础医学   3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11篇
内科学   7篇
特种医学   4篇
外科学   51篇
综合类   11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7篇
肿瘤学   7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臂丛神经鞘瘤的MRI诊断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在臂丛神经鞘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分析36例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臂丛神经鞘瘤术前MRI表现。观察内容包括病变部位、肿块大小、边界、信号、强化特征及范围。结果 MRI能清晰显示臂丛神经的根、干及分支,表现为线状低信号影。36例臂丛神经鞘瘤平均直径为4.9cm,均表现为沿臂丛神经根生长的肿块,其中30例表现为边界清楚的纺锤形或长圆形肿块。MRI显示.16例表现为均匀的T1WI低或等信号(与肌肉相比),T2WI高信号,增强后中等度强化;20例T1WI呈低信号,T2WI呈不均匀高信号,内见低信号区,所谓的“靶征”,增强后明显强化。结论 臂丛神经鞘瘤具有特征性的发生部位、形态学表现及MRI信号特点,对本病能提供准确的诊断依据。  相似文献   
2.
背景与目的:胸腺样分化甲状腺癌(carcinoma showing thymus-like differentiation,CASTLE)是非常罕见的甲状腺癌病理学类型,目前报道较少,相关诊疗经验及对该疾病的认知仍不足。方法:回顾并分析2007年9月1日—2021年9月1日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收治的30例CASTLE患者的临床、病理学及预后资料。全基因组测序分析3例甲状腺癌及癌旁组织,转染构建MSH2过表达细胞株,并进行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细胞活性及迁移实验等检测突变基因对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结果:30例患者中,66.7%(20/30)的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外侵。平均随访60.6个月后,2例发生远处转移,无局部复发、进展或死亡病例。CD5、CD117呈阳性能对其进行有效的鉴别诊断。同时通过全基因检测和全基因组测序识别到MSH2、FBXW7及NOTCH1存在外显子突变,其中MSH2突变率最高,且可能参与提升甲状腺癌细胞的增殖及转移能力。结论:CASTLE恶性程度较低,进展缓慢,预后较好。根治性手术是CASTLE的首选治疗方式,术后放疗可能对减少局部复发有一定作用。MSH2基因可能参与CASTLE的发生、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3.
4.
头颈部鳞癌的第8版TNM分期在前版基础上做出了许多重要改进,进一步提高了该分期在评估患者预后、指导治疗方案方面的价值.但很多研究表明,该分期的某些方面仍存在改进的空间.该文将对第8版与第7版TNM分期的主要差异、仍旧存在的不足之处,头颈部鳞癌分期的最新研究进展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作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5.
中国头颈黏膜黑色素瘤临床诊治专家共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恶性黑色素瘤的发病率较欧美发达地区低,2009年上海市恶性黑色素瘤的发病率约为0.42/10万.但是由于我国人口基数大,因此临床上恶性黑色素瘤人数众多.2009年、2011年已经发布了2版《中国黑色素瘤诊治指南》,主要针对皮肤恶性黑色素瘤.在我国,黏膜恶性黑色素瘤是最常见的类型之一,但对黏膜恶性黑色素瘤的研究较少.而黏膜黑色素瘤的治疗手段和预后与皮肤黑色素瘤有许多不同.因此,制订符合我国国情的黏膜恶性黑色素瘤临床实践共识非常必要.  相似文献   
6.
《皖南医学院学报》2020,(2):150-153
目的:研究甲状腺乳头状癌(PTC)喉前淋巴结(PLN)转移的危险因素和临床特征,以及预防性行中央颈部淋巴结清扫的临床价值。方法:采取前瞻性研究方法,选取芜湖市第一人民医院普外科2013年1月~2018年10月收治的67例PTC行全甲状腺切除术和预防性双侧中央淋巴结清扫患者的临床病理因素进行研究,其中包括年龄、性别、肿瘤大小和位置、甲状腺大小,中央区及周围淋巴结转移的情况。结果:67例患者中,13例证实有PLN转移(19.4%)。有PLN转移的患者中,肿瘤直径明显大于未有转移患者,另外,原发肿瘤>1 cm、甲状腺肿瘤外侵瘤患者更易出现PLN转移;有PLN转移的患者也常有气管旁淋巴结转移、气管前淋巴结转移及双侧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结论:PLN转移与肿瘤大小、肿瘤外侵以及和中央区其他亚区淋巴结转移有关。  相似文献   
7.
中国是甲状腺结节的高发地区,患病率可高达18.6%,约每5人中就有1人患病,其中5%~15%的甲状腺结节可发展为恶性,近年来甲状腺癌的发病率直线上升。甲状腺癌已经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如何实现甲状腺癌的早期诊断与治疗、避免术后复发、提高患者生存率等问题引起了医学界广泛的关注。日前,在成都举办的“2014体外诊断新技术高峰论坛”上,曾担任中华医学会肿瘤学会副主任委员,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头颈外科主任的吴毅教授以“甲状腺癌的诊治进展”为题进行了大会发言,向与会的全国检验及临床专家共同分享了甲状腺癌诊疗现状,探讨了以甲状腺球蛋白(Tg)与降钙素为主的血清肿瘤标志物对于甲状腺癌的临床价值,展示了体外诊断新技术进展对于肿瘤管理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初步探讨HPV检测在诊断原发灶不明的颈淋巴结转移性鳞癌中的价值。方法 收集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6例首诊为原发灶不明的颈淋巴结转移性鳞癌,最终确诊为HPV相关口咽鳞癌,分析确诊过程。结果 首诊时6例患者均被确诊为颈淋巴结转移性鳞癌,且p16表达阳性和HPV-16亚型阳性,而EBER表达阴性。经全面检查均未发现明显的原发病灶。随后对其中4例予同侧扁桃体盲检(2例)和切除(2例),病理均证实为扁桃体鳞癌。另2例分别在随访第149天、545天MRI检查发现同侧口咽侧壁和舌根增厚伴强化,经活检分别证实为扁桃体鳞癌、舌根鳞癌。结论 对于原发灶不明的HPV阳性颈淋巴结转移性鳞癌,应高度怀疑原发病灶来源于口咽部位的可能性,特别是扁桃体和舌根部位。  相似文献   
9.
中央区颈淋巴结清扫术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5,自引:3,他引:15  
中央区颈淋巴结清扫术是甲状腺癌经典联合根治术的一部分,主要目的是清扫颈部第六区淋巴结[1,2]。甲状腺癌的颈淋巴结转移第一站往往在第六区,所以中央区颈淋巴结清扫术对甲状腺癌的治疗就显得尤为重要。应用解剖中央区颈淋巴结清扫术指清扫气管前、气管旁及喉返神经区内的所有淋巴脂肪组织,具体清扫范围在甲状软骨以下、胸骨切迹以上、颈总动脉内侧区域间的所有淋巴脂肪组织。该解剖区域内主要有喉返神经、甲状腺下动脉、甲状腺下静脉、甲状腺最下静脉、甲状旁腺、胸腺上极、颈段食管及气管。(见图1)虚线内为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术范围图1中央…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单侧甲状腺乳头状癌(papillary thyroid carcinoma,PTC)对侧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的相关因素及术后并发症情况,为病人制定个体化诊疗方案提供依据。方法:2005年10月至2012年12月我科收治的83例单侧PTC病人,术前发现其对侧中央区淋巴结肿大,回顾分析对侧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的相关因素以及术后并发症情况。本研究所有病人行双侧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术。结果:中央区淋巴结转移者69例(83.1%),其中双侧中央区淋巴结转移50例(60.2%),患侧中央区淋巴结转移15例(18.1%),对侧中央区淋巴结跳跃式转移4例(4.8%)。多因素分析显示,患侧中央区淋巴结转移(P=0.001,OR=9.540)、不合并桥本甲状腺炎(P=0.043,OR=3.092)是对侧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男性(P=0.026,OR=4.065)、原发灶最大径≥1 cm(P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